王菲的小女儿,正在被全网“荡妇羞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她刊 Author 她姐
来源 | 她刊
ID | iiiher
最近娱乐圈的好事不少。
孙艺珍玄彬办婚礼,大S和具俊晔登记,陈乔恩和男友领证,Selina公开新恋情。
当然,还有李亚鹏宣布再婚得子。
不过李亚鹏官宣后,跟着上热搜的不是王菲,而是他女儿李嫣。
因为一组阳光海边沙滩,少女休闲度假的泳装照。
照片被po上微博,激起一阵阵风浪。
有人夸健康好看,更有人骂太妹早熟。
“自甘堕落”“没有家教”……还不乏关于她外貌的人身攻击。
连带王菲也被骂:“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女儿”。
也有人给李嫣加苦情戏。
晒泳装是因为李亚鹏再婚有了儿子,她心里失落,想引起爸爸的注意。
总之,15岁的女孩子穿泳装拍照片,不正常。
几天后,李嫣又晒出一张解开衬衫看着镜头的照片,疑似回应恶评,再次登上热搜。
但评论区并没有更友好。
“小小年纪靠露胸博眼球”这类的羞辱比比皆是。
这不是李嫣第一次因为穿着打扮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身处网络世界,15岁的李嫣早已面对过陌生人一轮又一轮的恶意。
“她是太妹。”
李嫣不是明星。
但因为父母太过出名,她从小到大都生活在被观察的真空之中。
关于她特别的外表和衣品、高级的瑞士留学生活、那群同样出身富贵的闺蜜……甚至连戴个墨镜,都能上热搜。
围观里少不了恶评。
13岁那年,她被爆逛夜店,媒体用词尖酸,“成熟路线”“女人味”......
网友也大骂“渣女”“太妹”。
而事实上,照片中不是夜店,没有太妹,这只是学校办的慈善晚会。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逼得李嫣出来回应:这都哪儿跟哪儿?
她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解读,不知哪一天就触碰到“太妹”警戒线。
和朋友们聚会的日常被分享出来,她就是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炫富玩乐的星二代,毁了毁了。
老规矩,又是外貌攻击+王菲被骂。
李嫣从来不符合众人对十几岁女孩的期待。
她桀骜叛逆,与众不同,同时,她也承受了无数陌生人的指指点点。
后来,她清空了ins,账号设为私密。
内心再强大,她也只能以此尽量规避羞辱和暴力。
“十几岁的女孩,就要有十几岁的样子”,他们都这么说。
大众定义的十几岁的女孩该有的样子、好女孩的样子一直有具体的模板,但绝不是李嫣这样。
同样,也不会是黄磊的女儿黄多多这样。
13岁时,黄多多染了紫色的头发,涂了口红,已是少女初长成的模样。
而外界大面积的暴力,也从这时开始。
人们攻击她的用词,跟攻击李嫣时差不多。
早熟、太妹、野模......还是专门羞辱女孩的那一套。
十几岁不好好学习,染发化妆打耳洞,“小女孩都跟你学坏了”。
穿一件露腰的衣服,“15岁穿成这样,18岁还得了?”
很多字眼用在一个年纪尚小的女孩身上,都太过刻薄。
有一段时间,网上还疯传过关于她的黄谣,编造得不堪入目。
但更离谱的是,被造黄谣还有人怪她“把精力用在化妆上,难免会让其他男孩子心生歹意”。
这一套说辞何其眼熟,不过是我们见多了的荡妇羞辱。
是的,荡妇羞辱对十几岁的女孩同样适用。
被造谣,是因为你化妆打扮,搔首弄姿。
被辱骂,只怪你早熟得跟太妹一样。
这是暴力,也是规训。
每个女孩长大,都或多或少亲历过、旁观过这样的暴力和规训。
人们要求十几岁的女孩都有同一张脸。
懵懂无知、素面朝天、专心学业、不问世事,以便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再远一点,嫁一个好人家。
路只此一条,不允许试错。
而这条不允许出错的路上,从穿着打扮到日常行为都满是条条框框。
裙子不可以太短、头发不可以太长、不能太在意外表、不能跟男生玩、不能没有好女孩的样子......
否则就是心思没放在学习上,作妖、轻浮、吊儿郎当。
很多女孩,从小到大就这样被同一套文化驯化。
这套文化有一个名字——
耻感文化。
它跟年纪无关,只跟女孩有关。
“她是荡妇。”
李嫣和黄多多身为星二代,“出格”的行为难免被外界审判。
那如果是普通女孩呢,有成长得更轻松一些吗?
未必。
博主王慧玲说:
“驯化,从女性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女性模板已经存在几百上千年,每个女性都是被往模板里硬塞,复刻出来的大同小异的翻版。”
这个模板,写满了各种对女性的要求。
年幼时要乖巧听话,青春期时要文静好学,成年后要温柔好嫁,结婚后要牺牲奉献。
不符合这个模板的要求就是耻辱,身边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她指指点点。
然后告诉她:
你要因身为女性而自重,而格外知道羞耻。
更可悲的是,很多女性人生中第一个羞辱自己的人,是父母。
比如王慧玲。
她10岁时喜欢跟男孩子一起玩,爬高上低,打弹珠掏鸟窝。
她母亲骂她是“草上飞”,大意为轻浮放荡。
这一套根植于所有人潜意识里的、挂在最亲近的人嘴边的荡妇羞辱,不会因为女孩年纪小而留情面。
小女孩要有小女孩的样子,可小女孩长大后,将走上更崎岖而荆棘密布的女性之路。
不听话的“太妹”长大,就成了“荡妇”。
针对成年女性的驯化,只会更为简单、粗暴、恶毒。
崔雪莉离世的阴影还未消散,欧阳娜娜又因为没穿内衣被骂出圈。
“不穿内衣,她就是故意凸点让人看。”
曾经走性感路线的柳岩,已被抨击和偏见逼得保守多年。
穿得多一点,骂声和羞辱才能少一点,毕竟大家都以为她穿着泳装上街。
还有不久前,那个以牛津数学建模专业第一名毕业,却被质疑学术造假的朱朱。
她被卷上风口浪尖,只因为她的美貌和光鲜的穿着。
“真正学习好的女孩,怎么会打扮得这么花里胡哨,穿JK,搞聚会?”
“她一看就是微商、数学媛,还婊里婊气。”
而在《爱很美味》中出圈的李纯,去年因为一个脚踝上的黑桃文身,引来私信骚扰,评论破防。
有人骂她“媚黑”“easy girl”。
有人说文身能是什么好人,“你要不是媚黑就去把文身洗掉”。
还有更多的污言秽语刷屏,李纯出来澄清了,依然挡不住脏水。
荡妇羞辱,每天都在各个角落上演。
女性一直浸润在这种密不透风的审判和驯化里。
穿着、打扮、举止,每个细节都可以抠出来鉴定。
化妆的、染发的、文身的、穿得少的、穿得怪的......这些标准可以无限延伸。
一旦跳脱出标准,就要接受审判,罪名不尽相同,本质大同小异。
在古代,这叫不守妇道,叫寡廉鲜耻,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在现代,她是婊,是茶,是媛。
审判“荡妇”,驯化“良家女”,女性被分成两大对立阵营,然后分而治之,自古以来从没变过。
女性人人自危,唯恐自己被打成荡妇,被蔑视、被践踏。
耻感推动她们自省、自证、自我阉割,再打压其他不合群的荡妇,以证立场和清白。
随之而来的,是女性不断拔高的道德标准,和不断萎缩的内在自我。
如今,耻感驯化还在继续泛化,月经羞耻、身体羞耻、性羞耻、拜金羞耻......
让女性感到羞耻的因素太多太多。
这是从她们幼年起就已经刻进灵魂里的文化烙印。
众多女性终其一生,都在和自己的耻感抗争。
她是榜样
抗争是女性生活的常态。
毕竟像黄多多和李嫣这样不被耻感驯化的女孩,是极少数。
她们有优渥的家境、有无条件支持的父母。
黄多多染头发,孙莉从不反对:
“爱美是女孩的天性,我们尊重她们。你现在阻止她,她将来也会更叛逆。她尝试过了,可能过两天就不喜欢了。”
但千千万万成长于普通家庭的女孩,不被允许如此。
曾在热搜上看到一个女孩,她羡慕黄多多这么小就能染头发戴耳环,羡慕她的父母开明,支持女儿们漂亮。
而她,别说化妆染头发,连披头发都会被妈妈教训:“你这个样子像是读书的?”
她这条微博说出了很多女孩的心声,收到了快10万点赞。
限制女孩的外表只是表象,更深层的限制,是精神层面的压抑。
她们被驯化着长大,不敢做想做的事,只能强装一个表面的乖乖女,然后偷偷叛逆。
直至成年、独立,才发现自己早已无意识地被深深嵌入“好女孩”的模版。
然后开始漫长地不断和自己和解、和外界抗争的过程。
对女性来说,这种抗争在所难免。
而懂得抗争已是幸事一件。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女性正走在打破耻感驯化的路上。
“鉴媛”风波沸沸扬扬的时候,“病媛”“佛媛”“医媛”层出不穷,任何女孩都可能被泼脏水,贴上“X媛”的标签。
打破耻感驯化的这条路并不好走。
但女孩们站出来了,她们反向利用“媛”字发起#我是什么媛#的话题。
手工媛、手帐媛、程序媛、二次媛纷纷登场,她们站出来,用行动、用肉身共同消解了“媛”的污名。
这场轰轰烈烈的“鉴媛”运动,才得以终止。
当女性不把耻感当作耻感,就没有任何标签能绑架她们。
还有那个在地铁上被猥亵,勇敢抓住猥亵者的女孩马妍睿。
她实名接受了《人物》的采访说:
“我对整件事没有任何羞耻感。
我没有做错什么。我想下次我遇到他,我不会先躲,我会走上前去质问他,然后抽他,再报警。”
这是女性在羞耻之外,应该被看见的理性和愤怒。
因为外表被质疑学历的朱朱,也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她说:“女孩们能引起网络上质疑的声音是好现象,证明她们正在打破一些隐形的规定,而这正在刺痛一些人。”
这种刺痛,就是女性被压抑了太久的向上伸展的刺和锋芒。
朱朱喜欢谷爱凌,喜欢她身上没有明显的性别痕迹。
是的,现在的女孩都喜欢谷爱凌。
谷爱凌的横空出世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从小不被“欺负”的女孩,长着这样一张阳光的脸。
因为从未被驯化,才能毫无负累,一心向前。
自由开阔,毫无遮掩。
她知道什么是女性的美,何为女性的道路,女性如何追梦并成为自己。
现在,她是新一代的女性榜样:
“我唯一应该遵从的人生模型,就是去自己创造一个。
我想为所有的年轻女孩,做一个强大的榜样。”
得益于这一小部分不被驯化的女性榜样,以及一代代先辈的努力抗争。
女性的思潮正在涌动,女性成长路径的想象,在今天正在被逐渐打开:
不试图成为别人定义里的好女人;
不继续女性之间的互相指摘倾轧;
不再让耻感在女性间代代相传。
她们有素颜自由、化妆自由、穿衣自由、身材自由......
女性没有必须要成为的样子。
她可以成长为任何她想成为的样子。
她姐永远鼓励每一个普通的、曾被驯化过的女性,都大胆成为这样的人。
当然,打破和改变的过程,必然是漫长的,甚至看不到终点的。
在其中的你我,也注定会在其中纠葛、犹疑、彷徨、痛苦、辗转……
但同样时刻都在跟根植到血肉里的耻感抗争的她姐,时常想起上野千鹤子在《最后一课》里的那段寄语:
“这个世界好像从未改变,但其实又在变化。
所谓的变化,不是自然发生的,我能够自负地说,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我们改变了世界,在我们之前的姐妹们也改变了世界。”
是的,打破和改变是艰难的,但一切不是从天而降的。
而在你我之前,已经有太多人用肉身,滚钉板一样地去一遍遍触碰了改变的边界。
是的,打破和改变是痛苦的,但这并不是一段踽踽独行的旅程。
在我们之前,有太多站起来的、努力的、抗争的、奋战的姐姐和阿姨。
上野曾说:
“在我之前站起来的姐姐和阿姨都是我的恩师。”
那现在,这句话可以是:
在我之前站起来的姐姐和妹妹,都是我的榜样。
点个「在看」,尊重每一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