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院在ES&T发表论文:提出以环境健康为导向的臭氧污染控制路径

大气所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2023-09-14

【导读】我院空气质量模拟与系统分析中心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刊发的论文“Mitigating China’s ozone pollution with more balanced health benefits”,以O3相关的环境健康改善为导向,提出了中国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NOx和人为源VOCs(AVOCs)的协同减排路径。

研究背景

尽管我国PM2.5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绩,但O3污染日益凸显,对人群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大量研究已表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城区O3生成多为VOCs控制型,而郊区等大范围的地区多为NOx控制型,仅减排NOx尽管可使区域性大范围的O3浓度下降,但可能导致部分地区O3浓度显著上升,从而产生不利的环境健康影响,进而引发环境健康不均衡问题。尽管如此,考虑到“双碳”目标驱动下的深度结构性调整、我国PM2.5污染依然较重(硝酸盐占比大)、NOx减排利于长期O3根本性改善(VOCs受天然源排放影响,深度减排难度较大)等多重因素,预计NOx的大幅度减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寻求优化的NOx与AVOCs协同减排策略,以降低短期内部分地区O3浓度增加造成的不利环境健康影响。 

 

图1 研究思路与框架

研究结果

本研究设置了11个NOx单项减排情景和121个“NOx-AVOCs”交叉减排组合情景,利用WRF-CAMx空气质量模型GBD健康影响评估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全国及重点区域的O3浓度及相关过早死亡人数与NOx-VOCs”减排的量化响应关系,进一步以O3相关的环境健康改善为导向,提出了中国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NOx和AVOCs的协同减排路径。

图2 全国及重点区域NOx单项减排下的O3浓度变化

3 全国及重点区域NOx-VOCs交叉减排下的O3浓度变化


基于不同的NOx单项减排情景,利用GBD健康影响评估方法分别计算了全国及重点区域在不同O3生成控制区的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VOCs控制区,短期内O3暴露的相关过早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但随着NOx减排的持续深入,O3暴露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将加速下降。


4 NOx单项减排带来的O3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变化
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地区GDPO3生成控制区的关系,结果表明,GDP水平越高,O3生成更倾向于VOCs控制型,因而这些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公众健康更容易受到短期NOx减排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5 GDP与O3暴露相关过早死亡回归关系


进一步利用GBD方法计算了121NOx-VOCs”交叉减排矩阵情景下O3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综合考虑环境健康效益的短期均衡性与长期效率性,提出了两阶段的NOx与AVOCs的协同减排路径。从整体环境健康效益来看,坚定不移地开展NOx深度减排是必要的,同时在VOCs控制区(多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应加强VOCs减排力度。

 

图6 NOx-VOCs交叉减排下的O3相关过早死亡人数变化 

政策应用

本研究量化并提出以环境健康效益为导向的O3前体物NOx-VOCs协同减排路径,对于开展中国O3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可为其它面临O3污染和相关健康不均衡性问题的国家提供参考。

作者贡献

薛文博研究员和王金南院士为论文通讯作者,刘泽源(博士研究生)和雷宇研究员为论文共同一作,其他作者包括:刘鑫助理研究员、姜越琪博士(清华大学)、史旭荣助理研究员、郑逸璇副研究员、张清宇研究员(浙江大学)论文获取:Zeyuan Liu, Yu Lei, Wenbo Xue*, Xin Liu, Yueqi Jiang, Xurong Shi, Yixuan Zheng, Qingyu Zhang, Jinnan Wang**. Mitigating China’s ozone pollution with more balanced health benefi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https://doi.org/10.1021/acs.est.2c00114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求实|创新|引领|和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