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 :怀疑派

哲学基础 2022-09-24

所谓怀疑派,即认为人基本上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有持这种观点的人——从智者派到蒙田和大卫·休谟,再到本世纪的阿尔贝·加缪和结构主义者——并且以后也永远会有。怀疑主义在公元前的最后一个世纪里得到了特别广泛的传播,甚至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这与那时的时代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后期产生的那种仅凭直觉去评价事物的普遍的“文化厌倦”情绪,另外在哲学内部也形成了与早先智者派形成时非常类似的境况。当时产生了众多的形形色色和观点各异的哲学派别,而且它们往往是以不加批判的方式创立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怀疑一切的精神也是必然的。

人们将怀疑派哲学划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怀疑派的创始人是埃利斯的皮浪(约公元前360—前270);中期怀疑派也被称为学园怀疑派,因为柏拉图学园是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凯西劳(前315—前241)和卡尔尼阿德(前213—前129)。后期怀疑派的创始人是爱那西德谟,他大约生活于基督诞生时期。另一位代表人物塞克斯图·恩皮里克的著作被最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他生活的时期要远远晚于前者,约在公元200年左右。

那些利用转义(Tropen)来论述的理论具有古典时期怀疑主义的特征。人们往往用“转义”来描述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真理是不可认识的。爱那西德谟斯就此列举出了十个论据

1.动物的一般差异(不同种类的动物有不同的感觉);

2.人的差异(人的感觉因人而异);

3.感官构造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不同感官有不同的感觉);

4.主观状态的差异(同一个人和同一个感官在不同的心境和情绪下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5.事物由于位置、距离和环境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形状;

6.与其他事物的混合(一个事物在和不同事物的结合中具有不同的性质);

7.同样数量和结构的事物(在不同的媒介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8.一切现象和感觉的相对性;

9.事物因显现次数的多少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

10.教育、习惯、风俗、宗教和哲学观的差异。

此外,怀疑派的另一个特征是,大部分怀疑主义者并不把逻辑和认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目的,而是把他们关于一切事物的不可知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放弃判断”的态度作为一种前提,目的是达到一种更为实用的理想,即达到一种愉快的和坚不可摧的心灵安宁,因此可以说,他们在伦理学方面与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如出一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