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科教辅】刘西川 | 如何培养经济学思维(教学大纲)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0-24

点击上方⬆️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添加关注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思维的一般特点,具体包括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具体程序,认识理论及其构成要素(重点是假说),并争取在教学和学生自我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2.希望通过向学生介绍经济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来阅读与写作。


教学内容:


1.科学方法的程序。科学与其他求知方式的不同在于它的方法,即科学的研究程序。科学程序是科学方法的核心,主要包括:(1)提出问题;(2)通过对理论的逻辑演绎等建立研究假说;(3)经验观察或实验;(4)利用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在这方面,有必要引入波普尔的科学方法论。波普尔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知识增长)的动态模式。他认为,科学的进步在于不断批判旧的理论,大胆猜测新的理论,不断去除错误理论中的错误,其过程为:(1)科学始于问题,问题促进科学家思考;(2)思考的结果是,科学家作出各种各样大胆的尝试性猜想,即假说或理论;(3)这些理论(宏观经济学和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形成对比)之间展开激烈竞争和互相批判,并经受观察和实验的严格检验,从而筛选出最优越的理论;(4)这个新理论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遭到证伪,从而导致新问题的出现。


2.理论及其构成要素。如果把作为研究成果的理论比作一台机器,那么概念就好比零件,把若干个概念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就成为命题,而理论乃是若干命题按一定关系组成的体系。这里重点阐述假说。假说(假设)是与真实事物相联系的富有想象力的预见。它来自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并采取陈述的形式加以表达,如“现象A通过变量C与现象B相关”。假说的创立,通常发生在发现已有理论系统有某些缺陷或空白时,或已有的原理或假说与事实发生矛盾时,或新的现象需要提出设想或构思时,或新的实验和试验开辟新领域时。


一般来说,提出假说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特殊到一般法:把特殊情况下已经证明无误的规律概括为一般情况下的假说。(2)类比法:对某一些现象,以另一熟悉的事物、过程的规律作类比,尽管二者是本质不同的现象,但只要它们符合相似的规律,具有共同的特征,便可用类推的方法提出假说。(3)移植法:其基本思想是应用或移植其他学科领域所发现的新原理和新技术。(4)分类归纳法:对资料分门别类,分析整理,找出规律或作出预见,提出相应的假说。(5)经验公式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而得到经验共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再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3.几种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分类、分层、分解、合成、分步、概括等。(1)分类是将问题分成相互并行的几个方面,是一种“纵向”的分割;(2)分层是将问题分成具有上下层次关系的几个方面,是一种“横向”的分割;(3)分解是将问题分成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是一种点状的分割;(4)合成与分解往往是相对应的,分解以后的合成往往预示着问题的解决;(5)分步与分解类似,分解更多地体现在空间中,而分步更多地体现在时间过程中,分步方法同样需要合成才能解决相应问题;(6)概括是对一个问题的高度浓缩的描述。


4.经济学思维特点。经济学思维特点具体体现在视角、理论基准和分析工具三个方面。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作为理论分析框架,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视角(perspective)、参照系(reference)或基准点(benchmark)和分析工具(analytical tools)。


(1)视角。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从实际出发看问题的角度或“视角”。这些视角引导我们避开细枝末节,把注意力引向关键的、核心的问题。经济学家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从这样的出发点开始,经济学的分析往往集中在各种间接机制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以“均衡”、“效率”作为分析的着眼点。经济学家探讨个人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互相作用,以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并且评估再次状态下时候有没有可能在没有参与者受损的前提下让一部分人有改善。


(2)理论基准。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了现实,而在于建立了一些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例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 Thoerm),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都被经济学家用作他们分析的基准点。


(3)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强力的“分析工具”,它们多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这些工具的力量在于用较为简明的图像和数学结构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纷繁错综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试举几例说明:第一例是供需曲线图像模型。它以数量和价格为横、纵轴,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和多样化的分析工具。起初,经济学家用这一工具分析局部均衡下的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后来又用它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效果。不仅可用它来研究市场扭曲问题,也可用它来研究市场失灵问题和收入分配的福利分析等问题。第二例是萨缪尔森的重叠代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 model)。这个模型考虑到人生命的有限性和代际之间的市场不完备性,因此成为研究经济增长、政府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有效的分析工具。第三例是格罗斯曼、哈特和穆尔的所有权-控制权模型。它是分析控制权的配置对激励和对信息获得的影响,以及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非常有效的工具。第四例是拉丰和梯诺的非对称信息模型。它说明在信息不对称得情况下,“配置效率”和“信息租金”之间存在利弊得失交换。这一工具被用来分析组织内部的共谋问题,政府的行业规制问题,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利弊问题。第五例是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银行挤兑模型。这一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多重均衡点,除了好的均衡以外,还有类似于“自我实现的语言”的坏的均衡点:因为别人去挤兑,所以我也要挤兑。这一模型对研究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的脆弱性这类问题很有用。


上述三部分结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是一个受现代经济学理论训练时所接受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所在。


5.“一分析,三归纳”方法。介绍林毅夫教授总结的“一分析,三归纳”方法。(1)“本质特性分析法”,即在分析一个现象时,首先搞清楚谁是这个现象中的主要决策者,他的目标是什么,目标的特征为何,他所处的环境又有哪些特性等问题。(2)“当代横向归纳法”,即在研究某一时某一地的一个现象时,同时去了解这个现象到底是此时此地惟一的,还是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3)“历史纵向归纳法”,即《大学》上说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了解了一个现象的演变发展过程,大概也就知道了它产生的原因。(4)“多现象综合归纳法”,是将一时一地同时发生的多个现象综合分析,归纳出这些现象背后共同的原因,而不是孤立地分析各个同时发生的现象。


教学难点与重点:


1.对理论基准的理解与掌握。必须说明的是,当我们讨论经济学的局限和指导能力时,绝不应该仅凭某个理论有“不符合实际”的某一假设,就断言它是不真实的,不适用的。比如一般均衡理论,其奠基人之一的阿罗曾经说过: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五个假定,每一个假定可能都有五种不同的原因与现实不符,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最有用的经济学理论之一。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理论提供了有用的参照系,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一样,尽管无摩擦假定显然是不现实的。受过现代经济学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的头脑中总有几个参照系,这样,分析经济问题时就有一致性、逻辑性、层次感,不会顾左右而言他,或零敲碎打、就事论事。比如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参照系;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参照系。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媒体记者对某些问题具有较强的洞察力,也有经济头脑,写出的文章能够非常有感染力。然而,与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文章往往因为没有参照系而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


2.对经验事实洞察力的培养。经济学说到底是一门经验科学。经济学的精髓是要人们在做研究时必须考虑到,并界定清楚某时某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这正是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威力和魅力所在。经济学理论既然是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套逻辑体系,那么,要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首先必须把要解释的现象理解透彻,弄清楚哪些是产生我们所观察到的重要、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主要经济、政治、社会变量,然后,才能构建一套简单的逻辑体系,来说明这些重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吃透所要解释的经济现象是经济科学理论创新的第一步。显然,对一个理论的批评,不是针对其内部逻辑的一致性问题,就是针对其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