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 :康德先验分析论

哲学基础 2022-09-24

问题

知识是如何得以实现的?洛克曾说,在没有感性认识之前,知性中一无所有。莱布尼茨又加上了一句话,没错,除了知性本身!康德也用一句简短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详悉阐述却构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中最长和最难的一段。

康德一开始就说,一切思想、一切概念都来自通过直观被给予我们的对象。没有直观的概念是空洞的。如果我们的认识能力的两个“来源”之一即知性不是在空无的空间中四处摸索的话,那么它始终是与感性相关的,感性为知性提供直观的材料。但是感性同样也是与知性密切相关的。感性为我们提供直观,即感觉,直观仿佛是按照感性的先天的形式被初步地整理过了。如果没有知性,纯粹直观就是“不可理解的”。如果没有概念,直观就是盲目的。

因此可以说,感性和知性在认识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就如同感性按照其先天的形式整理感觉一样,知性现在也开始继续整理感性所提供的材料。知性将这些材料提升为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结合为判断。

知性的这种连接的活动就是众所周知的逻辑的对象,对此我们在其创立者亚里士多德那里曾做过详细论述。这种普遍逻辑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基本上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康德基本上也没有改变它,但是康德心里所惦记的并不是普遍逻辑的问题,即我必须如何将概念连接起来,以便于我能够获得正确的判断等,康德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知性究竟是如何获得概念的?我们的知性能够构成概念,这些概念又与某个特定的对象相关联并与这个对象相一致,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因为这正是“认识”的意义所在。)这就是康德创立的先验逻辑所讨论的问题。

范畴

知性思考或连接或联系知觉,具有不同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先验的,而不是来自于经验,所以被称为知性的纯粹概念或范畴。知性表现于判断中,实际上,知性就是判断能力,思维就是判断。因此,思考的方式就是判断的方式,要发现这种判断的方式,我们必须分析判断,检查判断所表现的形式。因此通常逻辑已经做了这项工作,到那里去检阅,会对我们有帮助。判断的逻辑表可以引导人去发现范畴。判断表中有多少可能的判断,就有多少心灵的纯粹概念或范畴。论述这一课题的那部分逻辑叫做先验分析论。

如果我们抽掉一般判断的一切内容,而只关注其中的知性形式,那么我们就发现,思维在判断中的机能可以归入四个项目之下,其中每个项目又包含三个契机。它们可以确切地表述如下:

1.判断的量

全称的

特称的

单称的

2.判断的质   

 肯定的     

 否定的     

 无限的     

3.判断的关系

定言的(直言的)

假言的

选言的

4.判断的模态

或然的

实然的

必然的

对于这十二种判断形式,我们各自给出一个例子:

全称判断:凡人都有一死。

特称判断:有几颗星是行星。

单称判断:康德是一个哲学家。

肯定判断:这朵玫瑰是红色的。

否定判断:那朵玫瑰不是红色的。

无限判断:这朵玫瑰是没有香味的(不管它在通常情况下如何,它被排除在有香味的玫瑰之外,但是它究竟属于哪一类却没有限定,于是便存在无限的可能性,因此这个判断是无限判断。)

定言判断:这个三角形有一个直角。

假言判断:如果三角形有一个直角,那么它的另外两个角就是锐角。

选言判断:一个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

或然判断:这朵玫瑰今天可能开花。

实然判断:这朵玫瑰今天会开花。

必然判断:这朵玫瑰今天肯定开花。


这些判断形式显示了我们的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也必然是概念形成的基础。我们只需要到这十二种判断形式的每一种背后寻找与之相应的概念,就拥有了所有概念的基本形式,康德称之为范畴。比如当我们在知性中有一个基本概念“现实性”时,显然只能做出全称判断,而一个否定判断则是以“非现实性”的概念为基础的,诸如此类。将这一原则应用于十二种判断形式,便得出了如下的范畴表纯粹知性概念):

1.量的范畴

单一性

多数性

全体性

2.质的范畴  

 实在性     

 否定性     

 限制性    

 3.关系的范畴

依存性与自存性(实体与偶性)

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结果)

 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

4.模态的范畴

可能性——不可能性

存有——非有

必然性——偶然性

一个对象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通过感性的先天的形式从感觉中产生时空中的直观。然后知性再按照十二个范畴将直观连接起来。这样就得出经验的概念(由直观的材料构成)。当我们将感性和知性的纯粹形式,即空间、时间和范畴连接在一起,就会得出纯粹的概念。康德并没有对这些概念进行系统地探寻和整理,而且也没有给这些范畴下定义,“在这部著作中,我有意避免了对这些范畴下定义,尽管我有可能得到这些定义”

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摆在我们面前的更为主要的问题是:先天的范畴,即先于一切经验而存在于知性中的范畴如何可能与经验的对象有关,以至于我借助于这些先天的形式能够认识对象呢?康德在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让我们以因果性为例。经验论者洛克说:当我们发觉两个事件之间有因果联系时,我们在这里会认识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实在的”物(实体)之间起作用。怀疑论者休谟说: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发觉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我们总是只能发觉到相继发生的事件。因此,因果性原则根本就没有客观有效性,它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康德说:因果性原则不是来源于知觉,休谟在这一点上完全正确。也就是说,因果性原则来自知性。而且这对于一切经验都具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性!这是如何可能的呢?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可能:因为一切经验都是这样产生的,即知性将它的思维形式铭刻在由感性提供的材料上(在其中作为一种因果性的“关系”),显然,我们在一切经验中也必然会再遇到这种形式!

就像范畴对于感性的先天形式空间和时间不适用一样,范畴对于物自体也不适用。但是,对于显现给我们的“物”来说,范畴却具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在我们的经验中永远都不会出现与因果性不一致的情况,因为一切经验首先要借助于范畴通过知性的塑造活动才得以实现。

先验的判断力

在范畴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先天的形式,知性在整理直观材料时便是利用这种先天的形式。但是知性又是从何得知这十二种范畴的哪一个能够应用于那些杂乱无序的材料上去呢?知性有一种能够使其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康德称这种能力为判断力

范畴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所有直观的五花八门的材料都从属于一种普遍的形式,即时间。因此,每一种范畴都对应于一个时间的图型。当然这只是说明了判断力的功能,康德关于这种“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的细节解释我们在这里就略过不提了。

自然科学的可能性

批判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纯粹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也通过先验分析论而得到了回答。就和纯粹数学是可能的一样,纯粹自然科学也是可能的。

我们把现象的合乎规律的秩序称为自然,称它的规律是自然规律。但是自然之所以具有合乎规律的秩序,是因为我们的知性能够把现象按照蕴涵于其中的准则联系在一起。人是自然规律的制定者!由于“制造”(虽然不是“创造”)自然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不是我们的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我们的知识!

康德的这一观察结果意味着一次革命,它的作用并不亚于哥白尼的思想对天文学产生的影响。康德自己就以此为例:“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这一假定也许将更好地与所要求的可能性、即对对象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相一致,这种知识应当在对象被给予我们之前就对对象有所断定。这里的情况与哥白尼的最初的观点是同样的,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体围绕观测者旋转时,对天体运动的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了,于是他试着让观测者自己旋转,反倒让星体停留在静止之中,看看这样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