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质课例·杭建华:从巴黎到巴黎——五四百年回眸 |张家港【关注中考】

杭建华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分享更多资源!
作者简介

杭建华, 中小学高级教师,张家港市历史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曾获苏州市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二等奖、三等奖,苏州市解题能力三等奖,张家港市评优课一等奖。从教中,潜心教育教学研究,践行聚焦课堂、有效课堂、成就课堂的理念,课堂上善于巧妙利用历史资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专家点评

聚力把握教学过程,致力提升核心素养

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陈洁平

复习课,是初三中考历史复习必备方式,专题复习课,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基本功。本课执教者杭建华老师选择热点事件——五四运动,紧扣时代热点问题,突出周年性纪念重点问题你,设计专题复习课《从巴黎到巴黎:五四百年回眸》。本课设计紧扣“三个一”,不仅标题新颖,引人遐想,而且抓住重点,有效串联,更是深入挖掘,凸显素养。

一地区:巴黎。本课是初三专题复习课,杭老师确定的标题是从巴黎到巴黎——五四百年回眸。第一个巴黎是指1919年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的地方,当年的中国,地位低下,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第二个巴黎是指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欧盟重要大国,也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也是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如今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习主席访问法国,意义深远,内涵丰富。从巴黎到巴黎百年间,不仅能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更能从中国百年历史的巨变中,感悟到只有民族独立、民族发展、民族富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百年:1919~2019年。回眸百年历史,线索多,事件多,如何有效串联各知识点?这需要宏观把握部编版教材体系,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大胆取舍历史事件,突出重难点知识教学,抓住考试热点事件,杭老师将百年历史分为四个阶段:民族国殇之根源、中华民族之觉醒、中华民族之崛起和泱泱大国之富强。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形式(表格罗列对比、图片分析排序、材料合作探究、中考真题链接等)来构建知识框架与体系,夯实基础知识,突破重点难点以达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也是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端,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百年来,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时刻弘扬着中国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正是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历史课的教学,除了应有的知识教学之外,更应凸显育人功能,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大历史观下的初三历史复习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黄新

以下为摘录

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如何立意?何处切入?杭老师通过整合教材,联系现实,给我们展示了初三历史复习课上,该如何抓住社会热点、考试重点,如何去精心构建教学思路。

杭老师在本课设计了四个板块:回眸百年——民族国殇之根源;回眸百年——中华民族之觉醒;回眸百年——中华民族之崛起;回眸百年——泱泱大国之富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归纳等形式,实现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条理化,构建了知识网络。

杭老师从“巴黎”切入,用“百年”为纽带, 以“爱国”为抓手,总结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最后,再以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巴黎呼应开头。从百年前“巴黎的屈辱”,对比反衬出百年后“巴黎”对中国的“积极热情”。在百年时光的趟漾中体会到祖国“一百年后,年华正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肩负着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责任,而且“启蒙”与“救亡”这两者在现代中国是不可分的。中国的百年风雨历程,也是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艰辛探索现代化的艰辛过程,她激励着莘莘学子,为了祖国的未来砥砺前行、奉献青春。杭老师通过短短的45分钟,就把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融入到了每个青年人的灵魂与血脉中。整节课听下来自然顺畅,既巩固了旧知,培养了能力,又突出立德树人,情感教育,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编者说

2019年5月10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初三历史复习研讨活动在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举行。这是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杭建华老师公开课课件。尽管这是一节初三中考复习课,但对高中专题复习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原文发布在公众号“港城历史之家”,由张家港市历史教研员陈洁平老师原创。经作者和陈洁平老师授权,本站组稿分享,略有删减。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感谢作者倾情奉献。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发表看法和见解,我们也将及时精选留言后再次分享。


● 名师经典·李树全:五四爱国运动 |西安【李树全名师工作室作品】

 视频实录·朱维: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全国一等奖】

 聆史听潮 |纪念五四运动,一起了解二十位五四青年的人生结局

● 致敬五四 :一篇演讲,一组视频,一份历史的百年传承,一首青春的永恒旋律!

 名家讲坛·袁伟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不是历史逆流?


■  特别提醒:因平台资源被其他网站恶意盗链接,造成服务器负担加重。经管理组决定,我们已正式关闭2019年5月20日之前部分资源下载链接。今后预计每次推送资源仅保留一周左右下载权限。请及时关注平台推送信息,尽快下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