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专题 | 长三角历史漫谈:如何整合水管理与空间规划?| 谢雨婷 克里斯蒂安·诺尔夫 弗洛伦斯·范诺贝克

谢雨婷等 风景园林LAVISION
2024-08-31

全文刊登于《风景园林》2022年第2期 P39-45

谢雨婷,克里斯蒂安·诺尔夫,弗洛伦斯·范诺贝克 . 长江三角洲水管理与空间规划的整合:历史回顾与展望 [J]. 风景园林,2022,29(2):39-45.


长江三角洲水管理与空间规划的整合:历史回顾与展望


谢雨婷

女 / 博士 / 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讲师 / 研究方向为景观与区域规划


(比利时)克里斯蒂安·诺尔夫

男 / 博士 /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风景园林与空间规划研究所助理教授 / 研究方向为城市化地区应对环境挑战的景观策略


(比利时)弗洛伦斯·范诺贝克

女 / 硕士 / 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讲师 / 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中的城市生态学、遗产保护和协作式规划策略


摘要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多重水风险。近几十年集中式的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严格的土地利用管控措施被广泛实施来管理洪水风险,如今面对更具适应性、生态性的解决方案的需求,这些措施受到了质疑。借鉴三角洲都市主义的理论与方法,从基质、水管理和城市化3个子系统的动态关系视角回溯长三角区域空间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在由重大历史事件界定的5个时期中,水管理从受制于基质条件过渡到主导城市化,再到与城市化对立,扮演了不断变化的角色;3个子系统变化速率的巨大差异是打破它们之间平衡的重要因素。这一段历史回顾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整合水管理和空间规划提供了多学科的视角,对地方性传统水管理方法的重新认知为研发分散式的适应性水管理策略以及多尺度的空间规划和治理工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水管理;三角洲都市主义;历史演变;长江三角洲



1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面临的水风险

长江三角洲面积为3.69万km2,总人口超过6 755万,平均人口密度为1 830人/km2,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主要聚集在大都市区,也分布在由水网连接的小城镇和乡村聚落(图1)。


1 2018年长三角的城市化区域


受脆弱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化的影响,该地区面临着四大水风险:洪水、淡水缺乏、水污染以及水生态退化。它们威胁着长三角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为解决这些复杂而相互关联的水问题做出了巨大努力。由水利部门主导的技术性水管理措施,由于缺乏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协作,导致水资源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在物理空间和管理程序上互相冲突,难以协调。2018年,“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协调长三角水管理和城市化的关系提供了新契机。

水管理和城市化的动态平衡是长三角发展的核心,在不同时期和尺度下得到实现。该过程形成的丰富的水系与城市格局,是长三角地域特征的重要载体。近年关于长三角的水管理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土地围垦、气候变化、水乡生态与社会、圩田景观以及水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水管理在长三角城市化和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借鉴了三角洲都市主义的研究方法,将长三角的现状理解为基质(地形、水文和土壤等)、水管理(土地围垦、水利工程建设和圩区治理等)和城市化(交通基础设施、乡村聚落、水乡城镇、海防卫所和大都市区等)3个子系统持续相互作用产生的累积结果。以区域尺度的历史地形图(图2)的分析比较为基础,结合苏州地区的水利技术文献和多类型的地图,着重探讨了水管理和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根据时间轴上的人口数据、主要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历史事件或政策作为区分历史时期的转折点,将长三角的水管理和城市化的演变过程归纳为5个时期(图3)。本研究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关键驱动力进行陈述,并以统一的图析方式阐明在各个时期长三角的水利建设是如何塑造特定的城市化模式。


2 1639年长三角以群岛形式呈现

3 长三角5个发展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口增长(公元元年—2018年)


3 水管理与城市化发展的5个时期

3.1 时期1:成陆中的三角洲及适应性聚落(距今约6 000年—610年)

长三角的基质特征与其作为三角洲的起源和地貌发育相关。河流冲积物和海流间复杂的作用塑造了地貌,即由沙堤形成的海岸带环绕着太湖平原的碟形洼地(图4)。在三角洲发育的动态背景下,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沿着河流和不断发育的三角洲海岸线分布(图5)。对三角洲低地的围垦可追溯到春秋末期,在秦代、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移民和水利技术推动了圩田的发展,长三角各地陆续出现分散的初级圩田(图6)。

在长达4个多世纪里,3个子系统的演替缓慢。长三角的聚居、围垦和筑圩活动的分布受制于地形、水文和土壤等基质条件,即定居点分布在高地,水利和农业建设集中在沼泽洼地。


4 现今长三角的地貌模型

5 新石器时代、唐初与南宋长三角海岸线及高地上的定居点

6 公元前 500 年左右平原中部低洼地带建造的初级形式的圩田


3.2 时期2:圩田景观中的水乡城镇和村庄(610—1912年)

隋炀帝大业六年,运河古道被疏浚和拓宽。7—10世纪,江南运河建设和第一个通盘规划的集约化圩田体系建立。810年,苏州至平望间的吴江塘路的修建(图7、8),推动沿线航运和圩田的发展。唐中叶后,太湖下游创置三大屯田区,五代吴越时期设“都水营田使”,使塘浦圩田系统迅速形成、巩固、发展。通盘规划的塘浦圩田广泛分布于苏州和上海之间的沼泽地区(图9),可分级分片控制洪水以及蓄水供高田灌溉。


7 苏州至平望间的吴江塘路

8 吴江塘路宝带桥遗址


国家统一经营的大圩古制及其水管理系统在宋代分割成零乱的民修小圩,形成结合农业、渔业和小型村庄的综合自治系统(图10)。10—19世纪,以小圩为单元的水利管理和税收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到明清时期,太湖平原水系交汇的关键节点上形成由城市、市镇、村庄等组成的多层级聚落网络(图9)。


9 明清时期长三角下游地区沿水系分布的高密度城镇和圩田

10 典型小圩的平面图


从唐中叶至吴越时期的200年间,随着水路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增加和变化加速,对长三角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发展造成显著影响,为宋代的农业大发展和明清时期的城市化奠定基础。相较水管理子系统,基质子系统在这一时期不再起到决定性作用。

3.3 时期3:海塘系统竣工及海岸带城市化(1368—1949年)

在明清两代,江南海塘不断修建和加固。1742年长三角沿海形成连贯的海塘系统,海岸带城镇加速发展(图11)。清雍正皇帝推进通塘体系的形成。


11 18 世纪贯通的江南海塘和沿线城镇


随着黄浦江口海塘工程的完工(图12),上海的发展促使太湖流域国土开发结构发生巨变。东晋初期,上海还是小渔村。海岸线泥沙淤积导致耕地的保护和扩张,促使上海作为独立县逐步自治,并于1553年升级为城市。1842年,鸦片战争迫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并迅速成为经济引擎(图13)。至1936年,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12 1753年黄浦江口的石塘

13 19 世纪中期上海成为长三角的新门户和中心


从1909年起,上海港口通过铁路和公路与南京和杭州相连,长三角的发展重心得以向东延伸。位于沪宁、沪杭铁路和公路沿线的城镇受益于第二波发展,而农村地区仍依赖分散的水路交通。历史上的圩田系统被规则式路网覆盖。

在这一时期,长三角南、北海岸线海塘系统的完工为海岸带的城市化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成为促使上海加速城市化的转折点。连接上海的铁路和公路的建设使沿线城镇得以发展,继而影响了长三角的领土发展。海塘系统的竣工是触发海岸带城市化的关键驱动力。

3.4 时期4:农业集约化下的乡村密集化(1949—1978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政府鼓励农民修复水坝、疏浚运河和加固堤坝以恢复生产力。多数乡村地区仍沿袭宋代以来的小圩体系。1954年的洪水使得全流域80%的圩区破圩。

20世纪50—60年代,联圩并圩作为“大跃进”运动的一部分被全面推广,部分水网被拉直或填埋(图14),提高了当地农业生产力和防洪能力,却削弱了整个流域的蓄水和排水能力。为此,水利部在20世纪60—70年代进行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图15)。


14 1954和1987年吴县北桥乡樊店联圩的农田水利建设

15 20世纪 60—70年代通过围垦湖泊修筑圩田


这一时期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上海等大城市作为区域驱动力的作用式微,农村地区的空间再开发受计划经济和农村工业化政策的影响。随着小型产业的引入和连接城镇的道路系统的建设,农村地区复兴。道路网络的广泛覆盖在推进沿线乡村和城镇发展上起决定性作用(图16)。


16 20 世纪70年代末道路基础设施网络和沿线城镇


3.5 时期5:大都市区及标准化的水系统(1978年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剧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使长三角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发生了最根本的变化(图17)。城市建成区产生大量的不渗水表面,耕地的显著减少削弱了流域的蓄洪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出现水质型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水风险。


17 1983年和 2018年长三角的城市土地覆盖


在这个大规模城市化的时期,长三角的水管理已成为一项由水利部门管控的专业技术问题。但仍然面临圩区治理缺乏统筹、圩区规划与区域防洪规划不协调等问题。当前水管理和空间规划之间的矛盾也无法调和。推行的针对缓冲区、退界和土地利用的严格规定被用于防洪和改善水质,导致了水系和城市建成区之间不可逆的空间分离(图18)。水网被填埋和截弯取直,和新的道路系统一起划分出大型规则式的地块(图19)。水网在驱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降级,如今只作为划分城市功能区的限制要素。


18 城市建成区和水系之间的空间分离

19 2002和 2015年大规模城市化造成大量水网的重构和标准化


以往的历史发展时期,治水营田与城市化齐头并进,以整合的方案来动态平衡水管理和城市化这2个子系统。然而从1978年至今,城市化速率以20年为单位,随着时间推移急剧增加,对长三角的生态、水文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从而助推以服务城市化为目标的水利工程建设和圩区治理。水管理和城市化子系统之间的分离,从根本上扭转了长三角城市化与水的关系。


4 结论:从回顾到展望

1)通过历史回顾发现水管理和城市化子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长三角农业、水利和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水管理在长三角国土空间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与其他2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从受制于基质的子系统(时期1)过渡到助推城市化的决定性子系统(时期2、3),到现今与城市化子系统相互对立(时期4、5)。3个子系统变化速率的巨大差异也是打破它们之间平衡的重要因素:长三角的基质子系统在长达4个多世纪里演替缓慢;从唐中叶到20世纪中叶,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变化加速,但仍远低于1978年至今以20年为单位的城市化速率。

2)从历史回顾到展望未来,在国土空间体系转型的背景下,整合的水管理和空间规划体系是在城市和水之间构建新的对话形式的突破口。对长三角地方性传统水管理方法的重新诠释和借鉴,可以激发分散式适应性水管理策略,从而重建水管理与城市化的动态平衡。近10年,绿色基础设施、水敏性城市和“海绵城市”等是在该议题上的创新实践。嘉兴市作为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其百余个建设项目局限于场地尺度,在圩区或流域尺度仍未进行大范围的施行。2018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经历重大转型,在多尺度推进水管理和空间规划的整合,由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统一涉水和城镇开发的各类专项规划。在新时期城市化的加速进程中,亟须探索多尺度的规划和治理工具来协调推进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圩区治理及流域尺度的防洪与空间规划。

本研究是从长三角区域空间发展维度整合现有历史地理、水利学、风景园林以及城乡规划学科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一次有益尝试,为进一步构建长三角都市主义的研究框架以及支持与其他三角洲的跨地区比较提供了研究基础。




致谢: 

感谢邹洁和应佳欣对本文内容和图片的翻译和校正。


注释:

① 圩田是指筑造堤坝,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水利田;围田属于自发式较低级的开发,圩田建设需要更高的农业和水利技术。


图表来源:

图1、9、11、16、17、19由作者绘制,图5由作者根据参考文献[24]绘制,其中图1、5、9、11、16、17底图来源于Google地图(2018年),图19底图来源于Google地图(2002年和2015年);图2和图7引自参考文献[19];图3由作者绘制,其中人口数据引自参考文献[20]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拼贴图片来源(从左至右):参考文献[26]、《东南水利七府总图》(1639年)、《耕获图》(北宋杨威绘)、《乾隆南巡图》(1770年徐扬绘)、《不列颠百科全书》(1886年上海地图,引自www.commons.wikimedia.org)、上海黄浦航拍图(1920年)、参考文献[35](上图)、《农村的未来》(下图,1958年张玉清绘)、上海市临港新城航拍图(上图,作者于2020年拍摄)、同里水利博物馆展览中的“太浦闸和太浦泵站”(中图)和“望亭枢纽”(下图);图4由作者于2017年拍摄,模型由西交利物浦大学-鲁汶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三校联合“江南水都市主义”国际工作坊制作;图6引自参考文献[26];图8引自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reciousbeltbridge.jpg;图10引自参考文献[28];图12引自《江南海塘图》(1753年);图13引自https://www.virtualshanghai.net/Photos/Images?ID=20833;图14引自参考文献[35];图15引自参考文献[36];图18由作者于2018年拍摄。



为了微信阅读体验,文中参考文献标注进行了删减,详见杂志。

参考文献

[1] XU Y P, XU J T, DING J J, et al.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Hydrolog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2(6): 1221-1229. 

[2] YUAN W, JAMES P, YANG K.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iver System: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6(2): 102-108. 

[3] EVANS E P, CHENG X T. China/UK Scientific Cooperation Project: Scenario Analysis Technology for River Basin Floo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Taihu Basin, Summary Report[C]. London: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 2010. 

[4] NOLF C, XIE Y T, VANNOORBEECK F, et al. Delta Management in Evolution: A Comparative Review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Rhine-Meuse-Scheldt Delta[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21, 5(2): 597- 624. 

[5] NOLF C, XIE Y T. Positioning Regional Design in Chines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n Exploratory Projec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city Region[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2020, 8(1): 92-107. 

[6] 谢雨婷,诺尔夫.长三角大都市区文化景观特征评估[J].中国园林,2020,36(12):73-78.

[7] XU G M, BLUSSÉ L.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Rhine and Yangzi Deltas: An Explorative Comparison, 1600—1800[J].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 12(3): 423-455. 

[8] GU C L, HU L Q, ZHANG X M, 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1, 35(4): 544-552. 

[9] 王建革.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 XIE Y T. Restructuring Cultural Landscapes in Metropolitan Areas: A Typological Approach to Permanent Forms and Green-Blue Infrastruc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 China[D]. Munich: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2017. 

[11] WANG Y, DONG W, LUUK B. The Interaction of City and Wa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 Natural/Artificial Comparison with Euro Delta[J]. Sustainability, 2018, 10(1): 109. 

[12] MEYER H, BOBBINK I, NIJHUIS S. Delta Urbanism: The Netherland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VII-X. 

[13] MCLOUGLIN J B.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Systems Approach[M]. London: Faber, 1969. 

[14] MCHARG I L. Design with Nature[M]. New York: 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15] MEYER H, NIJHUIS S. Delta Urbanism: Planning and Design in Urbanized Deltas-Comparing the Dutch Delta with the Mississippi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Urbanism, 2013, 6(2): 160-191. 

[16] 奈豪斯,熊亮,坎纳特拉.三角洲适应性转型: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J].风景园林,2019,26(9):8-22.

[17] XIONG L, NIJHUIS S. Exploring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M]//YE X Y, LIU X J. Cities as Spatial and Social Networks. Cham: Springer, 2019: 147-163. 

[18] MEYER H, NIJHUIS S. Designing for Different Dynamics: The Search for a New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Dutch Delta[M]//PORTUGALI J, STOLK E. Complexity, Cognitio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ostProceedings of the 2nd Delf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ham: Springer, 2016: 293-312. 

[19] 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20]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1] BRADSHAW M, WEAVER R. Foundations of Physical Geography[M]. Dubuque, IA: Wm. C. Brown, 1995. 

[22] VAN SLYKE L P. Yangtze: Nature, History, and the River[M].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23] 李春初.长江河口三角洲问题评述[J].地理学报,1991,46(1):115-121.

[24] 郑肇经.太湖水利技术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5] 缪启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农史,1982(1):12-32.

[26] 鄂尔泰.授时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7] VANNOORBEECK F, NOLF C, WANG Z Z. The Grand Canal in Jiangna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 Multifunctional Infrastructure[J]. Plan, 2019(9): 27-33. 

[28] FEI H-T. Peasant Life in China: A Field Study of Country Life in the Yangtze Valley[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39: 157. 

[29] 李根蟠.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下辑)[J].中国农史,2012(1):3-21.

[30] 陆希刚.明清时期江南城镇的空间分布[J].城市规划学刊,2006(3):29-35.

[31] 王大学.明清江南海塘的建设与环境[D].上海:复旦大学,2007.

[32] 李帅,刘旭,郭巍.明代浙江沿海地区卫所布局与形态特征研究[J].风景园林,2018,25(11):73-77.

[33] 王同生.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66.

[34] 范家麒,王兴元,薛淦泉.苏州水利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201.

[35] 詹一先.吴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00.

[36] 徐刚毅.苏州往事图录[M].扬州: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8:304.

[37] FRIEDMANN J. China’s Urban Transi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5. 

[38] XU L T, CHEN S S, XU Y, et al.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Habitat Quality during 1985—2015 in the Taihu Lake Basin[J]. Sustainability, 2019, 11(13): 3513. 

[39] XU X B, YANG G S, TAN Y, et al.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of China from 1985 to 2020[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554-555: 7-16. 

[40] 高俊峰,闻余华.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2(2):194-200.

[41] 杜春兰,钱嘉骏.太湖流域圩区河道污染综合治理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4):94-95,97.

[42] 闫丽珍,石敏俊,王磊.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及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99-107.

[43] 刘克强,李敏.平原河网地区圩区建设与规划的几点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5):20-21,54.


版面预览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2-02刊首语 | 王晞月:区域水系统营建

《风景园林》2022-02目录 | 区域水系统营建 | 儿童友好城市户外环境

新刊速览 | 《风景园林》2022-02 区域水系统营建 | 儿童友好城市户外环境

《风景园林》2022-02专题导读 | 区域水系统营

LA专题 | 如何看待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LA专题 | 我国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设计需重视自然性、多样性和挑战性 | 王霞 胡心然 乔雪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2年2期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文章编辑  邓泽宜 王一兰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王一兰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景园林LAVISIO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