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 | 选题:走进研究者的主观世界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0-24


选题很重要,这是众所周知的。关于选题,我做过几次讲座,讲的题目都是《论文选题:要求、难点及其突破路径》。通常,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于“题”或选题这件事情上,而忽视了选题背后的“那个人”。这么来一想,选题不再那么客观,选题的好与坏就与当事人直接关联起来。那么,从研究者的主观世界来看,什么会决定选题呢?在我看来,决定选题,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价值观,另一个是思维方式。

一、价值观与选题

讲选题,能更好地表明我对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立场,这涉及价值观问题。时下,大家对价值观的关注不是那么热切,如果有一种主流的价值观,似乎那就是现实主义导向的。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有些人谈论价值观,但不提及价值。这里,我想讲讲自己对价值的理解,我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讲,什么是有价值的?应以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满足他人的需要或需求,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我对价值的理解有两个特点:其一,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这就是具体和落地,避免陷于空疏。其二,是从他者的角度来衡量,即要能满足别人的需求。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有些人讲经验总结或方法论,上升到了“道”,这类内容其实对初学者而言,有一定帮助,但一定要将这类方法论置于具体的问题场景中,如果脱离具体的问题,谈论这些无异于茶楼聊天消遣。在我看来,谈价值,必须从问题开始。

我在这里讲价值这个事情,就是希望能提醒大家想想自己在选题时,是否真正地考虑了所做研究或所写论文的价值。就写论文而言,至少:所选的题要以问题为导向,且能满足他人的需求。在这方面,那种做习题或编书类的研究,或者是自娱自乐的研究,价值就不大。从价值观来讲,那种只想着自己而想不到别人(社会或国家)的利益,选题就要弱很多。必须承认,我把这个事情拔得有些高。但我确实认为,选题选不好,真的可能和作者的价值观有关。这个价值观不是心里想的,也不是嘴上说的,而是行动表现出来的,经过了利益考验。一言概之,从问题-需求-价值这个框架来看,一项研究或一篇论文以问题为导向是如此的重要。

二、思维方式与选题

选题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有关。关于思维方式,我想从学科和原型问题两个具体方面来谈。就我接触的三个学科来讲,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据我所知,应用经济学(目前的计量实证,这是简化版)关注的是假说验证,重点放在了验证上(如果假说不是为了要解决问题,或者,对假说在解决问题上的新意,似乎并不太关心)。工商管理关注的是“元素-结构-机制”,公共管理关注的是“情景-结构-行为”,相对而言,后两者的问题导向更强,情景依赖性知识是后两者的“主要产出”。

在这个方面,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必须要强调问题导向,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导向,假说就是“陈词滥调”或者没有价值的摆设,那些不需要计量分析就能得出的大家早已知道的质疑或批评,其实就是缺乏问题导向。其二,一定要有创新,不能因为是情景依赖性,理论性不够强,就否定这类研究。没有创新的研究,更应遭到鄙视。其三,针对计量实证研究,我想,必须要用现实问题导向来审视,不仅要看其经验证据,还要看其假说是否在解决问题上具有理论潜力。

最后,再来说“白马非马”。借用一下“白马非马”这种说法,来比较一下问题与分析框架的“一般”与“具体”。所谓白马,是指一项研究建构的具体的问题及其分析框架。所谓马,是指元问题(或叫做原型问题)或一般性的分析框架;针对这个具体的问题及其分析框架,还有一个“一般性”的,就是“马”。一般而言,当我们要研究“白马”,先要通过文献综述,了解一下“马”。这个马就是元问题,我们之所以要研究某个具体的白马,就是希望通过研究白马,增进对“马”的了解。遗憾的时候,很多时候,当初学者准备研究某个“白马”时,对“马”的了解甚少。



/ 文心雕龙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