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其他

专家解读 | 王金南院士: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环境空间管控领域的重大探索,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前瞻性和长久性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纳入美丽中国建设任务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机制建设、实施应用、监督考核和组织保障全链条制度建设体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一、锚定美丽中国建设新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内涵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丰富延伸。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实践创新。从单要素分区管理向多要素综合分区管理迭代升级,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思路一以贯之,这既是国际国内实践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通行做法,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国共划分4万余个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按照“一单元一策略”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全国实践充分证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科学合理,可落地、可实施,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政策工具。美丽中国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前置性、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我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态环境空间异质性明显,针对单一区域、线、点上的局部微观管理已不能满足系统性治理需求。过去通过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框定了宏观发展与保护格局,但仍需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更好支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质是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特点,通过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集成应用各种管理和技术手段,建立“绿色标尺”,强化生态环境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厚植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底色。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举措。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保障。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等生态环境“硬约束”,落实到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现精准施策、科学治污、依法管理,显著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通过搭建便捷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逐步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共同参与,支撑形成多元共治、决策科学、机制顺畅的高效环境治理体系,有效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二、面向美丽中国建设新要求,持续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美丽中国目标为引领,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美丽中国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意见》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指引和框架设定下,结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实践进展,提出了阶段目标。其中,“十四五”时期,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的5年,重点推进体系建设,推动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制度基本建立;“十五五”“十六五”时期,是制度健全与完善阶段,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目标设计过程中与美丽中国建设愿景深入融合,保持高度协调,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以美丽中国制度建设为导向,保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推进战略定力。美丽中国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兼具的工作,需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推进相关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沿着美丽中国制度建设思路,建立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机制,提升成果时效性和针对性,确保制度的长期延续和生命力。《意见》要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应保持基本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一是要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前提,优先保护单元的空间格局应保持基本稳定,重点管控单元的空间格局应与环境治理格局相匹配。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依法依规、精准适用、持续稳定,不搞“急刹车、猛掉头”。二是要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年度动态更新与5年一次的定期调整。三是要以维护制度科学性、严肃性为前提,按要求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论证、备案及发布。三、找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发力点,有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建设美丽中国示范样板。《意见》基于区域分异的生态本底、环境质量特点、经济社会规模等,因地制宜提出了支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路径,为将我国重大战略区域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重要保障。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将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风险、资源利用、产业准入等一整套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融入“一张图”“一清单”管理,实现空间上的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控,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真正发挥生态环境导向作用,服务重大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守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激发美丽中国建设内生动力。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能够有效疏通美丽中国建设的“毛细血管”,为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畅通循环,推动全社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意见》提出要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提出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规模等调控策略及导向性的环境治理要求,进行清单化管理。对重点管控单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以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为重点,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升级,有效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对优先保护单元,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格局总体稳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支撑综合决策,深化改革美丽中国建设体制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环评源头预防管理体系,推动环境管理服务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变,为美丽中国制度体系、体制机制建设提供创新思路、积累实践经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坚持前端思维和底线思维,将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梳理出来,立在前面。《意见》提出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成效评估作为优化环评管理的重要依据,提升源头预防措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留出更多空间。同时,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招商引资科学决策,指导项目精准快速落地。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支撑政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考察时多次强调,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意见》提出将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红线外的法定保护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纳入优先保护单元进行重点保护,在空间上与“三区四带”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高度吻合。通过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自然生态屏障的系统保护和修复,能够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筑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根基。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核心诉求。“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标志。《意见》提出要加强与各环境要素空间管理的统筹衔接,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基于生态环境结构、功能、质量、承载的区域特征,系统集成大气、水、土壤、生态、声、海洋等领域环境管控要求,聚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推进更科学、更系统、更精细的分区分类污染防治工作,提升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水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的底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这与美丽中国建设初心相契合,旨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形成美丽中国建设合力。政策制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要厘清部门职责,增强各类政策协同性,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制度基础。《意见》提出应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协同。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针对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的四类开发区域进行环境管理的细化和空间落地。与国土空间规划各有侧重,在支撑重大规划编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指导招商引资等方面,分别在土地用途管制和环境质量管理上各自发力,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要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针对性开展试点示范,推动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政策合力。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部署。要全力推动《意见》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问题导向、精准管控、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续推进落地应用和数字化建设,为重大政策科学决策、重大规划编制、重大生产力合理布局提供支撑,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者: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
3月21日 下午 3:52
其他

《环境保护》杂志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美丽中国

一年一度全国两会召开的时节,全国人民都跟随代表委员们更热切地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行业、各领域。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在两会中频频出现。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均有新的更高的目标,为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和着力方向,本刊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和人资环委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Q环境保护: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团组三次谈及“新质生产力”,您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生态环境领域应如何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王金南: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和伟大实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都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助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3月14日 下午 11:51
其他

《光明日报》刊发陆军院长解读文章:部署战略目标任务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意见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是汇聚全党全国力量奋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宏伟目标任务的行动指引。
1月17日 上午 12:01
其他

万军副院长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求实|创新|引领|和谐
1月12日 下午 7:16
其他

瞭望访谈丨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系统治理新污染物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针对新污染物制定了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的治理策略,构建以“筛、评、控”为主线的环境风险防控思路,提出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环节的全过程治理举措◇应继续以《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为抓手,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系统、科学谋划中长期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创新、社会共治的治理新格局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新污染物是指新近发现或被关注,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或生物累积性等特性,易引发生态环境或人体健康风险,但尚未纳入管理或现有管理措施不足以有效防控其风险的污染物。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以及微塑料等。与常规污染物相比,新污染物具有危害严重、风险隐蔽、不易降解、来源广泛、减排替代难度大、涉及领域多范围广等特点,治理也存在诸多难点,成为当前制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改善的“新难点”。“打好新污染物治理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加强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原院长王金南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他建议,面对污染防治的新战场,在科技创新方面,组织实施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专项。在战略规划方面,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规划。在法规制度方面,要坚持依法治污、协同治理,加快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专门立法。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瞭望》:我国新污染物治理面临怎样的形势?王金南:新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我国是世界最大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全球化学品展望Ⅱ》,我国化学品销售额约占全球的40%,预计2030年将达到50%。生态环境部曾对1万余种具有明确标识的在产在用化学物质进行调查,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的高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达600余种。这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等环节都可能进入环境,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新污染物来源广泛,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治理技术研发难度大,协同治理要求高。总体上,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短板。《瞭望》:我们采取了哪些新污染物治理策略?王金南:2022年国务院印发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从顶层制定了以环境风险预防为主的治理策略,构建以“筛、评、控”为主线的环境风险防控思路,提出覆盖源头、过程、末端环节的全过程治理举措,在打基础、建体系、防风险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新污染物治理指明了方向。在以“筛、评、控”为主线的防控思路中,“筛”和“评”是方法和基础,“控”是目的和手段,前者决定后者的内容。具体来说,“筛”,就是结合环境与健康危害以及环境暴露情况,从数以万计的在产在用化学物质中选出潜在环境风险较大的污染物,纳入优先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的范围;“评”,就是针对筛选出的优先评估化学物质,对其生产、加工使用、消费和废弃处置全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的环境风险评估,精准锚定对环境与健康具有较大风险的化学物质作为重点管控对象;“控”,就是对于经“筛”和“评”确定的重点管控对象,实施以源头淘汰限制为主、兼顾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管控措施,有效管控其环境风险。《瞭望》:新污染物治理已经有哪些进展?王金南:《行动方案》印发后,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动落实新污染物治理任务部署工作。在摸清底数方面,生态环境部印发《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制度》,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和环境排放情况摸底调查;印发《2023年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在10省份开展新污染物环境监测试点;启动300种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筛查和20种优先评估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估。在防控突出环境风险方面,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对14种具有突出环境风险的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管控措施。在防范新污染物产生方面,推动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制度的全面落实,推动清洁生产改造,减少优先控制化学品的使用,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严格源头管控。在强化监管执法方面,生态环境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2022年查处了15起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违法生产案件。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在管理体系、技术方法以及支撑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许多短板弱项,亟待加强。应继续以《行动方案》为抓手,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攻关关键技术瓶颈《瞭望》:新污染物防控存在哪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瓶颈?王金南:我国目前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的研究基础薄弱,特别是在新污染物筛查监测、风险评估、淘汰替代、污染治理等关键技术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制约新污染物治理工作的深入、高效开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筛查监测方面,我国新污染物监测主要集中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下称POPs公约)履约监测上,在局部区域开展了一些研究性监测和专项调查,但高风险化学物质筛查周期长、费用高,积累的数据较少,缺少监测预警体系,新污染物检测仪器设备国产化程度仍然很低。在风险评估方面,开展了相关的风险评估研究,开发了高通量多功能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但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长期依赖国外毒性数据库和暴露评估工具,针对复杂场景的暴露评估模型也尚未建立,在参数适用性、结果准确性以及数据安全性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在处理处置方面,常规废气、废水处理技术无法有效去除大部分的新污染物,新污染物协同处理效率低、无害化处置利用技术匮乏,可能造成环境直排,带来进一步环境风险。典型区域、流域新污染物的赋存特征不明,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滞后。在淘汰替代方面,通过POPs公约履约淘汰了一些新污染物,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也开展了部分化学物质替代的技术方法研究,但有些国际上已淘汰的新污染物在我国仍无经济可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替代品,尤其缺乏能够进入工业化应用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而且绿色可持续替代产品和技术评价体系不健全,制约了相关禁限措施的出台。《瞭望》:针对这些瓶颈应如何进行攻关?王金南: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将新污染物治理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议以战略目标和管理需求为导向,尽快设立新污染物治理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统筹科研资源力量,集中攻克新污染物治理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技术攻关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新污染物筛查、危害评价与监测技术领域,以建立新污染物筛查与监测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基础,开展新污染物筛查、监测、危害效应识别和评价技术研究,主要包括高风险化学物质高通量筛查技术与优控物质清单,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危害识别及毒性机制,自主化计算毒理与暴露预测模型工具,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和装备,新污染物溯源技术与典型流域预警平台等。在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与管控技术领域,从生态毒性测试技术体系、复合暴露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内暴露监测等方面完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重点区域和流域典型新污染物环境质量与排放标准,构建跨区域、跨部门新污染治理协同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研发新污染物治理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方法,完善有毒有害物质履约成效评估技术体系。在绿色替代、治理技术研发应用领域,加强环境友好型替代品及替代技术研发、应用,引导化工行业绿色发展,从源头降低新污染物产生、排放。通过开展重点行业“三废”中新污染物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新污染物污染场地修复关键机理和技术以及新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多介质协同治理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形成一批可推广的高效新污染物治理技术。加强战略规划布局《瞭望》: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规划的必要性有哪些?应围绕哪些重点来布局?王金南:研究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规划,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新污染物的特征决定了对其进行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三五年的努力一蹴而就,需要统筹布局、系统谋划、持续发力。第二,从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看,化工行业及其下游产业链部分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国际履约也面临POPs淘汰或管控压力,需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作用,推动化工及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标准,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增强行业创新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第三,面向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基本建成目标,需要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气、水、土、固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推动建立以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为导向、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制定新污染物治理中长期规划要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衔接《行动方案》的部署和落实情况,系统、科学谋划中长期新污染物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创新、社会共治的治理新格局;二是面向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愿景,全面部署与重点管控相结合,明确新污染物治理目标指标、管控路径、管理模式、制度体系、科技支撑等关键任务,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三是围绕调查监测、源头禁限、过程减排、末端治理等方面,谋划布局一批重大治理工程。《瞭望》:在法规制度方面,还需要加强哪些工作?王金南: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新污染物治理相关的专项法律法规,新污染物治理措施缺乏法律保障。一方面,加强立法研究。进一步研究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新污染物治理中的法律责任以及各部门职责分工,统筹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农药、兽药、药品、化妆品以及大气、水、土壤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污染物治理相关法律的管控对象、适用范围、管理制度和衔接机制。另一方面,加快立法进程。推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定纳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同时抓住环境法典编纂的契机,从全局性、系统性、协同性的高度,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环境法典,为依法开展新污染物治理保驾护航。来源
1月6日 下午 11:01
其他

环境规划院发表国际期刊文章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评估方法

2015年至2020年,全国和各省BCIE绩效均有所提高,但明显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美丽中国建设进展整体呈现积极趋势,城乡人居、洁净水体、海清岸净、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改善效果显著。图2.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专家之声 | 王金南院士:积极探索EOD模式创新 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

2023年7月8日下午,由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贵州省财政厅、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协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多元投资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论坛旨在通过创新财政筹融资各项政策,强化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投入,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作《积极探索EOD模式创新
2023年7月10日
环保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3年6月16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生态环境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环境规划院严刚副院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节能环保处处长陈丽云、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冰以及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7家单位的2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由严刚副院长主持。
环境

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3年5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以下简称专项研究)启动会在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副司长逯世泽,环境规划院院长院士王金南、副院长严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其功,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司、环境规划院、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发展中心、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冶金工业规划院、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美国环保协会、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20余家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会。会议由逯世泽副司长主持。
其他

环境规划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大地之歌——2023美丽中国纪事”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在接下来一个月,展览主办方还将集结各界专家学者、联动各大媒体,围绕“生态环境”、“文旅振兴”、“艺术乡建”、“民艺复兴”、“文学影像”、“公共美育”等方向,举行“下一站NEXT
其他

成果速递 | 王金南院士团队完成2018年度全球GEP核算报告

【导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团队连续两年完成了全球179个国家的陆地生态系统GEP核算,2018年全球GEP为155万亿美元,是当年全球GDP的1.85倍,按可比价同比增长4.81%,与同期全球GDP增速相当。核算背景环境规划院王金南院士团队充分借鉴联合国SEEA核算体系框架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继开展2017年度全球179个国家陆地GEP核算之后,进一步完善了全球GEP核算体系框架,并对2018年全球179个国家涉及森林、湿地、草地、荒漠、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生态调节和生态旅游文化服务开展了核算。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规划模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招聘启事

Technology》《中国环境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累计出版专著14部。论文曾入选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其他

环境规划院全文发布《美丽中国在行动2022》研究报告(附全文)

党的二十大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加强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和经验交流,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等单位及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共同编制了《美丽中国在行动2022》报告。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新年贺词 |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祝您新年快乐!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求实|创新|引领|和谐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2年度“十大要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求实|创新|引领|和谐
其他

专家之声 | 许开鹏等:深刻把握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的核心要义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带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制度体系成为各地区实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目标的迫切需要。为此,生态环境部制定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规范和指导各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工作,加快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的制度化进程。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的核心要义,加快推动《办法》相关措施的落地实施、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一、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保护的基础性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一项基础性制度。近年来,国家通过制定出台《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持续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工作。全国各地生态保护的底线思维更加牢固,以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的格局基本构建。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大小兴安岭、秦岭、南岭,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海岸带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区域,覆盖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对这些区域进行严格保护和管控,可以有效防止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生态功能退化风险,切实维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红线是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保障线。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保护,将有效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不断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有助于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和优美生态环境,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优先控制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有助于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生态空间,统筹推进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完善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底线约束,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守护好生态功能是生态环境监督的根本目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底线意味着生态保护红线是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所需的最小面积,必须加以严格保护。生命线意味着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持生态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关乎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守护好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是生态环境监督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是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的最底线要求。为实现上述监督目标,《办法》一是通过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进行监督,对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审核意见,避免不合理调整导致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减少、破碎化及“以次充好”的情况发生,确保面积不减少。二是为避免人为活动过度干扰、破坏生态系统,防止任意改变生态保护红线的用途,《办法》明确规定要加强对人为活动、生态破坏问题、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监督,强化监督执法,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优先地位,确保性质不改变。三是通过生态质量监测、生态状况评估等措施,及时掌握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状况及其变化,科学评估保护成效,及时发现生态退化问题,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三、严格人为活动监督管理是关键环节在不受外界过多干扰前提下,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通常较为缓慢,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常常是导致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破坏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的关键是管住人为活动。生态保护红线不是无人区,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及必要的保护修复措施等;对人为活动的限制重点是针对城镇化、工业化开发活动,防止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为严格人为活动管控,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7年《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和2019年《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均对严格人为活动管控做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8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进一步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和用地用海审批等相关管控要求。为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管控的有关要求,《办法》明确将人为活动作为重要的监督事项,实施严格监督。为此,《办法》充分衔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一是明确对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督。二是为防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办法》明确规定了针对生态破坏问题的监督工作程序,提出了生态破坏问题的监控发现、实地核实、通报移交、督促整改等各环节要求,以促进建立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三是为防止出现“伪生态、真破坏”等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允许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明确要求通过开展工程实施生态环境成效评估实施监督。四、提升生态监测评估预警能力是重要保障科学、高效的生态监测评估体系有助于及时获取生态环境监督关键基础数据,是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生态监测体系仍有待完善,地面监测点位存在不足,各地区监测能力发展不平衡,对生态系统退化、生态风险预测预警能力需要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推动构建全面立体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督监测能力,以应对未来繁重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任务。要充分衔接生态环境部“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加快推动建立完善“五基(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巡护监测车和地面观测)”协同的生态遥感立体监测体系和监管平台建设,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质量监测,摸清生态本底及生态质量变化趋势,对影响生态质量的关键生态因子、人为活动干扰胁迫等进行综合监测,及时发现各类生态破坏问题,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并依法向社会公开。基于生态系统调查监测数据,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制度和监管指标体系,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状况评估,及时掌握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结构、质量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及其变化情况,强化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修复工作的支撑。探索研究建立生态预警指标和关键阈值,对生态功能退化进行预测预警。来源
其他

CAEP年度盘点 | 2022年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科技要闻

推动区域实现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宣传片于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2月15日在主会场中国角播出,展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实践经验。7、《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荣获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财联社联合主办2022中国ESG金融峰会

2022年12月22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财联社联合举办的2022中国ESG金融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高峰论坛汇聚了学、政、商等从事ESG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邀请了知名学者、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百余位嘉宾,共同探讨交流绿色金融体系构建、ESG投资与实践等多维度话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助力责任投资与价值增长,助推高质量发展。我院何军副院长为ESG金融峰会开幕致辞,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所董战峰副所长主持圆桌会议。峰会在线吸引了约20万人次观看直播。
其他

聚焦COP15中国角发布环境规划院《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推动区域实现共同富裕》主题宣传片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于2022年12月7日-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丽荣及成员赴加拿大蒙特利尔,投入第二阶段会议的磋商谈判,并参加中国角宣展环规院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多年的研究系列成果等活动。环境规划院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其他

喜讯 | 环境规划院专著《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获第十二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围绕理论、实践、管理、交流等方面持续开展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工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供稿
其他

面向碳中和的工业技术论坛成功召开

2022年11月15日,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第五期碳中和技术论坛。论坛以“面向碳中和的工业技术”为主题,通过线上方式举行,通过搭建产学交流平台,探讨国内外前沿技术,聚焦科学问题,就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展开讨论。4位院士、50多位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代表参加本期论坛,线上参会人员1.2万人。论坛由环境规划院严刚副院长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做题为《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成本与技术展望》的主旨报告。报告全面展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从历史累积、人均排放、GDP损失等多个维度解析了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碳排放差异;基于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主要研究机构相关结论的深入总结和分析,预测了风光发电、氢能应用等多个领域的投资,测算了我国碳排放重点行业碳锁定效应和资产搁浅成本,并针对工业、能源、交通、碳移除等重点领域,预测碳中和技术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孙丽丽做题为《多能耦合的短流程再造技术助力石化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旨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石化行业的生产、产品、能效、碳排放水平,总结了我国石化行业降碳面临的挑战、“减油增化”与降碳目标的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多能互补的短流程再造技术,识别了技术研究过程中的六大重大工程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李阳做题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现状和展望》的主旨报告。报告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CCUS的最新技术进展,包括二氧化碳捕集、驱油、资源化利用多项内容,系统介绍了国内CCUS主要工程实施情况,包括已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碳中和背景下的CCUS的应用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关建议。北京科技大学张建良教授做题为《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展望》的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与碳中和路径相关研究结论,重点分析了高炉炼铁减碳技术创新与非高炉炼铁的相关技术探索,对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上的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与相关思考。中国水泥协会孔祥忠执行会长做题为《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展望》的报告。报告基于水泥行业排放和技术现状,对水泥行业碳中和路径进行了预测,从燃料替代、原料替代、清洁电力等多个方面对水泥行业碳中和技术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国内相关技术试点工作,对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魏然总工做题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阐释了数字赋能对工业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系统地从各个行业、领域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减碳路径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碳中和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总结提炼了相关政策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对论坛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论坛围绕着工业领域碳中和目标和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各位院士专家的报告兼具深度和广度,报告内容覆盖钢铁、水泥、化工多个行业,以及碳中和投资成本、碳捕集利用、数字赋能等多个领域和角度,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部署要求,高屋建瓴、审时度势,对工业部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需要看到,工业碳中和面临的挑战颇为艰巨,许多技术存在关键性制约瓶颈,碳中和技术研发应用任重道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索。围绕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主题,我院先后在生态环境部和中国工程院的领导下,联合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煤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单位,深入研究主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为“1+N”政策体系中关于行业碳达峰的相关文件制定提供了基础。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加大投入,与兄弟单位充分协作,共同梳理我国工业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识别风险挑战、聚焦关键问题,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供稿
其他

人民日报 | 王金南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我们党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准确把握“双碳”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持之以恒推进气候治理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干部职工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日月开新元,光华启新篇。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取得的伟大成绩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发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环境规划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充分展现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谋划未来发展的蓝图,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报告中提到的一个个辉煌的新成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听到总书记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让我们备受鼓舞!”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博峰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细致做好双碳研究工作。伟大成就激励人心,更鼓舞斗志。风评中心副主任、支部书记曹国志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发展’为落脚点,牢记初心使命,实干笃定前行,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部门扎扎实实做好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支撑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生态所副所长、农工党党员许开鹏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一名生态领域科研工作者,更加感觉个人所从事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责任重大,下一步要奋发图强争取更大成绩!政策所党员贾真认为,二十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也为未来锚定了奋斗方向。作为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人员,要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作为研究目标与方向,服务低碳,助推绿色。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干部职工认真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盛况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其他

非凡十年 • 环境规划院的“守正”与“创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期,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出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入学习《纲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每个单位、每位环保工作者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环境规划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素养。在生态环境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决策支撑”为宗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围绕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强化“规划-政策-工程-风险”决策支撑研究实践,齐心协力,守正创新,争当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者和实践者。一全力支撑污染防治攻坚顶层设计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决向污染宣战。环境规划院自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编制,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顶层设计与全过程实施。1.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方案设计与实施十年来,先后参与《中共中央
其他

热烈祝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求实|创新|引领|和谐
其他

专家之声 | 许开鹏等: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改善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经济日报》邀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所副所长许开鹏研究员等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构建一体化保护修复机制主持人:为什么要进行生态保护修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许开鹏(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生态修复是指采取人工措施让受损的生态系统尽可能恢复到某一参照状态的过程,亦称生态恢复。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生态修复目标可能针对特定生态系统服务恢复,也可能针对一项或多项生态服务质量改善。我国生态本底脆弱,历史遗留和新生生态问题交织叠加,生态保护修复形势十分严峻。开展生态修复是整治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对推进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制度体系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状况稳中有升。2016年以来,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系统思想为指导,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实施了3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先后在全国24个省(区、市)选取25个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区域,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探索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的一体化治理路径。工程区域涉及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包括泰山、祁连山、黄土高原、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川滇生态屏障以及东北森林带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工程内容包括废弃矿山修复、水流域综合治理、土地综合整治、污染土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各部门持续加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原封禁保育、湿地修复、水土流失防治、防沙治沙、海洋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退耕还林5438万亩,治理沙化和石漠化土地面积1.8亿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3.04%,森林蓄积量达175.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88.02亿吨,总碳储量91.86亿吨;全国草地面积26453.01万公顷,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56.1%;湿地保护率达52.2%。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这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综合性规划,囊括了山、水、林、田、湖、草以及海洋等全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是新时代国家层面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本纲领。规划全面布局今后一段时期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出到2035年推进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主要目标,确定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三区四带”总体布局,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部署9项重大工程、47项重点任务和4方面保障措施。9大工程基本涵盖原有工程的核心区域和主要建设内容,是原有工程的接续和拓展,并通过统一规划、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解决现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交叉重合、分散投入等问题,从而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整体提升。转变单类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为主的模式,构建起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2021年开始,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整合财政资金,在3批工程试点基础上,确定2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主要支持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重点支持“三区四带”重点生态地区,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山水工程”成效显著主持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有哪些特点?取得哪些成效?罗明(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在大尺度上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有利于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及人工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全面增强生态产品供应能力。“山水工程”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系统、科学布局。基于五级(国家、省、市、县、乡)三类(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依据各类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政策和规则,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分区管治,量水而行,保护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围绕《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定的“三区四带”进行部署。目前,已实施5批44个“山水工程”。通过国家级“山水工程”示范引领,带动各地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实现路径。第二,制定“山水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带动绿色就业。2021年10月,财政部修订并印发《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治理资金使用和管理应遵循坚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公益方向、合理划分事权、统筹集中使用、资金安排公开透明等原则。根据《管理办法》,用于“山水工程”的奖补资金采取项目法分配,工程总投资10亿元至20亿元的项目奖补5亿元;工程总投资20亿元至50亿元的项目奖补10亿元;工程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奖补20亿元。自2016年起,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用于支持符合条件的“山水工程”。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从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面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第三,出台系列标准,为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指引。为提高生态保护修复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山水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总体架构“1+N”,指导各地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综合考虑自然生态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针对受损、退化、服务功能下降的生态系统实施“山水工程”。其中“1”是2020年发布的带有通则性质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N”是针对“山水工程”不同环节的技术要求,包括实施方案编制规程、验收规程、成效评估规范、技术导则、适应性管理规范等。“山水工程”对深入践行生命共同体理念,全面推动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发挥显著作用。截至2021年底,前3批25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200万公顷。其中,土地综合整治面积约18万公顷,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约5万公顷,流域水环境治理面积约11万公顷,污染与退化土地修复面积约29万公顷,森林、草原植被恢复面积约22万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面积约51万公顷。“山水工程”要求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自然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以区域或流域为单元统筹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宁夏贺兰山东麓“山水工程”实施后生态廊道逐步接续联通,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植物霸王当年生苗12株,主要野生动物岩羊、马鹿等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分别由2001年的1.6万只、2000只增加到现在的5万只、7000只。贵州乌蒙山区“山水工程”实施后威宁草海区域鸟类物种数量持续恢复,2020年共记录鸟类246种,比2010年多18种,2022年在草海越冬的旗舰物种黑颈鹤已达1889只,占全球种群数量近五分之一。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工程”实施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总数已上升到3890种,比原记录(2617种)增加1273种,野生脊椎动物622种,比原记录(443种)多179种,区内陆续发现并拍摄到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工程”为促进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物种数量恢复,建立了水中大熊猫——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有效保障了中华鲟洄游通道,江豚数量由2015年的2至3头增加到约17头。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工程”修建了白头叶猴生态廊道,种植了构树、榕树、木棉等白头叶猴喜食植物,引导猴群通过廊道迁移扩散,有效扩大采食范围,促进猴群种群交流和繁育。吉林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山水工程”,3年时间彻底拆除小水电站12座,畅通了冷水鱼洄游通道。科学借鉴国际经验主持人:国际生态保护修复的理念和实践对我国有哪些借鉴和启示?李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为应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修复的理念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开展,为我国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借鉴。生态保护修复是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与净增益的主要战略之一。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收益,通过自然资本核算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实践案例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如联合国提出的“减少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计划。2019年国际生态修复学会提出“净增益”的概念,通过定量评估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前后的净增益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修复成本与效益的边际效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旨在保护、持续性管理、修复自然或改善生态系统的行动,以高效解决社会难题,该理念对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缓解土地退化等方面至关重要。世界银行在2008年首次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分别于2016年和2020年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内涵及定义、8大准则及28项指标,并将该理念应用到全球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中,如哥伦比亚国家级森林保护计划、南太平洋小岛国海洋保护以及美国曼哈顿下城区气候适应性计划等。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的生态保护修复活动已成为保护地工作计划的优先事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地工作计划鼓励各国积极落实保护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修复与重建的相关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已有诸多针对保护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物种重新引入、清除入侵物种等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的成功案例,如波兰共和国别布扎国家公园的综合管理计划、俄罗斯“更新世国家公园”人为引入食草动物、尼泊尔基于社区的森林景观修复计划等。“再野化”与荒野保护修复已成为国际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理念。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荒野定义为具有大面积的、保留或被轻微改变的自然原貌,并且未分布永久或明显人类聚居点的区域,其内涵是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具有多重价值的野性自然区域。“再野化”的概念已从最初以保护大型食肉动物栖息地连通性为目标的修复手段,逐渐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对狼的重新引入、巴西迪居甲国家公园对物种的重新引入以及欧洲通过“再野化”方式创建的“新荒野地区”等皆为“再野化”的具体实践。灵活可调适的适应性管理过程已成为生态修复管理的主流理念之一。近十年来,卫星遥感影像、物联网、无人机等生态系统观测和实验网络发展迅速,并且通过搭建长期有效的数据监测平台为制定适应性的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提供了必要信息,使科学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性持续提升。适应性管理根据监测、评估和结果反馈,以保障生态修复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持续调整,基于“反馈循环”模式以达到预期设定的修复目标。借鉴国内外生态保护修复的研究和实践,未来我国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一是加强和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中国落实需结合实际情况,如快速发展的自然资源利用和城乡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人类活动密集区与自然保护修复矛盾。二是深入研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理论、方法、技术、标准和模式。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基于复合生态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系统性工程,亟需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理论体系与集成模式。三是完善生态修复项目的多元融资政策。我国生态修复活动多依赖财政资金投入,应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确保修复项目获得持续性资金支持。四是加强荒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与探索。荒野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荒野生态保护修复以及生境“再野化”是未来生态修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五是推动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与应用。目前生态修复主要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对人类活动密集区的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尚未给予足够重视。综合施策实现有效治理主持人:生态保护和修复还面临哪些问题,下一步应如何改进?孙然好(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大量探索与实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过度修复。从污染综合防治转向系统生态治理的总体要求已经深入人心,但也存在过于强调人工干预措施和恢复数量指标,忽视生态恢复要适应生态系统演变阶段及地域性规律的现象。如在干旱地区大量造林,在地形、土质、水分等不具备绿化条件的矿区生硬绿化,在河道生态修复中为达到防洪标准过度清淤和硬化等,投入大量经济成本,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二是急迫见效。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需要一定时间,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恢复到顶级群落。工程实施后,要求短期见效不现实,也违背自然规律。当前部分生态保护和修复考核指标缺乏不同时间尺度的考虑,造成个别工程为了迅速满足数量指标,采用速生植物、外来物种等;工程思维较重,过度采取灌溉、施肥等人工辅助措施进行生态恢复,重短期效果、轻后期维护,没有重视培育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机制。三是缺乏多功能目标设计。由于在大气、土壤、水质、防洪等方面有较为明确的标准和考核目标,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在以上几个方面比较重视。相对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等方面尚显不足,近30年来,我国人工绿化和再造林面积约占全球植被绿化面积25%,超过34%的陆地面积经历了植被类型的变化,然而植物群落复杂度呈显著下降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没有充分体现。四是缺少社会发展协同机制。“协调布局、系统治理、人地和谐”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阶段性、递进式目标,当前许多生态修复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脱节,忽视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多重属性。面对上述问题,有如下建议。加强全链条科技支撑能力。生态修复涉及流域、生态系统、场地等不同尺度,相应空间尺度下的格局与过程耦合关系及其生态功能均有差异,应加强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本底调查和机理研究;尊重生态系统恢复的演化阶段,构建生态系统敏感空间和关键节点的预警和识别技术体系;加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作用,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要素与城、村、路、矿等人类社会要素的和谐布局与有机统一。强化综合成效考核评价。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的环境影响评价要与成效考核评价充分衔接,制定不同类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规范,强化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等长期生态目标;考核评价中要统筹生态系统近远期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态修复工程与旅游康养、有机农业、绿色能源等产业结合,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居民福祉,提高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性;建立社会—生态综合成效考核评价制度,纳入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生态修复的初始目标通常根据某个阶段的静态问题设计,随着不同生态修复工程有效实施,生态问题会变化或区域转移,要有适应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调整机制;在调整和管理中多做减法,降低人为干预,改变当前许多生态修复工程的人为痕迹过多现象,将成本投入与效益产出、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资金投入比例作为重要的动态调整依据。鼓励多部门协调和多主体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主体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不同部门,要建立不同管理部门协作的常态化机制,统筹考核目标和监督监管;加强项目全过程咨询和监理,授权具备资质和管理经验的机构推进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落实总体修复目标;生态修复投资大、收益慢,须充分量化风险和收益并适度让利,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加入;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保障不同等级市场主体投融资权益。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9月22日,12版智库
其他

环境规划院全面支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其他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核算专委会成立大会暨专委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2年9月1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核算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实现”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线上线下同时举办,来自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等单位的专委会委员现场参加会议,部分专委会委员和来自全国各地关注生态环境核算工作的近300位专家学者线上参加。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何军副院长主持。
其他

王金南院士专著《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领衔专著《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实践》由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全书约70万字。2020年8月15日王金南院士在安吉召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第一次相对完整地提出,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需要大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在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上,王金南院士做了“迈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主旨报告,倡议全球大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扩展全球自然资本和生态财富,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主流价值。为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辽宁大学等研究单位和专家,组建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研究专家组,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生态产品与自然资本联合实验室,王金南院士担任主任,又相继在《中国环境管理》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发表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发展框架研究》和《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及其应用》两篇文章,得到了学术界一些同行的高度认同,也引起了决策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2022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王金南代表提交了《大力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赋能革命老区绿色发展》的两份人大代表建议。《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理论与实践》专著是一部深入思考和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集体作品。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一个新提法、新思路、新产业,需要系统全面、多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终将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石产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产业、建设美丽中国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支柱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汇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产业和促进共同富裕人人享有美好环境的普惠产业。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探索、新目标、新任务。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加入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探索和实践中,共同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美丽地球家园做出新的贡献。
其他

专家之声 | 程亮、陈鹏:气候投融资试点应加强谋划 打造亮点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此次共有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获批,包括12个市、4个区、7个国家级新区。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双碳”项目落地实施提供基础保障。2021年12月发布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气候投融资试点的目标,即通过3-5年的努力,试点地方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试点地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重谋划特色和亮点举措。第一,创新“双碳”领域绿色金融产品。将绿色信贷利率与碳减排绩效建立联系,可以从融资端入手实现碳减排正向激励,基于风险收益对等原则体现高碳资产高风险高授信利率,对健全气候项目投融资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试点地区金融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当地商业银行,创新设计与碳排放量挂钩的绿色信贷产品,研究建立碳排放量与信贷利率挂钩的实施细则,对不同减污降碳表现的企业实施差异化授信利率,并积极争取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等绿色信贷资源。推动开发气候风险相关绿色保险产品,中国人民银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多年实践研究提出七大类绿色保险产品,包括环境损害风险保障类、绿色资源风险保障类、绿色产业风险保障类、绿色金融信用风险保障类、巨灾或天气风险保障类、鼓励实施环境友好行为类、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类。试点地区应科学评估当地主要气候风险类型,对接当地保险机构,推进与本地区主要气候风险类型相对应的绿色保险产品。比如,森林覆盖率高且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可推行生态碳汇保险,第一产业占比高且受气象和市场条件影响大的地区可推行农业保险,低碳技术研发资源分布密集的地区可推行绿色科技保险,太阳能和风能丰富的西部地区可推行清洁能源发电保险。第二,引导市场主体积累碳资产并从中获益。根据碳排放交易网提供的信息,碳资产指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政府分配给企业的排放量配额,企业节能技改增加的可交易排放量配额,以及企业开展零碳排放项目或碳减排项目且成功申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或者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项目(CCER)所产生的可交易减排信用额。碳资产可以交易获益,又可以进行抵(质)押贷款,还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政策进行价值转化。试点地区应积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强化碳资产不断增值的市场预期,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发挥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等合力作用,开展节能技改、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加碳汇等活动,积极获取并拥有碳资产,促进形成拥有并处置碳资产所获收益大于获得碳资产所需成本的良好格局。第三,建立财政资金引导的生态风险补偿资金。我国碳定价机制尚不完善,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价格仅相当于欧洲(EU—ETS)碳市场碳价的10%左右,同时碳税尚未征收,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投资回报机制不够完善。绿色低碳相关企业进行信贷融资时,金融机构通常会要求提供担保或保证保险,从而带来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为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试点地区可综合评估本地区财力情况,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探索实施由财政资金引导建立生态风险补偿资金。当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完备时,不良贷款率很低。在不产生不良贷款的情况下,财政资金不会产生损失。生态风险补偿资金的建立,既不会带来较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又能够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第四,夯实气候投融资基础支撑工作。试点地区要对标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基于本地区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建立本地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区分政府事权和企业事权两类项目,测算资金需求。根据任务紧迫性、技术成熟性、回报完善性等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上确定项目包装和落地实施顺序,将有限资金集中用于最优先的绿色低碳领域。为完善项目商业模式,对属于政府事权的项目,要采用最优的实施模式,合理设计资金筹措来源渠道。对属于企业事权的项目,要落实或优化财政、金融、价格等配套政策,健全项目投资回报机制。打造气候项目和资金信息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入库项目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建立碳核算和信息披露机制,试点地区可探索开展企业碳会计制度,明确各类排放源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方法,构建碳排放清单。定期开展企业碳审计,有条件的地区可聘请独立第三方核验碳核算信息。建立环境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社会监督,支持当地金融机构对本地区金融支持项目进行碳核算并披露气候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年8月19日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
其他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2年会在赣成功举办:聚焦“绿色低碳新动能 推动构建新格局”

论坛开幕式2022年8月19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2年会”在江西赣州举行。论坛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年会并讲话。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出席并致辞,论坛副主席、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视频致辞。会议开幕式由论坛副主席、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主持。黄润秋对论坛成员和参会代表给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坚实的底色。要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下功夫,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调整,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在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上下功夫,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深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上下功夫,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推动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论坛主席
其他

环境规划院联合相关单位发布《美丽中国在行动2022》报告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重要标志。为加强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与经验交流。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等单位及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共同编制了《美丽中国在行动2022》报告。2022年8月19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在“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2年会”上发布《美丽中国在行动2022》。
其他

重磅 | 首个生态领域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文件发布

为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规范涉及森林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其他

中国碳中和技术平台(CNTD)公开上线

技术创新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构建碳中和技术平台对进一步加强碳中和技术推广、促进以技术为基础的碳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以及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等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广泛收集并系统梳理中国各行业主要低碳减排技术的减排效能和经济性参数,构建了中国碳中和技术平台(China
其他

招聘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技术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2022年招聘公告

报名人员在文末下载附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2年招聘报名登记表》,按要求填写完毕后发至liujie@caep.org.cn邮箱,并附个人详细简历。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8月31日。
其他

专家之声 | 王金南等:解读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文件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部署要求,近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重要文件之一,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行系统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机制,为2030年前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提供行动指引。一、深刻认识减污降碳一体谋划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较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4.8%,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渐成常态。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较2015年升高18.9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下降8.5个百分点,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不断增多。截至2020年底,中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48.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9%,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8%。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我们要看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仍然存在。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仍有四成左右空气质量未达标,PM2.5平均浓度较世界卫生组织准则值高出6倍;海河、黄河、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超40%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用水量均为中等发达国家两倍以上。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面临艰巨挑战。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高度同根、同源、同过程特性和排放时空一致性特征,化石能源消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均是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这意味着减污和降碳具有一致的控制对象,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协同推进。面对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压力与迫切需求,《方案》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统筹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温室气体等多领域减排要求,在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整体性的基础上,以碳达峰行动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提升减污降碳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二、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推进的任务体系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点是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手段是强化减污降碳的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途径是通过减污和降碳两个领域工作的深度耦合和同频共振,实现提质增效。一是强化源头防控,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产业结构、生产体系和消费模式。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是高碳能源结构和高耗能、高碳产业结构问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柴油货车为主的交通运输结构是造成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方案》把实施结构调整和绿色升级作为减污降碳的根本途径,要求大力支持电炉短流程工艺发展,水泥行业加快原燃料替代,石化行业加快推动减油增化,铝行业提高再生铝比例,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动能源供给体系清洁化低碳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重点削减散煤等非电用煤。加快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运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二是突出空间协同,更好发挥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综合效益。环境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高度类似的空间聚集特征。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碳排放量排名前5%的网格,合计贡献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8%,同时贡献了NOx排放总量的60%、一次PM2.5排放总量的46%和VOCs排放总量的57%,大气污染严重区域与二氧化碳排放重点区域高度重叠。为此,在充分考虑碳排放气候影响均质性和污染排放空间异质性的特征基础上,《方案》提出要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增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要求污染严重地区加大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力度,加快推动重点区域、重点流域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研究建立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和碳达峰目标为导向的产业准入及退出清单制度;到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量的50%左右。通过加强空间协同调控,在落实全国降碳任务的同时,有效提升区域减排效益和环境改善效果。三是加强技术优化,增强污染防治与气候治理的协调性。统筹水、气、土、固废等环境要素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要求,优化治理目标、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强化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强调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构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及热能利用技术。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路线,推动污染地块植树造林增汇,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新能源项目。在固废污染防治方面,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有机垃圾填埋,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四是注重政策创新,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优势,加强减污和降碳工作在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的统筹融合。推动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相关排放标准,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可行技术指南、监测技术指南。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研究探索统筹排污许可和碳排放管理,推动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开展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充分运用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三、着力打造减污降碳一体实施的行动模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只有落地才能增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落地见效,需要在多层次、多领域推动试点的基础上,科学评价相关成效,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由点及面在全社会形成减污降碳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一是开展多维度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示范。充分考虑重点区域、城市、园区、企业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控排潜力,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做法和有效模式。区域层面加强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城市层面探索不同类型城市减污降碳推进机制。产业园区层面探索资源能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的机制和方法,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企业层面探索实现多种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先进技术,并探索打造“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通过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和案例。二是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体系。《方案》首次在文件中提出协同度概念,要求开展重点城市、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度评价研究,并明确“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的工作目标。通过建立协同度评价体系,有效发现在减污降碳工作中存在的薄弱领域和主要问题,找到潜在的不协同和不够协同的领域,为及时调整优化工作重点和推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统一基线的评价工作,在时间尺度上反映减污降碳工作的持续性进展,便于横向之间进行比较,进而为梳理总结特色工作和推广先进经验提供基础。三是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基础能力。《方案》提出要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强化经济政策,提升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核心驱动力,围绕能源、电力、工业、交通、建筑以及生态碳汇等领域的减污降碳技术发展需要,加强科技落地和难点问题攻关。经济政策是落实《方案》的重要保障,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实施有利于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政策,引导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基础能力是提升减污降碳的根本支撑,拓展完善天地一体监测网络,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研究建立固定源污染物与碳排放核查协同管理制度,实行一体化监管执法。作者:王金南,严刚,雷宇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年6月20日原标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
其他

环境规划院全面支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印发实施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的部署要求,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进行了系统谋划和详细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实施机制,将在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治理、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工作格局、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作为《方案》的核心技术支撑单位,组织了由严刚副院长牵头,由碳中和中心、大气所、水所、战略所、投资所、生态所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团队,从2021年7月起,全面支撑《方案》研究起草工作。结合大量调研和访谈工作,梳理了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本工作框架和任务体系,在强化源头防控、统筹多环境要素治理和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推动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为《方案》提供了关键支撑。下一步,为推动《方案》落地见效,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环境规划院将继续配合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一是结合环境规划院在多环境要素综合管理和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优势,推动重点区域、城市、园区、企业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二是推动建设减污降碳协同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我院开发的减污降碳协同指数(ISEC),指导各地及时调整优化减污降碳协同工作重点和推进策略;三是继续开展相关经济政策和管理机制研究,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基础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获取更多详情请点击下面蓝字“阅读原文”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求实|创新|引领|和谐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美丽中国研究中心)2022年招聘公告

根据面试通知的具体要求,请携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2年招聘报名登记表》、身份证、学历证明等原件参加面试。(四)政审、体检和公示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2022年招聘公告

注意:本次招聘采取发送电子邮件的报名方式,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简历投递方式。主要成果(发表文章、专著等)请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2年招聘报名登记表》中“学习工作经历”一栏中填写。
其他

我院风评中心荣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关于表彰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决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获评“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风险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创建于2010年,主要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与处置、生态环境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化学品与环境健康管理、生态环境法律技术方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为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支持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参与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中心长期支持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和环境公益诉讼工作,参与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等司法解释的编制、释义和征求意见工作。在中央重点改革工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启动后,中心参与起草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全国试行工作总结》等10余项重要改革材料和理论研究成果。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3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启动以来中心撰写各类改革相关方案、计划、总结、宣贯材料累计超过20万字,为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广泛宣传环境法制理念,支持生态环境普法能力建设中心将宣传普及环境法制理念作为自身责任,积极协助全国各级相关单位开展生态环境法制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了大量调研和讨论,中心工作人员作为授课人为全国及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司法部系统人员主讲生态环境法制理念、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内容近百次,覆盖北京、河北、吉林、安徽、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新疆等全国大部分省份,累计培训人数过万人,传播了习近平总书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文明思想。同时,参与制定司法部、生态环境部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执业分类和机构评审的相关规定,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牵头构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技术依据中心基于十余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领域的积累和大量的案例实践经验,牵头编制并协助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其他

CAEP:“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

2月18日(周五)上午10:00,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A厅(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万军,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会全文实录:新闻发布会现场图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任
其他

国内首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领域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2021年12月22日,我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组织编制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术语》(以下简称CCUS术语标准)正式发布,标准编号为“T/CSES
其他

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正式发布(附数据下载)

核算、计量和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从消费端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和基于产业链推动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数据支撑。为方便组织机构、企业和个人准确、便捷、统一地计算碳足迹,建立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且覆盖较全面的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CCG)统筹下,组织24家研究机构的54名专业研究人员,建设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并且全部公开。《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主要基于《ISO
其他

重磅 | 二〇二一从十大热词看生态环境

2021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共同经历的,抑或振奋人心,抑或出圈热议的热点事件和关注焦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形势分析中心联合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对《光明日报》、生态环境部官微、《中国环境报》等重要媒体发布的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文章进行词频分析,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生态环境领域热词,同时对每月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文本进行主题聚类分析,得出受到媒体高度关注的主题词,最终从中甄选出10个兼具社会关注度和工作重要性的热词。01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一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由系统谋划进入部署实施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29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8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意见》,明确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明确攻坚策略、深化攻坚路径、拓展攻坚领域、延伸攻坚范围、强化攻坚手段,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由战略部署细化为时间表和施工图。02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年,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由重大战略决策向科学系统部署迈出关键步伐。自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宣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工作统筹有序展开。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部署碳达峰碳中和任务。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工作。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成为指导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举行,中国和美国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推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系统部署,坚定不移推进。03美丽中国这一年,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征程。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谋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1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中宣部等六部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部署安排重点任务和专题行动,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2月5日,《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及行动方案(2020—2025年)》印发,提出“三个台阶”目标愿景,成为我国第一个推进美丽中国典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9月11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1年会”组织召开,发布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与行动、2035美丽中国目标与低碳发展情景等研究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清晨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群山青翠,云雾缭绕,景美如画。新华社发04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这一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力有序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举措,有力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4月上旬,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进驻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省(区)开展督察。5月8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印发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办法》,进一步完善督察制度体系,指导督察工作实践。8月下旬,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进驻吉林、山东、湖北、广东、四川5省及中国有色集团、中国黄金两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12月上旬,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进驻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4省(区)开展督察。截至目前,累计曝光65个典型案例,有序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人工沙滩,小朋友体验“赶海拾贝”。新华社发05“两高”项目这一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开局,各地纷纷拟上马一批重大项目,其中“两高”项目比重达六成以上。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部分节能形势严峻地区谈话提醒视频会议,明确把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拿下来。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提出严把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在“两高”项目环评中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试点。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要求各地建立在建、拟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明确处置意见。9月下旬,中纪委网站连续发文密集关注“两高”项目,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工作列为对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纳入监督台账跟进监督。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得到有效遏制。06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长足进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作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内容。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这是生物安全领域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这是我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讲话,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方向,多国政要视频参会,会议发布“昆明宣言”。10月19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八项重点任务,切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贵州威宁的居民在仙水窝光伏电站放养的羊群。新华社发07碳排放权交易这一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扬帆起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2月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印发,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责任压实到重点排放企业。3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的意见,积极推动立法进程,夯实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基础。5月14日,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碳市场制度保障体系。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12月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60多亿元,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08
其他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正式发布(附全文下载)

2021年7月23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组织召开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发布会。会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严刚副院长主持,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黄维和院士、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李阳院士(助理赵清民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薛强所长、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张希良所长、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开发公司李清总经理等专家与会指导。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博峰、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处长张贤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等14家单位的40余名报告作者与学者参与交流讨论。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院士首先致辞,对三位报告召集人(蔡博峰、李琦和张贤)、报告作者、报告评审专家和与会指导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王金南院士表示,我国在CCUS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和商业化探索方面已开展大量工作,呈现了技术路径多样、项目种类齐全、部署发展良好的格局,在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背景下,CCUS技术将具有更高的应用与发展潜力。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博峰研究员作为报告召集人做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总体汇报。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国内外CCUS领域的49名研究人员撰写报告,经过13位权威专家的评审,完成报告。报告指出,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减排需求来看,依照现在的技术发展预测,2050年和2060年,需要通过CCUS技术实现的减排量分别为6~14亿吨和10~18亿吨二氧化碳。2060年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和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DACCS)分别需要实现减排3~6亿吨和2~3亿吨二氧化碳。从我国源汇匹配的情况看,CCUS技术可提供的减排潜力基本可以满足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需求(6~21亿吨二氧化碳)。我国CCUS技术整体处于工业示范阶段,但现有示范项目规模较小。CCUS的技术成本是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CCUS技术成本未来有较大下降空间。预计到2030年,我国全流程CCUS(按250公里运输计)技术成本为310~770元/吨二氧化碳,到2060年,将逐步降至140~410元/吨二氧化碳。报告建议:(1)明确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技术发展路径;(2)完善CCUS政策支持与标准规范体系;(3)规划布局CCUS基础设施建设;(4)有序开展大规模CCUS示范与产业化集群建设。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研究员作为报告召集人做了《碳中和背景下CCUS定位与展望》报告。张贤研究员从4个维度详细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创新点:(1)重新定义了CCUS技术在中国低碳发展中的作用;(2)从不同视角给出了CCUS技术贡献,打破了地质、环境、工程、经济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CCUS潜力判断的差异性;(3)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于未来的CCUS发展路径进行预测,对于技术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4)有针对性地提出4点政策建议。参会院士和专家对于报告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把年度报告系列做成CCUS领域的重要品牌。《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CCUS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支撑政策制定者在战略、规划和政策层面开展CCUS相关工作,有助于研究者基于当前对CCUS的认知确定未来不同时期的排放锚点,同时也有助于公众了解CCUS相关知识,认识CCUS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将结合专家的建议,继续开展CCUS年度报告编制工作,除此之外,也将进一步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和工作优势,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实现路径、技术创新和管理体系等领域深入开展研究,服务于国家、地方、行业和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和评估工作。点击下面“阅读原文”下载《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1)――中国CCUS路径研究》全文。
其他

我院在Sci Total Environ发文提出碳中和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路径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8784.
2021年7月10日
其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2021年招聘公告

岗位条件:能源、环境、大气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硕士及以上学历。写作功底扎实,具有能源情景、大气污染物排放、碳排放、费效分析等相关模型研究基础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