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会实录 | 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是什么样的体验?
要点直击
有些打破你的对咨询师预设的咨询体验
一些咨询师的奇怪操作
接受过不同咨询以后的对比
关于真实与自我暴露
彬华
我们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的就是关于都是自己作为一个接受帮助的人。很多人在接受咨询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帮助,也有非常多的体会,不管是对自己个人成长的议题,还是对于我们说自己的助人活动或者咨询的时候都有很多启发,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这个是一个大体的内容框架,当然我们也不一定要按这个框架来走,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丰富我们分享、体验,去体验一些过去的一些经历的一种很好的媒介。
那我先开个头,我们学校是给每个人都提供6次免费咨询,我就说不去白不去。于是去了以后发现我们咨询师他是在美国读的社工,然后后面又回到英国来在我们学校的咨询中心做咨询师。有一次咨询我提到我本来准备出去玩,但是签证被拒了。我当时就觉得很烦,因为机票买了,酒店订了,这是一大笔钱的事情,不光是说我没有办法出去玩,所以这个东西这还是让我挺烦的。然后咨询师做出来一个我没有想到咨询师会做的事情。被拒签是可以申诉的。然后我有去试着去,但是电话打不通,我谈到这件事情,那咨询师就先走到电脑前面,搜了一下申诉的电话,打过去试了一下,发现的确打不通。
这个东西其实还蛮微妙的,因为这个东西做不好,其实会让人觉得很冒犯,但是我当时其实没有这种感觉,他他的表达可能也是一部分,总之对我的触动是非常大的。第一个我不会想到咨询师会这么做,因为其实真的很少咨询师会有这么强行动的一个部分,而且还发生在咨询室内。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他在试过以后它也打不通也是认可了我的一个经验,或者说这个确实不是我的问题。这个经历我不能说它是普遍适用的,这是一个比较微妙的决策。可能背后他其实有很多经验在,才会这么做。
因为他在咨询和社工两方面的背景,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会被我们的专业角色框住——什么事情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当然我们需要好好考量自己的意图是什么东西,我们做的事情究竟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满足来访的需要。就好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谈话都是作为咨询当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后面慢慢的身体、情绪的部分才更被强调。还有像这样表达性艺术治疗里面对艺术媒介的使用,我觉得一定程度上都是要突破以往那种范式,它才有可能做这东西。
也有研究也显示,主流的疗法对来访者都挺有用的,所以这件事情还是蛮值得思考的。并不是说武断的说任何疗法都一样的,任何行动都一样,但是我觉得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部分。这也是让我一直去思考如何跨学科整合的,以及我们到底能够在咨询里面提供些什么。
我又想到说其实糖心理有李松蔚的一门课《策略式干预的网络应用》。推文的标题是“一种‘给建议’的治疗方法”,然后他在公众号会有一些反馈实验,就是说你试着接下来一周怎么样,然后你看一下会有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也是一种蛮不同的路径。
YZ
我刚刚努力想了一下像彬华遇到的咨询师在咨询中的举动,我在回忆有没有曾经听闻或者是有看过类似这样的来访者的经验经历之类的?想了很久发现没有。好像没有遇到咨询师在里面直接给来访者提到的相关机构打电话的。对,所以是还挺神奇的体验的。
彬华
我有听到一个分享也是蛮触动我的,简单来说就是导师有问学生有没有去咨询,后来发现没有,还让负责的职员直接带她去登记。当事人是很受用、很感激的。所以如果特别是从广义的助人的角度来讲,有时候有一种更介入性的、更行动性的东西是有的。
然后如果再讲回到咨询师上面来。有些咨询师会给到个人的电话,假如说有危机情况可以打给TA,包括比如说可能如果大家有学过自杀干预的话,安全计划里会写上咨询师的电话在里面。
尾枝
刚才彬华说到有拉着来访者去咨询中心进行登记,然后她很感动。我还蛮有共鸣的,就我跟之前我在另外一个群认识一个人,我跟他都有一个共识,你感觉很抑郁状态的时候,要是有个人拉着你去做事情,本身就会让你觉得很感激。那个人自己就说例如说拉着他去吃饭,然后拉着他去洗澡,然后拉着他上厕所,本身就是很开心,很感谢这件事情本身。然后我也很有同感,我觉得重点不是拉他去干什么,重点是拉他这件事情本身还是会觉得很感动。
在做被助人者的过程里面,我不觉得很有什么收获,我遇到的都不是很好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以前在大学的心理咨询室的老师是北师大的硕士,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现在我看他知乎的页面他应该是在北师大读博士了,然后也是相关的也是应用心理领域的博士,具体是什么博士不知道,但是我最后一次找他咨询的时候,他用了一个很奇怪的技术,他突然之间说要推迟15分钟,然后我到了以后,他说又要退迟15分钟,就相当于我在咨询室外面等了15分钟,然后他这个学校的咨询室的门口跟老师的办公室的门口是成直角的关系,相当于我在咨询室外面等的时候,我就会看到老师的办公室,就是和我身处的走廊是平行的关系。然后我就可以看到老师跟一个女同学(那个是男的老师)女同学就背着我,然后老师是侧身对着我在不知道干什么,然后我就看了一眼,我就想可能是做文件什么的,然后我就没有继续看,因为没有礼貌,我觉得你不应该偷窥人家在干什么,又不关我的事对不对?而且那个时候好像是7:30以后了,7:45,天都黑了,我就我也就没有在意这个事情。然后我后来开始咨询以后,老师反而问我看到了什么,我说那就黑人问号,关我什么事?我为什么要看到什么,这是什么问题,我感觉有点暧昧的感觉,我就说我什么都没有看到,这样没有礼貌,然后他才告诉我他是就故意这样设置给我看的。我至今都没有明白为什么。
老师也是一腔热血,因为那个时间点咨询室是应该已经下班了,但是那个时候是我毕业的最后一天,离校的最后一天,他就是特意为我设置的咨询,他也是一番好意,但是我也没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样很让人难理解的一件事情。我就是一脸懵逼,我就很指责他,然后他就他也很愧疚就道歉,然后他就跟我讲什么什么现在心理咨询的前沿的流派,就是会做出一些尝试。这些很水的话,不能理解,因为那个时候我也不是这个专业的,我也不能懂。我遇到的咨询师他们他们都是有心办坏事,让人疑惑,不能明白,所以我现在都是尽量找一些比较说人话的咨询师。
彬华
这的确是一个蛮奇怪的体验。我觉得你觉得要是做一些什么“奇怪”的事情,其实还是要有一定效果的。
我现在想起来了,糖心理推文里有举个例子,那个例子也有一点离奇的。它说艾瑞克森有一个想要减肥的来访,他一直拒绝见他,唯一见了一次,他对她说你下次穿比基尼过来我的咨询室,后来那位女士就减肥成功了……但是这个就有点莫名其妙。好像有点道理,好像又不大对劲。
尾枝
他在伦理边界上面反复横跳。
彬华
我最近新找了一个咨询师,上周才刚开始,因为她是做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所以有问到我说是做一般的单纯谈话,还是做一些有关艺术的。后边她又问到我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我就说我其实还蛮喜欢音乐的,还提到说其实我经常会在某些时候有旋律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一般会和我当时的状态状态或者想的东西还蛮贴合的,我还会自己去找中间的关联。她马上就顺着问我说,你现在在跟我谈话的时候,你有想到什么吗?然后我说我想到了Micheal Jackson的Heal the World。
我然后他做的一个事情也是让我蛮喜欢。在结束之后,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咨询,她把知情同意书发给我的时候,顺便发了一个链接给我。她说她在结束之后,想到前几天她的朋友就发了一个Heal the Word的版本给她,于是也分享给我。我当时看完那个视频我就哭了,觉得好感动,倒不是因为她的行为让我感动,可能是(那首歌)本来就比较贴合我的心境,所以当时会冒出来,然后她又给到我一个机会,把体验再拓展了一下。这种对咨询边界的处理非常恰到好处地,因为有时边界过于清晰,其实是一种很刻板的行为。有人讲说是那种压迫性的超我那种感觉。她稍稍有一点进来,给我个链接,也不是说再给我太多东西,我就感觉还蛮好的,有让我一次咨询最大化这样子。
蘑菇
我觉得我可能和彬华一样,对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咨询师更有亲近感。比如我之前的个人体验咨询师是国内做舞动治疗比较早的老师,最近在精进躯体动力分析疗法,有一次在咨询中她对我的共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因为一些事情有压力,老师在我特别平静的大段叙述后他打断了我,她说“我能感受到你这种平静后面有很深的这种悲伤,有很深的绝望的感觉。甚至我自己现在也被你触动到了,我感觉到我眼睛这里都有点湿润”。我当时有点惊讶,因为我还没有感受到,但当她这样说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心里真实的难过,我当时真的超级感动,觉得释放了情绪,几周后突然间想起来这个瞬间,我感觉我被深深地看到了,我觉得这种体验是非常难得的。我跟咨询师朋友分享这个体验的时候,朋友说理性背后往往是深重的悲伤,这个咨询师的共情圆满地完成了你咨询的目的。和这位咨询师平等、开放、尊重、支持、欣赏的治疗关系是咨询中最疗愈我的部分。
我想表达的第二点是,我觉得咨询师能否对来访者有很多的帮助,取决于咨询师探索自己的程度。我个人喜欢的咨询师会有明确的个人哲学观,比如追求真实生命力,而和这样的咨询师的探索也能帮助到我去释放这种生命力,我的日常关系也有很明显的改变。但很多咨询师是很难修炼到这种人生境界的,我希望坐在我对面的咨询师是真实且有灵魂的。
彬华
你讲到咨询里你得到的回应,因为我在上助人技术的课,瞬间在想,“好,即时化、情感反映、自我表露”。你后面又正好提到你在听你咨询师说话的时候,你就忍不住思考到他用的技术,我就觉得好好笑,真的是。
我觉得就真的咨询师之间差距还蛮大的。于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议题,自己有时候在做咨询师,或者说在接触很多咨询师以后,我有时候会有一点点期待上面的变化——我会更期待人之间的那种(很好的)理解和沟通这些东西。
但是其实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做到这种程度)。我上回有一次做练习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很照顾我的来访者。后面督导就跟我讲说,会不会其实有你很希望自己有被照顾到,你很希望你的情绪被照顾到,所以你很照顾来访者的情绪,所以你怕太挑战对方。我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但是这个议题值得我思考。我有时候觉得我跟别人做咨询的时候、我在练习的的时候,我给到别人比较高质量的同理、给到的是比较的一个回应,但是在生活中有的时候我得到的是什么东西。就这样反差一下,有时候的确会有一点点的感觉。
YZ
刚刚彬华说的咨询师成长前期的技术性问题,我自己是有一个体会,大概在两年还是三年前,可能会有同学来问“你做咨询你真的在共情他们,你真的能够理解他的痛苦吗?” 。我会告诉她说“有时候不是真的理解,也不一定真的能体验。” 就在很前期的时候,你并没有那么体验到当下地方的体验,但是我们学会了一种表达,就是“技术性的共情”。可能有技术性的共情,也有技术性的情感反应和自我暴露。咨询的技术好像是很像是你手上的一个武器,它不属于你,但是你觉得你在咨询中是一个咨询师,你还是需要这个东西,你需要做出一些回应。所以你好像会用这个武器,它好像是一个句式,就很像什么考英语6级4级。但是好像当咨询做久了之后,这个技术就变成了你自己的,它会变成你真实的你身体的一部分,你可以去做一个真实的回应。可以把自己真的放在咨询当中,去和这个人有一个真实的互动,像那些技术是属于你自己的一样。那个时候,它就不是技术性共性,它可能就是共情。你不需要在咨询中花注意力去考虑自己要做出怎样的回应。
我以前有一个咨询师,当我找他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实习咨询师,我和他当时的水平其实差不多。他特别喜欢用一个句式叫做“听起来……”,出现的频率很高。我有一次就真的在数,数一数他到底在咨询中用了几次,感觉可能有十几次的样子。他自己当时的回应是这的确是他比较常用的口头禅。我也告诉他这个句式让我自己觉得非常不能理解我。神奇的是,后来的咨询中他就没有在用这个句式了,他真的克制住了。我想在每一个受训前期的咨询师,可能都会有自己无意识在用的一些口头禅或者句式。很像是咨询中的学习或者公式之类的。我们需要作出一个回应,但是在受训前期需要借助我们所学的技术比较无意识地作出回应,有一些技术的使用就很明显吧。这是对大家刚刚在说的技术的使用的一个回应。
彬华
其实我自己没有什么这方面的体验(或者说我的体验不大一样),因为我是蛮习惯在理性层面思考的,所以也是为什么我会特别去正念的。我练习正念可能两三年,以前没有那么频繁,但是这一年的话因为就专门去学、去练习,就更注重身体和情绪的部分。
但我一直以来就有这个思考模式,我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有点类似于社会学加心理学再加一点点其他学科的东西,是那种杂糅的,关于你怎么理解人的一种课。里面像是萨提亚之类的,我是大一的时候才知道的。在那之后在某个情境下,我觉得太符合(某个姿态)了,一下就会想到(萨提亚),所以我自己的思维模式一直都是这样子的。
我作为咨询师的话,其实是有点敏感性偏高的那一类人,我比较容易受到别人情绪和自己情绪的一个影响。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就经常会想说我怎么这么容易就生气了,就进入到抑郁的情绪里去了。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我就突然转变思路,就那种更从资源的角度来讲,我虽然有这么多情绪,但是别人也没有很看得出来,而且也没有很影响到我做的事情,或者是我跟别人相处。说明我情绪管理能力还是很强的。敏感只能说是个人特质而已。
叙事疗法有影响到我的一部分。它认为说我们的一个我们的经验相当于纸上有非常多的点,然后我们一些点(这些经验)串起来一个故事,但其实还有别的故事的线可以串起来形容我们的一个生命。
后面我认为敏感其实也蛮帮助到我做咨询,因为做咨询蛮需要理解人。
萨提亚的应对姿态
蘑菇
对,我有点能理解彬华说的,因为我也属于这种特别高敏感的。我现在会正反两个角度来考虑,好处是可能我建立关系会快一点,坏处是有的时候会过度卷入,我太把别人的事情当成我自己的事情了,失掉咨询师中立的位置,我会经常提醒自己这一点。
彬华
我觉得还蛮看流派的,其实我接触到有些后现代的咨询师,TA就是那种来访者难过,TA就跟着一起哭;来访者开心,TA就跟他一起笑。这其实也蛮像刚刚你说躯体动力的老师,看到了你底下的悲伤就直接眼睛含着泪。当然其实这个东西也是要考虑的,因为其实我觉得很多东西还是要有意图或者说有效性的一个考虑,就是说我不能是因为我自己的需要而去表达我的一个痛苦。所以我觉得这个是蛮修炼的一个过程。
我蛮喜欢吴熙琄老师,她《熙琄叙语》的第三章专门写了在大中华地区,很多人学咨询都是因为自己有议题,才会开始想到去学咨询的。这也关联到咨询在生活中的应用,她认为说叙事完全是可以用到生活当中的。我觉得像助人关系,我们会考虑双重关系的问题,而吴熙琄老师她整合了合作取向、家族治疗和叙事疗法,她真的是在咨询室做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对自己伴侣做对朋友也能做什么事情。这个还是蛮神奇的,我虽然也相对来说比较倾向的这种态度,但我自己也很少给我亲近的人、给我的关系好的人,做到类似咨询的一些事情。我可能会觉得很消耗,因为咨询里要很多专注,如果生活中一直这样子,跟别人这样处的话也实在太累了。
YZ
我刚刚发了两张图片在群聊中,是罗杰斯的咨询的三要素,“我是否真诚一致,是否真的关心他,是否真的理解他。” 刚刚彬华说的时候,我好像联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咨询中怎么回应来访者。我的同学告诉我,他可能会回应说“当你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很生气,你会生气吗?”,他是一个动力学的咨询师。但是我会想到我好像在咨询中并不会这么回应对方。他说,他在咨询的时候会告诉来访者,他所有的反应都是真实的回应,表达的也都是自己真实的反馈和想法,都是真实的呈现。我觉得我好像并不是真实的呈现,我好像还保留着自己作为咨询师角色的捆绑。但是当回归到来访者的需要和罗杰斯的三要素的时候,我会在考虑是不是真实的互动在咨询中是很重要的。这些真实的互动就和我们在生活中面对我们真实的人际关系是这样的。我以前会认为是不是人本取向的咨询师会考虑真实流动的关系,后来发现动力取向的咨询师也在考虑真实真诚一致的呈现。可能这些并不是真的要考虑流派,而是罗杰斯说的三要素,我是否真诚一致真正关心对方,是咨询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个是我最近全新的体验和想法。
还有一件事,也是最近发现的。我在很久之前,如果接很多咨询可能会有点焦虑,因为是新手也会担心自己在咨询中的表现,后来我记得我的督导说过在咨询中其实你只要做好一个正常人就好了。对我来说,这句话影响很大。最近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一个同样在实习的咨询师朋友。我觉得这个和上面说到的真诚一致地去关心来访者是一样的,不用考虑太多技术层面的人,只要当一个充满善意的普通人和正常人可能就可以完成一部分我们的工作了。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创始人,罗杰斯
彬华
咨访关系不光是保护来访者,也是在保护咨询师。所以专业角色有时候其实也没有不一定有关系。
你讲到真实这部分,我有在上精神分析的课,张沛超老师课上说,“在有些学派里,自我表露是有益于治疗的,比方说关系学派,在克莱因学派的督导室快要扇你了”。所以精神分析内部的话,它其实也是有蛮大的一个流具体的流派的差异的。
现在想,可能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整合出自洽的一个东西给自己。对,我又想到,张沛超老师公众号上有个许朝山老师的分享,说精神分析师是顺着自己的人格结构来发展出他们的一个理论出来。像克莱因的童年是蛮糟糕的,她整个生活其实都有很多不顺的,她就会更好地呈现母婴关系里那些不好的东西是怎么来的。温尼科特的话,他一直以来生活都非常好,他们的咨询取向就很不一样。
就觉得说,我们整合我们的学习,也不一定说一定要找到一个对的,其实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一开始我总是纠结哪个对、我应该学什么,我后面就想说我都学,反正学的里面哪个部分喜欢我就拿哪个部分出来。当然也要思考它,因为其实有时候那不加选择的那种各拿一点,拿的两个东西它背后其实有不同哲学观,这样把它们都拿来用,那这两个东西可能会有点矛盾。还有些东西是可以你做调整,把它放在某个哲学观下,然后再用。我觉得这就是我理想中慢慢在成长的一个咨询师,能真的走到一种很成熟的状态。
我觉得这种程度的咨询师是更难的,因为我们讲成熟咨询师,可能做个10年,就很成熟了,如果按比较个案比较多来说,5年就可以了。但像是这一种程度的,就是真的有完善到自己的一个理念价值,这样的话我觉得可能是要二三十年去琢磨才会有的一个状态。
所以我会很喜欢一些咨询师,他们的确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我觉得我觉得倒不一定是完全是一个“真实”的人,但我知道TA呈现的咨询,虽然不是他生活中的样子,但这个咨询模式其实是很真实的代表了TA。我在本科的时候我有找过一个咨询师,我有点我搞不清楚他是什么流派的,我真的感觉不出来,我知道他是有一点点偏后现代,我感觉不出来他是学什么的。他有很多比如说他有对我那种躯体的了解,他甚至有一定的催眠的背景,还有一些我就不知道说不上来。我能感觉到他整个给到我的一个东西、跟我的互动的确是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他很认同的一部分。
所以对于自己咨询的一个认同,其实也是一种真实的自我的呈现,因为即便是人和人相处,比如我在我的我带队的时候,我作为队长的一个身份,或者说我在家里面,这些情境下我呈现的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所谓真实的人吧,我觉得(人们)很多时候都是真实的。可能其中我比较在意的点是你做的事情是不是你全然认同的,你能够投入到你的能量、你的热情或者你其它的一些东西进去,我觉得就很好了。
蘑菇
我也想补充一点关于流派的思考。像精神分析等偏言语化的治疗流派,优势是在于言语本身是人的思维智慧的结晶,是很高效可迁移的东西,来访者听完很容易迁移到其他场景。但艺术治疗、躯体动作治疗的好处,在于更接近我们生命早期的状态,会更直接更有力量一些。
还想补充关于咨询中的语言表达方式问题。感觉做咨询不一定要说话特别书面,就用最家常老百姓的话跟对方聊也好,这样更生动,更有利于和来访者建立关系。
彬华
对,就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挺好玩的点。有的时候为什么我在英国这边见的咨询师,我感觉都比国内好,有的时候不只是因为受训的问题,而是有些问话在英文里面听的比较顺。因为很多我们学的东西,它其实直接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我们中国人并不会那么讲话。你要在英文的语境里面这样听,我觉得是这么一回事,然后我也是用英文表达就很顺。所以翻译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就是卡住了。
我和月月都是有参加了歌子的助人技术私房课,我们上回用方言来做练习。然后那歌子问我们说,我们怎么用方言来问大家情绪的体验?我想了想,好像还真没什么直接对应的表达,可能都是问你怎么了、你在想啥,不会说你感觉怎么样。日常生活里面说“你感觉怎么样”,听起来就很奇怪。英文里I feel翻译成“我感觉”,但我们日常语境说的“我感觉”可能是说“我感觉不大妙”、“我感觉这个还不错”,这种才是“我感觉”最贴切的语境,而不是说“我感觉有点不开心”,这个不大像人话其实。虽然某种程度上它在咨询里面很常见,但这不是我们中国人说话的方式。
我昨天在翻译人类学视角下的精神障碍,感觉有些东西的确是很西方霸权了,只是有些东西它也没有刻意霸权,但是因为他主导地位就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受到影响。
最后原来有些东西,方言那节课里面,歌子问我们说,生气的时候用方言是怎么说的?难过又是怎么说的?好像没有生气这个词。就说到气的时候,只有我气死了就才会说到气,不然的话我都不会说我生气了,我感觉很生气,就发现里面根本几乎所有方案里面都没有这样表达,反正我们班上好像没有人讲到有谁家里方言是有这样表达的,然后就会说我什么闷的慌,我头要炸了,我要干掉你。对,就不会有那种说我感觉到很生气,其实太稳重了。都多了。
蘑菇
我今天听徐凯文老师讲课的时候也说,比如你去给东北人做咨询的时候,你如果问人家你有什么烦恼困惑,他可能很难理解,但如果你问对方是不是特别闹心,东北人可能就会秒懂。
这里可能还有一个阶级的问题,能购买咨询服务的人往往是经济实力很好的知识分子阶层,导致我们所学习到咨询技术往往非常书面化逻辑化。如果真的是和一个教育水平相对来讲比较普通的人,你这样一本正经跟对方说话,对方会感觉很不适应的。
彬华
我本科实习全部都是儿童青少年的,所以我也不太知道。但是跟小朋友说话就是跟大人说话会有一点不一样。甚至我觉得跟小孩子说话的状态更真实。你这样讲我想到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老师有的人是做youth work青年工作的。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她说的那个youth work的老师特别好,很喜欢她上课,因为她就把我们当小朋友一样教,她都听得懂老师在说什么。她就是英国人,但她还是觉得有些老师说话听不懂,这不是语言能力的问题,而是有些人其实太学术、太精英了,而不是那种做青年工作的人知道怎么样更深入浅出。
蘑菇
另一个想回应你最初提到的系统化提供帮助的部分。我想到作为一个求助者,也需要用一种偏系统化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问题。
比如当我面对一个生活困境的时候,我自己也要用一种系统化的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有多少程度来源于身体健康的问题,这时可能我多休息一下,调整饮食睡眠运动,很多问题就化解了;有多少问题心理咨询能帮助到的,心理咨询对人的帮助更多是在关系层面或者自我探索等层面的;但如果我的压力源主要是职业发展,我为什么不去找一个职业发展教练,遵循既定的目标按部就班地在教练的指导下前进;有可能压力主要来自于缺乏情绪支持和身份认同,这时主要考虑什么人在这种情境下能给到我最需要的帮助,是最了解我的父母朋友,还是和我有共同经历的人。
这种策略性系统思考求助方式的好处是会减轻无助感。某种程度上现实还是自助者天助之。
彬华
YZ有发咨询起效的原因,其实另外一个研究关于咨询如何起效的,写的是来访者的因素占40%,包括来访者有没有改变意愿、有没有内外部的资源。之后是咨访关系访关系,还有更具体的流派技术的一些层面。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大家其实多多多多少少是承认这一点。
然后你刚刚讲那些东西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是我自己是学社工的,所以我喜欢的流派基本上都是社工人开创的:叙事疗法,两个人都是有社工背景的;然后短期焦点疗法,它创始人也有社工背景的;萨提亚也是。
短焦它很不同于其他的一些疗法的地方,是特别看资源的一个部分。比如我有在上自杀干预的课程,然后里面那个博士他在介绍安全计划怎么用,他就整合了一些短焦的技术,因为安全计划我们会写一些,比如说你需要联系的人,但是有时候来访者就想不出来,没有动力,或者说TA的确人际网比较小,就会画一张图。如果他可以,从最近的一个人或最能理解我这一部分的人开始写起,往外画。这个东西应该是来自家族治疗和社会工作的脉络。反正我们会画家系图、人际网络还有支持网络什么的。对于讲不出来的人,他会从外面开始,从最不认同来访者的人画起。然后因为在抑郁情绪里面,其实对于负面的部分是很容易回想起来的,所以他从外面画起往里写相对不那么那个的人,其实就是他可以求助的人。所以这个视角其实我蛮喜欢的,以及像安全计划这个东西,它里面其实会有一些外部资源。
我在做咨询的时候,我问了个来访者她咨询的问题。真的我的咨询进程突然间就变了,瞬间从前面一个比较抑郁的状态就到了开始在讨论到资源、未来计划还有能力等等。她甚至说她不想老是沉浸在那些让人抑郁的事情里面,她发现其实还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而且这个不是说为了讨好我而讲,因为我没有在劝她该怎么样。我只是像叙事里面讲的那样,去丰厚这个故事,问她更多相关的细节,当然短焦里面也会有,就是说丰富它这个部分就跟叙事很像。其实台湾有个老师也是做叙事和短焦的一个整合,叫林祺堂。总之她的内在资源还有人际资源都在这个丰厚的过程中重新显示出来了。
因为我读社工出身的,我做咨询就很希望把社工的东西整合进来。当然社工和咨询情境很不一样。因为社工在机构里面,你服务的人是同时在小组和个案,可能还会有一些社区的活动。即便是个案,社工和咨询师也很不一样。比如说我们行为激活,鼓励对方做些什么事情,像咨询的行动阶段可能会建议来访做志愿者什么的;但是作为社工,可能直接就说我们这边有一个活动,我们需要有一个志愿者和负责人,你有没有感兴趣?而且你做这个活动的时候,社工其实是会跟着TA的。所以做社工,有时候双重关系一定会有的。所以社工其实有时候在个案里面讨论是如何更好的处理双重关系,而不是说避免双方关系。但是反正也是一种专业关系,这种专业关系也能起到效用,我就会想说那种微妙的点我们应该把握在哪里,度是什么样子。觉得有些事情并不是所谓边界那么清晰的,我们需要去警惕一些东西,但是我觉得有些东西可以试着做一点点。我是有这种感觉,会很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对于我们没有把握的部分我们就不做,不伤害是第一原则。
蘑菇
对,当来访者没有能力策略性争取系统的支持资源的时候,需要外界比如社区等机制提供系统的全面帮助。
这还让我想到和权威的关系,比如说我去一个诊所的时候,我会说我会把医生想象成是一个特别渊博的人,他知道我这个病所有的原因和方法,我就依靠着他了。这是权威处于指导性的优势地位。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我们和权威相处的态度是引导权威更好地和我一起协作,为我的目标所服务,这时关系会更平等一些,求助者以更主动更建设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个关系。我觉得和咨询师的关系也是这样。
彬华
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讲的东西都让我想到特别多。相关的东西我想要三个东西,一个是我们在歌子的课上,最早的时候,我们作业就有思考跟权威的关系,因为她希望的是我们的课程过程也是一个合作取向的。然后第二个我想到的是在上合作取向的课,最后一个部分是答疑的录播,提问的人她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就是不一样的,很多中国的来访者,特别是更早前的来访者,找上来会想让咨询师给建议,然后这个问题就恰恰是你刚反思那个部分。第三个我就想到有一本书叫阿图医生,他其实就有讲了说三种不同类型的医生,第一种、第二种就是你说的,还有一种是说那种提供信息式的。不对,我忘记了他具体怎么分的了。这本书还蛮有意思的,蛮推荐一下,因为他探讨了很多。其实医生也是一个助人者。
尾枝
这就关于用词的问题。我的咨询师他很喜欢问我有什么问题要问他,我觉得这个用词就很奇怪,为什么我要有问题问你。然后我问他因为什么?他觉得他可以提供一些计划或者什么,但是我不太希望这种表达,我觉得这个是不合理的。我自己的事情我是不会有问题要问你的。我觉得他这个问题提的很生硬,而且也很大,以至于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回答他。你们觉得可以怎样调整或者细化这个过程?
彬华
他是在你沉默的时候问你有什么样的问题问他吗?还是在结束的时候故意设置这个部分?
尾枝
就差不多结束的时候,或者是刚开始自我介绍完以后,我觉得他讲的东西对我来说本来就没有什么触动,所以我也没有什么问题要提供给他,就不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问题,我没有觉得有冒犯,我是觉得这个设计本身应该更细化一点。
彬华
我想到我想到其实亚隆还是谁,他说有一些咨询师他们在结束的时候,他是会在每一节咨询开始的时候,他会问一下前一节咨询你有最印象深刻的点吗?或者说你自己记得的点,不管是喜欢不喜欢,他会问这个问题。然后有些咨询师在最后的时候会有做一个小回顾。但是我觉得问“有什么问题”,就好像说他刚指导完你,然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再问他,这的确有点奇怪。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般只有初筛的时候,我会问这个说我会讲一下咨询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我们时间怎么样,我觉得这个时候问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就觉得还好,因为这个的确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所以是有问题。但是咨询的时候的确听起来稍稍有一点奇怪,大概能get到你的感觉。
尾枝
对。我觉得他很就很有礼貌,很在意顾客。但是太大了这个问题。
YZ
我觉得主要是听起来好像是要有一个问题比较正常,好像最后设置了一个,我应该准备一个问题给是这样子。但我刚刚彬华分享一下,我好像突然想起我好像在咨询结束的时候,我会做一个事情是,我会问说我意识到我们今天的时间到了,但我会很好奇今天有没有一些时候,有没有一些内容,有一些话,是你想聊,但是我们今天的咨询没有涉及到的,我会给一个空间让他再反思,然后再说一下那个部分。
彬华
我可能会再给一个这个部分,他可能会说有,然后可能也会说没有。对有或都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可能会说很遗憾,我们今天没有时间了,我们可以在下次的时候可以再拿出来讨论一下。所以我会有点好奇他的咨询师是不是想要表达的是你会不会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或者你有没有想要说的,但他可能我觉得应该是这个意思,对,但是好像得个问题,还是说我觉得有点类似的感受,有点像面试官,然后是有一点就好像有一种权威的感觉。
蘑菇
可能那位咨询师本意是说,我觉得在咱俩的关系里,我好像和你没连接上,我一直期待你的表达,所以我想问你没有什么问题。他其实是想可能是想通过这种问句链接你的感受。但像“我很好奇,你会不会有什么想了解的,但我们还没涉及到的”这种说法,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在场,关注了自己也关注到了对方。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真实感和联结感很不一样。
尾枝
我觉得蘑菇表达很到位,我就是会在咨询里面不太爱说话和表达。
上一次交流会:交流会实录 | 助人者何时才能“学够”,又该如何互助共学?
如果有想要加入交流会的朋友可以留言自己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