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女皇》⑧ | 上位10年,她开启新的时代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隐秘的女皇 : 北宋刘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作者刘云军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用故事化的语言,讲述了北宋著名皇后刘娥的传奇人生。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刘娥的人生、爱情与谋略。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从刘娥与亲信丁谓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开始,他将如何走向末日?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刘娥的政治手腕
自从刘娥对丁谓心生不满,就决定找机会治理他,但不是直接下手,而是先剪除他的羽翼——与之狼狈为奸的内侍雷允恭。
乾兴元年三月,朝廷忙于修建宋真宗陵墓,很多内侍都被派去监工。刘娥以雷允恭负责沟通前朝消息为由,将其留下,没有派遣他去陵墓监工。
按照惯例,在完工后,参与者都会受到赏赐和提拔。这个立功受赏的机会,雷允恭哪里肯放过?
在他痛哭流涕的苦苦哀求之下,又见他保证出宫后谨言慎行、不惹麻烦,刘娥才顺水推舟答应了他的请求。
众人都知道,雷允恭是刘娥身边的红人,因此不敢怠慢,凡事都向他请示。
有一天,判司天监邢中和向知雷允恭禀报了一个情况:如果将山陵为之向上挪移百步,有利于子孙后代。但是,那个位置下面恐有岩石或者水。这事,该如何处理?
雷允恭对此隐患毫不在意,认为只要对子孙有利就可行。即便邢中和再次提醒,此事关系重大,需要认真勘验地形才行。
然而雷允恭坚持认定,应该先上移山陵位置,随后他自会入宫禀告。仗着平日有刘娥宠信、丁谓撑腰,他向来骄横霸道,众人不敢违令,只得听令,开凿新的地穴。
就这样,雷允恭自作主张地改变了山陵位置,然后先斩后奏。
当雷允恭进宫禀明此事,刘娥非常吃惊,同时,她从言谈中意识到这个人思维非常简单,便有意让他去跟丁谓商议。
隐患面前,有人过于自信,有人有意为之。结果,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山陵有水涌出。
看到舆论对雷允恭不利,刘娥特意不断派遣内侍和朝臣去调查,营造出事态严重的氛围。为表示重视,刘娥又派朝廷官员对雷允恭进行审讯。
这一审讯,雷允恭被判多项罪名,罪大恶极。刘娥下令将其直接杖毙并抄家,七十人因此事收牵连而被流放。
处理雷允恭一事,充分展露了刘娥的政治手腕。
一座山陵的倾圮,是在一瞬间的意外。
一个人的倒台,却是日积月累的后果。
丁谓的倒台
雷允恭被处死,丁谓免不了兔死狐悲。
虽然未被山陵事件虽然牵连,但身为山陵使,已经属严重失职,这让丁谓势力大损,刘娥对他的信任也不复从前。
此时,一直隐忍不发的王曾看到了机会——扳倒对手丁谓的机会来了。
王曾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是宋朝为数不多的“三元及第”之人。
每次工作之余,王曾与丁谓聊天,故意做出欲言又止、心有委屈的样子。出于好奇,丁谓问王曾有何心事,让他总是愁眉苦脸。
王曾沉默良久,做出难以启齿的样子,讲述了家事:他从小没了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外甥不学无术,做了兵卒,屡遭长官责罚。姐姐为此很担心。讲完,他还哭了起来。
人都是多面的,丁谓虽然在官场是狡诈阴险,却也不乏恻隐之心。他建议王曾,可请陛下为外甥免除军籍。
王曾故作愧疚,说自己身为朝廷高官,实在没脸向陛下提及此事。说完,又留下眼泪。
有一天,古道热肠的丁谓在上朝时主动向宋仁宗提出,王曾有事要在朝会后单独上奏。朝会结束,王曾装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样子,单独留下向宋仁宗和垂帘听政的刘娥上奏。
丁谓站在门外,一厢情愿地给王曾壮胆。
实际上,王曾利用单独觐见宋真宗与刘娥的机会,将丁谓的擅权不法之事全部讲出,对丁谓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一番,最终给他扣上一顶阴谋颠覆赵宋政权的帽子。
而这番上奏,正中刘娥下怀。
随着时间推移,等在外面的丁谓焦急起来,心里生出一种不祥之感,觉得事情不妙,懊恼万分。
后来,丁谓在面见刘娥时,竭力为自己辩解,声称王曾居心不良,妄图取代自己的位置。由于喋喋不休地辩解,没有在意帘子后面的变化,当内侍将帘子卷起,他才发觉帘子背后已经没了人。
这一刻,丁谓明白,自己已被刘娥彻底抛弃,自己的末日快要来了。
宦海险恶,没有永远的同盟,只有永远的利益。刘娥在与宰辅商议如何给丁谓定罪时,有人为洗脱自己嫌疑,忙着与丁谓撇清关系,昔日同道转身就变了脸面。
盛怒之下,刘娥想要处死丁谓。宰相冯拯虽然对丁谓的长期压制感到不快,却担心开了宰相被处死的先河,自己日后万一也落得同样下场,便以各种理由为丁谓辩解。
这让刘娥意识到一件事:如果自己执意处死丁谓,恐怕引起冯拯等人的兔死狐悲之感,也许还会让人认为自己冷酷无情,不利于统治。
虽然怒不可遏,想到这里,她还是迅速调整了情绪,表示可以宽恕丁谓死罪,贬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还将其罪行告谕天下。
丁谓任相期间,权倾朝野,很多人向其趋炎附势,以谋名利。一旦倒台,人人自危,唯恐受到株连。树倒猢狲散,丁谓倒台后,他的同党也开始被清算,纷纷受到贬谪处分。
扳倒了丁谓,处理了他的党羽,为避免人心动荡,刘娥马上下诏称:“中外臣僚有曾与丁谓往来者,一切不问”。
至此,大宋朝廷逐渐恢复正常。
走上正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世事皆是如此。
朝廷之上,宰相的位置始终在那里,坐上位置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
丁谓倒台后,刘娥需要重新调整宰执。她让冯拯从集贤相升为首相,敢于直言的王曾也被提拔,又提拔了宋真宗时期的一位叫张知白的旧人,构成一个新老结合的中书班子。
吕夷简与鲁宗道也被提拔,担任参知政事。除了他俩在审理雷允恭一案中有功外,还有其他原因。
进士及第的吕夷简出身仕宦之间,伯父吕蒙正曾在宋太宗、宋真宗时期担任过宰相,父亲吕蒙亨官至大理寺丞。
当官后,吕夷简能够体恤民情,曾上奏朝廷进言不应该征收农具税,宋真宗便下诏免除了农具税收。
吕夷简平日的言行与奏议,都从百姓民生角度考虑,因此获得宋真宗赏识,称赞他有忧国爱民之心,还特意将他姓名写在屏风上。
再来说说鲁宗道——
幼年丧父,从小生活在外祖父家。史书上写他“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
担任右正言期间,屡屡上奏,对宋真宗进行谏言。久而久之,宋真宗便对他有些厌烦起来。
鲁宗道知道此事后,下一次面见宋真宗时慷慨激昂,自我弹劾,表示自己做官并非为博取纳谏的虚名,更不愿尸位素餐。
这一举动,实在让宋真宗无言以对,他知道鲁宗道为人正直,又担心他真的辞职,让自己落下怠慢直臣的名声,便好言安抚半天。
此后,宋真宗再次感叹鲁宗道的刚正之气,还在宫殿墙壁上写下“鲁直”二字。
刘娥与宋真宗生活了数十年,二人感情深厚。宋真宗驾崩,她在悲痛之下又非常理性地进行安葬事宜。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宋真宗执政时代的标志性事物——天书,随其一同安葬。
宋真宗驾崩,宋仁宗即位,如何对待宋真宗留下的这份“遗产”,是考验宋仁宗朝政走向的一个重要标志。
正如书上写道:“刘娥在宋真宗去世、宋仁宗刚刚登基不久的敏感时刻,能够果断地将宋真宗的天书降临闹剧停止,不失为一种很有远见的做法。”
宋真宗后期,党争不断,经济衰退,政治环境恶化。这些,与宋真宗沉迷神道与天书之说存在很大关系。
天书与宋真宗一同下葬,这意味着:天书已经成为过去,新的篇章由宋仁宗翻开。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是宋真宗驾崩后朝廷的人事变动,有人倒台,有人升迁。刘娥安葬了宋真宗,也安葬了宋真宗痴迷的天书,又以霹雳手段重新调整宰执队伍,从此翻开“国有二圣”的历史篇章。
接下来,刘娥将如何进行权力的平衡?她与宋仁宗之间又有怎样的母子情深?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