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丨心灵与形而上学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关于什么是真实的这个问题,有一种熟悉的答案没有被提到。这种观点是说,最终的实在是心灵或者意识。今天,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心灵至少是答案的一部分,许多人——所谓的唯心论者——甚至会说这就是答案的全部。一个唯心论者认为,万物存在的基础是心灵(无论是我们自己的心灵,还是上帝的心灵)。我们意识到,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物质的存在,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对我们心灵产生影响。数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想到了它;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当它被演奏时我们可以听到,我们还可以自己哼唱,如果受过一些音乐训练,我们还可以直接读谱。在一个唯心论者看来,这些东西仅仅是因为被心灵经验到才是真实的;换言之,正是心灵才是最真实的东西,其他的一切都依赖于心灵。那么,为什么没有一个希腊人提出过这种观点呢?事实是,他们不具备这种概念,所以他们永远也不可能产生这种想法。世界上的事物和心灵中的观念这两者之间的区分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这是他们与我们大多数人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最大区别。
即使你不承认唯心论者所说的最终的实在是心灵,要否认心灵是实在的一部分也是很困难的(尽管唯物论在许多方面仍很有生命力,而且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希望能用严格的物理学、生理学术语去解释心灵的存在)。而且,还有一些人相信心灵是独立存在着的。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有三种关于心灵及其在实在中的地位的不同观点支配了我们的思考。所有这三种看法都把心灵是一种实体(或实体的一个方面)当做出发点,而这个概念恰恰是希腊人所没有的。在一种观点看来,心灵不过是一种实体;在另一种观点看来,心灵是一种实体的一个部分;在第三种观点看来,心灵是唯一的实体。这三种观点都是由17、18世纪的欧洲哲学家提出的,他们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以及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
笛卡儿
笛卡儿是一个多元论者,他相信实体不只一种。他经常会被说成是一个二元论者,即接受两种类型的基本实体——心灵与身体。但实际上,笛卡儿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实体:物理意义上的身体、心灵和上帝。上帝创造了另外两种实体。除了上帝,它们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笛卡儿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把不同的实体——特别是心灵与身体——联系起来。显然,我们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心灵与身体的复合、精神属性与物理属性的复合,因此也是精神实体与物理实体的复合。然而如果实体根据定义就是最终的、完全独立的东西,它们又怎么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发生在我身体上的事情(比如踩到了一颗钉子)怎么会在我的心灵上引起一个效应(即疼痛)呢?而我心灵中的事件(比如决定去开门)又怎么可能对我的身体施加影响(我走过去开了门)呢?一种回答是,也许这两种实体彼此渗透,一如铜锌混合(但不发生化学作用)可以形成黄铜。笛卡儿有时就是这样认为的。但心灵与身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似乎尚未得到说明。实际上,当我们看到笛卡儿把精神实体定义为不处在空间中(或在空间中无广延的,
而物理的东西则是在空间中有广延的)的东西时,它就变得更加复杂了。一旦我们把心灵和身体定义为两种不同的实体,我们似乎就不再可能把它们合为一体了,更不要说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上帝作为一个分离的实体,是如何能够与他所创造的实体相互作用的。
笛卡儿从未解决实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两种办法:或者(1)心灵与身体并非不同的实体,而是同一实体的不同部分;或者(2)它们是不同的实体,但无法相互作用。斯宾诺莎的解决办法接近于第一种,而莱布尼茨的接近于第二种(我们将会在第六章中讨论这一“心-身问题”)。
这里有很重要的两点需要说明:首先,不要以为我们正在争论的只是一个技术性术语(即“实体”)的复杂性。这个词只是指称最终实在——无论你认为它会是什么——的一个方便做法,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之间的争论针对的是实在的本性,而不是一个词;其次,不要以为这些关于实在的争论与生活的意义和对上帝的信仰等更加紧迫的问题没有关系。事实上,这些关于实在本性和“实体”的争论都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所做的尝试,它们是思考上帝及其与我们的关系的不同方式,是思考我们自身的不同方式。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认识到,当笛卡儿把心灵和身体定义为两种不同的实体之后,他并不能解释它们是怎样相互作用的。于是斯宾诺莎说,它们不应被当作不同的实体,而应是同一实体的不同方面(或他所说的属性)。而且,如果上帝是一个与心灵和身体为其属性的实体不同的实体,那么上帝就无法与世界相互作用了,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斯宾诺莎下结论说,上帝必定是同一种实体,事实上,“上帝”就是那种实体的另一个名字。的确,斯宾诺莎整个论证的出发点就是,因为实体是最终的和完全独立的,实体无法相互作用,所以只能存在一种实体。像斯宾诺莎和许多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这样相信只有一种实体存在的哲学家被称为一元论者。
我们曾在第三章中指出,斯宾诺莎是一个泛神论者,因为他相信上帝和上帝的宇宙是一回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是这样。但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还有其他戏剧性的后果:由于心灵与身体都是同一种实体的属性,所以我们把自己分成许多个体是武断的,这最终是不真实的。正如某些东方神秘主义者长期以来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实际上是“一”,个体性是一种幻觉。被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也是如此。由于我们都是同一种实体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被这种实体的其余部分完全地决定了。于是,斯宾诺莎的这种围绕实体概念展开的哲学,最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迥异于我们目前看法的图景:它是这样一种实在,在其中我们都是一体的,个体性并不重要,自由选择只是一种幻觉。我们与上帝是同一的(或是他的一部分),我们不应太过严肃地把我们看作由许多个体组成的。
莱布尼茨
而另一方面,戈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同意笛卡儿的观点,认为存在着多种实体——也就是说,实体不只一种。但莱布尼茨也同意斯宾诺莎的观点,认为实体之间不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莱布尼茨假设了一个存在着许多实体的世界,所有这些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这些实体都是非物质的,莱布尼茨把它们称为单子(上帝也是一个单子,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超单子),但单子作为实体并不发生相互作用。那么,为什么世界看起来是由相互作用着的实体组成的呢?
莱布尼茨也把他的形而学用作一种关于世界想像中的独特观点的基础。
但斯宾诺莎认为所有东西都是一个整体,个体性并不存在;而莱布尼茨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个体主义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单子多元论对他来说才如此重要。对莱布尼茨来说,上帝不仅与宇宙等同,而且与之相分离并关注着它,保证这个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斯宾诺莎把世界看成是完全被决定好的、没有自由的;莱布尼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规定了每一个单子——是它的自由和自发性。为了证明这一点,他提出了如下关于实在的看法。
每一个单子都是某种类似于个体心灵的东西。没有所谓的物理实体存在,存在的只是单子的显现。而且,单子之间并不发生相互作用,它们仅仅看上去如此。想像你在一个屋子里,不仅被电视屏幕所包围,而且也被最为复杂的虚拟实在设备所包围。电视提供了仅限于二维的视觉经验,以及被扬声器系统的位置所限定的听觉经验。但一个像《星际旅行:接下来的一代》(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中的全息舱这样的虚拟实在的屋子却能够提供整体经验。你可以到遥远的岛屿去旅行,或者检验你作为一个好家长的能力,甚至可以沉浸在你永远也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性幻想中。这些设备自己并不突显出来,你看不到电线、管子或盒子,你在表观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之间感觉不出任何区别。在全息舱,你与其说是在经验世界,不如说是在经验世界的影像,我们所有人——每个人都在他自己的小屋子里——都在全息舱经验我们自己的世界。上帝已经事先安排好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正确的眼光和正确的影像,以使我们好像都在注视着同一个世界并且相互注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从未真正彼此注视过,也没有所谓的世界存在。存在的只是我们个人的眼光、个人的单子,它们由上帝在“先定和谐”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加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