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投资,别想着坑人!

谷雨轩言 谷雨轩言
2024-09-20
哈喽,这里是谷雨轩
用阅读穿越时空,以思考增厚人生


【前言】:哈哈,是不是被标题骗进来了?!

这还是巴菲特股东信系列,打我呀



基金,怎么能这样?


1964年,美国股市延续1963年以来的上涨趋势,指数不断创出新高。

年初,总统林登 约翰逊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提出“向贫困宣战”,大规模减税方案获得通过。


哎,这和我们近年来的的脱贫攻坚是不是有点像。

同一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


1964年道指的整体收益率是 18.7%, 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整体收益率是 27.8%, 有限合伙人的整体收益率是 22.3%,合伙基金领先道指 9.1 个百分点。


对巴菲特连续几年指出大型基金无法跑赢市场,有合伙人提出疑问:“大型基金的经理人才智超群,他们有聪明勤奋的下属、用之不竭的资源、深厚广博的人脉,他们的投资经验加到一起都有几百年了,最后业绩怎么能做成这样?

是呀,怎么能这样?

且看股神如何分解:

“(1)群体决策——这或许是我的偏见:我认为,只要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决策,投资管理工作就几乎不可能达到一流水平

(2)与其他声誉卓著的大型机构保持一致的倾向,无论是策略,还是部分投资组合;

(3)机构框架的束缚——平均水平很“安全”,对于个人而言,特立独行的回报与风险毫不相称;

(4)僵化固守某些不理智的分散投资策略;

(5)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惯性。”


巴神对群体决策的“偏见”,就是俗语所说的“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出谋划策的可以有一堆,但是最后拍板的必须是一个人。

不仅在投资领域,在政治和企业管理也是一样,“九龙治水”会导致组织执行力极其低效,无法完成任何宏大或复杂的规划。


巴菲特所说最重要的一点“惯性”,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我理解是基金无法呆坐不动,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能心安,由此带来的频繁交易,大大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收益。


当然,我的这个理解很可能不对,如果您有其他见解,请赐教。


保守的投资


关于保守的投资,巴菲特如此解释:“真正的保守投资源于正确的前提、正确的事实、正确的逻辑。按照这三点做出的投资, 有与常规相符的时候,但更多时候是与常规背道而驰”


巴菲特这一段关于保守投资的论述,不仅可以指导投资,更是一个好的方法论。


当我们面对纷杂的局势,似乎不可理解时,就要思考背景、过往的细节,最后用一套强有力的逻辑串起来,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讲一个观点,如果没有事实和逻辑支撑,只有情感上的表达,这个观点未免太空泛;如果只有逻辑没有事实,又未免太骨感。


兰小欢的《置身事内》这本书好就好在,不从宏大的叙事入手,从一个个事实,一个细节入手,然后以逻辑串联,提出有力的观点,让人信服。


复利的威力


巴菲特此前的股东信就讲了复利,但是我一直没有写,因为默认我的读者都明白复利的威力,后来我发现未必尽然。

所谓复利,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


比如我们买入一款理财,复利5%,投入100万。

第二年该理财会增值为100*1.05=105万,第三年为100*1.05*1.05=110.25万,以此类推。


我们看一下初始投入10万元,在不同复利下资金收益(下表收益不包括初始10万资金)的差异:


如果复利为4%,10/20/30年后分别会变成14.8万、21.2万和32.4万。

如果复利为8%,10/20/30年后分别会变成21.6万、46.6万和100.6万。

如果复利为12%,10/20/30年后分别会变成31万、96.4万和299.6万。

如果复利为16%,10/20/30年后分别会变成44.1万、194.6万和858.5万。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复利下,期限越长,拉开的差距越大,4%的复利增长,是普通人不用做多少研究就能达到的,但是30年后,仅仅能收回32.4万。


考虑到中国M2增速,中国货币总量每7-8年翻一倍,30年货币总量就要变为原来的16倍。

但是在4%增速下,资金仅仅变为原来的额3.4倍,也就意味着,这笔资金占货币缩水了接近80%。


计算:当下占比10/X,30年后占比:32.4/16X。

后一个数字为第一个数字的20.25%,也就是说,你的这笔钱占总货币量的比值减少了80%。


如果努力一些,利用指数基金、优质股权,获取12%的长期收益率,30年后收到299.6万,这笔钱占社会总货币量为229.6/16X,不仅没有贬值,反而提升了18.7倍。


如果你非常非常优秀,30年能够年化16%,30年后可以将10万元变成858.5万,和4%的同学在绝对值上拉出了26.5倍的差距。


当然,这个16%的年化是世界大师级别的水平,长期很难做到,但应该成为努力的方向,求上得中嘛,即使16%做不到,退一步能达成12%也很不错。


对资金增长,影响最大的因素除了复合增速的高低,还有一个:时间。


我们可以看到,以16%的复利增长20年收益低于以12%增长30年。

活得久,很重要。


新道路的萌芽



巴菲特在本年度信中披露,其投资品类在低估、套利和控制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类:相对低估。


此类投资中的股票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参照对象是质地相差无几的其他股票。我们对此类股票的要求是按照当前市场估值标准严重低估,但是此类股票一般是大盘股,参照产业资本给予的估值没意义。”


巴菲特此前投资低估类股票,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基于资产负债表得出企业即使宣布破产拍卖也能卖出比市价更好的价格来进行投资。

这个相对低估,巴菲特明显还没有找到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因为老师格雷厄姆没教过这课。


巴菲特将其与市场上其他同类股票进行对比,比如质地差不多的股票是以20PE交易,该股以10PE,很显然这只股票相对便宜了。

巴菲特正在偏离格雷厄姆的道路,但还没有总结出后来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法,这一阶段采用的是有重大缺陷的相对估值法。


巴菲特也知道这一方法有缺陷:“股市整体估值标准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风险。例如,在我们以12倍市盈率买入一只股票时,同等质地或较 差质地的股票市盈率是20倍,但随后出现了一波估值调整,原来20倍市盈率的那些股票, 市盈率跌到了10倍。”


这个方法的基础非常不牢靠,本质上是要看市场先生的脸色。

巴菲特对此也感觉到困扰,但是又说:“我们最近开始应用一个方法,有望显著削弱这种由于估值标准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巴菲特没有透露这是什么方法,我猜应该是卖空对冲,买入低估的同时卖空高估值股票。

这个方法格雷厄姆也使用过,不过效果不好,多数时候有效,但少数时候两头挨打的亏损会抹平多次成功。


美国运通


巴菲特今年新增的这个相对低估类,其实就是美国运通。

美国运通的投资,是巴菲特投资历史上一次异类,因为彼时巴菲特投资思想还没有从格雷厄姆烟蒂股投资思路转出来,以至于巴菲特也对自己的估值标准说不清楚,但是巴菲特毅然的为美国运通投入了40%的仓位


合理的解释是,巴菲特在芒格、费雪的推动下,已经有了新思想的萌芽,但还没有完成体系的建立。


我们观摩一下美国运通这笔投资。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公司背景,美国运通的业务很多,但主要盈利点是旅行支票和信用卡业务。

在今天,支票甚至有点落伍了,但在1960年代,支票和信用卡算是一项重大创新。


聊到运通,有必要展示一下我的,奥,不,我从网上找到的运通黑卡了:


在美国运通推出支票和信用卡前,如果一个人外出旅行,需要带着现金;如果要使用大量资金,只能使用手续非常繁琐的信用证。

美国运通的支票解决了这个痛点,又再接再厉推出了信用卡业务,引领了世界潮流。


如果类比一下,美国运通就像是2010年代的支付宝,其资本实力和品牌形象可能犹有过之。


美国运通有一家子公司从事仓储业务,给存入商品的客户开出收据,表明运通收到了这些货物。

由于美国运通卓越的品牌形象,这些收据被许多银行作为可靠的抵押物接受。


一家公司在将食用油储存在运通的仓库中,利用了运通盘点的漏洞,将许多装满海水的油罐存入了运通的仓库。

这家公司利用美国运通开出的收据向银行贷款,然后从事投机业务,结果亏了个精光。


当银行前来收取这些抵押物时,惊讶地发现多数油罐中装的竟然是海水。

运通公司显然存在一定的失责,债权人因此将运通告上法庭,要求运通赔偿。


运通作为一家提供信用的金融企业,天然的高杠杆运行,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信用,是客户对运通的信心。

债权人将运通告上法庭,本来这件事运通可以把官司打到底,但是这种旷日持久的诉讼本身可能会造成比赔偿更大的损失。


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金融企业,美国运通的CEO不希望公司的信用受损。

运通CEO准备承担责任,赔偿债权人的损失6000万,考虑到这笔赔偿会减少纳税2000万,实际上运通付出的是4000万美金。


但是这样一来,股东不干了:凭啥呀!

咱们干的就是仓储的买卖,这帮傻帽自己接受运通的手机被坑了,咱们运通又没参与坑人,凭啥咱赔钱。


股东们也把运通告上了法庭。


美国运通爆出的大雷迎头撞上了肯尼迪总统遇刺,股价跌跌不休,从60美元跌到了35美元。

巴菲特开始入场了,并连续买入两年多,一直将仓位买至40%。


后来美国运通上涨到180美元,按照《巴菲特传》的说法,巴菲特这笔投资收益超过2000万美元,按照《滚雪球》的说法则为1500万美元,有可能两者都对,是不同时间的盈利。


巴菲特的平均买入价应该在50美元以上,即使以40美元计算,巴菲特买入时的估值约15PE。


巴菲特此前的投资,都是按照格雷厄姆所教授的,以PB计算,而且是0.5PB以下。

如果按照这种估值,巴菲特购买运通的PB值约为6PB。


巴菲特此时虽然还没有转入后来自己开创的“价值投资2.0”道路,但显然已经隐约要突破了,意识到优质企业的价值不能以PB计算。


所以,当巴菲特考察后发现,人们依然热爱使用运通的产品,这依然会是一家快速成长的优质企业后,巴菲特持续买进。


当然,这时候巴神毕竟还没有进化完成,还不明白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的道理,因此三年后,当运通股价大幅上涨后,巴菲特便抛出了。


做投资,别坑人


巴菲特透露,此前卖出的登普斯特风车公司,现在被经营的有声有色,巴菲特倍感欣慰,并总结道:

做投资,别想着坑人,指望最后让傻子接盘(华尔街有个“博傻理论”,说的就是 这种做法),这么做长远不了。在极其低贱的价格买入,平价卖出也能获得喜人的收益,这多有成就感。


即使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偶尔也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买入一些当下明显很贵的公司。

这时候只能寄希望于来年利润如预期大涨,估值能够继续维持在高水位,以此斩获收益。


这种冒险取得成功,依赖于两个高难度的预期实现:利润高增长和估值高水位。

这大大增加了获利的难度,是彻头彻尾的投机。


坦率的说,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只不过在参与的时候我就清楚这是投机,纯粹是为了玩玩。

后来一方面对这种投机始终不安,便不再继续“玩玩”,溜回了能力圈。


这种投机如果失败还罢,如果成功获利恐怕危害更大,可能会危害整个体系的稳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相关系列】:

阅见巴菲特 1962——赞美的力量

阅见巴菲特——风起云涌的1960

阅见巴菲特——打倒巴菲特!




欢迎点赞、转发、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谷雨轩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