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⑩ | 权倾一时,她最终却悬梁自尽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太平公主》,本书的作者是隋唐史学者蒙曼,她引经据典,讲述唐朝历史上宫廷动荡的八余年,提到了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韦皇后、安乐公主这四位女性,以及她们共同构建的红妆时代。让我们阅读这本书,揭示大唐盛世不为人知的前夜。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接下来,李隆基还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打压自己的姑姑呢?她又将面临怎样的人生结局?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因为一场政变的失利,李隆基非但未能清除掉太平公主,反而给自己惹来麻烦。
在此事件中损失两位谋臣,李隆基的势力变得更弱。太平公主反倒因为被同情,因而占了舆论优势。与此同时,李隆基的这一举动让太上皇李旦不寒而栗,也便和太平公主站到了同一战线。
先天元年年底,也就是李隆基策划政变的三个月之后,在太平公主的怂恿下,太上皇抛出一条诰命:
让李隆基准备巡行边疆,时间定在来年八月。
李隆基清楚,政局变化莫测,自己一旦离开京城,说不定还会丢掉皇位。为了保住皇位,保住性命,他决定先发制人,马上搞政变,直接夺权。
想搞政变,得有一个理由。什么理由呢?
李隆基和一帮谋臣经过商议,决定构陷太平公主,就说她搞阴谋,诬陷她派宫女向李隆基投毒,还准备搞政变。
按照计划,李隆基和几位谋臣率领三百万骑,走出宫殿,召见追随太平公主的禁军将领。不知就里的两名将领很快一命呜呼。
随后,李隆基又率领人马一路厮杀,去往朝堂。对于当时的局势,书上写道:
“李隆基的政变计划针对性很强。首先解决了太平公主手下的文武大臣,又软禁了太上皇李旦,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局势,太平公主的势力基本就被瓦解了。”
顷刻之间,大势已去,太平公主只有逃跑出宫。逃往哪里呢?
她逃去了终南山上的一座寺庙,在那里呆了三天。她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属于她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即便落荒而逃,即便最终没有斗过侄子,她骨子里始终骄傲得像一只雄鹰,喜欢自由翱翔,不愿意像麻雀那样躲在寺庙里苟且偷安。
所以,三天之后太平公主主动下了山。聪明如她,自然明白回去意味着怎样的结局,但事已至此,已没有退路。
看见太平公主回来,李隆基马上派人送上三尺白绫。
荣华富贵了一辈子,明争暗斗了一辈子,筹谋策划了一辈子,叱咤风云了一辈子。最终,面对这样的结局,太平公主也只能长叹一声,悬梁自尽,享年不到五十岁。
她的四个儿子曾经沾母亲的光都被加官进爵,享尽荣华富贵。随着母亲的失败,功名利禄一夜之间成为云烟,其中三个儿子被李隆基处死,只有当年太平公主与薛绍所生的次子薛崇简活了下来。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斗法期间,薛崇简站在李隆基这一面,劝母亲见好就收,不要揽权过度,也因此常挨母亲打。
恰恰因为这一原因,让薛崇简免除一死,保留官职,同时改姓李。
三个儿子因为站在自己战线最终被处死,另一个儿子因为跟自己对着干而保全性命。太平公主荣耀一生,这大概是她最大的悲哀。
对此,《太平公主和她的时代》一书的作者蒙曼列出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则天。
对李唐皇室而言,武则天是媳妇,而太平公主是女儿。中国古代讲“女生外向”,在父权制度的传统下,女儿是娘家的客人,媳妇却是主人。
一言以蔽之,她只是大唐的公主,没有对大唐王朝指手画脚的真正权力。
第二,太平公主的政治实力不如武则天。
武则天在当女皇之前,当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和五年的太后,长期参政,用人得法,在官民这里树立了稳固威信。而太平公主参政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她所能控制的官员仅限于高层,缺乏社会基础。
第三,太平公主的对手远比武则天的对手强大。
武则天当女皇时,对手是自己的两个儿子,母亲的名分让她拥有莫大权威。而太平公主的政敌是侄子李隆基,相比而言,姑姑对侄子没有名分上的优势,也就没有权威。
另外,从实力上来看,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政治才能远不如武则天,可以说对付他俩并不费力。而太平公主的政敌李隆基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英主,政治能力远胜于父亲唐睿宗和伯父唐中宗。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太平公主虽然具有政治抱负,也不乏政治能力,上下求索一生,始终离她的目标非常遥远。
人生苦短,风起云涌间,她只能作为一颗政坛流星,划过浩渺无垠的历史长空。
作为政治人物,太平公主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不论是武则天晚年的神龙政变,还是唐中宗暴崩后的唐隆政变,她都有参与策划。这两次出手,确保了皇位在李唐皇室的继承。
“大唐王朝能够薪火相传,延绵近三百年,有太平公主的功劳。”
其次,太平公主是一个有政治才华的人。在用人方面,她的眼光远胜于两个哥哥,深得她母亲武则天真传。根据史书记载,太平公主仗义疏财,经常接济士人,也因此获得士人的称赞和追随。
在她招纳的人才当中,有一个叫萧至忠的人,一度被提拔为宰相,后来作为太平公主的同党被处死。十多年后,李隆基想起来还会叹息,遗憾萧至忠晚年站错队,不该跟随太平公主,否则也是贤相。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在选人、用人上还是有一套的。
虽然具有才能,建过大功,也会招揽贤能,但因为没有获得站在政治前台表现的机会,更因为她始终走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而非将才能用于治国,所以注定像流星划过夜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只有红妆时代结束,才能真正结束武氏势力的影响;只有结束红妆时代,才能结束女性对政治的不正常干扰;只有结束红妆时代,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小人当道、世风败坏的局面。
太平公主所走过的传奇人生,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波澜起伏的时代,就像书的结尾所总结的那样:
“在红妆时代里,正是通过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宫廷政变,最后终于清除了外姓和女性的势力,武则天时代社会改革的成果才能显露出来。
这样的结局,让人读来深感唏嘘。历史长河,滔滔不绝,结束的终将结束,到来的也终将开始。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