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极简主义哲学图表

哲学基础 2022-09-24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微模主义,并不是现代所称的简约主义,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伦敦的视觉设计师Genis Carrera创作了下面的一系列作品:哲学图表(Philographics)。Carreras使用最基本的配色,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设计,加上简洁的说明,成功地在这些符号化的图像里塞入了大量信息。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

个体只能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并且只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困境,对自己的情感,行为和思想负责。


唯心主义(Idealism)

经验的根源是心理活动。它和现实主义(Realism)是直接相对的。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客观实在的。而理念论认为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而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即所谓“理念世界”也是客观存在的。


现实主义(Realism)

世界是独立客观实在的,与观测者无关。在伦理学中,道德现实主义指的是,普世价值观,道德观是客观存在的。而表现主义(Representative realism)认为人类是无法直接感知外部世界的。



经验主义(Empiricism)

知识是从感官体验的证据中提炼出来的。经验主义强调经验和证据,尤其是感官知觉(sensory perception)在形成意见中的重要性,不赞成有直觉或迷信的说法。


自然神论(Deism)

自然神论推崇理性原则,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否定迷信和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神迹”;认为上帝(或某种更高级的生命体)是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但在创世过后便不再干预世界事务,让世界按照它所有的规律发展下去。


人文主义(Humanism)

人类可以在没有宗教信仰或教条的情况下过上幸福和丰富的生活,并且有能力建立和遵从自己的伦理道德观。人类为自己的行为和伦理道德观念负责。


心物二元论(Dualism)

心物二元论的根本论据是人是由“心灵”和“肉体”两部分组成的。意识和物质是两种单独的存在。宗教二元论认为世界是由“善”与“恶”两种力量统治的。


享乐主义(Hedonism)

快乐是唯一固有的,本质是好的存在。每一样行为都可以以它制造的快乐与愉悦来衡量其好坏程度。简单地说,享乐主义者在任何时候都在努力让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让享乐与痛苦的距离增至最大。


绝对论(Absolutism)

绝对真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绝对正确的。个体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与绝对真理无关。宇宙的真理是可以被发现的。它和相对论是相对的。


相对论(Relativism)

观点中没有绝对真理和绝对的有效性。只有主观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角度和背景之中的相对正确。原则和道德标准都只在特定的某种环境下有效。



自由意志(Free Will)

人类有能力作出决定。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负责。万能的神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力量而干涉个体作出的决定。

决定论(Determinism)

认为每个事件的发生,包括人类的认知,举止决定和行动,都是因为先前的事而有原因地发生。从原始宇宙开始,一连串的时间注定地,从未中断地发生,自由意志是不可能的。(电影《云图》,该电影中的世界是决定论的,不存在自由意志的)。从来就没有孤立的事件,每一个都是前因,也是后果。

唯美主义(Aestheticism)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的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源自教育学,作为学习理论是为改进教学而提出的理论,主要的目的在于了解发展过程中的各式活动如何引发孩童的自主学习,以及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当如何适当的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但建构主义早已在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上广泛延伸,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又称社会构成论)已是主要的学派之一。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我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



虚无主义(Nihilism)

认为生命没有客观的意义,目的或固有的价值。道德并不是先天存在,每一种被确立的道德观都是人为的,有目的性和不自然的。某些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其实并不存在。它是怀疑主义的极致表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