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卖出、调仓换股&现金储备的思考
卖出&调仓换股的选择
“一家成功的公司的股价是否很快表现并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只要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能够以稳定地速度成长才是关键,事实上越晚表现有时 好处更多,因为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以便宜的价格买进它的股份。
当然有时市场也会高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考虑把股份出售,另外有时虽然公司股价合理或甚至略微低估,但若是我们发现有更被低估的投资标的或是我们觉 得比较熟悉了解的公司时,我们也会考虑出售股份。
然而我们必须强调的是我们不会因为被投资公司的股价上涨或是因为我们已经持有一段时间,就把它们给处分掉。
在华尔街名言中,最可笑的莫过于是“赚钱的人是不会破产的”, 我们很愿意无限期的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只要这家公司所运用的资金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报酬、管理阶层优秀能干且正直,同时市场对于其股价没有过度的高估。”
在这里,巴菲特给出了卖出的两种情况:高估,发现了更低估或更了解的公司。
有人以为老巴是高估也不卖,实际上不是,老巴高估也会卖出。
比如最近两年,巴菲特就在40多PE小幅减持了苹果,在50多PE减持了比亚迪。
卖出一家公司股票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个,但一定不应该是:“股价已经涨起来了”、“我赚钱了,翻倍了”。这仍然是盯着股价决策的行为,如果不考虑到投资之外的因素(比如家庭突发需求、人生变化等),卖出的理由和买入时候的思考没什么两样,还是聚焦于公司本身是否能够提供满意的回报。
高估卖出这个,对多数投资人很容易做到,换股就是一个高难度动作了。
关于换股,慧思姐姐有一篇文章写的很细致:关于换股的集体大讨论。
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如果是两家公司,确定性与理解度差不多,很难分出优劣的情况下,换股就需要拉出一个明显的估值差。
老巴曾经说过,如果两家公司,一个是合理估值的90%,一个是50%,那就可以卖出前者换后者。
老巴在这里没有给出更多的细节,我们应该认为两个公司的确定性、竞争优势都是差不多的。
这两个公司,都在低估区间,但是老巴仍然认为可以换,因为估值差非常明显,90/50=1.8。
学巴神,就要机械的学,那么如果两个公司的估值差,能够达到1.8附近,就可以换。
那如果一个高估,一个低估,估值差达到1.8,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换的。
如果两个都高估了,是不是可以换呢?
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不能换,因为前两种情况都得到了更高的安全边际,以高估换高估,在买入的时候没有得到更高的安全边际。
高估的时候,卖出后得到了现金,应该审视是否有以低估的价格买入的机会,如果能找到就买,如果找不到,就等待。
这是在对公司理解度相同,公司前景也差不多的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两家估值差不多,但是理解度不同,老巴给出的选择是换那家理解的更深的企业,这个做法很简单,照抄就是,因为理解度浅,本身意味着你所认知的低估,未必有那么低估,安全边际确定性不足。
好的买入计划胜过现金储备
巴菲特经常告诫投资者,不要使用杠杆,不要使用杠杆。
不过,伯克希尔在1987年发行了一些长期债券,金额2.5亿美元,到期日2018年。
怎么回事,老巴不是说不要使用杠杆么,怎么自己还发债,这不也是杠杆么?
老巴说的杠杆,主要是指在股市里进行的融资,这种杠杆具有强平属性,一旦持仓跌破平仓线,无论你的持股多么低估,券商也会平仓,再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这种可能导致毁灭性的杠杆,当然要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
还有一种,是虽然不会导致强平,但是在场外借了大量的短期债务,这种短期债务如果碰上市场连续的大跌,也可能会压垮投资者。
如果你使用的是一笔小额债务,可以用未来一两年的现金流偿还上,这种杠杆就不算杠杆。
老巴这笔2.5亿的债务,相较于伯克希尔的规模,可以说是毛毛雨,又是一笔30年的长期债务,安全性更高,不可能对伯克希尔的财务安全造成影响。
老巴解释:我们不会畏惧借贷(我们还不至于认为借钱是万恶不赦的),我们还是愿意在估计不会损及伯克希尔利益的最坏情况下,进行举债,至于这个限度在哪里,我们就必须评估自己本身的实力,伯克希尔的获利来自于许多不同且扎实的产业,这些产业通常不需要额外大量的投资,负债的部份也相当健全,同时我们还保有大量的流动资产,很明显的,我们大可以承担比现在更高的负债比例。
这笔借款的用途,老巴也有解释:“我们无法去预测利率的走向,所以我们随时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机地在市场还没有那么悲观时借钱,期望之后可以找 到合适的购并或投资标的,而通常如同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大概是会在债市情况悲观时出现。
我们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如果你想要猎捕那种罕见且移动迅速的大象,那么你的枪支就要随时上膛准备。“
简单讲,就是在市场风和日丽的时候储备现金,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绝佳机会做出准备。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投资者要不要永远满仓?
当然是NO。
在投资里,现金是中性的,不应该喜爱,也不应该有现金厌恶。
在市场上机会没有那么好的时候,不要因为厌恶现金就放弃了严格的买入计划,急冲冲的把现金换成了股权。
在市场到达绝望之谷时,也不要因恐慌而让现金又变成小甜甜,还是要坚持既定的计划去下注。
举个栗子吧
比如一个公司从25PE开始买入,可以将买入计划设置为
25PE 5%
20PE 5%
15PE 10%
12PE 10%
9PE 5%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最低点买的反而少了呢,不应该是金字塔买入么?
不对,应该是橄榄型买入,金字塔买入的话,会在很难到达的低点预留太多资金。这些底部预留的资金,只是为了应对一些比较罕见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落入这一区间了,一旦动用就是“天要雨金,当用桶接”的时刻。
这样的设置,既不会在最低点无钱可买,又不会导致长期大量资金的闲置。
其实不要小看最后一档的5%,这一档如果能够买入成功,其买入量是第一档和第二档买入量的和。
关键不在于是不是要预留现金,准备多少,关键是严格的买入计划,否则单纯的预留现金,什么时候用呢?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市场会在什么时候到达最低点。
即使经过几年,需要调整,调整买入方案就可以了,没必要设置一个硬性的现金保留指标。
留 言 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