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史丨施杜里希 :法国的存在主义
在存在主义哲学内部,法国的存在主义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让·保尔·萨特(1905—1908)。我们必须把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与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明确地区别开来——它不同于雅斯贝尔斯的哲学,而且雅斯贝尔斯本人也认为存在主义违背了本来的存在哲学的初衷,是一种哲学的“退化”;它也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哲学,因为,尽管法国的存在主义受到过海德格尔的影响,但是它后来却走了一条自己的路。法国存在主义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萨特还具有非同寻常的作家天赋,他能够用小说和舞台剧的形式表达哲学思想。与别人不同的是,存在哲学在这里始终关注的是具体的此在。
不过萨特也写了一些理论性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存在与虚无》。这本著作发表于1943年,正值法国被德国占领时期。这一点对于理解萨特的哲学不是没有意义的。1940年的外在世界处于崩溃的状态,与此同时,人们的理想和信念也处于崩溃的边缘。人们对法国的社会秩序表示怀疑和愤恨,因为它在敌人的进攻下迅速地败下阵来,这就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主要气氛。另一方面,法国人还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要把敌人赶出去。怀疑一切基本的东西,心中也明确地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任务就是反抗,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如阿尔贝·加缪所言,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将消极的思想与积极的行动结合在一起的哲学”,萨特提供了这样一种哲学。
在某些方面,萨特可以被看作海德格尔的学生,他对海德格尔了如指掌。在萨特那里,海德格尔的许多概念又以恰当的法语形式出现了。尽管如此,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萨特和海德格尔还是不一致的。这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存在的基本概念的认识上,在萨特看来,存在是一种简单的、纯粹的和赤裸的存在,是自在,“自在是,自在是自身,自在是其所是”。下面从他的《恶心》中选出的一段话或许能够较为明确地表达萨特对存在的理解:
那真令人窒息,在这几天以前,我从未考虑过存在为何物。我和其他人一样,和那些穿着春装在海岸边散步的人一样。我和他们一样也会说:大海是蓝色的,上面的那个白点是一只海鸥,但是,我感觉不到这个存在,感觉不到这个海鸥是一只存在着的海鸥,通常来说,存在是隐藏着的……而现在,存在突如其来地就在这里,如太阳一般清晰分明:存在突然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丢弃了它的抽象范畴的非攻击性外表:它是物自身的材料,这种根源就是从存在中制造的。
存在,简单说就是在此(dasein),存在者在场,它可以被遇见,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它推导出来。
存在即虚无,从远处来看,它一定会突然把你吞没,停留在你的上面,如同一个静止不动的庞然怪物重重地压在你的心头——此外一切皆无。
现在我们再来关注人!能够确定的是,萨特与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在下面一点上是共同的:与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哲学相反,他们都认为,人的存在可能性并不是预先规定好了的,人不是某种在那里存在的东西,毋宁说,他首先是“虚无”,他必须使自己成为他是的那个东西,仿佛始终要从虚无中创造自己。他是“被判决为自由的”。萨特的这种论点使他被列入虚无主义者的名单,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人是自由的。在这里,(根据阿尔贝·加缪的要求)萨特哲学过渡到了它要完成的第二个任务:“积极的行动”。人可以投身到世界事务之中,在行动中确定自己的价值。“在这个我投身其中的世界之中,我的行动会像惊动山鹑那样惊醒价值。”人的自我实现是在自由谋划(projet fondamental)中发生的。人从中提升自我的虚无当然会不间断地窥伺着他,他的自由无时无刻不在面临危险,他随时都可能回归到纯粹存在的状态去。“虚无自我虚无化。”——萨特为这个海德格尔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的法语动词neantiser(虚无化)。
显然,对萨特来说,价值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价值也不是永远有效的,不管我们是否追求它。“我的自由本身就是价值的根据。”萨特赋予人一种非同寻常的责任,人只有通过提升自身才能摆脱虚无并抵御来自虚无的持续威胁。人只能独自承担自己的责任,没有人能够代替他,尤其是上帝也不可能替他承担责任,萨特是个无神论者。但是,人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他同时还要对他人负责。我与所有的他人处在一个难解难分的关系网之中,我与他人的关系是互为主体性的,萨特的伦理学就是来源于这样一种认识,他特别是通过他的戏剧表达了这种观点。正因为如此,萨特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认识和改造。
针对萨特的主要批评意见是:萨特极端的自由概念忽视了下面一点,人的自由并不是无任何先决条件的和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他的选择也是有限度的,比如,他的种族、性别以及他出生的时间,这些都不是他所能够选择的——海德格尔称之为“被抛状态”(Geworfenheit)。法国存在主义的其他代表主要除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阿尔贝·加缪(1913—1960)还有梅洛·庞蒂(1908—1961)。加缪和萨特一样,除了理论性的著作之外,他也写了一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他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梅罗·庞蒂的思想深受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他曾经与萨特结为朋友,后来他们却分道扬镳了。在加缪看来,人是生活在一个荒诞的世界上的,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不可理喻的和不可认识的。他用西绪福斯来比喻人的处境(《西绪福斯的神话》,1942年法文版,1950年德文版)。梅罗·庞蒂的中心概念ambiguite(字面意义是暧昧、模棱两可)同样也表明存在的荒谬和反逻辑特点。这两位思想家和萨特一样,他们都曾经致力于社会政治状况的改造并积极地参与了共产主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