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多边恋者的自白:同时和很多男人恋爱,但这不是出轨

三金 十点人物志 2023-07-26


采访、撰文 | 三金‍‍

十点人物志原创



你想象过或经历过同时和一个以上的人恋爱吗?


存在主义先驱萨特与女性主义代表人物波伏娃曾维持过一种开放式的关系:


五十年间,他们没有结婚生子,仅仅作为伴侣在一起生活,并且不排斥彼此找其他情人。当外界质疑“爱情”的存在时,波伏娃的传记记者描述说:这两个人的关系太热烈了,以至于有时候会让目睹这种关系的人很遗憾自己不能拥有。


萨特与波伏娃 / 图源:网络


可这是道德的吗?跟被人指责的“渣男渣女”、“海王海后”、婚外情、出轨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故事主人公梦桥的经历或许可以提供一种方向的解答。诚然,她的故事存在很多争议,但也不失为展示了一种亲密关系的可能。


出生于1949年北京的梦桥今年74岁,是一位开放式关系的实践者 。她结过三次婚(一次离异,两位过世),与第一任丈夫育有两个孩子,有过五段非一对一的长期情感经历。这样的划分,是为方便大家理解。在每一段中,她都有一个情感联系更为紧密的对象,以他为主,其余为辅。


在丰富的感情生活中,她与每一个彼此真心相爱,但又不是唯一的终生归宿。爱情,随时可能再次发生,甚至发生在多人之间。


她眼中,人的需求多元且复杂,如果强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约定终生成为彼此的经济来源、情感支柱、以及子女的共同抚养人,未免“对别人要求太高”。


梦桥把这种开放式关系解释为“多边恋”,即:在所有参与者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同时与不止一人拥有亲密关系。


相比于萨特和波伏娃的开放式婚姻,多边恋更注重情感联结,不在意婚姻形式。所谓的渣男渣女、婚外情、小三、二奶这些词意味着欺骗、伤害及不诚实,与她的追求截然不同。


尽管并不容易被认同,这的确是一个女性对自我感情的自觉选择和追求。她说自己是一本敞开的书,任人解读,也期待不同的声音。


以下内容根据她的讲述整理而成。


(受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你是可以被取代的吗”



1987那年,我38岁,正在为去美国攻读法律做准备。


一天,我偶然在北京王府井的外文书店看到中译本《开放的婚姻》,这是开放关系领域的第一本专著。那时已被翻译为14种语言,销售3500多万册。我被作者书中大胆、明晰且积极乐观的阐述吸引,如获至宝,把它送给了我当时的丈夫M,作为临行前的礼物。我们约定,这将是我们过去十年婚姻的总结,也将成为我们未来婚姻的指南。


《开放的婚姻》,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


我28岁和M结婚,在我们那个年代,已经是晚婚了。尽管从未明确讨论过开放式婚姻的概念,但十年婚姻生活中,我们从理念、情感和行为上一直有种隐隐约约的默契。


比如说,M曾经跟我表达过对一位女性的好感,她也是我的好朋友。M纠结着不敢向她开口表白。一次M出差前,我觉察到他坐立不安,在电话周围打转,打趣地问道:你是不是想走之前跟她通个电话?如果不好意思,我可以帮你打。


拨通电话,我寒暄了几句就把话筒交给了M,留给他们自由交往的空间,当时我内心是一种对于自己能应对任何状况的自信与安全感。后来我们组织了一次聚会,帮M找到机会跟这位好友告白,被她婉言相拒,M虽然有些失落,也不觉得遗憾了。现在我们三个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同样的,我也可以坦诚地跟M分享我对其他男性的好感。我相信,越能在这方面诚实沟通,越能使关系真正亲密,而不是仅仅维持一段表面稳定而内在质量低下的婚姻。


去美国前,我们商定,双方都可以有自己的临时伴侣,但以不拆散家庭为前提。并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想说就说,不说不问,有问则必须诚实回答。


然而,距离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远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


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七、八年里,聚少离多,我能感觉到我们一个越来越开放,一个却越来越保守。我有几个外遇,他好像没有,我们彼此也不提。爱情在这种差异中被不断稀释。


一次,在我和M的交谈中,开始还聊得很愉快,直到我说起自己和一个意大利华裔的交往,他突然就翻脸了,甚至对我诉诸暴力,这完全出乎我意料。在他的角度,认为我对对方不光是简单的好感,而是真的动情了,这是他作为一个男人不能忍受的。


从那之后,我们再也回不到之前无话不谈的状态。我觉得此时的婚姻已经不可挽救。


他不愿意离婚,我想寻求新的真爱,又不能骗人是单身。在纠结中,我接触到了多边恋的书籍、讲习班和活动团体, 对多边恋的理解渐渐从朦胧的趋向走向自觉主动的选择,并开始尝试以这种方式约会。


不久,在一次聚会活动上,与会者们围成一圈,用自己选择的方式,彼此打招呼,握手,微笑,合掌,或拥抱。我身边一个戴着红色贝雷帽、身材修长、眉目清秀的男性,向我索要了一个全身心拥抱。没想到这开启了我们近十年的浪漫之旅。


他叫Don,是一位已经退休的社会心理学教授。他阅历知识丰富、为人和善,相见恨晚的我们很快陷入爱河。我告诉Don,在认识他之前我正在和另外两个人约会。他表示我可以继续跟他们的交往,如果方便的话,他也想认识他们。我们四个人以不同的方式见面后,都同意继续保持关系——以Don为主,另外两人为辅。


波伏娃曾经这样描述她和萨特的关系:


萨特给我的是一种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安全感。我的心灵、我的身体,但更重要的是,我的思想,收获了一个无可比拟的朋友。身体和心灵的伙伴,别人也可以做,但思想的朋友只有他。我要把每一个情人都当作唯一去爱。我会享受每一个情人能给予我的全部,我也会给予他/她我能给予的全部。


这也正是我对Don的感情。


他说我前夫不愿意离婚,没关系,不妨碍我们开始自己的生活。我们这样相亲相爱过了八年。一天早上,他突然中风倒地,保住了生命,却坐上了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在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只会越来越糟之后,他把我叫到身边,郑重其事地说:“我一生只有两个遗憾,一是认识你太晚,一是要离开你太早。你不要天天守着我,要勇敢地走出去交朋友,找一个和我一样爱你的人。

“你是可以被取代的吗?”我问他。


他说,不是取代,是去吸引另一个你需要的而且真正爱你的人。在几次交谈之后,我被他说服了。我约会中的每次喜怒哀乐,Don都是第一个知情者。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你一定可以吸引到你需要的人。我感谢他,他却说这本来就是我与生俱来的权利。


“我要用我全部的生命为你赋权,增强你的自信心。”


后来,我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个人,他叫莱诺,我们三人甚至住在一起,共同照顾Don六个月,陪伴他走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梦桥用家里的花草编的花环,放入去世情侣撒骨灰的海滩。/受访者供图


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非常需要感受和分享的人。我身边从来没有缺过男伴,有时候会觉得他们挺烦人的,偶尔遇到他们出差,我能享受一段独处的时间也不错。可时间稍微长点儿,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没有人分享,生活也变得索然乏味。世界上有人确实是独处也可以很快乐;或者是“能找到伴侣更好,找不到自己过也挺好”。只要不是自欺欺人,各人有各人自己享受的活法。


人的情感是一种流动状态,我经常扪心自问,我现在是什么感觉?对这个人可以更进一步吗?首先要对自己坦诚,然后与对方坦诚沟通,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在我心里,比较理想的情感关系有四个方面的契合度:第一是精神层面,价值观是否相符;第二是情感融合度;第三是学识智力上;第四是身体亲密,是否有化学感应。


要找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对象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自己也并不完美,情侣有超过60%的匹配度就不错,其他可以从另外的同性或异性朋友处补充。



婚姻不是我的必需品,但爱是



我对多边恋的接受如此迅速,可能也跟从小的经历有关。


我出生于1949年,从小在北京长大。一直是学习好又听话的那种“五分加绵羊”的学生。从一岁到七岁的个性形成期,在原为皇家花园一角的北海幼儿园寄宿生活,一星期回家一次,与原生家庭较生疏。从衣食住行、玩具、到阿姨们的关爱,无一不是分享的。


还记得我们上音乐课就听《彼得与狼》,到吃饭时想添饭就举手,想吃水果就举拳头。我小时候有肝炎,老师还会专门给我做一碗猪肝补身体。这种世外桃源的童年世界是玫瑰色的,人与人之间充满友爱互助,沉浸在乌托邦的氛围中。


北海幼儿园前身是位于北海前门三座门的北平国民党社会局托儿所,1949年3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成为专门寄养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子女的实验托儿所。图为现在的北海幼儿园 / 图源:网络


我成长过程中和父亲关系比较亲密。潜意识中可能有恋父情结,很容易被年长、阅历丰富的男性吸引。最开始的两个多边恋情侣Don和莱诺,都比我大很多。


Don是教育学博士,从帮助我小儿子认知非原生家庭,到和他共同参与心理咨询、趴在地上一起玩耍做作业,他都身体力行。小儿子对我态度不好时,他也会从尊重女性的角度教导他。但由于年龄差距,小儿子从未接受他作为父亲。


Don去世后,小儿子跟我说,他刚刚才跟同学解释清楚,那个老陪坐在他妈妈身边观看他球赛的老人是谁,现在他走了,你怎又找一个年纪大的。他说,“我以后都懒得解释了。你怎么不找一个年轻一点的、有钱的、又爱踢足球的?”


我现在共同生活的男友,比我小十几岁,不是什么有钱人,但他和小儿子的共同语言更多,特别是在运动和球赛方面。


我与这个男友相处迄今已近十年,其间分分合合,他以真诚宽厚的爱,先后帮助我照顾了两个患病而逝的情侣。尽管我们对这段关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也常有摩擦和挑战,但我们两人都明确,会在多边恋的路上,手牵手,走下去。


我现在跟两个儿子的关系都不错。大儿子上中学时见我和他爸爸经常争吵,就说“你们天天吵来吵去,根本不是一路人,趁早分开对谁都好”。小儿子当时还小,对这件事懵懵懂懂的,常常抱怨自己没能拥有一个正常的父母恩爱的家庭。


大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家庭和谐美满。小儿子女朋友换得挺勤的,但也不是同时交好几个。他们接受我是多边恋,不干预我,我也鲜少干预他们的生活。我对小儿子说,哪怕有一天他回来说自己是同性恋,我也可以接受。他很不高兴我这样说,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


梦桥目前已经退休,定居夏威夷,家里兰花开得正好。/受访者供图


在M之后,我又经历过两段婚姻,但此时,婚姻这种形式对我来说早已不是必需品了。在一起生活,也不一定要结婚;不结婚,也不等于不恋爱。


很多婚姻生活是高稳定、低质量的,说自己结婚多少多少年了,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并不一定好,搭伴儿过日子,一凑合就是一辈子。


据《海蒂性学报告》中上万份问卷显示,美国已婚两年以上的男性中,72%有婚外性行为;结婚超过5年的女性中,70%有婚外性关系。


而如果对比35年前的《金赛性学报告》中的数据,女人发生婚外情的比例在这期间增加了三倍,几乎和男人比例相同。作者疑惑,这表示男女地位变得更平等了,还是男女都对婚姻这种制度主体有所不满呢?


《金赛性学报告》搜集了近18,000个与人类性行为及性倾向有关的访谈案例,第一次以翔实的数据触碰禁忌的话题。《海蒂性学报告》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之一,引起大家重新反省对性的定义。这两份报告并列两大性学读本。/图源:电影《金赛性学教授》剧照


现代婚姻更多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在一个完整的、正常的家庭。如果从制度上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婚姻便可以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必须。理想的状况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且每种选择都得到尊重。



不可避免的嫉妒心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很多问题:


没有独占欲,还算真的爱情吗?我们真的从来没有对彼此的情人产生过嫉妒心吗?


虽然我不认为爱情一定要独占和排他,但嫉妒心肯定是人皆有之。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态度和应对的方法也不同。


一次,我看到我的女性朋友也需要一个情侣,就把我当时的情人介绍给了她。可是他们在一起之后把我排斥在外,使我感受到了嫉妒和背叛,也让我意识到,我的嫉妒心并不是排斥分享,而是当其他人想要独占时,我会非常不舒服。对自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知,就能更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之后我给他们各自发邮件,提出希望大家坦诚交谈一下。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今后怎么办。哪怕他们之后想要单独约会也没问题。然而,他俩答复都是不想谈。我只好尊重他们的选择。但在我看来,出了问题甚至于不愿意交流沟通,这种关系还有什么意思和存在的必要呢?


我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情侣老伴儿(后因癌症去世),原本开始交友时就谈好了维系一种开放关系,但他总是表现出对我原来的男友不愿我提及、不愿见面、更不愿意我和那个男友有性关系。我觉得这并不是爱,而是占有欲在作祟。


但要怎样不放弃自己的权利,又能有同情心地与一个患有绝症的人坦诚沟通呢?每当有不解的难题时,我就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师建议我,难说出口的事情可以通过写信来表达。书写的过程可清理自己的思路和情绪,也给对方一个消化回应的机会。咨询师答应,写好后帮我润色和在语气上把关。


他知道我去找心理咨询师了,等回到家问我们谈了些什么,我回答是一个非常难以启齿的问题。他敏感地问是不是关于“开绿灯”的事情。我说是。他想了想说,那这个灯你想绿到什么程度就绿到什么程度吧。


我们就此解开了心结,信也没有派上用场。我和男友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使他非常感动,他们终于成了朋友,而且是在我和男友的陪伴下安然离世。


梦桥时常在海边小亭里写书。/受访者供图


有嫉妒心不可避免,但无需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或冠以污名加以打压。我的选择是把它作为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中的一种正常情绪,平和友善地观察它、感受它、了解分析它,使它成为自己成长的良师益友。


曾经发生的暴力行为也提醒我,坦诚也需要注意对方的感情需求。越开放的关系,沟通越畅通,也就可以越坦诚。但坦诚不是完全无条件的,一定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多边恋的亲密情感关系,不是一个人我行我素、天马行空。它涉及两个以上的人,而每个人的自由度与边界感都不相同。所以需要高度的自我认知和沟通能力的学习磨练,以达到共识。所以可以说,多边恋不是逃避失败的一对一关系的出路,而是情感关系的研究生课程,一般需要先有一段相对稳定的一对一关系。


尽管大多数人从本性上来说都不是终生单偶(一生只有一个爱恋对象)。不少人走的是结婚-离婚-再婚的所谓连续性单偶过程。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多边恋是适合你的选择。做这种决定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因素,而且最终你会发现有太多的未知数。


你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跟着自己的快乐和感觉走。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群里,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也许你不一定能找到心仪的伴侣,但也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如果能有意外收获,更是锦上添花。


双彩虹照耀下梦桥的家。/受访者供图


如果看到这里,你没有急着反对,甚至好奇这种关系是否适合自己,安娜波尔博士在著作Polyamory: The New Love Without Limits 中,列举了多边恋倾向的人一般具有的性格特点,你可以问自己是否具有或者希望具有这些特点:


与人有天生的亲切感;

自我感觉良好;

善于同时做几件事;

喜欢强烈感;

珍视多元化;

善于沟通;

灵活、自然、有创造性;

对性持积极态度;

向往保持独立;

团队精神;

致力于个性与精神成长。


多边的情感关系,能激发出人最好的一面和最糟糕的一面。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我学着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感谢在这条道路上,每一个给予我爱的人。


首图源于电影《空房间》。
感谢播客“悲观生活指南”对本文的帮助。


点“在看”,你能接受这种恋爱方式吗?‍‍‍‍‍‍‍‍‍‍‍‍


今日推荐,点击下文即可阅读

关注十点人物志

收获更多精彩内容

点【在看】

你能接受这种恋爱方式吗?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