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虎头局资金链断裂;孟晚舟将接手怎样的华为?

晚点团队 晚点财经 2023-04-17

虎头局资金链断裂:疯狂的投资人,自负的创业者

孟晚舟将接手怎样的华为?

京东又要多两个上市公司

制造业 PMI 位于荣枯线之上,但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Tech Weekly丨围堵 OpenAI

中远海控四季度净利润下跌四成,规模仍是疫情前的 23 倍

虎头局资金链断裂:疯狂的投资人,自负的创业者

下午一点半,虎头局渣打饼行位于上海虹桥的办公室。看起来跟一般腾退的办公室差不多,空荡荡的,办公桌被收拾干净,几乎看不到散落在外的物件。


我们看到几位虎头局员工(也许已经是前员工),有吃外卖的,有收拾东西的,有准备去律所仲裁的。他们指了指办公室深处说,“老板就在里面”。这指的虎头局渣打饼行创始人胡亭。


一个多小时后,又来了批讨要欠款的供应商。期间胡亭出来过,但现场的供应商还没把名字和脸对上,所以没认出来。回去的时候,胡亭关上自己办公室的门。


再之后现场就乱了。文件散落一地。因为已经不剩什么值钱物品,拿不到钱的供应商就拿泡面、果酱、计算器,不想放弃一点点看起来有点用处的物品。供应商带把锤子,想破门拿服务器,被业主和虎头局员工拦下,说那不是虎头局的东西。也有手快的供应商把现场看起来最值钱的双开门冰箱用手推车搬走了。


这一天,虎头局被曝即将倒闭。


后来媒体援引虎头局相关人士的话说倒闭的信息不实,胡亭则对媒体否认欠款 2 亿元、转移资产等说法,并称 “之后会有对外沟通,给我们一些时间努力”。


不同说辞之下,虎头局的盛极而衰已无可争辩。这是疯钱涌入所谓 “新消费” 后的必然结果。


虎头局成立于 2018 年,2019 年 9 月开出了第一家店。第三家门店刚开,红杉中国就确定了投资。在那个从企业家到投资人不眠不休找机会的时期,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 原来是创业者磨投资人一年才拿到钱,后来是一批投资人整年都磨创业者就为了投点钱。


估值水涨船高。投资人在品牌只有一两家门店的时候就开始算坪效、算单店估值,再简单乘以预想中的连锁数量,估算整体利润、推算最终估值。当时,一个热门项目开不到 10 家门店,往往估值已经上 10 亿元,换算下来单店估值过亿。


翻一翻愿意这么算的投资人名单,尽是那些投中过巨头、获得十倍百倍回报的成名 VC。联商网的数据显示,仅 2021 年新消费领域就发生 800 多起、总额超过 800 亿元的融资。


创业者或变得自负,或为了匹配投资协议里规定的增长目标,花费高昂租金搬进核心地段的购物中心。直营确保了品牌力,也意味着品牌自己承担店租、人力等固定开支,严重依赖营业现金流和后续投资。


消费意愿、经营成本、后续投资、外部环境、同业竞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现金流危机。只看去年,这些所有的难题可能都被虎头局碰到了。它不会是唯一一家。(龚方毅 邱豪)

孟晚舟将接手怎样的华为?

明天华为将迎来 2011 年以来首位新的轮值董事长 —— 公司创始人之女、现任副董事长兼 CFO 孟晚舟。


权力交接前一天,华为发布了上一年的财务报告。2022 年,华为收入 6423 亿元,恢复增长(0.9%)。按照交班的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去年底的说法,华为正退出 “危机模式”。


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在。华为运营商业务收入依旧贡献超过四成、达到 2940 亿元,但增长几乎停滞。华为手机等硬件在内的终端业务收入下降 12% 至 2145 亿元,占总收入三分之一。


而云计算、ICT 硬件等在内的企业业务同比增长 30% 到 1332 亿元,贡献率也继续提高,是华为重点经营的方向。去年华为新成立多个 “军团” 以在这些行业获取更多收入。


按地区看,中国毫无疑问是华为核心收入区域,贡献了 62% 的收入,比 2022 年少了 3 个百分点。华为在中东欧洲非洲的收入增长 13%。


钱自然没以前好赚了。2022 年,华为经营利润为 422 亿元 ,利润率 6.6%,比 2020 年受冲击最大时还低。对于研发投入会不会受影响,孟晚舟回应相关提问称,华为 “2022 年末净现金 1763 亿元,足够支撑未来几年的投入”。


徐直军在财报发布会上说,华为 4G 手机仍然依赖美国供应商,美国不批 5G 芯片,所以华为无法造 5G 手机。随后也应记者提问谈到了国产 EDA,他表示,华为和合作伙伴实现了 14 纳米以上 EDA 工具的国产化,这意味着所有国产半导体企业都可以使用国产 EDA 工具设计 14 纳米以上的芯片。


是否造车似乎有了定论。徐直军说华为不造车,也禁止任何汽车品牌使用华为商标:“文件有效期是 5 年,是因为华为文件最长的有效期是 5 年,5 年后还会再来 5 年”。


过去一年,华为对汽车业务的投入力度并不小。根据华为年报,2022 年华为汽车研发人员扩充到 7000 人,又往汽车业务投入了 20 亿美元——超过了理想汽车的经营开支。


这些都被摆到孟晚舟面前。她还没有说上任后会做什么。似乎为了回应任人唯亲的质疑,她在问答环节专门提到华为治理章程明确了 “我们是体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不是某个个人的接班 ...... 我和其他两位轮值董事长是一样的。”(贺乾明)

京东又要多两个上市公司

3 月 30 日,京东产发、京东工业分别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如果它们顺利上市,京东将有 7 家上市公司。


2020 年初,刘强东把京东 “零售和零售基础设施” 战略定位改成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2020 年底,又进一步将 “供应链” 明确为 “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京东的自建物流也开始对京东以外的企业开放。


多家公司由此分拆。2021 年中京东物流率先在港股上市,提供仓配、快递、大件物流等服务。这次上市的京东产发主要运营物流和产业园区,京东工业提供工业供应链技术和服务。有消息称它们计划各募资 10 亿美元。


京东产发:五成收入靠京东,盈利靠物业资产升值


据招股书,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京东产发资产包括 219 个物流园区、13 个产业园区、4 个数据中心,物业及土地储备面积合计 2334 万平方米。规模在国内排第二、亚洲排第三。


京东产发 2022 年收入 23.2 亿元,超九成来自园区租金收入、管理费等。这些园区过半是京东租用。过往三年,京东为京东产发带来的关联收入占比为 72%、69%、48.5%。去年占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并入了新收购的中国物流资产。


其他收入方面,由于物业资产估值变动(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去年创造 36.1 亿元收入,最终帮助京东产发实现年度账面盈利 22.2 亿元。


京东工业:帮企业采购电钻、抹布,未来还要整合工业物料


京东工业主要为工业企业提供 MRO 采购服务(MRO 指维修与作业耗材、非生产性物资,如电钻、扫吧、抹布、喇叭、拖车等),并逐渐拓展至 BOM 工业品(即直接用来生产商品的物料)。


据招股书,截至 2022 年底,京东工业平台有 4250 万个 SKU,采购自 3 万家供应商,销售向约 7000 家重点企业客户、260 万家中小企业客户。


2022 年,京东工业收入 141.3 亿元,超九成来自工业品自营销售(MRO 和 BOM),其余来自服务收入,包括向平台上第三方商家收佣金、广告费等。


按去年交易额算,京东工业在中国 MRO 采购服务市场份额约 0.7%,但已经可以排第一。招股书提到,中国 MRO 采购服务市场前十大公司市场份额总和不到 1.5%,相比之下美国约为 30% 至 45%。


京东工业提到,此次募资将用于工业供应链数字化,包括 SKU 标准化、履约计划智能决策,以及与供应商 IT 系统整合,更好预测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提高库存效率等。(林广英)

制造业 PMI 位于荣枯线之上,但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3 月中国制造业景气状况继续改善。


统计局 3 月制造业 PMI 录得 51.9%,环比下降 0.7 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扩张区间。其中新订单指数 53.6%,较上月回落 0.5 个百分点,显示需求继续环比增加,从业人员指数 49.7%,落回收缩区间,显示用工景气度有所降低。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 50.9%,显示成本仍在上涨,但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降了 2.6 个百分点至 48.6%,显示出厂价格环比下跌。这或更能反映当下的制造业环境 —— 虽然今年以来经营逐月改善,但整体市场需求仍不足,企业面临压力。


官方制造业 PMI 指数是统计局每月经 3200 家样本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汇总而出,以体现企业对经营状况环比的看法,通常以 50% 为枯荣线,高于这一结果,表明经济总体在扩张,反之暗示经济总体在收缩。


非制造业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3 月非制造业 PMI 录得 58.2%,较上月提高 1.9 个百分点,反映更多企业转向乐观。其中建筑业录得指数 65.6%,从业人员指数连续三个月高于 50%,反映用工持续增加。(林广英)

中免过半销售额 “不免税”

去年中国中免的免税商品销售额同比下降近四成、至 260 亿元,有税商品销售额(主要来自线上)同比增长 16.5% 至 279.7 亿元,首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最终中免实现营收 544 亿元,同比下降近两成。


疫情前,中免超 97% 的销售额都来自免税商品,其中海南离岛免税店占比近三成,口岸免税店(机场等)贡献超六成。2020 年开始,海南离岛业务成为主力,2022 年则是线上销售力挽狂澜。


线上销售的有税商品毛利较低。去年中免的有税商品销售毛利率更是同比跌了 7.2 个百分点至 17.4%,显示在线下客流受限的情况下,中免应该是加大折扣让利,试图用线上有税业务来弥补损失。最终整体毛利率只有 28%,净利润同比减半至 50.3 亿元。


虽然今年疫情影响消退,出入境旅游也逐步恢复,但中免并不打算减轻线上业务。在 2023 年的计划展望中,中免说相信境外消费会持续回流至海南,并且会继续加大线上业务的品牌引进和商品供应,提升线上平台吸引力。它们预计全年入出境游客有望超过 9000 万人次,相当于疫情前的 31.5%。(林广英)


Tech Weekly丨围堵 OpenAI

本周重要的科技议题仍旧与 OpenAI 相关,但不再是 OpenAI 或者微软做了什么,而是它或它们的竞争对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打算围堵 OpenAI。


关注度最高的是非营利机构 “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发布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 GPT-4 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 6 个月。这封公开信上有诸多名人签名,比如埃隆·马斯克、多位图灵奖得主等。但它并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导致签名并不可信。之后多位名人的名字被撤下,比如图灵奖得主 Geoffrey Hinton。


还有一家名为人工智能和数字政策中心 (CAIDP) 的非营利机构,本周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调查 OpenAI,停掉 OpenAI 前不久发布的 GPT-4。他们认为,GPT-4 的发布违反了 FTC 的要求,发布之前没有得到足够的评估和监督。目前 FTC 并没有回应这一诉求。


在一系列声讨之外,OpenAI 和微软的竞争对手们,也有了更多行动。根据市场消息,由于 OpenAI 的冲击,Google 的人工智能团队 Google Brain 和它收购的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 结束了多年的内部竞争,合作研发能够超越 OpenAI 的产品。在此之前,它们之间很少合作,甚至代码都不共享。


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扫清研发人工智能的障碍。Google、微软、亚马逊、Meta 等硅谷巨头都已经裁减了人工智能伦理或道德团队。这些团队成员的主要任务是帮助评估人工智能是否有风险,通常会给出保守的建议。


这是科技公司们降本增效的一部分,也意味着它们希望更激进地发展技术。市场上一直有消息称,Google 因为谨慎和顾虑伦理安全,错失了在 ChatGPT 之前发布相关产品的机会


除了科技公司的竞争变得更激烈。ChatGPT 和大模型热潮,也在芯片领域掀起了竞争。上周举办的 GTC 大会上,英伟达推出专门为训练 ChatGPT 类似大模型加速的一系列产品。本周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Cerebras 就发布了七个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供外界研究使用。(贺乾明)

中远海控四季度净利润下跌四成,规模仍是疫情前的 23 倍

2022 年,中远海控业绩续创新高,其中营收达到 3910.6 亿元,同比增长 17%,扣非净利润 1090.3 亿元,同比增长 22.3%。


单看四季度,中远海控营收 “只有” 745 亿元,同比少了 27%,净利润也跌了四成。不过与 2019 年同期相比,营收仍是那时的 2.1 倍,净利润则是 23 倍。


中远海控超过 98% 的收入来自集装箱航运业务,业绩和行业景气度相互映照。去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同比增长 6.8%。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海外市场低消费、去库存,集装箱需求萎缩,加上供应链拥堵改善、运力回归,运价持续下滑至疫情前水平。


今年以来,集装箱运价进一步下跌。中远海控提到,2023 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地缘局势紧张、高通胀、欧美紧缩货币政策,将继续影响全球经贸发展,集装箱航运业也面临行业竞争加剧、运力供给增加的考验。(林广英)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 1032 亿元不良贷款。

截至 31 日,六大国有商业银行 2022 年财报已全部公布。六大行新增不良贷款合计 1032.51 亿元,其中,农、建、邮、中行增长幅度均超 10%。除邮储银行外的五大行不良贷款率均高于 1.3%。从行业趋势来看,六大行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都增加了 1-2 个百分点,如邮储银行年报提到 “受个别大额客户风险影响,其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不良率显著上升”。

碧桂园今年重启拿地,重心回归一二线城市。

碧桂园 30 日表示,今年已重启拿地,正系统性调节土储结构。主要围绕人口流动、产业布局、经济基础、供需变量等核心变量,优中选优、重质轻量 —— 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计划将一二线货值比例提升到 50%。此前很长一段时间,碧桂园依靠城镇化红利,在三四线城市大量拿地建房,卖给当地人,成功登顶房企销售冠军,并蝉联至今。

博鳌论坛今日闭幕,新加坡、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领导人参会。

博鳌亚洲论坛 2023 年年会于 3 月 28 日至 31 日举行,主题是 “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本届论坛是疫情以来首次恢复线下会议,来自 50 多个国家约 2000 名嘉宾参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科特迪瓦总理阿希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贵州茅台去年平均每天净赚 1.7 亿元,要拿 325 亿分给股东。

贵州茅台 2022 年营业总收入 1275.54 亿元,同比增长 16.53%,其净利润  627.16 亿元,增长近两成。利润高涨主要因为贵州茅台的平均出厂价,特别是茅台酒以外的系列大幅上涨。同时贵州茅台进一步减少经销商销售占比,去年四成的销售为公司直销。贵州茅台拟每 10 股派发红利 259.11 元,共分配利润 325.49 亿元,再次刷新了上市以来的分红纪录。

瑞幸在新加坡开了首个海外门店。

作为海外开店的第一站,瑞幸在新加坡的头两家门店进入试运营阶段。两家门店分别位于购物圣地乌节路义安城和临海购物中心滨海广场,同国内一样,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和现场两种方式下单。预计 4 月底,瑞幸咖啡还将有 8-10 家店在新加坡陆续试营业。

消息称美团将正式上线 “美团企业版”。

据 36 氪报道,美团近期将正式上线面向企业客户的 “美团企业版”,提供外卖、商务宴请、差旅、商旅打车等服务,先做企业用餐。据界面新闻,美团内部人士称美团企业版已跟过万家企业合作,包括爱奇艺、元气森林、顺丰速运等,美团在 2015 年就已经上线类似服务,只是入口藏得比较深,这次是对所有相关服务做整合。

中国监管机构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据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官方公告,为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防范产品问题隐患造成网络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制度规范,组织网络安全审查。


去年,美光在华收入约为 33.11 亿美元。

文旅部:即日起恢复旅行社经营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

文旅部 3 月 31 日印发通知,即日起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和 “机票 + 酒店” 业务。今年 2 月 6 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 “机票 + 酒店” 业务也开始试点恢复,目前公布的两批出境团队游试点国家共 60 个,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

全国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 30 元、40 元。

据民政部,截至今年 1 月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 679 万人,低保平均标准每人每月 752 元;农村低保对象 3338 万人,低保平均标准每人每月 582 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中提高 30 元、40 元。“低保” 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标准提高意味着补贴条件放宽,满足低保条件者可获得生活补贴。

奈雪去年净增 251 家门店,亏损也扩大了 3.5 倍。

去年线下泛餐饮行业可预期的低迷,如果不控制扩张的欲望,痛苦可能会更强烈。据最新财报数据,奈雪的茶 2022 年总收入 42.92 亿元,同比降低 0.1%。扣除材料成本和费用后的经营亏损约为 2.99 亿元,同比扩大 3.5 倍;

直营门店在全国 89 个城市共 1068 间,净增加 251 间;

注册会员数量增长三成至 5660 万名,会员月度复购率提升至 26.3%;

每间茶店平均每日订单量从 21 年的 416.7 笔下降到 348.2 笔。

去年 3 月奈雪的茶曾宣布大幅降价,推出 9 -19 元的 “轻松系列”,并承诺每月至少上新一款低于 20 元的产品,但去年奈雪的茶每笔订单平均销售价值仍高达 34.3 元。结果还是亏损。作为对比,蜜雪冰城均价 8 元、年净利润 19 亿元。


这是以直营为主的奈雪逃不开的结果。

H&M 意外盈利,股价涨 15%。

H&M 一季度营业利润为 7.25 亿瑞典克朗(6973 万美元),营业利润率为 1.3%。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随后股价上涨 15%,创下 10 个月新高。首席执行官 Helena Helmersson 表示预计到 3 月底年增长率可以涨至 4%,H&M 的目标是 2024 年实现 10% 的营业利润率。尽管降本初显成效,但要与 Inditex(Zara 母公司)、SHEIN、Temu 等快速扩张的快时尚零售商竞争依然困难重重。

给重卡提供动力总成的淮柴动力年利润减少近一半。

作为重卡动力总成行业第一的潍柴动力, 2022 年营业收入 1751.58 亿元,同比下降 20.46%,净利润 49.05 亿元,同比下降 48.33%,这也折射出重卡行业去年的市场需求走低 —— 公路运输、水泥搅拌车等都属于重卡范畴。作为原本的第一大业务,潍柴动力的动力总成相关业务营收减少超四成,占比也滑到第二。而智慧物流和农机数字化受政策鼓励,智能物流的营收维持在近 800 亿元的水平。

特斯拉想绕开美国国家安全审查,使用宁德时代技术。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斯拉计划效仿福特,在美国投建全资电池工厂,从宁德时代获得技术授权,然后自己生产电池。由于宁德时代没有该工厂股权,因此车企可以绕过美国的安全审查,还能获得美国电动车补贴。福特上月率先宣布类似计划,但遭到立法者反对,福特则回应称,宁德时代不会从中获得任何美国补贴。

日本将限制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等 23 品类出口。

日本政府 31 日宣布,计划把 23 类产品加入到出口管制名单,包括 EUV 光刻机、蚀刻机等,按性能规格看,都是制造 10-14 纳米以下先进芯片的必需设备。相关文件没有提到特定对象,不过除了友好国家等 42 个国家外,想要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需要先经过政府部门批准。

全球最大游戏展会 E3 今年停办,因为 “没有获得足够的持续关注”。

E3 主办方周四宣布今年将停办 E3 展会,因为本次展会 “没有获得足够的持续关注”。声明没有解释什么时候会重启。今年初有消息称,游戏主机三巨头微软、索尼、任天堂都不会参加本届 E3 展。而游戏制作公司育碧本周也宣布退出,转向自己举办游戏宣发活动。自 2020 年以来,E3 已经 3 年没有在线下办展,许多游戏商都开始自己办活动。

Netflix 计划减少电影产量,集中资源提高质量。

全球流媒体巨头 Netflix 周四表示,计划合并中小型影片部门,并减少每年电影产量,保证质量。Netflix 目前电影部门按制作预算分三档,分别为 3000 万美元以下、3000 万至 8000 万美元、8000 万美元以上。Netflix 近年每年制作电影超 50 部,比其他好莱坞公司都要多,其中《西线无战事》今年拿到了 4 项奥斯卡奖项。去年为了降本,Netflix 裁了数百名员工,这次调整也会带来裁员。

龚方毅 @Barynx  /  栏目主编

邱豪 @porison  /  记者

林广英 @Lingying0311  /  记者

常竣斐 @changjiujiu999  /  实习生

付小雨 @suyuy13  /  实习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