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第一次》⑨ | 老伴去世后,她把自己送进养老院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高口碑纪录片同名书籍《人生第一次》,本书摘取了人从出生到退休等重要的“第一次”,笔调真实克制又温暖。有人说,成长,就是勇敢地拥抱“人生第一次”。让我们共同来阅读这本书,体会世间冷暖。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江徐
     十点人物志出品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退休的事故。作为一段旅程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种活法的开启,退休后的生活可以过得充实而精彩。随着时代进步,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这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弥补年轻时代的梦想。

退休的到来,意味着人生另一个重要课题的展开,那就是养老。依靠儿女?独自生活?还是在经济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进养老院?哪一种养老方式更妥当?接下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80岁,主动改变自己生活的道路


养儿防老,老有所依,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改变,对于养老问题的思路也变得开阔,不再局限于依靠儿女这一条路。

这一集纪录片中,出镜的第一位主人公是上海的华奶奶,过完年她就80岁了。

步入耋耄之年,她主动改变自己生活的道路,决定去养老院。

四十年前,华奶奶的老伴就离开了人世,她独自将两个女儿拉扯大。如今,她俩都已成家立业。当然不是女儿们不肯照顾她,而是她自己觉得年纪大了,不想麻烦她们。

华奶奶认为,既然一个人,去好点儿的养老院,可能比呆在家请保姆更好些。女儿尊重她的这一决定。


镜头中,母女俩坐在客厅桌前闲闲絮语,母亲说: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们两个女儿,虽然我去养老院了,但我还是牵挂你们的。

女儿回应:我们也会牵挂你的。

三言两语,看似平实无华,却蕴藏着扯不断的牵肠挂肚。

去养老院这一决定,除了家人,华奶奶没有告诉任何人。

一来,囿于中国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她担心自己的这个决定给孩子带来非议;
二来,她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应养老院的生活,万一不适宜,还得回来住,那还不如稳定了再告诉朋友。

去养老院之前,华奶奶又到常去的理发店去做了一次头发,然后郑重地,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小区合唱队的活动。

指挥前,华奶奶说了一段感言——十几年来,大家生活在一起,点点滴滴都在心里,姐妹情永远流长。

在华奶奶的指挥下,大家开始合唱起来,歌咏言,诗咏志:“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


搬去养老院之前,收拾、整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林林总总,琐碎又杂乱。华奶奶一边整理衣物一边自嘲,说自己是个很会买东西的人,现在感到是一个负担了。

生活了一辈子的家,现在要搬去一个陌生地方了,需要带的,能够带的东西,究竟有多少呢?

鞋27双,带走7双;衣服150件,带走84件;相册38本,带走8张;荣誉证书10本,都没带。

就这么些东西,行李箱已经无法关上。镜头中,华奶奶为之弯下腰,试图合上行李箱,显得很吃力。

“之前留下的照片、纪念性的东西,现在看来都没有必要了,看一眼能处理就处理了。一个人到最后,总要回归自然的。最后了,这是人生的最后一条道路。”


华奶奶的这段感慨,让人听来,觉得通透又心酸。

在上海市郊一家养老院,初来乍到的华奶奶为了更快地融入新环境,特地买了蛋糕分给新伙伴吃。然而,别人对她的生疏感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打消。

来到陌生的环境,她需要慢慢适应。

惊喜的是,她的老同学徐永吉,很快也入住了这家养老院。他俩绝对没想到,年少时在同一学校读书,老了之后会一起进养老院。他俩为之感慨万分,旁人听来也唏嘘不已。

在这个“新家”,日子一天天过下去,和善开朗的华奶奶不仅遇到了老同学,还交了新朋友。为此,她也不像刚来时那样局促不安。

《人生第一次》纪录片播出后,合唱队的那些小姐妹们知道华奶奶在养老院过得很好,还分批去探望了她。

旧雨新知,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她后来跟纪录片导演感慨,觉得自己这一步,走对了。

生活中,有多少人,拥有华奶奶这样自主改变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底气呢?

就像导演手记中的一句话:“勇敢往前走,勇敢改变生活,勇敢结识新的闺蜜,勇敢尝试很多第一次……我希望,自己可以有这样一颗火热的心。”


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这集片子中,出镜的第二位主人公叫王意仁,他和华奶奶一样,老伴儿已去世多年。

86岁的王爷爷一个人做饭、做家务,独自生活16年了。每天,中午十二点半午休,下午三点到四点半打桥牌,日子过得简单又自律。

16年前的一天,王爷爷原本跟老伴儿说好,不出去打麻将的,可还是被牌友叫了出去。平时她总是输得多,那天偏偏赢了钱,一开心,就发生了脑溢血。

他当时正好出去给老伴儿买烤鸭,回来时救护车已经等着了,走得很突然。从那之后,王爷爷就一个人生活。

就像那首著名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王爷爷也有梦见自己的老伴儿。他下定决心,不再重新找伴侣。

他和中国90%的老人一样,宁愿选择在家安度晚年。随着年龄上升,也不愿去养老院,因为这房子里有老伴儿留下的味道。

儿女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是每隔几天,就会轮流来看望他。看起来像空巢,其实有事随叫随到。


王爷爷的儿子表示,他们自己也在探索更多的养老模式。有朋友表示,到时候弄块地,开一家互助式养老院,因为不想将来再去麻烦孩子。

王爷爷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平时在家无聊的时候,他就和智能机器人对话,听自己喜欢的老歌。

“天猫精灵,请放邓丽君的歌曲。”王爷爷对机器人下达指令。

“如您吩咐,马上播放邓丽君的《又见炊烟》。”机器人作出应答。

然后,王爷爷跟着哼唱起来……喜欢唱歌的王爷爷曾带领业余合唱队登上贺绿汀音乐厅舞台,还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有时候,他也会在手机上翻看曾外孙女的视频,被孩子的可爱模样逗乐得合不拢嘴,坚信自己良好的音乐细胞遗传给了她。

有时候,他也会向女儿请教如何网购,还提醒女儿要懂得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形势淘汰。或者儿女们陪他打桥牌,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2020年的清明,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王爷爷没法像往年那样去扫墓。他只能在家,取出老伴儿的遗像,摆好香烛,告诉她,家里人都安好,他也会照顾好自己,让她放心。

这一天,除了祭奠相伴自己走过大半生的老伴儿,当过兵的王爷爷还想念老战友。
想念,是一件可以赋予仪式感的事情。他将所获勋章别在胸口,站在窗前,唱起《驼铃》,在歌声中怀念与战友生死与共的时光: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

目前这样的养老生活,王爷爷感到很满足。因为,不管怎样,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人生漫漫,是一个不断遇见、不断送别的过程。人生短暂,每个人都将行至暮年,面临养老这一现实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到时将作出何种解答呢?

本集故事讲述人许文广说得好:

“人生的节点固然不可逃避,与其踟蹰犹豫,不如勇敢向前。无论何时,人生所剩的时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去过。只要向前,总能发现风景。”


导演手记


生命到最后,都可能是一个人的旅程。当一切过往散尽,你会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呢?

曾听人感慨,如果老两口儿中,老爷爷先走,老奶奶大多可以继续过好;而如果相反,老奶奶先走,老爷爷大多会比较吃力。

当你老了,相爱的人离你而去,你是否可以带着爱,过好自己的生活呢?

有一位网友看了片子之后留言说:

“这一集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着生命最真挚深切的情感。

几十年的人生仿佛过眼云烟,已经消失不见,但曾经的爱与痛,却又确确实实、明明白白地存在过,并将一直存在。

你带着那些爱和光亮,摇摇晃晃地独自走上人生的最后一条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向那个陌生的终点。”

配图来自纪录片《人生第一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打卡”按钮,坚持读完一本好书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在看
致敬每一个坚韧的人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