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开场白4月17日,学院安排我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做一个讲座,我拿到的题目是《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培训与答疑》。考虑到目前的时点是我们刚刚才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我于是准备了一个PPT,题目为《本科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检查什么?》,试图回答、解决中期检查中发现的一些“棘手”问题。在正式开讲之前,我想表达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有三个支持的理由:其一,本科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写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就顺利毕业而言,应该认真对待。其二,写毕业论文可以锻炼、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能满足他人的需求、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就需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之于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而言,写毕业论文,将是一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技术,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战”机会。其三,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个世界越来越受重视、推崇。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底层逻辑来训练自己解决问题、输出有价值观点的能力。显然,写毕业论文就具备这个“良效”。讲毕业论文很重要的这个观点,是希望大家能端正态度。第二个观点,写不好毕业论文的真正原因是思维跟不上。写不好毕业论文,可能有很多原因,如语文基础、理论、方法等。但我认为,最“隐蔽”的原因是思维上的,是思维出了问题,跟不上。具体而言,有三种思维未能得以正视:第一种思维是“问题及其解决”思维。写一篇论文,实则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如果对什么是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是迷茫的,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种思维是结构化思维,即需要在思维上将一个具体问题及其解决在进行“分解”。第三种思维是验证思维。对待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先用猜想,后用验证。很多时候,说分析能力欠缺,其实是说验证思维不够。第三个观点,只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是能写好毕业论文的。很多时候,写不好,是因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少,毕业季的时间都被其他事情占据了。具体而言,做好两步就好了。第一步,就是咬着牙,先写出一个初稿;第二步,就是虚心听取周围老师同学的评价与意见,认真修改完善即可。有能力和肚量听取被人的意见,是成熟的标志。当完成开题报告之后,学生要按照研究计划与部署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及写作工作。到最后完稿和答辩前,中间有一个环节,就是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通过中期检查,可以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第一、评估学生这项研究的“真实可行性”;第二、掌握学生预定任务的完成情况;第三、了解学生在论文研究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从教师指导的角度来讲,上述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学位论文的最终完成情况及质量。以下,限于经管类,我想谈谈作为一名指导老师对本科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检查的几点认识。个人认为,中期检查的重点有三:(1)中期检查最应该评估什么;(2)中期报告应完成哪些预定工作;(3)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二、中期检查最应该评估什么?在中期检查环节,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评估。针对学生的论文研究工作,要给予严肃和专业的评估,如:行不行,好与坏,都应有一个明确、具体的评价;当然,当说不行的时候,必须提供相应的理由与依据。老师之于学生工作的指导评估,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就是能从“托底”的角度,给出“这样做”为什么不行的道理,即问题在哪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老师应该有一种担心,老师如果不指出这些存在等问题,学生就会掉到“沟里”去。据我所知,当老师给出一些“负面”的评价时,都能讲出道理和依据来。当然,老师说的也不是百分之百都有道理,因此需要慎重。具体到中期检查,评估的首要任务是,评估学生这项研究的真实可行性。因为,在前期准备与开题环节,很多内容都属于灵感、想法和构思,还未“真刀实枪”地操练过。到了中期检查环节,就可以从“做”的角度来检查论文研究的真实可行性。在中期检查环节,要重点评估一项本科生学位论文研究的真实可行性。假定这项待评估的研究在开题环节已经完成以下内容:1.文献综述;2.问题与假说的提出;3.研究设计,即针对假说检验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图。在中期检查报告中,这三部分内容都应有相对应的具体内容。就一项计量实证研究而言,中期检查最应该评估的内容是“概念-变量-指标”的一致性。其中,概念对应的是“假说提出”部分,变量与指标对应的“实证分析”部分。如果概念、变量与指标各说各的,甚至是驴头不对马嘴,那就比较糟糕。因为“概念-变量-指标”对应不起来,读者就会对论文的分析过程及结论持保留态度。(一)常见情形之一:指标与变量的含义不一致。如果选择表征变量的指标与变量的含义相去甚远,那么用这样的指标及其信息“拟合”出来的“估计图景”就很难揭示数据的真实状况,自然也就难以作为推断因果关系的经验证据了。举例1:以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研究为例,两个变量:自变量为供应链金融,因变量为中小企业信贷约束。暂且不考虑因变量以及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等,这里重点讨论表征自变量的指标选取问题。有人用样本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作为指标来表征供应链金融,这显然与供应链金融不是一个意思。能表征供应链金融的指标至少应该是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实际获得的贷款金额等。(二)常见情形之二:分析层次不一致。分析层次一致性是指,针对所考察的因变量和自变量而言,要求表征它们的指标在同一个逻辑层次。如果一个指标是加总的,而另一个指标是个体层次的。从本质上讲,这两个指标所代表的变量就不是针对同一个对象的。举例2: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户贫困状态的影响研究为例,其中自变量是农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因变量是农户的贫困状态。针对每个样本农户而言,其贫困状态可以测量,但是其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却难以测量,通常都是用样本地区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做代理指标。显然,这个指数是加总之后的,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表征单个样本农户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研究可行性的其他方面(如选题、研究方法技术及数据可得性等),在开题阶段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唯独这个“概念-变量-指标”的一致性,只有在具体做了之后才能发现。在这三者中,最应该关注的是“指标”。对此,以下两种情形就需要特别重视:第一,所找的数据提供不了与概念和变量对应的指标;第二,即使能提供指标,但指标与概念、变量的对应度太差,难以胜任。在中期检查阶段,当某项研究的关键指标(与因变量与核心自变量有关)不行时,其实就是在说该研究缺少了必须要有的实证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米”在实证研究中就是“指标”。讲到这,有的人心就悬起来了,是不是要推倒重来?是的,如果不行,就需要重新考虑选题。多说两句:(1)不是开了题,就打了保票,就一定能做下去,并顺利完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好事情,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研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方面,应给“暂时不通过”留有通道。(2)发现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真问题面前,装着没看见,或者是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反而继续在错误的路上一条路走到黑。我相信,一个希望不断进步、明事理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真正的成熟,是遇到了事情和问题,还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和破解。引申一下,关于“概念-变量-指标”的一致性,实际上还需要从一个大的范围如“模型、问题与数据的一致性”来考虑。如:(1)数据是时间序列、面板,还是截面。不同的数据类型对模型是有要求的。(2)模型。如,双重差分模型(DID)对数据样本结构是有特殊要求的。(3)研究设计。需要提供一个“指导”或“参照”,这样使得自己的工作就更加“具体”。关于上述的“匹配性”,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同时在这个“匹配性”的框架下审视自己的工作。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才能知道自己的长与短。其次,还应有个“度”的把握,这是一个权衡的结果,即不能用“理想的情形”来过分要求。三、中期报告应完成哪些预定工作?通常,开题之后,在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等方面按计划和部署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期检查的另一个重点是,检查预定的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了多少,即开题之后的“增量”部分。(一)文献综述与开题阶段相比,中期检查阶段的文献综述应达到以下水平。要能看到文献综述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最忌讳的是,开题时是什么样子,中期检查还是什么样子。具体而言:1.所综述的文献及其内容与所研究问题相关性更强。所使用的文献是经过挑选的,即囊括进来的文献,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筛选与过滤。2.围绕研究目标,能阐述清楚不同文献模块的目的性及其之间的逻辑联系。在这方面,应避免虽然设置了几个文献模块,但让人感觉它们和研究主题关系不紧密,或者是它们之间缺乏合理的逻辑关系。3.学生要应熟悉所使用的文献。学生应能熟练地讲出来:经典文献有哪几篇?中文和英文的代表性文献有哪些?前沿文献有哪些?和自己研究最相关的文献是哪几篇?如果能讲清楚这些文献之间的异同以及文献发展的脉络,就更好了。4.文献综述应做到层次结构分明。从形式上看,至少要设置三级标题,如:“一、(一)、1”。5.文献综述应有头和有尾。文献综述要有一个“头”,讲清楚这一部分的目的、思路及内容安排;同时,还要有一个“尾”,即一定要有小结,将文献综述与文中的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联系起来,避免文献综述与后续内容两张皮。从形式上看,好的文献综述具有以下特征:1.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关键词会频繁出现在不同层级的标题及段的首句中。2.有论点句,体现在每一段的首句上。3.条目化。针对内容,无论是一节,还是一段,都能分成几个部分来展开,如:第一、第二、第三等。4.层次化。要在逻辑上分成层次来,如“一、(二)、1.”等。在文献综述部分,有3个检查要点:1.综述内容要有相关性,即不仅要与研究主题保持一致,还要与研究内容保持一致。2.综述内容要有充实性,即综述不是做样子,必须展开分析,要能为提出问题与假说等服务。3.综述内容要有结构性,即综述内容是结构化的,不应该是一个没有条理的庞然大物。(二)研究设计对研究设计部分的检查,我特别在意的是,经过“下水”之后,学生对整个研究设计的重新思考与调整。如果中期检查与开题报告中的研究设计完全一样,或者没有一点新的改动,基本上是不达标的,甚至都可以怀疑是否真正地开展了实证研究?因为即使在开题阶段考虑的万无一失,也会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到“百密也有一疏”。当然,如果确实能够保持一致,也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检查研究设计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视:1.分析框架图。该图关注的是待检验假说的理论逻辑。如果后续的数据、实证分析能够支撑假说检验(如数据指标等),基本上就不需要改动。反之,就要关注该图中的假说以及与此假说的有关概念、作用机制等,看是否需要改动或调整。老师的一个检查工作就是对“这个改动”把关。2.实证策略与计量模型。通常,关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所选的计量模型及方法是否与所研究的问题、所使用的数据“匹配”。第二,计量方程中的核心自变量及其估计结果应与假说检验建立起逻辑联系,这一点必须要本人口头阐述。第三,计量分析可能遇到的内生性、样本选择等问题,是否考虑到,以及又是如何考虑的;如果没有考虑,应给出理由。3.数据。从数据可得性的角度,检查该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数据而导致研究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实施下去。同时,从逻辑和文献支持上考察关键指标的衡量是否成立,其中应重视逻辑。此时,老师的经验就非常重要,而学生最好不要反复强调只有什么,或者是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关于数据方面的情况,也要学生自己来阐述与解释。(三)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方面,中期检查的重点是:1.所做的工作是否“瞄准”了研究目标,有的时候,有的学生做的实证分析偏离了研究目标,跑题了。2.实证分析的前提是把数据、变量都整理出来了,同时对数据的结构与基本情况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对此,应要求学生提供描述性统计表,并口头交代数据的基本情况与样本结构。3.考察学生对数据情况与研究问题之间联系的整体性认识,看学生是否能用数据,尤其是描述性分析来回答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避免数据分析与基本事实的脱节,这一点需要学生口头回答。4.抽查学生基准回归部分,看看学生对识别与推断的理解,看看基准回归部分,能想到多少个不同的估计策略,以及能做出来多少个不同的估计结果,同时要询问学生为什么要这么操作。反对基准回归只有一个估计策略和一列回归结果的粗暴做法。5.考察学生对某个或某列估计结果的解释,学生应能正确解读估计结果。四、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在中期检查阶段,学生会反映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据我的了解,这些障碍集中体现在方法技术、数据、分析解释和写作上。遇到障碍很正常,心里有压力和烦扰,大家都经历过。在这个时候,老师首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替学生来做,例如好心给出一些所谓的“建设性建议”。此时,老师更多应做的是评价、指导、鼓励和启发。鼓励学生多尝试——不给答案,启发学生自己去准备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老师来评价,应让学生明白跨越障碍的有效路径是,先准备多种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试错的过程中权衡。第一,鼓励干中学,扩大范围的学。如果是方法上,可以推荐相应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自学。更多的时候,方法技术上遇到问题包括:一是学的还不够;二是练习的还不够,还要多练。三是还没有做到活学活用,没有真正掌握。最常见的情形是,大家一般都是模仿着做,自己遇到的麻烦在所仿照的研究里找不到破解的办法。在这个方面,需要找更多的文献,而不是只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来考虑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第二,数据需要做“深加工”。在这个方面,没有现成的,都需要自己做进一步的加工。对此,老师可以推荐:其他可能的数据获取渠道,或者是数据库合并和拟合新变量等。第三,不显著或不符合预期。在跑数据的过程中,不显著和不符合预期,都是正常的事情。比较常见的困惑有:第一、估计结果不符合理论预期;第二,估计结果相互冲突(如在稳健性检验中);第三,和其他研究的经验结果不一致,一时半会也不好解释。针对这些障碍,可以建议从模型、数据、理论等方面思考这些困惑背后的原因,其中,需要特别关注基准回归的实证策略与遗漏变量问题。关于分析结果的解释,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五、结语最后,小结以上讲的内容。在中期检查中,重点要做好做三件事情。(1)检查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多少,是否完成了预定的任务。(2)从“实操”的角度,根据实际做的情况,评价该项研究是否真正可行,如果有调整,调整的是否合理。(3)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或障碍,可以提出来,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启发。第一,中期检查最应该评估的是概念-变量-指标的一致性,尤其是指标问题,如果检验假说的指标没有,或者是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就应考虑重新选题了。第二,中期检查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看学生是否完成了预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三个方面。主要看:(1)与开题报告相比,哪些是新做的。(2)如果有调整,如研究设计部分,则要看调整是否合理。第三,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要提供鼓励、建议和启发。我对自己指导学生的中期检查,还有一个特殊要求之处,即要求他们面对面地对着我讲。当面来讲,讲清楚,有自信,表明自己认真思考了,自己在干。最后,通过中期检查,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认识是,这个社会和市场认可、推崇的思维方式是什么?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第一,泛泛、模糊的评价(如:“写了,但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是低效的,甚至是负面的。有效的评价,是针对问题及其解决展开,它应该是具体的。第二,一项工作如一篇论文,都会有一个思路。对此,需要提供明确、具体的理由。第三,中期检查是对工作进展的“检查”,既然是工作进展,就需要介绍尝试了几种方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