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回顾 | 政务数据发展现状及地方应用实践
由中国信通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承办的“2023年数据资产管理大会”政务大数据论坛在京成功举办。论坛设置圆桌讨论环节,来自中国信通院、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清华大学、仪电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5位专家围绕“一体化政务大数据能力体系建设助力数字政务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发展规划处处长黄雪峰、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副主任王理达、仪电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数据科学部主任周海涛、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CEO贾西贝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就政务数据发展的现状点及未来趋势、如何协同政产学研共同推进政务数据发展等议题开展研究讨论。圆桌环节由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主任康宸主持。
主持人:刚才在各位嘉宾的演讲中反复提及《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和数据二十条,对政务数据发展创造了更大的政策空间,地方在政务数据建设方面有更多的探索,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政务数据领域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革新?请各位嘉宾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王理达
我先谈一点观察和理解,个人体会主要有四方面的变化。第一是方向更明确,102号文的出台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地方、行业知道往这边做是没问题的,可以往下继续做,这是第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变化;第二是方案路径更加明晰,在政策发布之前关于如何实施、实施路径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在文件规定的总体路线框架下,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探索目前方案路径更加落地;第三是权责关系更加清晰,102号文着重讲了几个关系,国家平台和地方平台的关系,和行业部门的关系,数据应该怎么流动怎么处理,里边有几张图,讲得非常到位。在这个框架下各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清楚,如果用几个字概括的话,就是“扯皮少”;第四是政务数据通过实践和发展正在为未来提供更好的资源基础,政务数据将为数字时代背景下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理解的四个方面的变化。
黄雪峰
我从实际工作层面谈谈这几年我感受到的变化。一是政务数据应用的外延不断拓展,如果说之前政务数据更多用在数字政府相关建设上,例如“最多跑一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等,那么发展到地方进行数字化改革的阶段,政务数据的应用已经拓展到了经济、文化、法治等六大领域,覆盖了政府包括党政机关方方面面,这是一个面的极大拓展。第二是政务数据这两年跟社会数据越来越融合,尽管政务数据的量是不大,但数据价值密度很高,这些数据的价值如果只是在政府内部流转,它依然是一个小数据,不能叫大数据。社会数据有一个无限的边界,跟社会数据结合以后可以产生质的变化。第三个变化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带来了创新机遇,当大模型和政务数据产生碰撞,就会带来例如数字公务员、数字导办员等等领域的创新,这是第三方面的变化。
周海涛
我一直在一线参与政务数据建设,主要有四点感受。第一是底座的建设由点到面更加系统化,最早政务系统建设从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政务云的建设、政务网的建设,也有地方建城市链,都是系统分阶段开展建设。102号文发布之后,很多地方开始系统地考虑怎么总体规划政务数据平台建设,因为在数据底座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如何建,还要跟底层的云网电安智等等都要结合。整个数据底座由点到面更加系统化。第二也是最大的变化是数据的流通由上到下更加全面,早期数据的共享交换是委办局朝中心汇集、区市县向省汇集,现在通过“数据回流”“数据直通车”支持点对点数据申请,数据的流向已经从原来的单向变成了双向,能够更好地支撑数据属地应用。第三是数据流通开始逐步从内向外发展,数据流转分几个阶段,最早叫共享开放,这一个阶段主要围绕着数据共享在做文章,现在非常大的变化是到了数据的开发利用阶段,推广政企数据融合,例如上海在普惠金融方面在利用政府数据和银行数据支持小微贷款业务,互惠保则是政府数据医疗保险数据融合的典型案例,这是政企数据融合的阶段,未来将进入数据交易阶段,借助数据产品、数商等生态促进流通更加顺畅。第四是数据的素养从数到量,原来很多地方都是注重数量,数据考核都是关注编目的数量、共享的数量,现在则更加关注数据的质量。上海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方式校验提供的共享数据是不是能满足业务需要,成都也提出了“有工作就应当有数据”“数据质量代表工作质量”的要求,说明了地方、行业的数据的素养也在逐渐提升。
贾西贝
一是进入联网用数的新阶段,之前应用的“烟囱”通过平台建设化“小孤岛”为“大孤岛”,但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做的并不好,102号文之后开始逐渐步入联网用数的时代,一体化的共享交换促进了数据的回流,很像电力和算力的发展趋势,从原来一个一个的发电厂后来连成全国的电网,从一个一个的算力中心现在做中国算力网,逐渐形成了联网用数的时代,从部委省市县到街道社区都有数据可用,这是102号文带来的联网用数的新气象新时代。第二是数据二十条之后迎来了融合用数时代,原来是政府数据政府用,现在看到政府数据和其他的公共数据在打通。第三是进入了数据抗疫和免申秒批即享的个体数据应用时代,疫情前数据主要应用于统计、领导驾驶舱,更多的是对数据统计群体的应用,疫情后每个人需要出示健康码、核酸结果并据此决定能不能出行,由此演变为个体用数的时代,我们也叫TP用数的时代,这个感受还是非常明显的。四是大模型技术给大家带来了深度用数时代,原来数据是数据,算法是算法,模型是模型,现在ChatGPT有1700多个参数,已经很难清楚它究竟是模型还是数据了,数据、算法和模型已经完全融合到一起了,大模型的使用正在不断突破人类智慧的边界,原来还是统计分析的时代、数据挖掘的时代、小模型学习的时代,现在正在步入将在更多领域超越人类智慧的深度用数时代。
主持人:通过各位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政务数据领域存在很多新变化新发展,这些变化除了政策的加持外,跟各地的具体实践也是分不开的。下面也想请教各位嘉宾,在具体实践层面推动开展了哪些工作。首先请教一下黄处,杭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面对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在政务数据发展路径方面总结了哪些优秀的实践经验?
黄雪峰
我们自己总结杭州比较务实,在数据这块,数据的使用不单是政务数据,首先要把它用起来,数据沉睡在那里,它的价值是激发不出来的,所以第一步是应用引领。从2016年开始,杭州就开始在做城市大脑,在1.0阶段,通过“先离场后付费”、“先看病后付费”、“智慧文旅”等,把原先散落在各个部门的数据先连通起来,而后把各个部门原先点对点搭建的数据通道砍断,接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上来,疫情期间“健康码”、“亲清在线”的上线都是基于城市大脑数据打通以后的具体应用。之后杭州提出城市大脑2.0,为了分析研究数据的内在规律,构建城市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数据逐步从按需归集过渡为全量全要素的数据归集。现在强调数据资源的编目有目录一定要有数据,这是通过应用倒逼数据的发展。
第二,杭州坚持开放,尤其是数据的开放,刚才嘉宾讲了数据的开放,很多数据质量不高,我们前期发现过这个问题,前几年杭州数据开放的程度也不是很高,我们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今年杭州在“数林指数”的评估中在二百多个城市中位列第一,通过尽可能把高质量的数据提供给社会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第三,杭州坚持先行先试,成立杭州数据交易所,在数商领域也具有一些优势,我们希望承接相关试点,放在杭州先行先试,通过双向奔赴,发挥好数据应用的引领效应。
主持人:谢谢黄处的精彩分享。上海在实践过程中也是体系化的布局,在数据一体化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下面请教一下周总,仪电在政务数据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经验可以分享?
周海涛
仪电在顶层规划设计、标准规范、平台建设、数据运营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相关工作。第一是顶层规划,2019年仪电承接了城市大脑项目的设计方案,从资源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等角度做了整体性规划,这一顶层规划指导着后续若干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还做了灾备体系、政务区块链的顶层规划。规划好才能做明白,这个我一贯秉持的理念。
第二是标准规范。上海重视数据标准的建设工作,于2020年成立公共数据标准技术委员会,仪电作为数标委的副主任单位依托产出的系列标准在指导平台建设、开展日常运维等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标准规范建设也非常重要。
第三是深化设计,在项目建设前期通常需要跟财政局、发改委开展沟通,仪电在项目前期一直在深入帮助客户梳理需求,深入开展需求的分期建设方案设计,通过把需求转化成项目,促进项目持续推进。
第四是项目总集,目前业内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一个项目买了很多很好的产品,项目却未必一定能做好,因此政府侧需要一个很强的架构设计、技术兜底的角色,把不同的产品贯穿起来,把客户的业务需求转换成技术需求,并最终通过技术产品加以实现,这也是仪电在项目总集成商总运营商层面扮演的角色。仪电在上海也在尝试开展数据治理服务模式创新,将原先按人月计算投入的“计时制”报价模式创新调整为“计件制”报价模式,通过把数据的处理过程分拣成不同的工序,按照抽取的数据条数为数据采集、融合加工、数据质量运维等工序定价,以进一步鼓励技术的应用创新。
下篇“圆桌回顾 | 政务数据的应用挑战及趋势展望”敬请期待!
2024年政务大数据工作规划问卷调研
2024年新年伊始之际,TC601 WG8政务大数据工作组现面向社会广泛调研2024年政务大数据下一步工作总体规划,并据此制定2024年工作规划。欢迎对政务大数据相关议题感兴趣的单位填写反馈。如有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18813156588(微信同号)
邮箱:wangsuwan@caict.ac.cn
关于征集《数据API服务能力分级要求》标准参编单位的通知
关于我们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CCSA TC601,简称:数标委/BDC),旨在凝聚产业链各个环节,识别和解决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大数据技术、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共享与流通、数据安全等共性基础标准研究,以标准推进工作为纽带,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欢迎加入我们的行列!
入会咨询:白老师 13520285502
baizhimeng@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