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隆平的世界》② | 再好的人生,都有一段“苦日子”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5月22日,是袁隆平爷爷去世1周年,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关于袁老的传记《袁隆平的世界》,本书是作者陈启文所做的报告文学,全面、真实、深刻地展现袁隆平为科学奋斗的伟大历程,将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袁老先生。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小静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袁隆平的世界》。昨天我们读到袁隆平被分派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人,远离他最难以割舍的母亲,独自前行。


雪峰山在哪儿?安江农校又在哪儿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路由饿殍



1953年,袁隆平独自背着行囊走进雪峰山谷中的安江农校,在此他不仅担任植物学、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还担任农学班的班主任。


对于专业课,再繁重他也能胜任,但当班主任,还真有些为难他了。说起那段担任班主任的经历,袁隆平在多年后又露出那带着自嘲的微笑:“我有个弱点,就是思想水平低,不会做思想工作。”


不过,他不会做思想工作,却特别善于做管理工作,那就是充分发挥“班三角” (团支部书记、班长和学习委员)的作用,思想工作就让团支部书记去做;


班长则是全班同学的领头羊,带领学生严格遵守教学秩序,维护学习纪律;而学习委员则起到学习标兵的作用,组织开展有利于提高同学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的各项活动。


他这个班主任倒也不是甩手掌柜,他会带着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拉小提琴,唱歌,还时常带着一帮“旱鸭子”学游泳。


他虽说是班主任老师,但没一点老师的架子,论年岁,他比这些中专生大不了几岁,当他跟学生们打得一片火热时,你甚至分不清哪是老师哪是学生。


袁隆平是带着一把小提琴走进雪峰山的,每天黄昏,从他住的那间木板楼里就会飘出悠扬的琴声,穿过窗外被晚霞照亮的一片香樟树,飘出很远。


这是一个从大城市里来的年轻老师,给这大山沟带来的一种新鲜而奇妙的声音。


若要理解袁隆平和中国杂交水稻,先要有一种更残忍的体验——饥饿。


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三年间,一段谁也无法回避的饥荒岁月,又一次向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席卷而来。


多少年后,一段怵目惊心的往事,不知被袁隆平先生反复讲述过多少遍。只要触及粮食问题,他首先就要从那悲惨的一幕讲起:“我至少亲眼看见有五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啊!”


那天,就在离安江农校大门口不远的路上,一群饥饿的人,围着两具干瘪而僵硬的尸体,哪怕变成了饿殍,也依然显露出农人粗壮的骨骼,从那扭曲的姿态看,他们在临死前经历过痛苦、折磨、拼命挣扎的过程。


他们死了,很多人围着他们,也快要饿死了,一张张浮肿的脸上充满了迟钝而又无助的神情。


还有比这更悲惨的,有的饿殍被饥肠辘辘的野狗啃得只剩下一堆骨头,还有的,连两只眼睛都被饥不择食的老鹰或乌鸦给叼走了,只剩下两个空洞,依然死死地睁着……


在死亡面前,时间凝固了,连血液也仿佛凝固了。袁隆平睁着一双饥饿的、空洞的眼睛,看着那干瘪而僵硬的饿殍,他震撼了。


这是他眼睁睁看见的,还有没有看见的,他听说的悲惨一幕:一个老乡饿急,扒下树皮猛塞进嘴里,由于多日饥饿胃已萎缩,猛然间几大口下去,把胃胀破了。


那个时代不只是缺粮,也缺医少药,一个汉子不断翻滚挣扎,但谁也救不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在极度的痛苦中咽了气。


当袁隆平先生从几十年前的往事中抬起头来时,我看见他的眼窝深处,还闪烁着湿润的泪光。


那不堪回首的一幕给他带来锥心般的刺痛,那是他心上一直难以弥合的伤口,哪怕好了伤疤也依然隐隐作痛。


他觉得这些人饿死与自己有关,他是一个农校教师,一个农业科技人员,却在一场大饥荒中束手无策。对于他,饥饿,不只是死神的叩问,更是良知的拷问。



深入一线


当历史进入60年代,严峻的局势和挫折,让一个年轻的共和国开始调整前行的姿态。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全党动手,全民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随后,全国各地各级领导机关的大批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袁隆平也带着四十多名学生出发前往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他这次带着学生下乡,任务很明确,既是“深入农村,支援农业,搞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 也是到农村实习,“向农民学习,参加生产和劳动锻炼,进行思想改造”。


那时的形势虽说有所好转,但还是吃不饱。那段日子,师生们也只能和老乡们一起吃大锅饭。


那也是袁隆平先生不堪回首的一段记忆:“生产队的一口大锅,七八十人吃的菜,就放一小杯油涂一下,然后把红薯藤、老茎秆煮一大锅来吃。


那个时候苦得很,但我和周围的人还没到吃观音土的地步,我们爬到山上去挖那种含有淀粉的植物的根,可以烤熟来吃。


冬天是很难熬的,到晚上睡觉前先烤火,把脚烤热了再放到被窝里去,可是烤热的脚很快就冰凉了,没得饭吃身体就没能量啊!”


那日子虽说苦得很,很难熬,但只要锅里还有煮的,人们就觉得日子已经开始好转了。


袁隆平也在搞红薯高产垄栽试验,在人类饿得吃树皮、吃观音土的岁月,红薯是生长快、产量高、可较快缓解饥荒的食物,连红薯叶、红薯藤也可以吃。


这回他取得惊人的成果,最高的一蔸竟高达二十斤!除了红薯高产垄栽试验,袁隆平试图用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开始搞育种,但他最早考虑的不是水稻,而是红薯和小麦。


从1956年以来,他在红薯上花了不少心血,也取得不少收获,但红薯只是饥荒岁月中用来果腹的杂粮,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从来就不是主粮。


在饥不择食的年代,红薯可比较快地缓解饥荒,也可掺杂在主粮里食用,一旦度过饥荒,红薯就成可有可无的搭头了。


几经权衡后,袁隆平从1960年起把目光从红薯、小麦转向水稻,这可以说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就在袁隆平埋头搞红薯高产试验、对接下来的研究方向还有些举棋不定时,他的房东,那位勤劳能干的生产队长老向,一心想着如何多打点口粮。


在南方农民心中,只有大米才算正经口粮。农民过日子不往后边想,眼下他想的是,只要国家再不穷折腾了,让农民能够踏踏实实种田了,就能把一茬稻子种下去又能收回来,不到半年,那日子就好过了。


一个大雨天,老向一大早就披上蓑衣出门了。这让袁隆平有些奇怪,大雨天又不能下田干活,老向这是去干吗呢?


到中午时,老向一身水一身泥的回来了,他把蓑衣脱下,紧紧地捂着一包东西,揣在怀里,就像揣着一个什么秘密。


看老向那一脸的精明和神秘,袁隆平愈是奇怪了。老向把蓑衣包裹着的那一团东西慢慢打开,原来是一包稻子,一颗颗黄灿灿的十分饱满。


袁隆平好长时间都没见过这么饱满的稻子,眼里顿时闪烁出惊喜的光芒。老向压低声音说,这是种子,他从外村换回来的,那里有一片高坡敞阳田,稻子长得特别好。


“你看这谷子多结实!”一个农人一边用那粗糙的大手兴奋地揉搓着刚换回来的种子,一边感叹:“施肥不如勤换种啊!”


一个农民也许不懂什么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更不懂什么是基因、染色体,但他知道一粒种子有多重要。


老向知道袁隆平是学遗传育种的,他诚恳地对袁隆平说:“袁老师,你是搞科研的,要是能培育一个亩产八百斤、一千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啊!”


袁隆平心里怦然一动,这话落在他心坎上了,他一辈子再也没有忘记这句话,他说道:“农民淳朴的话语使我触动很深,我意识到农民的紧迫需要是什么,那就是良种!”


水稻,良种!这两个关键词,加在一起,在袁隆平的脑子里一下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晰,他感觉自己茫然的眼神终于对准焦距了。


当一个目标变得明确,袁隆平仿佛受到神灵的控制,汹涌而来的灵感让他又有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冲动。


他很兴奋,那一刻他真想奏响属于他的那把小提琴,只可惜,他没把小提琴带到乡下来,它还悬挂在那尘封已久、空无一人的屋子里,像一个悬念。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袁隆平在转换研究方向的十字路口受到触动,突然感觉前所未有的清晰,明确了走向水稻的方向。


虽然明确了方向,但这条路会一帆风顺么?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以上图片来源于《时代我》、《袁隆平》剧照

点“打卡”按钮,坚持读完一本好书

今日互动
 你是怎么选择职业道路的呢?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在看
点在看,缅怀袁老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