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 |《亚细亚的孤儿》背后的故事
《亚细亚的孤儿》背后的故事
1990上映的电影《异域》,主题曲采用了罗大佑的《亚细亚的孤儿》。它反映的是国军流落缅泰孤军的故事。
1950年败退到缅甸的中华民国国军残部,几经磨难,并同缅甸军政府多次作战取胜后,最终立住脚。本来台湾欲以其为反攻基地,但是,最终经过国际调解,政府放弃了孤军,依据自愿的方式,愿意回台的,接回台湾,不愿意的,可以留下,自生自灭。留下的,成为了真正的孤儿,在此繁衍生息,并以种植罂粟,制造鸦片毒品为生,那个地方人称“金三角”。用孤儿来形容他们,很是贴切。
电影《异域》剧照。
金三角老兵。
但是,有认说,《亚细亚的孤儿》的诞生另有原因。
1983年,罗大佑出版《未来的主人翁》专辑,唱片在歌名后面,加了个副标题“红色的梦魇致中南半岛难民”。由于《异域》及另一部描写华人孤军在中南半岛艰难生存的电影用了这个曲子,很多人认定,“亚细亚的孤儿”指的是中南半岛的华人难民。其实,罗大佑另有所指!
罗大佑说,“那个时候碰到台湾跟美国断交,然后美丽岛事件也大概是那时候发生的,也是那时候台湾面临了很多在外交上很不如意的事情,前前后后,之后就发现政治抗争它不太有用吧!它反而引起社会很大的动荡。”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二战并肩作战过的盟国中华民国断交,并同时与中国民国的对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个消息在偏居小岛一隅的中华民国引起的强烈震撼,外人无法想象。二战时代,中华民国是美国盟国,两国曾经并肩对日本作战,中华民国以死亡320万军人,死亡2000万国民的代价,而跻身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但是,之前的1971年,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常务理事国位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美国与大陆中国恢复接触。而美国与中华民国的断交,意味台湾将为整个世界抛弃。
一个台湾记者曾经对我讲述过,那段时间她的心路历程。
当时还在中学的她,当听到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的消息,学校里气氛一片死寂,随后是学生们的哭泣,老师们的愤怒,至少在台湾的几个大城镇,为一片世界末日气氛笼罩。但引发的心理反弹并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同仇敌忾。
基于党国不分的当时政治环境,学生们集合起来,前往当地的党部,要求加入国民党,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国国民与党国共生死的决心。她就是那个时候成为了国民党员。
我记得,她和我说起当时的情景,情绪依然很激昂,她一再表示中华民国余脉是有血性的,从不会被外力压服。
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了“国际孤儿”的体验。出生于台北,祖籍广东梅县的音乐人罗大佑,悲愤之余,写下了《亚细亚的孤儿》。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我理解国府去台后人对美国断交的感受,但是,基于个人生活体验,我对缅泰孤军的境遇更为感慨。因为做过滇西抗战纪录片,并由此对李弥部队的最后结局做过深入的了解。
徐蚌会战时的李弥。
缅泰孤军就是李弥的部队。他们曾是抗战的铁军,曾是徐蚌会战的残军,尽管入缅的残军已是惊弓之鸟,但对战缅甸政府军之时,依然显现出强大的碾压力。
90年代,异域等电影播出后,台湾曾经发起援助缅泰孤军的运动,泰北的美斯乐为外界瞩目,并由此诞生了《美斯乐》这首歌,这首歌更是直接吟唱了缅泰孤军的悲惨际遇。
大陆人熟悉的台湾歌手高明骏就是美斯乐长大的孩子。
可以说,《亚细亚的孤儿》也好,《美斯乐》也罢,如此的背景,对大陆来说,是敏感的。
所以,前不久,某媒体在解读《亚细亚的孤儿》这首歌时,故意把它解说为是罗大佑为北越统一南越时的越南难民而写,避开了民国与美国断交和缅泰孤军的背景。这明显是为避大陆的忌讳,而故意曲解,不知这要误导多少人?
由北越南下南越,造成的南部越南难民问题,是1975年的事,越南难民的去向主要是香港,美国和少数东南亚国家,难民并没有形成封闭自处的孤儿状态,他们飘浮海上,或为美国、香港等地接收,与台湾关系不大。
其实,正常思维就可以知道,台湾人有没有可能如此强烈关注越南的难民?
即便因为唱片后的“中南半岛难民”,似乎还是解释成中南半岛的 异域孤军,也比越南难民更贴切。
当然,媒体故意如此解读,或许和审查环境相关,但是,我觉得与其故意曲解,不如不说。媒体人以说实话为天职,我认可某种情况下的“说一半,留一半”,也就是自我阉割,不认可曲解。曲解,那是对他人的故意误导。
2019年4月14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