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女皇》⑥ | 聪明的女人,都会审时度势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隐秘的女皇 : 北宋刘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作者刘云军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用故事化的语言,讲述了北宋著名皇后刘娥的传奇人生。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刘娥的人生、爱情与谋略。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昨天,我们了解到的是:宋真宗因为疾病缠身,提前为儿子赵受益举行冠礼,册立为太子,将其正式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进行培养。与此同时,朝廷上风起云涌,党争不断,后宫的刘娥也在忙着布局,为自己提升身份,掌控京城禁军,还在前朝大臣中物色到了新的同盟军。
在这之后,朝廷人事将有何新变动、新的斗争?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宰相寇凖被罢免
深受父皇影响,宋真宗格外注重皇权的集中,一生将最高决策权掌握手中。
书上写道:“身为皇帝,宋真宗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放开手中掌握的最高权力,无奈现在的身体状况让他无法正常理政。”
他虽然信任刘娥,替他行使皇权,但她毕竟是后妃,这样做不符合制度和礼法。而且在宋真宗内心深处,也不想看到后宫干预朝政的局面。
思来想去,宋真宗想到一个最好的选择:太子监国。
书写说,有一天,身体稍微好转的宋真宗“头枕着亲信内侍周怀政的大腿与他聊天”,感慨自己年老体衰,时日无多,流露出想让太子监国的想法。
周怀政表示,如果让太子监国,宰相寇凖无疑是作为辅政大臣的最佳人选。因为寇凖思想正统,反对刘娥参政,女婿王曙是太子宾客,这会让他义无反顾地支持太子。
身为宰相的寇凖也清楚自己的处境:已经得罪了刘娥,一旦刘娥手握大权,自己必然会被赶下台;如果太子监国,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限制刘娥干预朝政,也不用担心刘娥报复。
所以,寇凖与周怀政就此成为盟友,站队太子。
当宋真宗与朝廷大臣商议如何安排太子监国的事宜时,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作为刘娥的政治盟友,丁谓自然表示反对。一旦太子监国,刘娥失势,自己的地位也将受影响。因此,他认为太子监国事关重大,若无宋真宗诏令,仅凭周怀政口头传话,此事不足为据。
见众人各持己见,寇凖便利用单独觐见宋真宗时进言,表达自己支持太子监国的主张,建议宋真宗将治国之权交给太子。事实上,他这样做,还有一个私心:趁机掰倒丁谓。
获得宋真宗恩准后,寇凖赶紧让翰林学士杨亿草拟表章,奏请太子监国。
杨亿这个人,行事谨慎,他担心白天人多眼杂,被别人看到了会泄露消息,便等到夜深人静时,将旁人打发出去,才开始草拟表章。
书上有这样一个细节:
“由于他过于紧张与思考过度,所以写作速度很慢,以至于蜡烛燃烧了半天,烛芯摇曳。本来此时应该有服侍的人来剪烛芯,但杨亿怕别人看到自己草拟的表章内容,就屡屡起身亲自剪烛芯。”
接下来,只要将表章上奏宋真宗,并且获得同意,太子就能顺利监国。那个时候,木已成舟,刘娥本事再大,也没了翻盘的可能,历史也就会改写。
而历史之所以没有如此发展,是因为寇凖自己坏了事——
白天,寇凖在宋真宗那里获得口谕,以为太子监国之事十拿九稳,不禁飘飘然,还提前痛饮庆祝。
喝到酒酣耳热之际,寇凖忍不住将自己的谋划讲了出来。这一讲不要紧,被丁谓安插在寇凖身边的眼线听了去!
丁谓火速派人通知钱惟演,让他将此事火速汇报给刘娥;同时联络同党,面见宋真宗,设法诋毁寇凖。
在丁谓等人的百般说辞下,宋真宗最终决定:将寇凖罢相,赶出朝廷。
当年举荐寇凖的王旦知道大局已定,只能委婉地说:
“寇準既喜欢让人感激他的恩惠,又想让人畏惧他的威风,这些问题都是大臣应该避免的。可是寇準却毫不介意,反而以为是自己身为大臣应该具备的特质,这是他的短处。如果不是非常仁德的君主,谁能容忍他呢?”
这番说辞,让宋真宗听了舒服许多,便决定仍然给予寇凖使相头衔。
丁谓见宋真宗被自己说动,立即催促宣召知制诰晏殊入禁,草拟罢免寇凖的诏令。
晏殊是个妙人,文采横溢,能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样的词作,又能体察人心。
当他明白宣诏自己的用意后,了解了丁谓等人的图谋,不想参与其中,为明哲保身,找了个借口委婉拒绝。又为避嫌,他主动提出,当晚留宿宫中。
第二天,酒醒后的寇凖精神抖擞地去上朝了。他以为,自己即将在太子监国后大显身手,为此显得志得意满。却怎么也没料到,等待着他的,是罢相之噩耗。
在这场博弈中,丁谓是笑到最后的人。
这怪不得旁人,要怪,只能怪寇凖自己张扬而不懂收敛的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不仅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时还在无意中改变历史的走向。
是对手?还是共存?
寇凖的骤然倒台,对刘娥来说是个好消息。
宰相之职空缺,她想趁机将这一职控制在自己手中,于是暗中支持丁谓、钱惟演上位。
为了不让寇凖东山再起,这两人一方面靠紧刘娥,通过刘娥在后宫对宋真宗施加影响,避免寇凖再次被起用,同时继续在宋真宗面前极力排挤寇凖。
经过商议和考量,宋真宗最终选拔忠厚长者,太子宾客李迪,为新任宰相。
对于这个结局,刘娥并不满意。因为李迪与寇凖交好,他成为宰相,无疑加重了太子的分量。到时,太子就可以在宋真宗授意下行使皇权。这是刘娥难以接受的事情。
为改变局势,刘娥主动出手,以枢密院为突破口,设法让自己同盟丁谓提升为史馆相,反超李迪。由此,她扳回一局。
寇凖罢相后,当时与他一起谋划太子监国的周怀政开始如坐针毡。在刘娥阻挠下,他不再像以往那样能轻易接触宋真宗,宋真宗对他的信任也不复从前。
在此情形下,周怀政打算铤而走险,发动政变。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打的:
除掉丁谓,让寇凖重新担任宰相,控制前朝;废掉刘娥的皇后之位;逼宋真宗退位,拥立太子登基,改朝换代,自己以“从龙功臣”的身份拥有权势。
真实的历史往往和电视里演的一样——发动政变的前一晚,有人反水,告发了周怀政的阴谋。
经过审讯,周怀政供认不讳,随后被处斩。
周怀政政变的失败也影响到了寇凖——刘娥认定寇凖与周怀政有所勾结,并参与政变。最终,在其同盟丁谓操作下,寇凖被贬安州。
借清除寇凖余党为名,丁谓将一大批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官员全都贬出京城。
周怀政政变一事,让寇准彻底被扳倒,挺刘派代表人物丁谓等人控制了朝廷。这,是刘娥希望看到的局势。这也让她又一次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
宋真宗对自己身体状况心知肚明,为保证太子顺利即位,他向宰辅大臣们表明了让太子在外朝听政、皇后在后宫处理政务的安排。
只不过,混乱的宰辅局面、刘娥对此安排并不热情的态度,让太子处理政务的计划遭到搁浅。
虽然受挫,宋真宗最终仍然决定让太子慢慢熟悉朝政。对此,书上写道:
“表面上,太子终于名正言顺地与朝廷宰辅以及诸位大臣见面,开始处理政务了。[插图]但此时宋真宗的身体状况恶化,这使他无力处理政务,朝廷政务的最终决策权实际上还是落入了居于后宫的刘娥手中。”
将来,宰辅们能尽心辅佐太子,刘娥在后宫支持太子理政。这是宋真宗希望看到的局面。
此时的太子已经在资善堂与宰辅们一起处理政务,但他年纪太小,毫无政治经验。刘娥俨然是事实上的最高决策者。
有一天,向来低调的参知政事王曾就太子与皇后的关系,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有人拥护刘娥,是建立在刘娥合法地位的前提下。如果她敢像吕后、武则天那样萌生改朝换代的想法,那便丧失了其合法地位的基础,到时候必然会遭到众人反对。”
王曾这番话,是提醒,也是警告,让聪明的刘娥瞬间明白一个道理:
自己和太子,并非对手,并不存在权力争夺,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
一个垂帘听政的新时代,即将开启。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是:宋真宗在位期间,以寇凖和丁谓为代表人物的党争。今天得势,明天失势,宦海沉浮,充满无常。在这党争背后,是刘娥与太子之间的权利斗争。不过刘娥最终明白,自己和太子之间其实是荣辱共存的关系。
宋真宗驾崩,年少的宋仁宗登基,刘娥垂帘听政。那将是怎样一个新局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图片源于《清平乐》剧照。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