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十点人物志的系列栏目“流行文化研究所”,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挖掘文化现象,关注影视作品,探讨社会议题,用多元的视角感知时代浪潮的方向。
毋庸置疑,《抓娃娃》以一己之力盘活了暑期档。
上映18天,《抓娃娃》已经拿下了26亿票房,预测内地总票房33亿,成为今年春节档以来票房最高的电影。
然而,口碑上的两极化,给它带来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它是今年最好笑的喜剧,践行了“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也有人觉得它哗众取宠、剧情充满冒犯。
最出圈的评论要数导演陆川的下场批判,称其为“低质强碱性搞笑片”。尽管陆川事后辟谣自己被盗号了,但平台方很快给出回应,称其“登录手机设备、发文手机设备、删文手机设备信息均一致”,使陆川遭遇了一次大规模“社死”。
陆川的“社死”,意外地增加了《抓娃娃》的曝光。很多人好奇,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为什么引发如此多的争议,又为什么让家长孩子齐齐“破防”了?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可谨慎阅读。
需要肯定的是,《抓娃娃》绝对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甚至可以说是开心麻花系列电影里最有艺术表达野心的一部。故事主要围绕一场“育儿骗局”展开:白手起家的大富豪马成钢(沈腾 饰)觉得自己把与前妻生的大儿子马大俊给养废了,于是将希望放在了和现任妻子春兰(马丽 饰)生的小儿子马继业身上。
对于像马成钢这样的成功者来说,赚钱是可以自己掌控的,养娃自然也是如此。他认为自己如今的成功,都源于过去的苦日子。于是,他决定“穷养娃”。
马成钢给儿子马继业设置了一个“虚假”的世界。从表面上看,马继业一家居住在七八十年代风格的大杂院里,实际上,这都是马成钢为他精心设计的大型教育基地。
给马继业扮演假奶奶的,是资深教育家李老师,代表作《送你一个大孝子》;马继业在街上意外偶遇的外国游客,是帮他提高口语的外教老师,按课本一板一眼地给他cue流程;每天回家,马继业都需要回答“邻居”提出的各种数理化问题后才能进门。
这种表里的错位,让沈腾马丽那些夸张、荒诞的喜剧包袱得以落地。制造反差,是喜剧最常使用的,也往往是最有效的套路。而“内富外穷”和“没苦硬吃”的反差设定,是片中笑点的主要来源。
“内富外穷”主要在表现在两大反差上。
首先,是他人视角下的反差。别人以为马继业家很穷,殊不知他们只是低调奢华。当贾冰饰演的小老板上门“扶贫”,坐的是烂板凳,可春兰送上的咖啡、雪茄都价格不菲。
其次是马继业、春兰视角下的反差。他们是富人,却不得不在孩子面前装穷。全家含泪送老马外出时,春兰对马成钢附耳嘱咐“爱马仕Kelly橙色荔枝纹”,直接把讽刺拉满。至于春兰辫子上的钥匙发圈,本以为是贫穷的象征,却被网友扒出其实是巴黎世家一款头绳的设计。
电影中,“没苦硬吃”则表现得更为直给。
一家人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而奶奶本身是个篮球健将,连被体校看中去跑田径的马继业也根本跑不过她;春兰偶尔偷溜出去享受贵妇生活,前一秒还在为奢华美甲赞叹不已,后一秒就唉声叹气地命人卸甲。
虽然《抓娃娃》脱胎于原创剧本,但在剧情设定上,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很多外国电影的影子。马继业被父母24小时监视、日常接触到的人大部分是NPC的设定,就像极了《楚门的世界》。而富人装穷、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设定,则与印度电影《起跑线》异曲同工。
在这些高概念的设定之外,“沈马CP”的再次合体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沈腾这次饰演的马成钢与他之前扮演的“屌丝逆袭”式富豪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一位爹味十足的上位者。若非由沈腾扮演,只怕这个角色要被观众更加嫌恶。
沈腾用他的亲和力消解了角色的“恶劣”,当儿子发现真相,他色厉内荏地为自己辩解,看上去竟有几分委屈和悲哀,“不光是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你也反过来操控了我们的人生啊”,一句台词,道尽中国父母与子女难以和解的困局。
马丽扮演一位在家庭中话语权薄弱的母亲,她没有攻击性,却软化了这场欺骗大戏中父权所代表的残酷一面。凭借着这部电影,马丽也成为了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200亿元女主演。
对麻花电影来说,《抓娃娃》的突围而出,颇有几分力挽狂澜的意思。
近年来,麻花电影一直被诟病为不好笑,诸如《超能一家人》《李茶的姑妈》《李茂扮太子》都没少被吐槽,电影中谐音梗、低俗段子层出不穷,令人审美疲劳,直到去年的《独行月球》才挽回些声誉。
频繁的IP翻拍,又带出了厂牌背后的创作疲软问题。就连坊间戏谑的“含腾量”(沈腾在电影中的戏份比例),都被冠以“欺诈”之嫌,不再与电影的搞笑程度相勾连。
而这次为麻花重整旗鼓的,依旧是闫非、彭大魔两位老搭档,作为导演兼编剧,此前的《夏洛特烦恼》和《西虹市首富》皆出自他们之手。
和《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一样,《抓娃娃》的故事也发生在西虹市,故事中还出现了类似“秋雅路”这样的彩蛋设定,可见创作者试图籍此打造出一个以西虹市为背景的的喜剧宇宙。
而这三部电影在设定上也有承接,分别展现了男性人生阶段里的三种苦恼:年轻时执着于爱情和成就,中年时痴迷于财富和梦想,而一旦有美人在侧、名利双收,又开始耽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为财富的继承与延续发愁。
既然《抓娃娃》做到了足够好笑,又为什么会引起巨大争议呢?问题或许就出在主创们渴望的比喜剧更进一步的艺术表达上。
搞笑之余,细心的观众还能从《抓娃娃》里品出另一层味道——惊悚。
这种惊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影片的金钱观,另一方面是影片的教育观。
其中,金钱观是教育观的基底,因为马成钢培养马继业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为了“继业”。所以尽管片中主人公在挖空心思地装穷,但其最终目的却仍是“向钱看”。
片中的配角也是如此。一群高精尖的工作人员围着马继业团团转,只为完成一个荒诞的命题——令其考上清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而马成钢口中的“奖金翻倍”则构成了他们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李老师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陪在马继业身边,去假扮他的奶奶。让人不禁纳闷,她还有没有时间精力陪伴自己的家人?
这种设定,其实变相带出了金钱对人的异化。
《抓娃娃》看似在共情穷人、挖苦富人,让富人顶着“装穷”的帽子丑态摆出,但富人装穷,过想象中的穷人生活,这既是一种傲慢,又带有很强的臆想色彩。电影描绘穷人的孩子可能会偷钱、水龙头要对着水表拧、捡瓶子卖废品会被同学恶意取笑。片中有些笑点更是直接建立在对穷人的嘲讽之上,像是孩子为了给家里省钱,带着妈妈奶奶去餐厅门口排队,蹭吃免费的食物。诚如网友所说,“花钱看有钱人演我们,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如果说电影里冒犯穷人的笑点是傲慢的,那围绕“娃娃”马继业展开的一系列笑点就是残忍的,因为这些笑点都建立在他真实的痛苦上,他成了这场教育实验中最大的受害者。小时候,马继业和其他孩子一样对电子产品充满好奇。马成钢试探性地把“家中储蓄”交给马继业,看他能否如自己所愿地分配财产,结果马继业没“经住考验”,买了一台平板电脑。父亲把家中的“储蓄”都交给孩子,以表示信任。
原本,马继业想钻店家“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空子,玩够七天把平板退回。但马成钢却命人把平板泡了水,导致无法退货。面对嚎啕大哭的马继业,马成钢不但毫无恻隐之心,反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践行了家长的权威。长大一些,马继业被发现有长跑天赋,田径教练找上门来想挖他进体校,马成钢表面答应下来,背地里却趁马继业熟睡,往他腿上涂了麻药,制造出他左腿生病的假象,再找假医生配合,最终剥夺了马继业的田径梦。种种设定,都让人回忆起自己童年被剥夺的爱好和梦想。后来,假奶奶漏了马脚,不得不假死下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假死,唯有马继业在真情实感地哭。在出殡归来的小巴车上,其他人都默不作声盯着马继业的反应,等他回头,大家才会迟钝地嚎啕起来。这个镜头本身非常恐怖,好像全家人都在围着这个孩子转,但他们提供给孩子的情绪价值从一开始就是虚假的。当笑料里掺进了残忍,观众嘴角上扬时便也就有了负担。以至于让人怀疑,在马继业的成长中,伤害和磨砺究竟哪个更多?更可怖的是,直到影片结尾,马成钢对自己欺瞒孩子十几年的言行都毫无反思。面对只想逃离这个家的马继业,父亲马成钢讪讪地说了句,“你今晚还回家吃饭吗?”东亚家庭里的父亲永远强悍、不会道歉,好像只要他们还愿意和你吃饭,就已经是给你一个台阶下了。在他们眼里,生孩子、教育孩子都可以成为试错实验。老大不成器,那就转而培养老二,如果都不行,那就再生一个。恰如故事最后,马成钢在摇晃人参泡枸杞高脚杯时说:“补偿一下孩子,给他一个弟弟妹妹。”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在电影里被高举轻放。这是《抓娃娃》最被人诟病的一点。为了保证电影的合家欢效果,影片结局充满童话色彩:被骗十几年的马继业,轻松与自己和解,复读一年后居然以700多的高分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这种设定,既变相肯定了影片的“穷养逻辑”,也减少了观众对马成钢夫妇所持有的批判:他们把孩子养得挺好,倒显得马继业不识好歹了。
尽管《抓娃娃》设定悲喜交加,观众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抓娃娃》的确是一部能让人强共情的电影。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带入与自己身份最相近的那个角色。看完电影后,针对剧情设置,为人父母的观众和为人子女的观众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做父母的,尤其是热衷于鸡娃的父母,会对马成钢感同身受,理解他的“恨铁不成钢”。而马成钢真情流露说出的那句台词,更让无数家长心有戚戚——“不光是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你也反过来操控了我们的人生啊!”做子女的,会在马继业身上看到自己的童年:那些被“为你好”操控的人生,那些被父母兜头泼下的“扫兴”凉水,以及无数次拿你与“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带来的伤害……父母的爱,好像天生带有条件,只有满足他们的要求时才能获得。对于大儿子马大俊这个角色,片中着墨不多,但这个角色却很有嚼劲儿,脱离了“富二代争遗产、打压兄弟”的狗血设定。大俊本身很善良,会带捡瓶子的弟弟吃大餐改善生活,也会在弟弟田径比赛时到场加油助威。这个角色也很悲情。创作者将他设定成一个被“养废了”的儿子,从他的“文化水平”出发制造笑点,让他把“老大徒伤悲”念成“老大走伤悲”。因为马大俊没“没出息”,马成钢转向培养二儿子才显得理所应当。马大俊出走半生,始终渴望证明自己。他登上雪山后呐喊出的那句“老马,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似乎才意味着一个孩子真正长大了。看完这部电影,有观众说,“很多中国家长第一次在孩子身上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此言不虚,至少以马成钢为代表的部分家长,就是这么表现的。最近播出的综艺《我家那闺女2024》里,柳岩妈妈对柳岩的打压就令人窒息。诸如“刀工不咋的”“乱七八糟”“你不是小姑娘了,都快走入老年人行列了”“她现在年纪这么大,只能找老头子了”在内的家长指责型言论,让人听后血气上涌。柳岩本人也在采访中表示,“我是被打压式教育长大的,永远觉得你不够好,不够优秀。”柳岩直到40岁以后,才开始重新反思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庆幸的是,就网友反馈来看,当代子女的“觉醒”年龄,已呈年轻化发展——90后、00后、甚至05后……以至于这届年轻人开始“逆反”,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以及与父母的关系。去年,网上还流行过一种“重新养一遍自己”的说法,意思是之前的“养法”不算数,要作为自己的“理想父母”再养育自己一遍,要做到满足自己、疼爱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而开心。他们要去享用小时候哭闹却没吃到的美食,看一场“有点贵”的演唱会,买一束“没什么用”的花,学一门“浪费时间”的乐器……投射到电影里也是如此。看到结尾,观众不由纳闷:马成钢的教育方式在马继业那里真的翻篇了吗?还是说这只是沈腾马丽对传统教育的一出“丧事喜办”?创作者用“马继业跑马拉松偏离赛道捡瓶子”这一举动,试图暗示:看似反抗成功的他,终究没有摆脱少时“穷养”留下的阴影。在“东亚教育”这道伪命题上,人人皆是马继业;但人人又不尽是马继业,毕竟不是所有父母都像马成钢春兰那样,有巨额家产要后代继承。
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