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简史》⑦ | 英语为何能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全球超级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到21世纪的发展史,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以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写清人类历史,文笔生动流畅。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了解人类的历史吧。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小静
     十点人物志出品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昨天我们读到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象的产物,但宗教却让这些脆弱的架构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赋予了一种绝对的神圣最高权柄。

帝国、宗教、文化这些是如何统一的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全球世界


商业、帝国和全球性的宗教,最后终于将几乎每个智人都纳入我们今天的全球世界。这个扩张和统一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直线发展、一帆风顺。

但纵观大局,可以看到从许多小文化到少数大文化再到最后的全球单一文化,应该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结果。
  
虽说这无法避免,但为什么现在的全球语言是英语而不是丹麦语?让我们通过检视历史的两种重要特质,找寻线索。
  
1.马后炮的谬误
  
历史上的每个时间点,都像个十字路口。虽然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只剩单行道,但到未来却有无数岔路可走。其中某些路比较宽、比较平坦,路标比较明确,所以也是比较可能的选择。然而,历史有时就是选了些完全出人意表的道路。
  
像在公元4世纪初,古罗马帝国可以用各种方式解决宗教问题,也可以坚持传统、维持多元多神论的情形。

古罗马当时的皇帝君士坦丁回顾过去一个世纪间无止境的宗教纷扰,似乎是觉得如果能有单一宗教、明确的教义,就能协助他统一各种族。

但当时可能成为国教的选项众多,为什么他最后选了耶稣?是他在哪方面被基督教神学打动?还是有哪个大臣认为基督教正在迅速扩张,不如赶快搭上顺风车?

历史学家虽可以推测,但无法提供任何明确的答案。他们可以描述基督教“如何”拿下古罗马帝国,但他们无法解释“为何”能达成这项创举。

  
而“如何”和“为何”之间有何不同?

描述“如何”时,是要重建一连串从一点导致另一点的事件顺序。至于要解释“为何”时,则是要找出因果关系,看看究竟为什么发生的是这一连串的事件。
  
确实,有些学者会针对像是“基督教兴起”这种事件,提出些斩钉截铁的解释,把人类历史简化成各种生物、生态或经济力量的运作。

但大多数的史学家对这种斩钉截铁的理论还是抱持怀疑。这正是历史成为学科的特点之一:对某个时代的了解越透彻,反而就越难解释为什么发生了这个事件而不是那个事件。

但如果对某个时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结果影响,只看到那些最后成真的可能性。于是,他们就用后见之明来解释着为什么现在的结果无法避免。

2.盲目的历史女神克丽欧
  
虽然我们无法解释历史做出的选择,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历史的选择绝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随着历史演进,毫无证据显示人类的福祉必然提升。


 迷因学说


有学者认为,文化就像精神感染或寄生虫,而人类就是毫不知情的宿主。

寄生虫或病毒就这样住在宿主体内,繁殖、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宿主,夺取养分,让宿主衰弱,有时甚至丧命。只要宿主能活着让寄生虫继续繁衍,寄生虫就很少关心宿主的情形。

至于文化,其实也是以这种方式寄生在人类的心中。它们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宿主,有时让宿主变得衰弱,有时甚至让宿主丧命。

任何一个文化概念(像是基督教在天上的天堂),都可能让某个人毕生致力于传播这种想法,甚至为此牺牲生命。于是,人类死亡了,但想法持续传播。

根据这种说法,文化并不是某些人为剥削他人而设计出的阴谋,而是因种种机缘巧合所出现的心理寄生虫,从出现后就开始剥削所有受到感染的人。

这种说法有时称为“迷因学”。迷因学假设,就像是生物演化是基于“基因”这种有机信息单位的复制,文化演化则是基于“迷因”这种文化信息单位的复制。

而所谓成功的文化,就是特别善于复制其迷因,而丝毫不论这对于其人类宿主的成本或利益。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博弈论也常有类似论点。博弈论告诉我们,在有多位参与者时,某些概念和行为模式可能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害,但就是有办法继续存活下去。军备竞赛就是一个著名例子。

很多时候,各国的军备竞赛只会拖垮所有彼此对立的国家,并不会真正改变军事力量的平衡。巴基斯坦买了先进战机,印度就立刻跟进。印度发展核弹,巴基斯坦也有样学样。但双方权力平衡并没什么改变,却将经费浪费在武器上。

然而,这种军备竞赛的发展势难抗拒。这就是种行为模式,像是病毒一样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国家,伤害了所有人,只对行为模式本身有利。
  
无论我们把历史发展的动力称为博弈理论或迷因学,“提升人类福祉”绝不是其主要目标。

就像演化一样,历史的演进并不在意生物个体是否幸福。至于对个别人类来说,即使受到历史演进的影响,但通常一方面太过无知,一方面又太过软弱,因此无力改变。

历史就这样从一个岔路走到下一岔路,选择走某条路而非另一条的原因总是神秘而不得而知。


 科学革命


大约在公元1500年,历史做出最重大的选择,改变的不只是人类的命运,而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运。我们将它称为“科学革命”。

之所以说这是一场革命,是因为一直到大约公元1500年前,全球人类还不相信自己能在医疗、军事和经济方面再有什么突破。

政府和富有的赞助者虽会将资金投入教育,但一般来说只是为维持现有能力,而不是取得新的能力。但在过去的500年中,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

以美国政府为例,最近数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从事核物理研究。靠着相关研究,美国得以兴建核发电厂,为美国产业提供廉价的电力,而产业又能纳税给美国政府,政府再拨其中部分继续研究核物理。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相信自己能靠研究取得新的能力?又是什么促成科学、政治和经济的结合?

  
那是因为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

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运用理论取得新的能力,发展新科技。

对古老的知识体系来说,只会承认两种无知的可能。第一种,“个人”可能不知道某些重要的事。要取得必要的知识,他该做的就是去问那些更聪明的人,而不是去寻找什么还没有人知道的事。

第二种,“整个知识体系”可能不知道一些“不重要”的事。就当时的定义来说,伟大的神祇或智者都懒得告诉我们的事,一定是不重要的。
  
现代科学是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独特之处就在于公开承认这“整套体系”都对一些“最重要的问题”一无所知。

因此,它比所有先前的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弹性,也更有求知欲。大幅提升了人类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科技的能力。

现代科学没有需要严格遵守的教条,但研究方法有一个共同核心:收集各种实证观察(可以用感官感受到的),并以数学工具整理。
 
人类从历史开始就不断进行实证观察,但其影响十分有限。毕竟,如果我们觉得已经有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还要浪费资源进行新的观察?

然而,现代人们开始承认自己在某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上几近无知,就开始觉得需要寻找取得全新的知识。因此,主流的现代研究方法就会预设旧知识有所不足。

当然,光观察并不足以成为知识。为了解宇宙,我们必须整理各种观察,结合成完整理论。早期知识体系常常是用“故事”构成理论,而现代科学则是用“数学”。

 
在1620年,培根发表《新工具》的科学宣言,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对“知识”的考验,不在于究竟是否真实,而在于是否能让人类得到力量或权力。

科学家一般公认,没有任何一种理论百分百正确。因此,用“真实”与否来为知识评分并不妥当。真正的考验就是实用性。能让我们做出新东西来的,就是知识。

现代科学之所以能在过去500年间取得如同奇迹般的成果,有很大程度必须归功于政府、企业、基金会和私人捐助者愿意为此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经费。 

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得到经费,多半是因为有人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

因此,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意识形态能够让研究所耗的成本合理化。

代价就是意识形态能影响科学的进程表,并决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但科学和帝国本是一家,为何之后是欧洲称霸世界?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图源《美丽世界》剧照

点“打卡”按钮,坚持读完一本好书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在看
了解人类历史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