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作品”线上共学 | 孩子创作的过程才是教育发生作用的过程
作品,不是致朴美育课的目标,孩子创作作品的过程才是教育发生作用的过程。
基于这样的原则,从本月开始,致朴推出“理解儿童作品”线上共学系列分享。邀请具有25年从业经验的儿童美育工作者潘晓明老师,领衔讨论,和乡村美育老师共同探讨“儿童美育”的话题。
本次共学,缘起于2020年12月18日在浙江衢州常山县乡村小学的一次致朴·美育教学研讨会。三堂研讨课之后,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小型的作品展,以及关于“理解儿童作品”的主题交流。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长期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工作的潘晓明老师、台州学院路小学的美术老师吴倩倩,和乡村老师一起探讨、碰撞,给老师们带来了更为深入的、不一样的思考。
主题线上共学系列课程开播之际,我们把那次研讨的主要信息分享给大家。
作品是课堂和孩子最终的呈现,如何去评析孩子们的作品,对美术老师而言,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致朴美育的原则之一是“不一样、不评比、不淘汰”。在这个原则之上,我们也希望和老师一起探讨“一幅好的儿童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当然,它不只表现在最终呈现出的作品的状态,更多是体现在儿童在创作过程中的学习和成长。
潘老师说,很多美术培训班的宣传中,常常提及孩子在接受培训后的成长和变化:画的多具体,画面很清爽、很饱满、很完整。家长和老师看上去都很满意,也赢得了很多比赛,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这种风格变成了一种套路,每个孩子的“不一样”慢慢消失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如何保持那些孩子们原生的东西?这种原生和真实呈现在创作、评价、呈现的每一个环节中,它不是分裂的,而是能够和这样的大环境互相融合的。
(关于“一张好的儿童作品”,致朴的评价维度)
本次交流,老师们每人带来了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困惑的一幅作品,基于这些作品,请潘晓明老师引导项目老师进行关于儿童作品评价的交流。交流过程中,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六个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产生了讨论和回应。
看见他的优势,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在一个小组内,画的很快的那个孩子常常是组内其他孩子模仿的对象,在这个情况下,可以试着让这个孩子成为老师的小助手,让他去辅导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了肯定,自信提升了,他反而会更加投入其中,不断去探索怎么能够更好地帮助到别人。
Q2:同一小组里,孩子的作品雷同性很高,怎么办?
【讨论】
拆组。“通常这种情况是一个小组模仿一个孩子的作品,如果这个孩子在其中能够起到良性的引导,那么是可以先确定这个孩子的领导地位的,但是如果发现模仿的频率很频繁,拆开分组就很重要了,把画风不太一样的孩子放在一起。”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有老师提出,频繁换组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稳定性和秩序,因此老师们在采取措施时还需把握在换组和秩序之间的度。
老师在引导上需刻意强化“不一样”。在评价孩子作品时,可以特意去寻找不同的地方并夸张放大地进行表扬,慢慢孩子们就会明白和习惯。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给孩子呈现多种可能性,鼓励孩子表现出不一样的表达。
Q3:在创作中,我们的孩子偶尔会出现一些“大师级”的作品,但那仅仅是偶然而得,下一次也许就画不出来了。老师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激发这种“偶然的天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好在哪里,学习并逐步训练成为有意识的行为?
【讨论】
Q4:低年级的孩子喜欢涂鸦,在这个基础上,怎么让孩子把事物表达得更加具体?
对这个问题,潘老师表示,第一步是观察孩子的特点。有的孩子喜欢用色彩表现,有的孩子喜欢用线条,为不同的孩子找到合适的工具,并进行训练。“孩子的想法多,老师给的色彩也多,整个画面就是会容易乱,也许可以就给到1-2种颜色,让他训练着去画,并不断强调想要画的重点和主角,让孩子慢慢体验,这个过程会比较长,需要老师们耐心等待。”
Q5: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完成了一幅作品:是完成了,还是应付了事?其次,怎么样的一幅画是完整的画呢?
【讨论】
Q6:并排的云,角落的太阳、蝌蚪人……面对这些千篇一律的画面元素,老师该怎么办?
【讨论】
Q7:有的孩子每次画画都是“缩手缩脚”,如何引导孩子们“画大”?
【讨论】
鼓励大胆,画错也没有关系。潘老师提到,很多孩子画的小,很大的原因是害怕画错,“我的课上是不给孩子提供橡皮和尺子的。画错了你可以改,但是不能擦。可以鼓励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大胆修改,如果一个孩子想不到,可以请其他孩子加入,一起在原有的画上不断修改,增添新的内容,完成了之后大力夸奖和鼓励他,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画错是没有关系的。”
以线条开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在孩子第一、二年级的时候训练线条,要求孩子把线条画长,让孩子感受下手的勇气,建立大胆画的心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