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小波传》③|他文笔极好,为何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的权威传记《王小波传》,作者是文学教授房伟。这部传记以王小波的人生轨迹为记述主轴,抽丝剥茧地梳理出作家的反叛精神和美学风格来源,推导文学偶像的形成。让我们共同阅读这本书,领略当代中国最独特的思考者有趣而浪漫的精神世界。
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江徐
十点人物志原创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王小波童年时代的经历。随着父亲调入人民大学任教,全家人从铁狮子胡同搬入校园内的林园楼。


王小波因此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亲近自然,尽情玩耍,也见证了“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到来。当“大跃进”的神话破灭,王小波深刻体会到饥饿年代的艰难,并与家人想方设法填饱肚子。童年的种种经历,让他看到理性缺失导致的荒诞,也是他后来追求智力和理性的缘起。


步入少年时期,在时代环境下,他又将经历怎样一番血与火的革命狂想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会写作文的“坏孩子”


‍‍


1962年,三年灾害基本结束。


十岁的王小波,从人民大学附属小学转至二龙路中学附属的大木仓小学。


那时候的王小波长得更高了,也更黑更瘦了。由于缺钙,显得“头角峥嵘”,厚嘴唇总是发紫,看起来挺忠厚。


事实上,他是一个标准的顽童。


上课时,他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还喜欢捉弄老师,给班主任起外号,经常把女老师气哭。因为骨质软,他经常表演肢体魔术,手脚搭在一起,把脚扳过脖子,简直吓人一跳。


放学回到家,他就跟一群孩子在院里疯玩。为了和别人打赌,比谁胆大,他敢在五层楼高的屋檐上行走。


谈到小学阶段的王小波,同学对他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作文写得好。出手快,下笔成章,而且文字老练,语言丰富,简直不像小学生写出来的东西。


每逢周末,老师布置周记,大多是“记一次春游”“你最喜欢的书籍”这类题目,同学们都想着出去玩,没心思写作文。而王小波又快又好地完成,还经常当做范文贴在壁报上。


有一次,王小波写了一篇关于刺猬的小作文,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被学校的广播站当成范文播送出来。



平时,王小波不喜欢说话,讲起故事来却是滔滔不绝,绘声绘色。书上看来的、别处听来的、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他都能凭记忆讲出来。


王小波还擅长编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他的童话故事,总是从邪恶和善良的对抗开始,奇思妙想,层出不穷。


因此,他身边总围有一群嚷着想听故事的小伙伴。


王小波生性沉静,性格叛逆,不喜欢乱哄哄的场合。作文好是公认的,但他很少参加作文竞赛,对分数也不太在意。


家里有很多藏书,王方名不让孩子看,王小波就偷偷溜进父亲书房,和哥哥分享阅读的喜悦,为此挨揍也无悔。


除了偷看家里藏书,王小波还去旧书摊蹭书看,杂学旁收,记忆力超群。小学一二年纪,他就开始看《水浒传》、《世界童话故事》等书籍,还能大段背诵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因为读了《十万个为什么》,他成为家里的“生活顾问”。


按照世俗标准,会写作文、擅长讲故事、喜爱阅读的王小波,并不算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他不听话,调皮捣蛋,还因为揪女生的辫子被老师当作“坏孩子”。


后来,他在杂文中自嘲,说自己很早就不是好孩子了。



“文革”时期的逍遥派



1966年,十四岁的王小波已经成为一名初中生。


虽然他在小学曾获得数学竞赛一等奖,但学习成绩并不好,加上不听话,性格叛逆,不属于老师喜欢的孩子,因此被分配到普通班。


中学上了一年,王小波就因停课回了家,从此加入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


在散文《拒绝恭维》中,他记叙了当时在学校亲眼目睹的情况。小将们不光殴打老师,还打老师的父母。这件事,与王小波无关,但他从中感到非常耻辱。

后来,打人的同学也认识到了其中的可耻,但就是搞不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一味轻狂。


那个时候,王小波虽然只是懵懂少年,外表木讷,但本能地对暴力和夸张的浪漫抱有怀疑和反感。


他没有参与暴力行动,并且对宏大话语保持距离。



他觉得整个世界越来越不可思议。


他目睹人民大学的学生,在辩论中咬掉对方半只耳朵。


国庆节,大家纷纷涌向金水桥,很多小伙伴为此热泪盈眶,甚至有些人激动得直接晕了过去。王小波虽然也在人潮中,但他怎么也哭不出来。


王方名的家庭在“文革”时期受到的冲击并不大,他本人只被批斗了一次,而且只是陪斗。


少年王小波亲眼目睹了父亲被批斗的场景,他无法理解父亲的委屈,却凭着本能发现了这背后的荒谬。


整个“文革”期间,王小波都是一个逍遥派。他冷眼旁观着,理性思考着,同时也浑浑噩噩,不明所以。


多年以后,经过理性思索,王小波强化了对权威话语的怀疑和警惕。这种理性精神,正如他在《沉默的大多数》所写: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

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

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不要看不起人!”



自从停课闹革命后,王小波从学校回到人大林园楼。


对十三四岁的少年来说,想象中森林里的小兔子、小松鼠、大灰狼、大狗熊之间的童话故事,终于在现实中出现,真实刺激,却又惨烈恐怖。


那些场景,引发了他的思考:


为什么昔日要好的同学,一个个变成了生死相搏的敌人?


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王小波虚构了一个叫王二的少年,帮助武斗组织,做了大投石器,打死很多人,还和一个叫“颜色”的女大学生从地道里出生入死,给武斗的学术买早点。


现实中,王小波并没有参加什么派系组织,他只是帮忙贴大字报、扯条幅,看个热闹。然而,武斗的惨烈场景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


武斗结束后,人民大学的宿舍楼成为断壁残垣,王小波一家搬进了二龙路大木仓胡同的教育部宿舍。


1995年,原教育部干部子弟联谊会,常于此地聚会,王小波参加过两次。大家也常常说起他。


有人戏言,教育部子弟中出了两名大作家,一个是王小波,一个是汪国真。前者异常邋遢,后者衣冠楚楚。


电视剧《胡同》剧照


在散文《北京风情》中,他追忆了大木仓宿舍的独特风情:


“那地方是原来的郑王府,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了王府的旧貌,屋檐下住满了燕子。傍晚时分,燕子在那里表演着令人惊讶的飞行术……”


王小波并不喜欢那里的机关作风和小市民气氛,他管那些干部叫“烫面饺子干部”。


他和十几位教育部子弟成立了一个“八一八战斗队”,他们不参加教育部的派系斗争,也不欺负人,更多的是为了自保。


有一次,队伍里有人捉弄了一个男同学,王小波把他们找过来,郑重其事地说道:“不要看不起人,不要欺负人,这样不好!”


这件事很小,对捉弄人的那两位队友触动很大,因而记忆深刻。


那时候,王小波也只是个孩子,爱打架,爱看热闹,但他已经懂得尊重人、关心人。


他不参与派系斗争,只是和朋友们疯玩。晚上,站上窗台,在月光下尽情地号叫、笑骂,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还会爬上屋顶,做高空表演。


有时,他们会合力在激烈的派系斗争中捣乱,王小波出主意,用大头针扎高音喇叭的电线,搞坏不少喇叭。别人对此不明所以,他们却在背地里乐不可支。


就这样,王小波度过了混乱又激烈的少年时期。他等待着分配就业,迈向下一个人生阶段。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王小波的少年时代。他喜欢读书,作文写的好,还擅长讲故事,但因为不听话,性格叛逆,调皮捣蛋,因而成为老师眼里的坏孩子。


少年王小波爱打架,但他没有参与特殊时期的暴力行动,还教导身边同学不要看不起别人,更不要欺负人。他只是在派系斗争中捣乱,搞一些恶作剧式的破坏。


云南插队期间,他将在那里度过怎样的一段难忘岁月?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点在看,做个独立的思考者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在看
做个独立思考者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十点人物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