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美术馆,杭州又领先了
在这个文化多元、艺术繁荣的时代,博物馆与美术馆作为人类历史、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不仅肩负着展示和传承人类精神遗产的使命,更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包容、无障碍的艺术体验环境,让每一位公众都能平等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杭州天目里美术馆公共运营部负责人江乐宜、馆务专员金昕以及观众体验员黄雪娇来为我们分享她们的精彩案例,讲述她们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来努力消除身体条件带来的限制,使艺术与文化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本案例为我们与知乎灯塔计划合作的无障碍博物馆项目的一部分,由合作机构Arts Access撰写。
同时,通过本次案例的分享,我们也期望能够引发更多关于博物馆与美术馆无障碍建设的深入思考与广泛讨论,并鼓励更多的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这一重要事业。我们坚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平等、无障碍的艺术与文化环境,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探索、感受并享受艺术与文化带来的无尽美好与深刻感动。
孤独症系列活动
开馆至今两年半,天目里美术馆已经做了两次有关孤独症的大型公益画展。2022年和星觉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美术馆邀请了心伙伴在天目里园区展示自己的作品,期望带动更多的年轻力量,让年轻的群体关注到这项公益事业。
▲2023年天目里美术馆《我的第一首诗》活动照片(摄影师:解鹏)
2023年,天目里美术馆继续与星觉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联合发起了第十六届世界孤独症日活动,以“我的第一首诗”为主题,通过一场画展、一次工作坊、一场市集和孤独症小朋友进行了一次艺术的沟通。展览共持续7天,接待2277人次,日均325人,多达100多位公众为这些孤独症儿童的作品进行了投票。考虑到之前只是简单呈现小朋友的画作,公众较难参与,于是天目里美术馆这次改变了活动模式。他们让健全的小朋友以及家长和孤独症的小朋友一起来进行艺术沟通,让艺术更有包容性。美术馆认为这场大融合的艺术创作和活动可以促进家长培养小朋友从小关注社会以及弱势群体,让他们今后以平等的态度去面对各类人群。
这次活动由杭州残联主办,天目里美术馆在天目里园区现场设置了一些小型摊位来做募捐。这些募捐不仅为机构筹集到了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还用来更好地服务家长和孩子。活动引发了公众对于孤独症的关注,同时提高了公众对于孤独症的认知。天目里美术馆认为,通过这种类型的活动可以促进公益机构募捐持续性发展。
▲左图为孤独症画展照片(摄影师:汤子云),右图为孤独症市集照片(摄影师:解鹏)
在日常的公教活动中,美术馆会按照每一场展览的具体情况去配比导览员和机构老师,带着美术馆的志愿者和心伙伴们一起看展。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比较安全放松的环境,美术馆的艺术导览一般都会安排在正式开馆前进行。导览结束后,还会邀请小朋友们跟家长或者是志愿者一起互动,回顾他们看过的展览当中,有哪一些作品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
▲天目里美术馆《筑梦》展览、心智障碍导览(摄影师:鸭梨)
这些活动让美术馆工作人员感受到了小朋友们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孩子们对于艺术的感触力和理解力十分细腻,甚至可以发现美术馆工作人员们都没有注意到的艺术作品细节。
听障人士手语导览
自开馆以来,天目里美术馆便与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紧密合作,为听障人士提供手语导览公教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在周二至周五进行,选择在人流量较少的时段,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天目里美术馆《筑梦》手语导览活动图(摄影师:张清扬)
一般情况下,美术馆的导览员会为大家进行一个精简版的口述,同时配备专业的手语翻译老师,为听障人士提供同步的手语翻译服务。在第二季度展览《筑梦》的手语导览活动中,考虑到此次展览是一个群展,在讲解许多国内外的艺术家作品时,会需要解释到一些专有名词以及提到一些为了加深理解而拓展的艺术作品,美术馆专门为此次导览做了一个PPT来配合讲解,对重点信息做了梳理,以便手语老师翻译和听障人士们观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馆工作人员欣喜地发现听障观众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特别是那些经常来观展的叔叔阿姨们。刚开始他们只是站在那里听,有时候面露疑惑却也没有丝毫表述,后来,他们越来越适应这种形式,还会试着通过手语老师来和美术馆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他们开始主动提出一些问题或者讲述自己对某件作品的不同理解,再由手语老师用口述的方式告诉美术馆工作人员听障观众们的问题和想法,接着由美术馆工作人员进行回答与反馈。从拘谨被动地接收信息,到最后十分自在地观展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些转变都让美术馆工作人员充满信心。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听障朋友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彰显了美术馆手语导览活动的成效。
(摄影师:张清扬) | (摄影师:Yuki) |
▲天目里美术馆听障人士手语导览活动图片
此外,自第五季展览开始,美术馆还邀请了来参观过展览的普通听障观众们而非专业的手语翻译老师来进行手语导览视频的录制,手语导览视频采用了听障者进行手语讲解、肢体障碍者与心智障碍者进行口语配音的形式进行录制,旨在让美术馆成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展示平台,让听障者们不仅仅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更能成为帮助别人的人。
(摄影师:刘旦) | (摄影师:聂兴) |
▲左右两图分别为手语导览现场活动图
通常大家在电视中看到的画面是健听主讲人占屏幕中心位,且健听主讲人的屏幕占比要远远大于手语翻译者,这样的呈现方式对于许多依赖手语这一视觉语言的听障者而言是较为不便的,因此,天目里美术馆制作的手语导览视频调转了以往手语翻译者与健听主讲人的屏幕占位与占比,在为听障者提供观展辅助的同时,也呼吁大家意识到残障人士的文化生活被压缩的困境。
▲左图为一位长发听障观众在绿色幕布前做手语讲解,摄像机正在进行拍摄。(摄影师:聂兴)
右图为手语导览视频截图,手语翻译者和健听主持人屏幕占比跟往常做了调转。
视障者公教项目尝试
当代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视觉感官的领域,因此,对于一个当代艺术馆来说,视觉艺术占主导的现状不可避免地为视障者的平等参观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天目里美术馆在2023年6月份开始了第一次尝试组织视障者进行多感官的观展活动,同时这也是一次比较具有实验性质的导览尝试。
第四季展览的主题叫《跨服聊天》。美术馆把一楼整个展览空间改造成了一个公寓的样式,让其成为两位艺术家共同的“家”。并且把它分成了玄关、客厅、工作室、卧室、餐厅、游戏室、后门、卫生间等众多区域,所以大家一走进展览空间就会有一种代入感,仿佛是到别人的家里做客。
此次观展过程中,天目里美术馆暂时放弃了惯常欣赏艺术的方式——视觉,而是将观展方式转向了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所以除了口述影像与作品讲解外,他们还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来引导视障朋友们进行身体的感受,以激发大家运用多重感官去体验空间与艺术作品。
在本次的导览中,美术馆也设置了有趣并有点“火药味”的积分竞赛制度和互动环节。他们一共招募了十位视障人士,同时配备了十名志愿者,并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就对志愿者进行了助盲培训,包括如何介绍自己、如何称呼对方、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辅助他们行走,以及如何提示路线、在哪个方位触摸等。因为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志愿者和视障伙伴在观展中才能有更舒适更亲密的交流。
活动开始前每位志愿者都会拿着一个空白的手提袋,里面会放提前准备好的小圆点贴纸,一个圆点代表一个积分。在不同的互动环节中,每一组视障伙伴和志愿者都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拿到积分,最后积分最多的人可以领到奖品。除了一、二、三等奖的奖品外,每一位参与者也都能拿到纪念品。此次设置积分竞赛制度的天目里美术馆工作人员认为:通常大家总是让志愿者去协助视障伙伴,但这一次美术馆想要放弃视障伙伴们需要辅助和照顾的假设和想法,让他们和健视伙伴共同合作,参与活动并一起竞争。
▲视障参观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加天目里美术馆的导览活动
此次天目里美术馆的展览中有一件作品包含了一个真沙发和一个假沙发,大家需要靠触摸和坐在上面的感受,来猜测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展览中还设置有一个暗空间,暗空间里面会有不同动物的叫声,由不同的影像作品发出,美术馆工作人员会用口语讲述的方式来描述和形容这些作品的内容,并为大家补充一些有关动物保护的知识。活动还有设置一个钻帐篷的环节,美术馆让视障伙伴们在不同地势的展览空间中不停移动,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同时也让他们能体验到探索不同空间时的紧张感。帐篷里设有盲文的回文卡片“蜜蜂酿蜂蜜,奶牛产牛奶,风扇能扇风……”,这也是帐篷中一件作品的物料,视障伙伴摸到盲文卡片后,需要根据内容创作回文句,创作成功,就会加分。
▲视障者导览活动流程图示
视障朋友常用苹果手机,却可能对它的logo不太熟悉。天目里美术馆将艺术家李明创作过程中使用的打火机碎壳进行了二次创作,用3d打印笔描摹出了打火机机身上的苹果logo。这些从平面符号中凸起的图案,是视障朋友们的“文字”。观众对这个环节印象最深刻,觉得“这和我以往去看过的那些被玻璃罩着的展品都不一样。
▲上下图为视障者在导览的引导下触摸纸条上的盲文和触摸打火机上凸起的Logo(摄影师:王均娜)
天目里美术馆还利用展览为参观者创造了各种运用多感官感受艺术的机会。比如有一件作品中包含有一枚金属币,参观者们可以直接触摸上面印着的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图案;还有一件雕塑装置作品,是由真正的蔬果做成。美术馆工作人员在现场准备了几个蔬果,让大家闻过之后再进行猜测,如果猜对的话也有加分;还有在巨大的中国象棋棋盘上,大家无需观棋走子,而是聆听不同棋子发出的音乐来完成棋局。
天目里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们发现,其实这群视障伙伴非常渴望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于是在整个导览过程中,导览员也不仅仅只从当代艺术领域视角来为大家赏析作品,有时还会加入一些导览员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类似于自然动物保护之类的知识,以艺术作品为原点,向其他知识领域进发。
▲视障人士多感官观展活动图片
活动中,很多志愿者都是第一次接触视障人群。在他们的想象中,视障人群是完全看不到的,他们的世界是黑色的。但真实接触后他们发现,即使是一级的视障伙伴也能隐约看到一些色块,这完全打破了大家的刻板印象。还有视障人群对于出行不便的吐槽,其实就像英国人吐槽天气一样频繁,但他们并不真的因此沮丧,而是碰到困难依然抱着乐观的心态去调侃去解决。有些阿姨还会在进博物馆之后跟志愿者生动讲述路途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有哪些人帮助了自己。对于志愿者而言,这些都是非常难忘的经历,很多志愿者在活动反馈中都有提到他们被视障伙伴的经历所震撼和感动。天目里美术馆希望这种体验不仅仅能够在美术馆馆方与视障人群之间流动,而是可以流向更多人,志愿者也好,其他观众也好,都能够藉着活动产生更多的影响。
▲视障者多感官观展活动的志愿者反馈
无障碍活动
社区活动和观众的培养
天目里美术馆馆长博纳米说过,艺术是属于所有人的。同时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也都有一个共识:无障碍的建设也是属于所有人的。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逐步加深,美术馆工作人员开始关注老年朋友的看展体验。因为天目里美术馆周边有很多居民社区,馆方人员想到可以通过走进这些小区来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活动。
当代艺术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对老年人更是如此。他们会觉得有门槛,不太理解。基于这一点,美术馆并不急着把这些老年人拉来看展,而是首先尝试自己走进社区,做一些跟老年人生活相关的活动来激发他们对于美或艺术的追求。其实很多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些可能擅长写作书法,有些可能是唱歌,这些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天目里美术馆无障碍社区活动图(摄影师:Yuki)
在其中的一个展期里,天目里美术馆就联系了周围的小区,在社区里做了一个工作坊进行旧物改造,并通过社区服务机构招募到了一些老人来参与。因为天目里美术馆当时的展览中有很多艺术作品都是通过旧物改造而来的,工作人员希望在旧物改造的社区活动中,慢慢给这些老年人渗透一些当代艺术的知识,让他们更有参与感。活动获得了不错的成效,活动过后,社区的这些老人开始散步到美术馆来参观,加上美术馆的票务政策是60周岁以上老人半价,70岁以上免票,所以他们觉得去美术馆坐坐看看也挺好的。之后美术馆又以社区行走的方式,陆续拜访了社区里的小卖部,理发店等地方,碰到刚接完孩子回来或在花园里下棋的老人,美术馆工作人员也会上前收集反馈跟调研,同时赠送门票引导他们亲自前往美术馆看看。
▲天目里美术馆无障碍社区活动图(摄影师:张宁宁)
第三和第四季的展览,天目里美术馆开始和之前联系的几个社区合作,邀请老年朋友们前往美术馆看展。当时展厅里有一件作品《棋》是一个中国象棋棋盘,运用袜子、音响或者是凳子等日常生活的东西来代替日常认识的棋子,以此吸引附近社区的象棋爱好者来美术馆展厅。通过导览,加上组织象棋比赛,让这些老年人真正地参与进来。天目里美术馆希望未来能和社区继续维持并加深这种联系,拓展合作,形成一系列持续的活动并收集相关反馈。
PS:
天目里近期展览: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
时间:2024.03.21-2024.07.21
残障人士凭证件可免票入馆。
采访人员分工:
采访:李丹
撰写:李丹
校正:傅琳
编辑:灵儿
资料调查:李佳丽
问题设计:郑茜尹,刘佳奕
文字整理:乔广,张俊旺、
采访统筹:宁翊彤,马欣豪,李祉豪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