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身边偷偷做医美的好像越来越多了。
从简单的割个双眼皮,发展到脸部做个微调。社交媒体里的鼓吹、姐妹间的秘密,都把医美放进了茶余饭后的话题里。
精灵耳、人造酒窝、少女针……五花八门的医美项目如雨后春笋。身体哪个部位想调整,总有你能找到的服务。
如今的年轻人好像卷入了一场全方位的颜值焦虑,解决方案则最终指向了医美。
富丽堂皇的高档医美场所最初只是有钱妇人的去处,但颜值自认普通的年轻男女可能也经不起诱惑。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发现,近六成大学生表示自己有“颜值焦虑”。男生相对女生会好一点,但也有超四成人表达了身为男生的容貌烦恼。外貌分数自评上,大部分年轻人觉得自己普普通通。男生的自评更乐观,不过真正自信的人还是在少数。与生俱来的容貌差异自然会让人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于是焦虑进一步催生需求。
医美行业也向年轻市场进军。它像是一盏明灯,吸引青年往这一方向奔赴。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中国医美用户主要购买皮肤美容项目,其次是面部整形与美体塑形。一个好的医美项目不像一顿饭、一支口红的价格一样平常。小千元的项目也有,但销售中介和KOL总会告诉你:一分钱一分货。从这两年大热的主流医美项目来看,一个几十分钟就完成的项目,几千块只是洒洒水,三两万也是常态。例如,最近每个医美博主都会谈到的热玛吉,风头正旺。它的目标是用一种特殊的射频技术对皮肤实现紧致效果。根据店面档次不同,价格通常在5千到4万元之间。这些项目的维持时间不一,热玛吉的效果能维持三年左右已属不易。这给了销售者们宣传的窗口,他们用一个简单的算法告诉你,哪怕只能维持一年,平均下来也就每天几十块钱。仿佛医美不再是贵妇的专利,而只是打工男女的闲暇选择,跟捏个脚、玩个密室一样简单。然而,爱美没有尽头。在这场变美的游戏里,资深入坑者可能在无形中承担了每天无数顿饭的价格。除了用平均数让你觉得医美触手可得,医美机构殚精竭虑的文案无疑也是焦虑的助推器。除了常规的优惠措辞,这些文案通常会强调比较与效率。一方面,拿你与同学、同事,哪怕隔壁邻居来比,希望你在同阶段人群中保持领先:另一方面,宣扬效果的显著性与起效的时间。暗示你心急的人也可以马上享受到医美的好。如此描述,再搭配案例效果图,自然看得让人有点心潮澎湃。问题在于,文案可能远远夸大了效果。同一个案例图可能在全国无数机构中混用,而不一定出自你所看的这家机构。
愈来愈浮夸的医美文案招致整顿。今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为医美行业敲响警钟。
天眼查截至今年2月统计了医美相关企业的风险信息。存量的3.5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中,超10%已受到行政处罚。其中,三分之一的机构受罚源于“虚假广告”,另有个别机构因为“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受罚。超过3200家医美相关企业产生了法律诉讼。一些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这里。例如,21%的诉讼来自医疗合同/损害责任纠纷,各有约两成的诉讼跟肖像/名誉权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有关。简单来说,医疗合同/损害责任通常指向了医美事故,即医美效果与承诺出现较大差异,甚至带来了容貌和健康损害。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整理的《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民事审判白皮书(2016年度—2020年度)》里,面部整形是纠纷出现的重灾区,包括眼部、鼻部与耳部。超过一半的案件与面部整形有关。以前段时间爆红的精灵耳为例,《科技日报》曾揭露背后的风险。这种手术会注射12到18支玻尿酸到耳部皮肤,可能会有皮肤坏死及血栓风险。更严重的情况是由于注射压力过大,使得进入动脉的玻尿酸阻塞视网膜动脉,从而导致失明。医美事故频现,跟医美机构的“出身”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大大小小的民营机构占据了市场。公立机构自然也有,通常由三甲医院的整形外科提供服务。安全性上较有保障,但出于严谨,在宣传与审美导向上不一定顺应市场,而很少提供最前沿的医美业务。民营机构可能更适应爱美者的需要。但安全与否,则变成了几率问题。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艾瑞咨询等机构的测算,医美机构合法/合规率依然处于相当低的阶段。非法/非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可能占了全行业的88%,合法/合规医师仅占24%。因此,难怪朝阳区人民法院统计的涉诉医疗机构类型中,民营机构占比高达97.4%。被诉机构极少见到公立机构的身影。作为结果,医美一旦失败,造成的反效果可能让人悔不当初。失败后的修复成本,通常为正常项目的2-3倍。新闻报道里的失败传说也并不少见:一般来说,医美服务通常具有高溢价空间。你可以想象的到,几千至数万元的项目,在原材料花费不一定多高。但医美机构林立,他们又依赖稳定且高质量的客源。因此,大量的花销会用在营销运营上面。当一毫升的玻尿酸从出厂的8块钱成本到实际售卖的3500元甚至上万元。作为医美供应商的上游更可能拥有暴利,而医美机构则面临着过多的不确定风险。因此,一些轻度的医美项目,在医生专业、材料正规的前提下,本应十分安全。但面对运营压力,压缩成本、铤而走险的人不在少数。当资金链断裂,个别医美机构选择“跑路”,遗留更多的消费权益问题。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来自美容、美发服务类别的投诉同比增长速度,远超其他行业,甚至超过了遍及生活的互联网服务。医美行业水深,而近期频繁出台的行业新政是治理的开始。从广告宣传出发,可能优化到实际的医疗效果。这些治理最终影响的,是美的标准问题。它是存在于极尽渲染的机构文案里,还是在消费者的共识中?那些“25岁起必须做医美”的讨论和“外貌决定人生”的论调背后,或许只是一场人为制造的焦虑。(来源:腾讯新闻)出品丨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
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