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英国的实证哲学

哲学基础 2022-09-24

只要我们回顾一下从中世纪至洛克和休谟的英国思想的特点,那么我们对于孔德的实证哲学在英国引起的反响比在他自己的国家大就不会再感到奇怪了。弗朗西斯·培根极力主张,人的一切知识应该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其最终目的是征服自然;洛克的经验主义,大卫·休谟的怀疑主义和一切以实践为先的思想,还有英国民族性格中固有的那种对形而上学思辨的厌恶以及英国人的讲求实际的理性思想,这一切都为孔德的实证哲学被英国接受创造了适宜的精神条件。虽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虽然英国也参与了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但是,与法国不同,英国的哲学发展并没有受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多少影响。不管怎么说,启蒙运动在英国并没有导致政治和社会的彻底变革。像爱德蒙·伯克(1729—1797)这样的政治活动家批评革命是“具有破坏性的实验……祖辈们的全部智慧加起来或许总比如今的几个哲学家们的思想更具真理性”。伯克对德国的改革家施泰因男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英国思想的发展幅度并不像在法国那样大,因为,与欧洲大陆相比,英国的精神氛围相对较为宽容。虽然英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居于领先地位,而且由此带来的社会弊端和矛盾最先也是在英国尖锐地突现了出来,但是日益增强的左派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并没有像在欧洲大陆那样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尽管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是以英国的经济体制为蓝本的,但是英国的社会政治思想并不宣扬革命,而是试图将社会进步的思想融合进旧有的个体自由的自由主义原则之中,这也是直到二十世纪为止英国社会主义的特点。

之所以说英国为孔德思想的传播准备了肥沃的土壤,还因为在孔德之前英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位与孔德的思想比较接近的思想家,他就是边沁,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实证主义者穆勒和斯宾塞是他们的直接后继者。下面我们将只讨论英国的实证主义,因为实证主义是这一时期英国思想的主要代表,而以威廉·汉密尔顿(1788—1856)、托马斯·格林(1836—1882)和亨利·西季威克(1838—1900)为代表的反潮流我们就略过不提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