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染坊》⑤|事业要想长久,必须守住底线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商战神作《大染坊》,作者陈杰是中国写商第一人。本书曾被改编为同名影视剧,豆瓣评分9.2,讲述主角陈寿亭从乞丐一路奋斗至一代民族实业家的故事,小说在抓住陈寿亭艰难创业这条主线的同时,还描写了封建社会的芸芸众生。本书既是个人奋斗的深情礼赞,也是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江徐
十点人物志原创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陈寿亭虽然不识字,干起买卖来既有头脑,又有富贵险中求的魄力。他擅于抓住时机,与同行明争暗斗,与日本人阴谋阳谋,最终大赚了一把。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搭救了跳海自杀的女大学生沈远宜,二人由此结下前缘。


随着时局变动,陈寿亭决定退出青岛,转去济南打江山。到了济南,他将遇见哪些人事?又如何另起炉灶?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行好准有好报,作恶准有恶报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后,市场由他们控制,青岛已经没了优势。为此,陈寿亭准备卖掉亲自创办的大华染厂,退出青岛。


快过年了,大华染厂的几位高层管理聚在一起,商量如何给工人发工钱。老吴建议按照去年的规矩,一人五块。卢家驹虽是东家,却事事遵从陈寿亭的决定。


陈寿亭觉得,这帮工人都挺能干,东北逃难过来的那些人更好,五块太少,应该每人二十块。除此之外,给逃难过来的那伙人每人再加五块,发三丈布,让他们做件新衣裳。


有两个工人,操作不当轧残了手,之后调去了门房。陈寿亭交代老吴,不能像别的厂那样给俩钱随意打发,给他俩每人三十块。


他想让工人知道,只要大华染厂还在,他们就有饭吃,还有钱花。也让社会上的人知道,大华染厂不仅买卖好,还有人情味。


陈寿亭又叫来一位叫白金彪的工人,此人正直忠勇。他托付白金彪带上几个人,看好工厂,自己去济南谈买卖。


又再三叮嘱,如果日本人来捣乱,千万别和他们打,小不忍则乱大谋。总之记住一个字:忍!



在人员管理上,陈寿亭奖罚分明,干得好的,就委以重任;干得不好的,哪怕是亲友介绍来的,该辞退的照样辞退。


正因为如此,工人对这位陈掌柜感恩戴德,十分信服。大家都表示,就算走到天边,都愿意跟着他。


将厂里事务安排妥当,陈寿亭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萧瑟冬景,思绪纷涌。他想起自己当年在通和染坊门口往身上撒雪的情景,想起锁子叔递给自己的半块饼,想起在关帝庙里往自己胸口摁香柱……想起这些,眼泪流了下来。


他不禁在心里叹息,自己没赶上好时代,要是赶上太平盛世,能把大华染厂干得和整个青岛城一样大,能把飞虎牌卖遍全中国!


说到底,人强不如命强!



过年的时候,陈寿亭衣锦还乡,开着汽车回周村城老家。他照旧穿普通棉袍,黑布棉鞋,却是气度非凡。


他带着妻儿去给锁子叔和瞎婶子拜年。一路上,热情地跟街坊邻居打招呼,还赠予每一位老人一块大洋。


锁子叔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当年的针鼻儿大小的善意,换来安稳富足的晚年生活。陈寿亭为他买下一套院子,年供米,月供面,还雇了丫头伺候他的饮食起居。


陈寿亭握着锁子叔的手,诉说自己的心迹:这些年,什么都忘了,就是忘不了天冷。想起讨饭的时候去刘家饭铺,锁子叔会拉过他的手暖和暖和,不光给他剩饭,还教他怎么做人。如今,他在厂里对工人,事事处处都是学锁子叔。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古语在陈寿亭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可他却说,自己这么做就是要让众人明白,行好准有好报,作恶准有恶报。



遇事不怕,遇难不慌


人在江湖闯荡,难免耍些手段,陈寿亭也不例外。


但他从不坑人,更不会坑女人。无论如何,能坑外国人,却不能坑中国人。这是他的原则。


听说陈寿亭要卖掉大华染厂,引来两个人的觊觎。


一个是元亨染厂的股东贾思雅。为此事,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主动约见陈寿亭,表示想买下大华。


对于陈寿亭而言,厂子卖给谁都是卖,他却愿意从大局进行利弊权衡,开诚布公地讲了这样一番话:


干买卖,开门容易关门难,在青岛开厂的年代已久过去了。你一个女人,抛头露面,东奔西跑,攒点钱不容易,还是好好留着吧,别一时头脑发热,全陷在里面。


作为竞争对手,贾思雅多年来对陈寿亭成见颇深。通过这次交谈,她对他充满崇敬和感激。


另一个是日本人滕井,他也想买下大华染厂,借此更好地掌控中国市场。


陈寿亭和滕井认识十几年,过去觉得这个日本人很客气,也很懂礼数。之前坑了他一船布,陈寿亭想着大家都是买卖人,都不容易,想找个机会回报一下,也算扯平那船布的事。



可现在的滕井变化很大,整天满嘴都是为天皇效忠,还让浪人到厂里来放火惹事,这已经算扯平。就冲这骄横欺人的德性,陈寿亭决定还得收拾这个冤家对头。


卢家驹提醒他,滕井已经上过一次当,现在直接就是个日本兵,这事恐怕没那么容易。陈寿亭坚信,没有卖不了的东西,就怕不会吆喝。


有一天深夜,滕井派人往卢家驹家里开枪,还扔炸弹,用下三烂的手段逼着他们尽快卖厂。


最终,通过一番谈判,陈寿亭将市值五万的大华染厂以十五万的价格卖给了滕井,厂里的机器和工人全部归他。


出于对陈寿亭商业能力的欣赏,滕井邀请他留下来,一起合作,干更大的事,赚更多的钱。


对此利诱,陈寿亭断然拒绝,还施了一出金蝉脱壳计——


日本人不会收留残疾人,两个看门的残疾人又老实,陈寿亭怕他俩一时想不开,就先带着他俩离开了青岛。


剩下的工人暂且留在厂里,对付一个月。


一个月后,这些工人全部坐火车前往济南,继续追随陈掌柜,给滕井留下一座空厂!


遇事不怕,遇难不慌,胆大心细,面面俱到,这就是强者思维。



凭正气做人处事,靠痞气闯荡江湖‍


陈寿亭在济南开了新厂,叫宏巨印染厂。


岁月如风,念旧的人格外珍视当年的明月。


青岛是陈寿亭创业之路起步的地方,他在此赢得人生第一桶金,所以特意要求设计师将新厂办公室的格局搞得和原来一样,包括墙外的爬山虎。这样,他会觉得自己还在大华。


新厂新气象,在济南也算一景,门房却还是那两个残疾人。卢家驹觉得,弄两个缺胳膊少腿的站在厂门口,实在有碍观瞻。


陈寿亭告诉他,东西有贵贱,人也有俊丑,但得分摆在什么地方。这两个人,一个没右手,一个没左手,哼哈二将。上下班的工人天天看见这二位,心里安稳。他俩不用说话,来往的客商就会觉得咱厂有人情味。


卢家驹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决定从此离开厂,去洋行做买办。


两人并肩作战十多年,陈寿亭给出的回报是他投资的一百多倍。卢家驹认为,自己的付出不值这么多,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而陈寿亭坦言,他将卢家驹视为自己命中的贵人,正是他的投资,成全了今天的自己。如果没有卢家驹当初那桶水,活不了自己这条大鲤鱼。


为防止时局变化,他已经让老吴将卢家驹的分红换成了英镑。


新厂开业在即,陈寿亭和几位朋友聚于饭庄,边喝酒边商量开业的请帖。



三元染厂的赵东初对济南熟,他提出建议,除了本地商号、外地商号、各个衙门之外,刮地皮的地头蛇、敲竹杠的土匪也得请,免得这些人寻衅滋事。


赵东初觉得这些人惹不起,来了济南就得喂他们一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陈寿亭却表示,他宁可把那钱给要饭的,人家还作个揖,自己也落得个行好。要是给这些人,他觉得窝囊。


聊及此,他给大家讲了这么一段:


当初在青岛办厂,来了个地痞收保护费,陈寿亭不给,这小子就撕开自己裤子,从腿上往下割肉,以为能唬住对方。


陈寿亭不仅看着他割,还让旁人从伙房拿来盐,蘸着盐生吃肉。对方割一块,他吃一块。


那地痞连割三块,撑不住了,关上门认陈寿亭做了大哥。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陈寿亭之所以处处吃得开,除了一身正气,还少不了几分闯荡江湖的痞气。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陈寿亭知恩图报,发迹后回乡看望锁子叔,给他提供安稳富足的晚年生活。时局变化下,他退出青岛,转战济南重新开厂。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凭正气做人处事,还带有几分痞气,遇事不怕,遇难不慌。


转战济南重新开厂,是怎样一番景象?沈远宜又会在何种境遇下与他重逢?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图源电视剧《大染坊》。


经典故事,值得“在看”。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在看
重读经典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