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维艰:国家道路的艰难探索
阅读穿越时空
思考增厚人生
今天,非常非常强烈地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应该是京东最低价,比我下单的两本要便宜,可以直接下单。
萧东连教授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在很多敏感点上点到为止,但又能让读者明白他要表达什么,这种裹锋前行的智慧值得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我们学习。
这本书不厚,只有两百多页,但其高度概括了建国后的五次政治大变轨,并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正文仅有五章,分别是实行新民主主义、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
由于本书所涉及笔墨主要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艰难探索期,读来心情颇为沉重、压抑,不过读完本书过后,我倒是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曾经推荐过一本书:《乡下人的悲歌》,它讲述铁锈带美国人的命运沉浮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探索期的种种曲折,我想用一个词形容:一代人的悲歌。
计划经济的必然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百年耻辱和半个世纪的战争,中国终于结束了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任人欺侮的状态。国家终于再度统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能够组织起来了。
战争的硝烟散去后,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最热切的愿望是让这个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尽快!
中国落后世界太久了,仅仅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关起门来搞发展是完不成中国的现代化的,必须在国际上寻求可以合作的力量。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美苏冷战,国际上划分成泾渭鲜明的两个阵营,中国共产党即使想要对美国开放国门寻求合作,在意识心态的枷锁下双方也不可能走到一起。
中国几乎只有一个选择:倒向苏联。
今天我们回望历史,苏联的实践显然是一场巨大的失败。然而,回到1950年代,苏联正如日中天,苏联将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先进的工业国、世界上唯二的超级强权。
站在当时的历史时段,谁能说苏联所选择的道路不优越。
百年耻辱,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还是知识分子,都期待我们这个老大帝国重返昔日的荣光,苏联恰恰迅速地走出了这样一条路。
苏联迅速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不就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么?
站在当时的历史节点,领导人盘算我们手里有什么?
没工业、没资金、没技术、没人才;有资源,有人口,有强大的组织动员力的党政体系。
两条路:一条是放任民间经济自我发展,相信经济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条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苏联的帮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站在当时的历史节点,没有人会选择第一条道路。
在今天,自由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是一个常识,但是在1950年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孰优孰劣并不清晰,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是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大规模实践来证实的,当时的人并不知道哪一条路更好。
这是在理论层面上,当时的人认识不到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也就更不可能采取这种无为而治的做法。
放到我们国家当时的国情上,一边是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边是组织动员力逆天的党政队伍,选择计划经济模式是一个必选项。
农业补贴工业
发展工业又需要海量的资金,而恰恰我们是一个穷国,我们又没有时间去等待缓慢的资本积累,怎么办?
农业补贴工业。
只好尽量地把农业的产出从农村抽出,投入到国家的工业建设中。
也因此,中国必须要施行农业集体化,要施行统购统销,农业政策的首要出发点不是发展农业,而是如何高效的低成本的将农业产出更多的抽出来以支持国家的工业建设。
这是改革开放农村长期贫困的主因,而农村问题又诱发了种种政治上的分歧,其实这些分歧并不是对路线的根本分歧,只是对政策的节奏和力度的分歧。
这些分歧又进一步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将中国拖入了文革十年。
改革开放的探索
文革十年后,中国非常幸运地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站在文革结束的关口,面对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现实,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其实是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的,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困难是由于计划经济被政治运动打乱了,全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换言之,经济不好不是因为不是计划经济不好,恰恰是没能好好计划。
当时的很多领导同志都是这种观点,顺着这个观点走下去,应该怎么办就很清晰了:恢复计划经济。
//民营经济崛起与引进外资
好在,一方面小平同志和诸多党内领导干部对当年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农村的惨状非常触动,对各种发展方式都不以教条式的理论加以审视,而是允许各种路线都试一试。
换言之,只要能刨口吃的,怎么都行。
于是我们看到,在四川和安徽,干部们默许了农民的“大包干”,事实证明大包干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产值快速增长。
农业产量的增长不仅仅让农民吃饱了肚子,在“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的新分配方法下,农村开始有了农产品剩余和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加剩余原材料加农村购买力的复苏,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各种村办、社办企业,中国的民营经济开始萌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另一方面,文革后中国要发展,要现代化,仍然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苏联当时已经颓态尽显,领袖们将眼光转向了西方和日本,希望再次引进技术和资金帮助中国发展。
最开始中国是引进技术,但国家底子太薄,几个工业项目就耗光了中国的外汇储备,仅靠自我力量无法完成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条件的限制,中国必须引进外资,通过外资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这时候的世界环境也同1950年代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全球的产业链分工形成。
在全球化的国家中,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这时候西方的资本和技术愿意将资本和技术投资到中国获取更高的回报率,资本无国界。
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缠斗,苏联开始落败,尤其是苏联解体后,西方制度自信空前,认为人类政治路线的优劣胜负已分,历史已经终结,西方国家不再将中国视为异类,而是可以帮助改造的小后辈。
因此,改革开放赶上了全球政治环境的宽松和全球化,这是1950年代的中国所不具备的,因为这两个条件,中国才有融入全球经济的可能。
在民营企业和外资尚未发展起来之前,中国经济的主体仍旧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
后来,民营经济和外国投资蓬勃发展,在原本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的裂缝中野蛮生长,最后竟然反客为主,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流,这时候原本占据优势地位的计划经济体系不得不加入到市场经济中来,否则将被时代越甩越远。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就是市场经济从无到有开始萌芽,到快速发展,最后吞并了计划经济成为主流的过程。
乐观的缘由
最后,说说为什么我对中国的未来感到乐观呢?
通过回望历史,我们知道在建国前三十年的许多灾难,并不是一人之过,而是那一代人的认知问题,就像小平同志说的,许多错误大家都有份,不能只怪一个人。
现在,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无论是重走计划经济,还是重塑个人崇拜,在这片土地上,都没有了思想基础。
一个国家的进步,不靠天纵英才的领袖,不靠狂飙突进的运动,最坚实的基础是人民智识的提高。
总结过去四十年,我们发现,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靠的其实并不是高瞻远瞩的规划,是被解放束缚的社会的回归常识,是千千万万人自由的探索与奋斗。无论是农业领域的大包干,还是民营经济的崛起,靠的都不是顶层设计,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推动的。
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现实在前面跑,政策在后面跟;我们看到的是哪里的干部思想开放敢于想着法地突破规则,哪里的经济发展就好。
今天的中国,市场经济已不可撼动,公民社会逐步形成,产权与法治意识开始深入人心,这是浩浩荡荡的天下大势。
看到这样的大势,再看看仍然热切渴望改善生活的勤劳的、踏实的、有耐力的中国人,没有理由对中国的未来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