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如何找文献?如何读文献?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02-21


如何找文献?

如何读文献





 刘西川 



    最近,有年轻朋友来问我:如何找文献?如何读文献?找文献、读文献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再啰嗦了,重点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和方法。以下内容是我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心得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期待大家的交流反馈。




01


一、如何找文献?





1、老师和朋友的推荐

    2005年,我读博士的时候,确定了农村金融研究方向,将目光锁定于发展中国家小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当时,程恩江老师给我推荐了两篇文献:一篇是JE Stizlitz和A Weiss的“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另一篇是Helmut Bester的“Screening vs. Rationing in Credit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这两篇文献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经典中的经典。沿着这两篇文献,我就很快找到了农户借贷行为实证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如:Michael R.Carter的“The Impact of Credit on Peasant Productiv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Nicaragua”。

    读经典文献是打好基础、练好内功的不二法门。而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则是快速走上学术正道的关键。





2.从文献综述里面找

    从文献综述里找文献,就比较专业了,这需要读者能先找到合适的文献综述,并能读懂这篇文献综述。

    这里,以我读张维迎教授博士论文中的文献综述为例。他的博士论文涉及到了三个企业理论的分支:(1)企业的契约理论;(2)企业的企业家理论;(3)企业的管理者理论。其中,他将企业的契约理论分为两种:交易费用经济学1(“间接定价”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2(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

    其综述中有这样一段话:在“间接定价理论”的标题下,对科斯(1937)、张五常(1983)及杨小凯和黄有光(1994)的论点加以概述是合适的。这一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或市场交易费用)。

    根据这段话,我们就可以找到与“间接定价”有关的三篇重要文献,具体如下:

    Coase, Ronald. 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IV, PP.368-405.

    Cheung, Steven N.S., 1983, “The Contractur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1),1-21.

    Yang, Xiaokai and Ng, Yew-Kwang, 1995, “Theory of the Firm and Structure and Residual Right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Volume 26, Issue, January,PP.107-128.(注:这篇文章1995年发表出来)

    顺着文献综述来找文献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较容易找出文献的脉络来,尤其是文献与文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是不至于偏离文献的研究主线,例如,上面这个例子的主线就是间接定价,讨论的就是如何节约定价费用的问题。





3. 从参考文献里面找

    曾经打算研究小农户信贷的福利效应,遂找到一篇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如下:

Jeremy D. Foltz. Credit Market Access and Profitability in Tunisia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30 (2004) 229-240.

    这篇文章有两个点比较吸引自己:一个是实证研究策略,因为信贷约束存在内生性问题,直接估计将导致估计结果有偏。另一个是这篇文章所采用的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从这两个点出发,我又找到了两篇有价值的文献。

    与小农户信贷内生性问题有关的是:

Gershon Feder, Lawrence J. Lau, Justin Y. Lin and Xiaopeng Lu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 Microeconomic Model of Disequilibrium,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2, No.5, PP.1151-1157.

    与转换回归模型有关的是:

Michael R. Carter, The Impact of Credit on Peasant Productiv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Nicaragu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ume 31, Issue 1, July 1989, Pages13-36.

    因此,从参考文献入手,按图索骥,层层深入,是较为简便且快速的方法。





4. 通过“谷歌学术”前后搜索

    如上所述,通过参考文献,一般可以了解这篇文献之前的文献。

    如果想了解这篇文献之后的文献呢?建议使用谷歌学术。

    举例:通过谷歌学术找到张维迎教授的这篇论文“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图片的最下一列,有这么几栏:“被引用次数”、“相关文章”、“所有4个版本”等。

    点击图中的“被引用次数”这一栏,系统就跳出来引用张维迎教授这篇文章的所有文献,从中可以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尤其是与此相关的最新文献。“相关文章”则是与这篇文献有关的所有文献,既有之前的,也有之后的。“所有4个版本”这一栏同样值得点开和搜索,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查找英文文献,亦是如此。

图1  通过谷歌学术搜寻文献示意图

    相比之下,以上提供的四种找文献的方法是比较费事,当然更费心一些,因为要从问题和内容入手,就不如依靠领域、标题和关键词来搜寻文献那么简单。





02


二、如何读文献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读文献的读不仅仅是指发出声来读的那种,也不是像读小说那样从前到后的浏览,读文献更重要的是动笔、动脑。所谓动笔,就是要多做笔记;所谓动脑,就是要多思考,而不是读完了事。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我读文献主要用到三种方法:做笔记、打表格和译读。


FUTURE

1.第一种方法:做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论是学习,还是从事研究或者创作,没有几个笔记本是搞不定的。做笔记首先是自己不断走入所读资料内部和深处的一个过程,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的理解过程。读文献,重在理解和读出自己的想法,那么笔记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

    既然做笔记如此重要,那实际当中为什么做不好或者难以坚持呢?问题就在于做笔记是一个慢活,无法速成。犹如去少林寺学武,要先从担水劈柴做起。做笔记,究竟是在笔记本上做什么呢?需要记下哪些内容呢?在我看来,做笔记首先要知晓所读材料的主旨、概貌和特点,可以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重要内容摘录下来,也可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包括一些质疑和猜想。通常的做笔记大致就是这些内容了。

    接下来,在做笔记这个事情上,说几个比较有难度的操作动作。

    动作之一:复述,即用自己的话概述所读文献的主要内容。复述首先要求的是理解能力,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是理解不全,很难复述到位。复述的难点还体现在记忆上,只有记住了才能复述出来。可以说,复述是读文献和读小说消遣二者的关键区别。年轻人在读书、学习和做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做笔记中的复述,来检查自己是否读懂或记住了,这是继续读进去和读出来的基础。需要坦诚的是,我自己也无法坚持做笔记时复述,还是很惭愧。

    动作之二:思考。做笔记,不是机械地搬运,把所读文献作者思考的东西搬到自己的脑子里。学而不思则罔!读的东西越多,越需要思考,否则,就是越读越乱。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如何检查自己在思考?有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看看自己是否抓住了问题,即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或者是认识分歧,这是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思考的归宿。通常讲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标准是,看看自己读的内容与什么理论或理论概念有关,从理论概念和理论逻辑来审视自己所读的材料,表明这是一种思维活动,自己在思考。第三个标准是,要从证伪的角度来看看自己所读的材料,是否认同已有认识的理论假说和经验证据;也就是说,要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阅读。

    动作之三:整理。做笔记是一个过程。笔记需要整理,而非上课或读书时做了笔记就了事。以一个系列的文献来讲,就是要不停的整理,至少每周要整理一次,把一些没用的东西删掉,整理出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一个系列文献的阅读笔记,经过综合整理后,就会把厚厚的文献读成薄薄的一本。这种记笔记的方法,就是要把别人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再逐步加深理解。

FUTURE

2.第二种:打表格

    读文献,不是看电视,它需要做功课。要练基本功,如打表格。

    打表格是一个基本功,需要一篇一篇地来,强调的是对不同类型研究的比较。

关于打表格,我用曾经发表的一篇论文来说明。这篇论文的具体信息是: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下载这篇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先对国内代表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见表1。纵向来看,表1共分为四列,依此是:“作者”、“使用的数据”、“研究思路”和“主要结论”。就我们的研究目的——实证考察中国农户信贷需求特征而言,我们认为,所使用的数据和研究思路是影响研究结论的重要原因。从表1的第三列来看,已有研究有两条思路,分别是从贷款用途和未来贷款目的出发。为此,我们将已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约考察法,一类是意愿考察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研究目的比较了这两类方法所存在的不足。

    实际上,打表格是对自己脑海中“预设”的检验。以上文为例,要想打出一个有效的文献表格,就得预先找出影响研究结论的因素来,如数据和研究思路是影响中国信贷需求特征研究结论差异的两个重要因素。

    通过打表格的方式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比较直观,易于把握,从一张表就可以将所涉及的文献纳入视野之中。

    二是便于分类与比较。从分类看,在打表格时尽量将有代表性的研究以及与研究目的相关的“点”包含进来;从比较看,打表格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呈现不同研究的异同——可关注“结论差异”和“思路差异”。

    三是打完表格后,在正文中展开评述时就不会再罗列了。此时,可以直接进行评论,如从数据来看,从研究思路来看已有研究存在什么问题等。这同时也说明,打表格时切记两个要点:一是要围绕研究目的来展开;二是要能进行比较。

3.第三种:译读

    译读,其实就是翻译了,它主要针对的是外文文献。在当今英文主导的文献资料世界里,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译读是一个求慢较真的过程,心急肯定不行,只有反复揣摩领悟之后,方能领略译读的魅力。

   首先,译读考量的是读者是否真正且精准的读懂了原文和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如果没有读懂,翻译就很困难,更不要提什么作者的风格和味道了。译读同时还要重视完整和统一,要从统一的角度来把握自己的理解和再次表述。完整是第一要务,不能搞半吊子工程。译读难在坚持,因此要咬着牙先把它翻译完。

    其次,译读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即要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翻译这件事情,用中文贴切、流畅、简洁地把原文意思表述出来,这需要译者至少要能达到或者感受到作者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实际上是对自己研究能力的检查。

    最后,翻译同时是不同国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切磋,我自己在翻译的时候,常常会想,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考虑?

    译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为写作做准备,训练一下自己的文字表达方式。译读就是说,通过阅读已经了解了一个成果或作品的内容,且有一个英文成品摆在面前作为参照,现在要用更合适的中文将其表达出来。特别是,相对而言,英文作者的语言表达更注重逻辑一些,尤其是形式逻辑。可以将一些好的英语句式摘录下来,看看能不能用到自己的中文表达中去。从这个角度来讲,译读不失为是一种提高习作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读文献要读出脉络、谱系来,这是一种功夫,也是一种鉴赏的品味。文献要读出比较,有高有低;文献要读出自己,读出新的猜想和思考。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找文献和读文献的方法,不妨尝试一下上面提到的这些思路和方法








/ 文心雕龙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