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综艺界撕X圣经,回不去了

瓜唧唧瓜 十点人物志 2022-07-26


撰文 | 瓜唧唧瓜

编辑 | 灯灯

十点人物志原创


谁也没料到,曾经的国产真人秀天花板《花儿与少年》第四季开播,却因无聊冲上了热搜。

新一季集合了杨幂、赵今麦、刘敏涛等明星嘉宾,一如既往的新流量和老艺人的搭配,话题和看点俱在,却难逃“内娱无聊”的诅咒。

张凯丽炒土豆丝,放了半罐醋和辣椒粉,众人被酸到五官失控,但没人敢说出真实想法。刘敏涛连连夸赞,“真好吃”,韩东君高情商发言,“这味儿有点顶”,年纪最小的丁程鑫明明被辣到呼哧带喘,也不敢拒绝张凯丽源源不断夹过来的菜。借用杨幂在节目中的话,“个个都很懂事”。


《花少4》的无聊,再一次让众多网友集体怀念起了内娱综艺史上的癫“疯”之作——《花儿与少年》第二季。

虽然受郑爽事件牵连,节目已从芒果台官网下架,但这些年,真人秀中一旦出现令人尴尬的社交名场面,《花少2》就能借机“复活”一把,人们乐此不疲地考古节目里的每一个镜头和细节,简称“花学”复兴。

一边是七年前的《花少2》快被盘出包浆,而另一边,新一季的《花儿与少年》播出两期却悄无声息。

为何都2022年了,我们却依旧在热搜上反复谈论《花少2》?


“花学”诞生记


盘点国产真人秀,有三座无法绕过的社交名场面高峰,都出自《花儿与少年》第二季。

“帐篷版罗生门”、“真心话”以及“许晴痛哭”,这三个史诗级名场面,共同构筑出博大精深的“花学”基础纲要。

节目中,行程尚未过半,花少七人团就因种种风波分裂成了三伙:郑爽、宁静和陈意涵抱团,许晴、毛阿敏一伙,井柏然和杨洋被夹在五个女人之中。

到达土耳其的露营营地时,所有人都满身疲惫,想着休整一番。可谁也没想到,一场更耗神的世纪大戏正在拉开帷幕。

当晚,节目组给七人团准备了帐篷和房车,由大家自由分配。

由于房车太闷,大家都想睡帐篷,但帐篷最多只能睡三个人,所以当时的团长井柏然本着遵从民意、女士优先的原则,先是问了宁静、郑爽和陈意涵三人小团体的意见。三人纷纷表示,“住哪都行,让她们先选。”

另一边,许晴和毛阿敏也表态,“都可以,谁想住帐篷谁就去住”。

看似所有人都在谦让,但实际上五人都想住帐篷,这让井柏然犯了难。


眼看住处问题迟迟未决,许晴便直接找到郑爽问,“有没有人一定要睡房车或者帐篷的?”结果郑爽笑着来了一句,“我是哪儿都不爱住”。

许晴惊呆,于是直接挑明,自己和毛阿敏要住帐篷。而这番颇有赌气意味的表态,让本就舟车劳顿、心烦意乱的一群人情绪差点失控。

许晴提议卸行李,郑爽和宁静拒绝,“这儿灰大,多脏啊”;毛阿敏说要装上GPS再开车去买食物,许晴不耐烦,“不用,就瞎撞去”;郑爽想去找找还有没有能住的地方,宁静回答,“我无所谓,爱住哪住哪”……

沟通话里藏针,众人心思各异,场面一度陷入混乱,但还是没有人直说自己想睡房车还是帐篷。经历了这“鬼打墙”一般的踢皮球,井柏然脸色惨白地在后续采访中坦言,“太吓人了”。


而“真心话”环节,我愿称之为国产综艺史上不容错过的尴尬3分钟。在经历了一系列糟心事后,七人团已近乎分崩离析。在这种团队氛围下,一场“貌合神离”的聚会开始了。

郑爽率先发问,直指许晴:“上一季玩得开心还是这一季?”

明知这是个坑,许晴毫不犹豫往下跳:“上一季。”

这句话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惊呆了场上众人。靠在许晴肩膀的井柏然立马弹开,追问她:“为什么是上一季?”

许晴继续放大招,来了句更猛的回答,“因为上一季的人都正常。”

此话一出,现场氛围降至冰点。井柏然呆滞,杨洋低头不语,陈意涵尬笑以对,众人在沉默而诡异的氛围下结束了饭局。


至此,花少最后一层强装和谐的面纱被戳破了。而让许晴最终崩溃痛哭的事件,则来自她最信赖最亲近的“毛毛姐”毛阿敏。

“真心话”后,许晴在团队中彻底被“孤立”,唯一能让她依靠的,便是大姐毛阿敏。然而,几天后的晚饭上,毛阿敏热络地跟其他人聊天、碰杯,许晴好几次想跟毛阿敏搭话,连喊了她好几声,都被她无视。


再迟钝的人,此时也能感觉到不对劲。毛阿敏的冷暴力,成了压倒许晴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彻底崩溃了,独自回到酒店,痛哭流涕着央求导演让她退出节目,放她回国。

而另一头,许晴离开后,毛阿敏“戏瘾大发”,借着“酒后吐真言”的机会,搂着宁静、郑爽等人诉说着自己的难处和衷肠,“特别高兴我们能够这样”。

抓马的冲突,互怼互撕的名场面,阴阳怪气的言论,让《花少2》登顶国产真人秀天花板。但真正让“花学”发扬光大的,是斗转星移间的舆论变化。


几年后,网友不再是一边倒地批判许晴的“作”,而在交叉验证中发现了其他人物的“特点”。郑爽的“爽言爽行”,宁静的真又不真,毛阿敏的“两面派”……每一个人都能被分析出一篇万字长文。本以为这是许晴单人的作妖独角戏,越往后才知道,这原来是一出群像大戏。

《花儿与少年》,原本是一档把一群明星聚在一起自助旅行的真人秀综艺,却因第二季的腥风血雨,被网友称为“全员无人生还”之旅。

《花少2》播出后,多个撕扯搞事的名场面席卷互联网,网友们热衷于逐帧研究节目中的每一个镜头,品读参与嘉宾的肢体与微表情,因此逐渐发展为一门学问,也就是“花学”。


真实的“人味儿”,才是真人秀的精髓


在真人秀赛道上,所有破圈的综艺片段,几乎都来自不可预测的“未知”——观众能够从台本之外的失控桥段中,窥见节目中明星的真实“人味儿”。而这,也是花学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回想起来,《花儿与少年》第二季播出于2015年的芒果台,正是国产综艺发展最蓬勃的时期,各类真人秀层出不穷,不管是综艺创作者,还是参加综艺的艺人们,都敢于展现真实的想法。

2013年的《中国最强音》,章子怡和那英都是节目评委。记者采访那英,问她怎么看待章子怡成了歌唱类节目的评委?那英当着隔壁章子怡的面直言,“我也不知道节目组为什么找她,可能是在造型上,起到一个作用吧。”


同年的《快乐男声》现场,评委席上的陈坤看不惯谢霆锋戴墨镜的装腔行为,拿耳麦怒砸过去,对他吼道,“戴什么墨镜,摘了!”

谢霆锋也不“客气”,喜怒形于色,借着点评选手的环节明嘲暗讽:“如果陈坤在现场拍电影,我相信如果现场是一个马桶,他就是一个大便,是融在一起的。”

更别提同为导师的海清,居然在拉票环节径直走到台前,对着欧豪单膝跪下,大喊:“你是我的神!”


不光是综艺,那时的明星,在线上线下的表达也比现在更真实大胆,还没有形成在镜头前彻底修剪自己,隐藏个性的“求生欲”。

杨幂和冯绍峰因拍摄电视剧《宫》而传绯闻,两人在微博调侃辟谣,有商有量,“是吗?真的假的,要不咱俩就谈吧,看照片咱俩还挺有夫妻相的。”

陈晓和赵丽颖主演的《陆贞传奇》大火,两人剧里剧外都默契十足。当时有记者采访他,问他是不是赵丽颖的“闺蜜”?他皱着眉说自己不喜欢这个词,因为谐音让他联想到“龟蜜”,“那不就成了糖水炖王八”。


斯琴高娃和袁立一起接受采访,袁立为躲避记者的八卦,主动爆料斯琴高娃打了“羊胎素”。坑完队友,袁立不忘无辜地问一句,“这是可以说的吗?”斯琴高娃老师用丰富的微表情表达了“不可以”,但嘴上回答是,“哦,可以可以”。

或许,正是那时候如此自由放飞的舆论环境,才诞生了如此放飞的《花少2》。



从花学复兴热到内娱考古潮


前段时间, papi酱在《十三邀》采访中袒露出自己创作的苦恼。“18、19年左右,开始明显地感觉网络的舆论变得走向很奇怪,极端的声音非常多”。


在一个非黑即白的舆论环境下,展现自己的棱角和某种冒犯,成了极具风险的事情。稍有不慎,便可能被贴上“三观不正”的标签。

于是,我们能看到种种滑稽的魔幻娱乐圈怪相。艺人们的曝光渠道前所未有的丰富,微博抖音小红书快手,vlog综艺播客直播间……而艺人们的曝光个性也前所未有的单一:搞笑女、笨蛋美人、人间清醒大女主、霸气御姐……

明星活成了人设,靠人设吸粉的他们只敢展现符合标签的东西,不敢额外展出过多的个性,担心“人设崩塌”,粉丝流失。

近年来一系列塌房事件下,明星们连发言都变得噤若寒蝉,“求生欲“爆棚,自我“修剪“的意识空前高涨。就连最简单的日常对话,明星们都要再三斟酌,小心发言。

周深有次被人采访,闲聊中记者问他,喜欢咸粥还是甜粥。他随口回答,我不爱吃皮蛋瘦肉粥。话刚出口,他似乎意识到不妥,忙把它圆得滴水不漏。

“我只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只是我恰好不喜欢吃皮蛋瘦肉粥。”


为了避免被骂,镜头下的艺人们被包装成了完美的假人,说着一些挑不出任何错误的废话,真人秀综艺也变得愈发无聊。

新一季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宁静、那英两个大姐头分别带队,看起来火药味十足,节目组也特意设计了让两人放狠话的环节。节目播出后,“宁静那英打起来”的词条立马上了热搜,但点进去会发现,无非是一些隔靴搔痒的口头互怼。

自称展现“群体社交”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看似最有可能接班《花少2》。但节目除了初见面的群体社交尴尬外,明星们迅速分成了几组小团体,有效避开了真正的资源摩擦。大多数时候,节目中是一片和谐祥和的气氛。

观众苦人设久矣,感慨这内娱太无聊,只能纷纷投入到内娱考古潮中,去明星的古早视频中寻找真实鲜活的个性表达,杨幂的《你没事儿吧》、陈凯歌的《阿瑟请坐》、周迅的《好多人啊》,那英的《妈的最烦装逼的人》等,成了2022年上半年娱乐圈的代表作,内娱的萧条可见一斑。

这种萧条是全方位的,每个季度都有新剧上线,观众却陷入了无剧可追的境地,只能把《甄嬛传》《武林外传》盘出包浆。

内娱无聊的背后,大概是因为一切都太“正确”了。没几个人敢冒犯,敢拍点不一样的东西,内容生产者和内娱生产者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画地为牢的创作和表达。

毕竟,就连贾宝玉都成了中央空调,林黛玉无事太作,薛宝钗是《红楼梦》里的“绿茶婊”。《仙剑奇侠传》的赵灵儿被标签党们评为“白莲花”,李逍遥被打成了左右摇摆的“渣男”。

而电影《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个三观不正的偷情故事。


影视剧角色的扁平,舆论场上的单一“正确”,对影视剧进行三观审判的道德警察……交织构成了正确而又无聊的文娱圈。市场上再难出爆款,综艺进入“寒冰期”,整个文娱圈都静悄悄。

这让我想到了大尺度传奇小说《三言二拍》,偏偏诞生于人性压抑、阶层禁锢的明代。即便它在当时被列为禁书,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延续至今。

有网友如此评价《三言二拍》:“当世界允许欲望存在时,克制是人性,因为人和禽兽有别。当世间要抹杀欲望时,反抗是寻回人性的唯一道路,因为人和机器有别,这时的人需要重新成为人。”

当我们重刷“花学”,把《甄嬛传》盘出包浆,考古明星古早等花絮时,我们内心渴求的是,只不过是那个能容纳人性丰富的时代。

参考资料:
1. 娱乐独角兽《文艺复兴的风,为何吹不到<花少>?》
2. 她刊《内娱有多「假」,看看她的脸就知道了》


【在看】,拒绝标签化,活出真正的自己


今日推荐,点击下文即可阅读

在看

生活需要一点真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