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4. 被“游戏”绑架的发展,和被“发展”绑架的游戏——谨防运动式游戏革命中的儿童缺位

程放松 童心点亮世界
2024-08-24

随着“游戏点亮童年”,“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等观念深入人心,游戏改革在全国各地形成了燎原之势,幼儿教育为之耳目一新。

然而,在有些地区,甚至不少地区,“游戏”绑架了发展,“发展”绑架了游戏。运动式的游戏改革的背后,是儿童的主体性的缺位和师幼关系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旧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换上“皇帝的新装”,登台表演,发挥着巨大的惯性的影响力。

一方面,在游戏改革的大背景下,不少幼儿园增加和重组了幼儿园的一日安排,大大增加了游戏活动的时间和比重,彰显幼儿园的变革决心。

然而,同样的幼儿园,也存在大量的购买外部机构的课程的情况,如专门男教师上的体育课和专门机构开发的阅读课。以体育课为例,卖点为男性教师的阳刚之气,但小、中、大班的教学目标和活动流程整齐划一,幼儿园看似开心,实则花了几乎过半的时间消极等待。当拉近焦距时,可看到运动经验丰富的儿童轻松完成任务,并未获得有意义的挑战,而运动经验较少的儿童自始至终疲于追赶进度,没有试误的机会,更没有体验成就感的可能。作为辅助者的带班教师们,则需要配合着调整和评价幼儿的表现。幼儿以班级为单位,像流水线上的牵线木偶,一次次地被安排,被要求,被规训。也是同样的幼儿园,不少教师因为小班儿童刚入园,常规如吃饭睡觉达不到标准而焦头烂额。

这些幼儿园的游戏,没有发挥革新儿童观与教育观的作用,只是给教师平添额外的任务,幼儿园的课程仍然看不到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将独断的标准强加于儿童,绑架了儿童的发展。

在看似轰轰烈烈的游戏改革的背景下,儿童竟仍处于时时刻刻被约束、被安排的境地。那么,何来游戏改革的初衷与归宿:发现儿童,欣赏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

与此同时,虽然游戏在日程表上成了基本活动,但教师常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无处不在的对“规训”的执着,反过来也制约着教师真的放手游戏,自然难以发现游戏中的有能力的儿童。因为,这些“规训”的背后,折射的是根深蒂固的“缺陷论”,即儿童是不成熟的,是需要成人牵引的个体。

此外,教师本身,虽受到外部的游戏改革运动的大潮裹挟,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省思和学习,甚至可能由于多了游戏组织与指导观察的任务而心生抵触,难以对游戏本身产生真正的热情。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对“尊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游戏解放孩子的天性”等口号并不陌生,但不少仍然缺乏钻研领悟和实质上的专业发展。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工作的自觉性与自主性被外在的各种繁杂事务打断,甚至从未建立。幼儿园统一安排日程,引入外部购买课程,采取外部评比监控教师的日常工作和被迫接受大量来自外部行政部门等的检查、考核和工作配合等外在事务的介入,均是对教育整体性,幼儿教师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破坏。

更为友好的有意义的幼儿园,允许教师,尤其是有主动性的教师,将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与幼儿的相处中,能够弹性地决定日程的安排,将教育作为整体融入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将儿童的自信自主有能力和师幼关系的从容融洽相互滋养作为自己工作的成就感的源泉。

更友好的教育生态,是减少行政部门干预,支持幼儿园沉下心来;减少幼儿园对教师的过多的以及不合理的监控,支持幼儿教师沉下心来:发现儿童,做实实在在的教育。而由于重视游戏,强行改变幼儿园的课程,额外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忽视幼儿生活与课程的整体性,忽视儿童的有意义的发展和教师的自觉的专业发展,即被“游戏”绑架的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响应游戏案例征集的评比,呼应游戏改革的大潮,很多区县、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将教师技能竞赛、入职面试和教学成果评估等纳入了游戏视频解读、书面游戏案例分析或游戏案例的撰写,甚至以之为主。

典型的形式包括三分钟的短时视频解读、一两个小时的书面游戏案例分析和若干天的围绕某个主题的游戏活动的“层层递进”。以教师技能竞赛的游戏视频解读为例,且不论视频本身的质量,仅三分钟的游戏视频极易导致游戏情境性和连贯性的丧失。为了体现自身理念的先进性,教师往往过度解读。由于比赛结果的高利害相关性,参赛的教师苦苦寻找解读视频的万能钥匙,对游戏视频进行模板化解读。例如,儿童的任何表现都是好的,令人惊叹的,对任何游戏片段的解读都生搬硬套五大领域、学习品质和游戏的坚持性。

仅仅强行将游戏表现与五大领域进行绑定,是对游戏的绑架,以“发展”之名,绑架了游戏。这里的发展,是机械的发展,甚至是独裁的发展。

游戏自身,是作为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批判而受到广泛关注的。以传统的条条框框评价游戏,是对游戏的本质的背离。更合理的游戏解读,应该允许教师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以自己的方式和视角解读游戏,发现游戏中的儿童,挖掘游戏的价值,支持游戏,从而重构教育生态。

进一步地,若要呈现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则需秉承整体观,回归游戏现场,结合游戏经验的分享、与儿童的对话、游戏的表征与分享,理解儿童在游戏中的真实体验,绝非成人看图/视频自说自话。一定程度上,珍视游戏的本真状态,贯彻游戏精神,探寻游戏中儿童自在、自由的状态,重构儿童的形象和师生的关系,形成一日教育皆生活,一日生活皆游戏,才是游戏赋予儿童、教师和幼儿园的真正价值。

游戏本是儿童的自由王国,以游戏支持全新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建立,对于幼儿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都意义非凡。

但需要谨慎的是,以“运动”的方式,大刀阔斧地改造叠加幼儿园的一日安排。这可能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感受与体验,也不利于儿童形象的重塑。只是增加游戏的时间,却放弃了教师的本体感和对儿童成长的节奏的自然呼应,浅化了游戏。这种游戏,绑架了真实的、有意义的儿童的和教师的发展,是“皇帝的新装”。

而为了推广游戏,以高利害的方式解读、分析和形成游戏案例,采取标准化、框架化的分析路径。这样的分析路径,以“发展”之名,实则秉持了独断的发展观,“绑架”了游戏。由此,无论游戏还是发展,背离了儿童和教师,均有可能“绑架”有意义的童年。

绑架发展的“游戏”是为了完成规定动作的游戏,它只是辟出一块时间,压缩其他的活动,在教师原有工作上进行加码,而远远没有助力于新的教育生态的形成,甚至因为可能流于表面而低估和局限了儿童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绑架游戏的“发展”,是独断的、机械的发展,它框住了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而价值无限的游戏,使游戏成为了追名逐利的工具,和夸夸其谈的花架子。

真的的游戏,是儿童的游戏;真的发展,是儿童的发展。看看儿童吧,他在幼儿园是从容、自信、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还是小心翼翼地、整齐划一地、被规训和安排地度过每一天?若为前者,游戏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自然课程,均是美好课程。若为后者,游戏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自然课程,都只为造概念,实则绑架了儿童,绑架了教师。

由此,对于儿童、教师和幼儿园日程,与其做加法,不如做减法。与其轰轰烈烈的运动,不如细水长流的师幼相互滋养。


后记: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对原第44号文章进行了段落进一步切分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童心点亮世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