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球街角指南丨舍得花时间迷路,才能拿到深圳街角咖啡的入场券

创意内容平台 顶尖文案TOPYS
2024-09-07





“山城人都迷失在园岭新村”,这是重庆来深圳的实习同事逛完园岭新村后发给我的感慨。


迷路,是很多人初到园岭新村必然会经历的。这里有一百余栋住宅,很多是连廊结构,且由于小区太大,中间会跨越几条市政路,导致每个初到此处的人都会觉得自己走进了迷宫。不过,迷路也许正是体验园岭的最好方式。近些年,不少文艺小店陆续入驻这座巨大的旧住宅小区——古早的住宅院落搭配好逛的小店,在复古风潮渐盛的当下,似乎又一处网红打卡地要冉冉升起。


但真实的园岭新村,保留了非常多的生活痕迹。由于仍旧住着很多居民,此地的商业化程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很多店铺不仅店面不大,而且分散在小区不同位置,除非你带着明确目标去找,否则,只能凭运气偶遇。它绝不是那种精心设计过的商业小区,三步一店五步一铺,满足人们在八九十年代的建筑背景下享受新文艺消费的欲望


换言之,这并不是一个“好逛”的地方。







做精品可可的叁言咖啡巧克力,就开在村子的一角,虽然矮围栏外就是繁忙的笋岗西路,但因为旁边刚好有栋高楼,小店便好似凹下去一般,形成了小小的安静一隅,主路上看,并不抢眼,甚至,如果你是从南边进入小区,得走上好大一阵,才有可能抵达这里。工作日下午,店里只有两个客人,一位独自坐在里间,一位是年轻的爸爸,背着他5个月的女儿来打包一杯饮品。店主说孩子很乖,每次来都不哭不闹。


她介绍,平时店里人就是不多,主要是周末,来园岭新村打卡的风潮会为小店带来一些人流量。说这话时,她语气平淡,似乎并不因平时的客少而发愁,反正知道的人,总会找来。







也不知道是谁最开始想到来园岭开店,但想必大多数来此的店铺,都带着一点同样的心思,毕竟,这里实在不是什么人们会自然想走进来消费一下的场所。


在园岭新村,你感受到更多的,还是那种有别于现代住宅小区的熟人社区感。被子衣服晾在院子里、走廊边,花坛潦草,显然没有专业的物业时时勤打理,但却有居民的菜园花铺,有些整齐生动,有些则野蛮恣意。


你甚至不需要亲眼见到他们的邻里互动,光是那种围合式的院落和错综的连廊,已足够你想象院子里的孩子是如何呼朋引伴在这里玩耍,吃饭时间到,家长在楼上一喊,便陆续各自归家的场景。


它杂糅了一种陈旧又活力的气息。你一方面会感觉时间好像凝滞在了当中斑驳的白墙、生锈的防护窗上,这座先锋城市发展的洪流好像特意避开了此地,但另一方面,那些门面或墨绿、或镭射粉的小店,又会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些新生的小商业,不是那种遵照某个宏大命题,冲着一个明确目标精心规划布局后交出的答卷。它们皆是着眼于当下最真实的生活和爱好,由一个个性格不同、追求各异的人,点点经营起来的。


它们镶嵌在这个巨大居民区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像村里那些毫无章法的植被,你不知它为何选择此处扎根,但它最后就是生长得张牙舞爪、生机勃勃。这种质朴、悠闲又充满生命力的感觉,大概是深圳的年轻人们现在喜欢去园岭新村溜达的原因之一。


放眼整个深圳,园岭新村无论从建筑构造还是小区氛围来说,都是少见的。但开设在老旧小区中的咖啡店,并非园岭新村独一份儿。实际上,这些“老旧小区店”“村中店”,正在共同构成深圳小咖啡店一种集体面貌。

香蜜湖街道的竹园小区的Again Coffee Roaster(下简称Again)就是一家开在老旧小区的“孤单咖啡店”。我之所以这么称呼它,是因为从它的所在地放眼望去,四周别无其他店铺,就它孤零零一家,而实地走访之前,网上就已经能看到一些关于它如何偏僻的描述了:



“非常不好停车。”

“小区要刷卡进去,

  我是跟着一个住户蹭进去的。”

“进不去可以打电话让店员来接。”

  ……



虽然我们的到店并未遭遇如此多的阻碍,但不得不说,它的位置确实有点超乎你对寻常咖啡店选址的想象。


它既不是开在小区的面街底层商铺,也不像园岭新村里那些小咖啡店,虽然开在老旧小区中,但大都临街而设,伴随着小区在社交媒体的走红,打卡的人也能为店铺带来些许自然流量。Again就是开在一个实实在在的小区居民楼一层。虽然店铺所在的楼栋在最外围,但并不面街,反而对着一片小区空地。空地另一头,从不高的铁栅栏望出去,不过是另一个旧小区罢了。







对于咖啡店这样带着某种社交属性的业态来说,这样的选址,实在过于“封闭”了一点。但饶是这样,Again自开业以来,仍旧收获了许多好评。




一方空地,两种生活,既不相干又意外和谐。



初到Again,除了选址的偏门带来的第一冲击外,第二眼大概就会被门口混搭的各种座椅吸引。小区围栏旁用铁皮搭了个凉棚,里面摆着居民(主要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日常娱乐时会使用的大理石桌椅、木餐椅、木架布艺餐椅、带轮工作椅等,小空地上则明显是咖啡店入驻后外摆的露营折叠凳和充当桌子的塑料箱。


光是这些风格各异的椅子,就已将咖啡店和当地生活的相处状态叙述得淋漓尽致。我们到时,正值午饭,并非咖啡店的客流高峰期,两个阿姨端着饭碗,坐在店铺的外摆露营椅上吃饭唠嗑。




店铺外造型、材质各异的椅子,自成一种奇特的风格。




店铺主理人被朋友亲切称为马斯特龙,他说,为店铺选址时,疫情还没过去,考虑到经营上的不确定性,他首先筛除了租金过贵的地方。再来就是,他专门挑选了一个没什么咖啡店的位置,“我不太想在一个把大家放到一起竞争的环境里。另外,那时更多心思是在想怎么把产品做好,至于店铺,不要太差,不要占太多成本,就好。”


这种“经济实用”的想法,反而无心插柳造就了我们所见的,品质咖啡与市井生活融合的风格。Again的门面非常低调,清水混凝土的立面,几乎和住宅楼融为一体,只有一个雨棚、木框玻璃门和一块不大的招牌,能稍稍让人看出它的咖啡店属性。







马斯特龙说,店铺的环境,只要舒适、够用就可以了,他并不想客人将太多注意力放在环境上,“还是希望大家更注重产品吧。如果装得太狠,会有些冲着拍照而来,对想要好好享用咖啡的客人来说,可能会有影响。”


和Again很像,开在南头大新新村的Juicy coffee也颇有那么点“孤独”的味道。


大新新村是深圳非常典型的城中村,逼仄的巷道里,底层商铺大都是方便村里居民生活起居的五金店、文具店、理发店、小餐饮店等,除非有事,一般人并不会起意要进去逛逛,更别说去喝一杯咖啡了。而juicy偏偏就开在这里,理由也简单,主理人本人,就住在大新新村,“当时觉得这个铺面还行,就开起来了。”


它的门面,并不比相邻的理发店和美容养生馆更洋气,唯二可供区别的,就是更简洁亮敞的灯箱招牌和门口几张露营折叠椅。仅二十多平的店铺里,最主要的家具,是原木复合板的桌椅,主理人Edison就在放着咖啡机的桌子后面为大家制作咖啡,而后会如数家珍地给你介绍咖啡的风味、产地、特点……




主理人就像在自家的开放式厨房为你准备咖啡。




能找到这里的,大部分是熟客,有些甚至会像店员一样,热情招待到店的“生面孔”。如果赶上主理人时不时举办的杯测,会觉得自己误入了一场聚会,然后可能稀里糊涂也加入其中。


我们临走时,站在巷子对面想给店铺拍一张全景,隔壁理发店正在理发的小哥突然摆起了pose,并对我们大喊:“帮我拍一张吧,发给老板就好,他有我微信。”抬手指了指旁边的咖啡店。


像Again和Juicy这样藏在村里的“孤独咖啡店”,正在深圳大大小小的旧小区、城中村里生长。它们不是那种你逛街时可随意走进去歇脚的咖啡店,也可能无法提供太多空间供你摆上电脑消磨一段时光,更多是聚焦于如何把一杯咖啡做好。而通过这杯咖啡,散落在这巨大城市中的咖啡爱好者们(不管是重度还是入门),像细密的铁砂汇聚到磁块一样,聚于这些小店,可能产生交流,也可能就是相对无言、各自品完一杯咖啡后满意离开,不管怎样,相信总能收获那么一点惬意的感觉。


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些“孤独咖啡店”,实际上一点也不孤独。



从园岭新村到大新新村,若说深圳的“街角咖啡”故事尽是隐匿于村中,倒也不全然。另有一些小精品咖啡店,虽然同样选址于“村”,却也可以做到不那么隐蔽。

Gentle是咖啡店Soulma_e coffee的主理人,为和太太结束双城生活,由香港来到深圳,开了自己的咖啡店。对比很多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的咖啡店,Soulma_e的位置可以说相当市中心。店铺所在的辛诚花园,毗邻商业综合体卓悦INTOWN,离深圳会展中心不远,附近不仅有大型办公楼,也有住宅小区,看上去是非常理想的咖啡店选址。


但或许正是因为周围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非常集中(卓悦、中心城、皇庭广场等),反而让附近小区的底层商铺处于某种“隐身”状态。曾有慕名前往Soulma_e的朋友说,来过这片很多次,但此前完全没注意到它就开在此处。


Soulma_e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街角咖啡店”,店铺正好位于街道拐角,夹在两家店铺中间的凹角里,一小丛恰到好处的绿植在店面和街道间形成了一个微小的缓冲和隔断,门前人行道很宽敞,进一步拉开了店铺和车道的距离,为它在喧闹中划出一小片宁静。







对于这个选址,Gentle和合伙人实际考虑颇多。他说,在香港,城市密度更高,摩天大楼紧挨着老旧房屋的情况很常见,几乎随处都是人流,因此当地咖啡店的服务对象既有上班族,也有住户。但在深圳,由于城市规划方式和发展节奏都不太相同,住宅片区和工作片区的区隔更大,他也是在看了很多地方后,才最终找到了这个能大致兼顾的地方,既有办公大楼,能在工作日带来一些客源,又有住宅小区,里面的住户周末也有机会过来咖啡店坐坐,附近的shopping mall和会展中心甚至有机会带来一些更新鲜的客人。


“我当时在选址上还是比较贪心吧(笑),现在这个地方我觉得很满意的是,有商圈、写字楼和住宅,同时又算是闹中取静,生活化的属性会更浓些。”Gentle如是说。


在店里稍坐一会儿,留心观察的话也很容易捕捉到这种复合客群的面貌——一边是拿着电脑在工作的年轻人,另一边则坐着翻看拼音故事的小学生,门外的小平台上,奶奶盯着孙子骑小三轮,折叠凳上坐着的,显然是一对相约叙话的好友,不时有遛狗的人和放学的中学生或骑车、或结伴路过,人的一生,好像也就这样,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匆匆在你眼前上演了一轮。







和soulma_e相距约五公里,景田片区的香蜜新村,喜柿咖啡也同样为深圳人提供了闹中取静的一角。听说它开在小区里时,我以为又会是一家藏在居民楼下的咖啡店,但实际上小区离主路不远,抬眼既能一眼在老居民楼中识别到它白墙红窗的店面。


从主干道红荔路拐上景田西路,没几步便可抵达喜柿,但一个微微的上坡以及市政路上巨大的植被,会从心理和体感上,给你一种“离开闹市车流人流”的信号,旧式住宅小区的氛围,则会进一步降低时间的流速。来这里小坐一下,你会觉得一切很恰到好处,没有离闹市太远,却又不至于纷纷扰扰。


这一带并没有特别大的商圈,从咖啡店放眼望去,除了隔壁的老小区外,看不到什么写字楼,以至于我一开始很好奇,咖啡店开在此处,客源从哪里来。询问之后才发现,方圆两公里内,这片看似人流稀少的地段,仍旧有不少办公人士和居民在活动,只是他们所在的写字楼和更新的住宅小区,都和咖啡店所在地拉开了一小段距离,不远不近,刚刚好。







如果不是打卡人士太多的时候,喜柿可以说给都市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小憩角落,你可以安安静静坐在这里,看看南国浓郁的绿意,数数悠悠然路过的居民和路人,休息够了,一脚便能重新踏入繁忙人流(但实际上,红荔路这段的人流即使高峰也不算太多、太挤)


也许soulma_e和喜柿这样的店铺更符合大众对一间小精品咖啡店的想象:离都市不远,离生活更近,它可以不用成为某个业态群的一部分,而是以各自独特的风味和品味,成为某个街角的小小装点。





回到一开始我们抛出的议题:属于深圳的街道生活,是什么样的?在探访了这些选址各异的咖啡店之后,也许你也发现,在这座以效率和“搞钱”出名的城市,属于街道的烟火气似乎并不显性,但也并不是全然没有。


我们去过的这些独立咖啡店,几乎都是在2020年之后陆续开业的,可以说,深圳的街头咖啡文化,也是近两三年才逐渐形成一小股微风,开始吹进村口、街巷。这些活跃在不起眼街边的咖啡店所营造出的街区氛围,可能并不似“老城”那样,带着先天的、由时间积攒下来的韵味,以熟人社区的模样,予人熨帖放松的感受,但年轻的它们,每一间都带着对咖啡的真诚热爱和分享之心,以微小之力,给所在地带去了新的可能,甚至,成为一个亮点。



我觉得,它们在诉说的,是一种更新的街道故事,既属于街道,但又不完全受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



在走访的这些店铺中,很多主理人都表示,他们主要做的是熟客生意,这些熟客当中,有些并非店铺所在地周边的居民或上班族。他们有的通过互联网种草,有的通过好友推荐,即使去一趟心仪的咖啡店并不顺路,但也不妨碍他们时不时光顾。它像是某种“圈子文化”的线下版,但更开放、友好,欢迎任何对咖啡了解或不了解、喜欢或只是浅尝一杯的人走进去。


或许,属于深圳的“街道生活”此时尚不繁茂,但许多微小的、生动的事,正在不同的村里、街边萌芽、成长。如若你愿意更深地沉浸到这座城市的这些肌理之中去,相信它仍旧能以其特有的、属于移民城市和年轻城市的温度与活力,予你温暖的感受。








「关 于 联 合 出 品 方」


Kaledo是位居深圳南山中心区的全新文化商业综合体,是繁华都市中可贵的自然栖息目的地。


我们将与拥有前沿创造力、生命力的品牌主一起,为都市人策划一场从日常生活到精神高地的剧场式体验。集合【生活零售、街区旗舰、主题餐饮、文化消费】等多元化业态,融合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情景,重塑理想都市生活。一切发生于此的故事,都将自然而然、肆意生长。



自 2014 年成立以来,TOPYS始终以 “Open Your Mind” 为理念,专注在全球创意领域寻找有质感的声音,持续帮助世界上富有创意的公司、品牌和创造者,将他们的作品和个人,以高质量的内容方式,传达给我们的用户。

TOPYS拥有超过2万篇原创文章,包含数百位全球先锋创意人的深度访谈,30多个特色专栏,以及丰富的创意设计案例、品牌商业资讯、工作室报道、城市艺文指南等内容。TOPYS目前在全球拥有300万的读者,与30多个国内外创意设计艺术领域的奖赛、设计周、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合作过的国内外品牌超过200个,是中国创意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Kaledo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顶尖文案TOPY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