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提要·张伸虎:《中外历史纲要》中关于“侵略与反抗”专题学案修订 |山西

张伸虎 高中历史教研 2022-09-24

这是山西省张伸虎老师根据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侵略与反抗”章节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知识提要。经作者授权,本站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往期作品:

1、《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知识提纲汇总

2、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中外历史纲要】



早期殖民扩张

——新航路开辟之后

一  表现1. 葡萄牙,把巴西变为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战。2. 西班牙,主要侵略美洲。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都沦为它的殖民地。两国侵略情况记忆口诀:葡萄牙,侵略地,亚非两洲和巴西。西班牙,向外拼,中南美洲菲律宾。
二  历史影响1. 对世界:打破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 对美洲和非洲:中断了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3. 对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出自《共产党宣言》)(1)商业革命。表现在贸易规模扩大,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商贸中心转移,商业强国崛起。(2)价格革命。欧洲由于贵金属大量流入,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促使封建领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恩格斯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1. 西班牙  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把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2. 葡萄牙  建立了巴西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3.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绝大部分土地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4. 殖民主义罪恶:掠夺巨额财富(发展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从事黑奴贸易,禁止或限制贸易。5. 影响:(1)对拉丁美洲,给印第安人带去了深重的灾难,造成当地长期贫穷与落后;(2)对欧洲,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建立了中国澳门等几十个商站。西班牙入侵菲律宾,将其变成了殖民地。2. 在南亚:17世纪初,英国人通过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侵略。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基本控制了印度全境。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理概念。——泰戈尔3. 东南亚:17世纪初,荷兰人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巴达维亚殖民地。后来,荷兰占领了整个印度尼西亚。4. 在西亚:英、法、俄等国侵略奥斯曼帝国,分割领土;俄、英侵略伊朗。5. 在东亚:西方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三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 19世纪中叶之前,欧洲人的殖民活动仅限于沿海地区:占领港口和城镇,进行黑奴贸易。工业革命后,转向全面的殖民入侵。2. 在北非  (1)英、法控制了苏伊士运河。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占领整个埃及,把埃及变成了殖民地。(2)英国侵略苏丹。法国侵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3. 柏林会议(1)背景:19世纪后期,列强都制定了侵略非洲的计划,各国之间冲突加剧。三国的侵略计划:英国,提出“2C”计划(开罗——开普敦,纵贯非洲南北)法国,提出“VS”计划(佛得角——索马里,横贯非洲东西),又称“2S”计划;德国,赤道两侧计划。(2)概况:1884年,英、法、德等国参加,由俾斯麦主持会议,规定了两个原则:“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原则。(3)影响:大大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四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殖民扩张。2. 影响:(1)使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2)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1757年,克莱武率领英军抢劫孟加拉,得到了23万英镑的财富。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 背景: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启蒙思想传播的推动,法国大革命对殖民统治的削弱;美国独立的示范作用。2. 经过:(1)1804年,海地赢得独立,建立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2)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起了领导作用,二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3)结果:1826年,西属拉美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1822年,巴西获得独立。各国独立后,大多建立了共和国。3. 问题:(1)国内: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考迪罗体制),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2)国外:英美等国加紧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如1823年,美国门罗宣言的发表;美国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总之,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4. 新发展: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迪亚斯的独裁统治,挫败了美国的干涉。1917年颁布宪法,巩固了革命成果。
二  亚洲的觉醒1. 背景: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亚洲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民族意识觉醒。2. 代表事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3.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提拉克为主要领导;(2)1908年,提拉克被捕引发的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 伊朗立宪革命,1905—1911年表现:制定伊朗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后革命遭到失败。5. 中国辛亥革命,1911年10月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领导,以武昌起义为高潮,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6. 特点: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民族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大多成立了革命政党,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
三  非洲的抗争1. 埃及的抗英斗争(1)埃及出现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口号“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2)1882年,英国侵略埃及,军官阿拉比领导军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最后遭到失败。英国占领埃及。2. 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起义持续近20年,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3.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1894年,意大利军队侵略埃塞俄比亚。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英勇抵抗,于1896年打败意军,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四  历史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战之后

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 背景:“一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亚洲各国民族矛盾的进化。2. 中国  (1)北伐战争中,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2)1927年8月起,中共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3. 阿富汗:1839年起,英国三次入侵阿富汗。1919年,英国被迫在和约中承认阿富汗独立。4. 印度尼西亚:印尼反荷大起义 (1)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的武装起义。(2)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曾发表专文,表示同情。(3))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5.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指导思想:甘地主义(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会让世界最终盲目。——甘地(2)三个阶段:

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甘地(3)评价 a. 历史作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甘地被称尊为“圣雄”“国父”。b. 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后世的人们也许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爱因斯坦他(甘地)是全人类良知的代言者。——美国 马歇尔
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 埃及  华夫脱运动(1)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了斗争,迫使英国于1922年2月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了部分特权。(2)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扎格鲁尔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扎格鲁尔被称为“现代埃及之父”。2. 摩洛哥  1923年,克里姆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3. 埃塞俄比亚  抗意斗争1935—1941年,塞拉西一世领导抗击意大利入侵的斗争,最终恢复国家独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三  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1.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1933年,美军被迫撤出尼加拉瓜。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2. 墨西哥   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改革(1)内容:对内,推行土地改革,巩固民主政体,发展教育。对外,推行石油国有化。(2)性质: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3)历史作用: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新特点:都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都取得一定成果,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呈现出多种类型和多种前途。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二战之后

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 亚洲  印度独立  (1)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领导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2)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尼赫鲁2. 非洲  埃及、阿尔巴及利亚独立(1)1952年,埃及军官发动武装起义(七月革命),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2)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抗法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获得亚独立。(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4)1963年,肯尼亚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3. 拉丁美洲  古巴革命(1)1959年,古巴革命力量推翻美国扶植的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为社会主义国家。(2)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亚非拉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战争使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联合国成立的推动。
二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 概念: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2. 经济成就:(1)亚洲国家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2)非洲国家,经历了“较快发展——陷入困境——再次增长”的轨迹。(3)拉丁美洲  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3. 政治崛起,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表现: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1961年9月,不结盟运动兴起。两极格局瓦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三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 个性问题:(1)亚洲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2)拉丁美洲,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3)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2. 共同挑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殖民主义侵略的遗留问题(如边界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如决策失误、人口增长过快、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下载指南 | 征稿启事 问题答疑 | 众筹说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