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糊弄”当成骄傲,这届年轻人堕落了吗?丨谷雨数据​

谷雨数据 谷雨数据-腾讯新闻 2020-12-07


“这也太那个了!”“绝了!”“怎么会这样!”

 

“有道理”“确实”“

 

这样的话在生活中似乎很常见,但仔细一想,会发现它们是回复任何消息的万金油。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糊弄”时刻,不论对方发了什么样的消息,一律装作热情地回复:“嗯嗯然后呢?”或者是“我也这么觉得”。

 

既能看起来走心,又能体面地应付人际关系。

 

最近走红网络的“糊弄学”小组,就有145294 名沉迷糊弄哲学的“弄弄子”。他们的7442条帖子里,隐藏着当代成年人的《糊弄秘籍》。










糊弄,并非简单的敷衍,更不是“不把对方当回事”。

 

相反,正如这个小组的简介,“人生苦短,糊弄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

 

糊弄发生在他们各种各样的社交关系里。在小组中,朋友、父母、老板、同事,是提及频率超过500次的高频对象。家、公司、学校、朋友圈,则是最常见的场景。

 

《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显示,90后青年群体已习惯了“自我轴心”式的成长,那些充斥在生活里的社交对他们来讲,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压力。

 

社会学心理学著作《群体性孤独》曾将社交压力具体分为:错过消息、回复压力、未回压力、分享压力、表演压力、单聊压力、顾此失彼。

 

糊弄,不失为一个释放各种压力的出口。

 

我们不可能万事面面俱到,所以选择在并不要紧的关系和事情上糊弄一下,直奔生活的重点。

 

用马马虎虎的态度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关系,也用轻松的姿态对待目前的生活。

 

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糊弄”~


脚本丨陆不吝、菜菜

设计丨晓草、Yinyinyin

出品丨腾讯新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