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的错觉》②|昏君商纣王被误解的一生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学者赵运涛的作品《历史的错觉》。本书通过讲述多个有趣的历史知识,诸如“商纣王真的那么坏吗?”、“荆轲为何没能杀死秦始皇?”等事件,带你拨开层层弥漫的误解偏见,还原历史更复杂的一面。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看清历史的真相。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十点人物志图书专场直播来啦

4月6日晚上19:00

十点人物志X乐府文化主编涂涂:

幸好我们还有书籍

【乐府必买好书,全场3.8折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领读 | 渺渺
     十点人物志原创



今天,我们继续为您带来赵运涛的作品——《历史的错觉》。




《封神演义》里,纣王是个十足十的暴君,昏庸无道,残害忠良,不过,历史上的商纣王并不是这样的。


为商纣王翻案的文章已经不少,《论语》里就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的话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商纣王的不善,应该不如传说的那样严重吧。


近人顾颉刚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见《古史辨》第二册),他发现殷纣王共有七十条罪状,都是各朝各代陆续加上去的,比如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加二十一项,东晋增加十三项等等。


显然这位商朝的末代帝王是被“黑”了,但这些“黑”材料又并非空穴来风,大多是对周武王伐纣时提出的罪状的进一步想象和演绎。


最早在《尚书·牧誓》里,周武王指出商纣王的罪责有:


第一,什么都听女人的,“惟妇言是用”,这在后世就演绎出一个狐狸精变的“妲己”来,她成了断送殷商江山的推手;


第二,不用贵戚旧臣,这在后世就想象出残害忠良之事以及残害的方法,如炮烙、挖心之类;


第三,祭祀不恭敬,这在后世竟演绎出对女娲不敬的小说来。


此外,因为殷商人好喝酒,也就有了后世“酒池肉林”的想象。可以说后世商纣王所有的“黑材料”都源于这四点指责。


电视剧《封神榜》剧照


好色好喝酒,残害忠良,还对上天不恭敬,显然,按照后世的道德标准,这十足是个昏君的形象。可以看出,后世将纣王作为靶子,把沾边的坏事都安在他身上,完全是一种道德攻击。


世人多认为商纣王和后世的一切昏庸帝王一样,就是因为道德败坏,所以才会亡国。


真是这样吗?


现在就让我们拂去后世的蒙尘,摒弃“成王败寇”的观念,从根源上来看看,这位商朝的末代皇帝究竟为何会被抹黑,看看最初,周武王罗列的他的罪责的根据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周武王指责商纣王听女人的话,“惟妇言是用”。


这实际上是因为在商朝,女人享有很高的地位,她们不仅可以主持祭祀、还可以参政,有的甚至可以统率军队。


妇好(此处读音取hǎo,但古音zǐ,同子姓)墓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妻子,她曾多次率兵出征,如东南伐夷,西败巴军,立下赫赫战功。


商文化是农业与游牧并重,从出土的资料来看,商人每次祭祀都要杀几百头牛,这也反映出商人畜牧业的发达,而在畜牧业上,男女分工差距并不大,再加上母系社会的余波,女人的地位也就差不到哪里去,她们的发言权也就可想而知。


周人则不同,周人常说是自己的祖先后稷改良了农业生产,周人以农耕为主,男女体力上的差距也就进一步显现出来,这大概就使得在周人的文化里,男人的地位逐渐升高,女人的地位则逐渐下降。


在商人的文化里,女人参政很正常;而在周人的文化里,则形成了反对女人干政的观念。


所以,周武王指责商纣王听女人的话,与后世指责帝王沉湎女色是不尽相同的,说到底,乃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别。


电视剧《封神演义》剧照


再说第二点,对贵戚旧臣的排挤。王国维曾指出,商王是诸侯之长,而非诸侯之君。


也就是说当时的诸侯和商王地位是一样的,只不过商王是实力最强的诸侯,所以,个人专断是行不通的。


不过到了商朝末年,战争越来越频繁,在当时的战争中,占卜是重要的一环,打与不打都由占卜决定,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集中整个国家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实际上就是控制占卜的权力。


出土的甲骨文显示,商末负责管理占卜的贞人的名字很少在甲骨上出现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商王实行自占造成的。


而占卜机关的管理者往往由各个邦族的首领或者长老担任,商王的这种权力集中必然造成邦族之间的矛盾,于是就有了杀九侯、鄂侯,囚西伯之事。


军区产生王权,王的权力不断增大,必然会削弱其他贵族旧臣的权力,也就有了“排挤”之说,


这实际上是一场从“共政”到“独断”的王权运动,是历史的发展轨迹使然。


而周人刚刚从氏族社会走出来,他们还保留着氏族共同议政的特征,长老、旧臣因为掌握着大量的知识经验,因而在族内有着崇高的地位,所以在周人看来,商王排斥贵戚旧臣,是不可理喻的,这与周人的精神格格不入。


商纣王的悲剧更像一场历史的悲剧,所谓的商纣王排斥贵戚旧臣,与后世帝王因忠言逆耳而滥杀无辜不尽相同,这实际上是加强王权的运动和 “共政”制度之间的冲突,是商周文化发展、认知上的差异。


而后世不察,就在此条基础上,塑造了一个残害忠良的商纣王形象,说他挖了比干的心,还发明了臭名昭著的炮烙之刑。


挖比干的心纯属杜撰,炮烙之刑是夏桀的发明,这些都是对不用贵族旧臣的想象发挥。




再来看第三点,祭祀不恭敬。郭沫若说这是周人的诽谤造谣,因为商人祭祀实际极其频繁。


祭祀频繁不假,但说他祭祀不恭敬其实也并非诽谤,这依旧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异。


商人是多神崇拜,如祖先崇拜、各种自然神崇拜,以及对“帝”的崇拜,等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祖先崇拜。


商王朝历史悠久,又足够强大,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英雄,商人有很强的部族自豪感,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先人足够保护自己,因而“帝”的地位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它只是和祖先神处在并列的位置。


周人则不同,对周人来说,昊天上帝的地位已经超过了祖先神。周人历史上一直自称“小邦周”,足见它的弱小。


此外,周人为了能联合其他邦族,就必须克服自己部族祖先崇拜的局限性,因而更具有包容性、显得更为强大的“天帝”的崇拜信仰就被提高了。


“天”的观念是周人独有的意识,从周初开始,“天”逐渐取代“帝”而成为至神,而自己的祖先则陪在“天帝”左右。


周人敬祖先更敬“天”,商人敬祖先,相对而言,对“帝”没有更高的崇拜,这在周人眼里恐怕就成了“弗敬天”。


电视剧《封神榜》剧照


所以周武王指责商纣王祭祀不恭敬,与后世指责君王狂妄自大不同,这实则是商、周祭祀对象偏重不同造成的文化认知差别。


而后世却就以此条为基础,演绎出了《封神演义》中对女娲娘娘不尊重的商纣王。


最后,再来谈谈喝酒的问题。周武王在伐纣的时候没有提商人酗酒的事,大概是因为他了解殷商的文化传统。


殷商人时常饮酒,这和他们的大量祭祀有关,而绝不是单纯的如后世昏君那般纸醉金迷。


商人极度迷信鬼神,在殷商人的眼里,鬼神比活人更有威力,活人解决不了的疑难和祸福,诸如人的生死病疾、天的阴晴冷暖、战争的胜败、田猎的吉凶等等,都要通过占卜请示祖先,祈求祖先给予启示和保佑。


于是商人一年中几乎有三百六十天都在祭祀,而祭祀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喝酒。


周文化与此不同,《尚书·酒诰》记载了周公命康叔执行禁酒令的训言,其中提到禁酒最主要的原因,第一点就是太浪费粮食了。


周以农业起家,深知种粮的不易,看到商那样大量饮酒杀牛,心疼啊,真是不知稼穑之艰难!因而,周人对商人好喝酒的指责,实际上也是文化认知上的差异。


后世“黑”商纣王的故事,基本都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提及的这几条罪状。


在商人看来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商周文化的不同,周人不能理解,所以将其定为罪过,后世又把周人树立的这个“靶子”,不断地进行夸大。


到了今天,出土的材料已经逐渐让我们认识到了商纣王的功绩:他对外开疆拓土,奠定了后世大一统的王朝格局;他对内改革,加强王权,到了周初,王终于不再是诸侯之长,而成了诸侯之君,君臣之分已定。


这位商朝末代帝王对后世的实际影响,恐怕也是后人做梦都不曾想到的。



结 语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有没有颠覆你心里对商纣王的印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点【在看】,打破历史错觉。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在看
打破历史错觉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