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杜鲁门不投原子弹
▲ 两颗原子弹,20万生命
杜鲁门面临的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
二战期间,假如杜鲁门不投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会怎样?
按照上方视频中,威尔逊·米斯坎博(Wilson Miscamble)神父的观点,如果杜鲁门当时没有投原子弹,其他能够保证美国胜利的可行方案,预估会带来一百万以上的战争伤亡人数,这其中包括美国人、盟军、以及日本士兵和平民。
米斯坎博认为,杜鲁门使用原子弹,是让盟军取得胜利的所有可行选择中最不糟糕的那个。在日本本岛持续数月被美国 B-29 轰炸机致命攻击,日本本岛遭受海上封锁,缺水断粮,民用物资和军用燃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日本也没有表示投降的意愿,试图「决战」(Ketsu-Go)到底。
当时日本本岛有盟军俘虏,一旦全面进攻日本本岛,这些俘虏都会立即被处决。在杜鲁门决定使用原子弹之前,日本已动员所有国民保卫本土,数以千计的战斗机也已做好自杀式攻击的准备。
美军惨重伤亡和日军的负隅顽抗,让美国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岛,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和冲绳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中的数据显示,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在硫磺岛战役中,日军守备部队2万余人,除了被俘1083人之外,其余都阵亡或自杀。美军阵亡6821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
这场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中唯一美军伤亡超过日军的战役。
从1945年4月开始,冲绳战争一直持续到6月末,它夺走了包括双方指挥官在内的12,000多名美国人和10万日本人的生命。此外,至少有10万平民在战斗中丧生或被日本军方命令自杀。
▲1945年5月
美国海军陆战队争夺控制冲绳那霸附近的山脊
这场战争是太平洋战争中最血腥的战争之一。而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没有任何一支日本部队弃械投降。
在此期间,纳粹德国已在5月宣布投降,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
到了7月26日,中英美三国在波茨坦会议上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希望日本能够投降。但仅仅两天后,也就是7月28日,日本公开表示拒绝,日本军部仍然坚持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战况很胶着,所以这是视频中,米斯坎博支持杜鲁门决定的原因。假如杜鲁门不投原子弹,盟军和日本的损失将更严重,是杜鲁门提前让战争结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因而,在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代号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弹在广岛投下,一朵蘑菇云笼罩在广岛上方。
▲ 广岛原子弹航拍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
代号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弹
爆炸后呈现蘑菇云
作者为 509th Operations Group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杜鲁门随后发表关于广岛事件的演讲,他在广播中说:
「16个小时前,一架美国飞机在广岛上空投下一枚炸弹,成功摧毁了敌人。这枚炸弹有超过2万吨的TNT炸药。日本从偷袭珍珠港以来,他们已经付出了代价,但战争远没有结束······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更快速,更彻底地摧毁日本每一个城市的生产企业。我们要摧毁日本的码头、工厂和通讯。毋庸置疑,我们将全面摧毁掉日本用以发动战争的力量。」
在这份声明中,杜鲁门指出,早在波茨坦公告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时,日本就拒绝了这个能拯救日本国民的方案,如果日本拒绝投降,等待他们的只会是弹雨。
末了,杜鲁门没忘记透露实施原子弹袭击的「曼哈顿计划」,他说:
「我们花了20亿美元进行这场历史上最壮观的科学赌博,而且我们还赢了。」
(We have spent two billion dollars on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gamble in history—and won.)
三天后(8月9日),「胖男孩」在长崎投下。两次原子弹投放造成两座城市约20万人的伤亡。
仅仅在长崎也遭受原子弹轰炸之后六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宣布投降后
冲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的美国人
杜鲁门的做法不是没有争议,很多人指责杜鲁门使用原子弹攻击日本平民,滥杀无辜,他应该为死伤的平民负责。
原子弹的引爆,还有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开启了核弹年代,各国竞先研发核弹,储备核弹。从此人类都要生活在核弹的阴影之下。
原先支持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二战后也表示后悔。1955年,罗素向爱因斯坦写信,与他讨论自己所起草的《科学家要求废止战争》宣言,爱因斯坦赞同这一做法。
在这份被称为「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文稿中,签名的科学家中有10人曾获得诺贝尔奖,它写到: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的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 被原子弹轰炸之后的广岛
而实际上,在杜鲁门做决定之前,美国政府和专门负责研制原子弹计划的「S一11」特别委员会,针对对核武器的运用已经有过多次激烈的讨论。
美国传记作家大卫·麦卡洛夫(David MC lullough)在《杜鲁门传》中谈到,起初,物理学家阿瑟·康普顿(Arthur H. Compton)建议投掷前进行一次非军事的实爆演示,通过「技术恐吓」来迫使日本领导人屈服并投降。
这个构想之后被委员会否决。因为事先得到警告的日本必然用足够的空军力量拦截并击落载有原子弹的飞机。
一旦原子弹不能发生爆炸,或者威力不如预期,反而会增强日方继续作战的信心。另外,美国政府和军方也不愿意浪费这么一枚研究数年造价昂贵的原子弹来进行演示。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George C. Marshall)认为,原子弹应该先用在像大型海军基地这样的军事目标上,如果非要拿来摧毁工业中心,居住在工业中心四周的平民必须给予警告,以便安全撤离,避免事后引起非难。
当时的国务卿詹姆斯·伯恩斯(James F. Byrnes)对此提出质疑,如果事先告诉日本人将在何地投掷炸弹,那他们很可能会把上千名盟军俘虏带到那个地区以作威胁。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讨论,特别委员会最终得出报告,建议总统使用原子弹并无须警告日本政府,以产生最大限度的威慑效应。同时,原子弹应投放在建筑物密集的军事工业城市。
另一边,负责「曼哈顿计划」的陆军中将莱斯利·格罗夫斯(Leslie R. Groves)早就组织科学家和军事战略分析家成立目标委员会,评估日本能作为核袭击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需要最大程度挫败日本顽抗作战的决心,又要能够精确测算得出它们能够接受原子弹杀伤破坏效应。排除了东京和京都之后,广岛、横滨、小仓、新潟进入了备选名单。
广岛成为最终的目标。
盟军方面,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给杜鲁门打气说:
「一次或两次袭击可能结束战争,给日本挽回下台的台阶,这样可以解除日本决死作战的武土道精神,摧垮日本的抵抗意志。」
最后,经过审慎的考量,杜鲁门同意使用原子弹。杜鲁门后来回忆说:
「要在何时、何地使用原子弹的最后决定操之在我。希望我作出的决定不要出现任何差错。我把原子弹视为一种战争武器,我一直认为应该把它派上用场。」
二战结束后,1948年杜鲁门竞选美国总统(此前杜鲁门作为副总统,替补任上去世的罗斯福总统),获得胜利。
比起后辈老布什,同样是外交胜利,内政堪忧的情况,杜鲁门运气算挺不错。此后的半个世纪,世界都笼罩在杜鲁门的后原子弹时代影响之下,这种影响力,要比原子弹还要厉害得多。
而杜鲁门选择牺牲少数人,拯救多数人的决定,却始终无法逃脱「电车难题」的困境。
所谓「电车难题」,讲的是这样一种伦理困境:一辆刹车坏了的有轨电车,即将撞上前方轨道上的五个人,而旁边的备用轨道上只有一个人。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五个人会被撞死。如果转变方向驶入备用轨道,只撞死一个人。
你是否应该牺牲这一个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个人?
杜鲁门当时面临的选择,也就是「电车难题」的困境。当日本这辆坏掉了「刹车」的电车冲过来,假如杜鲁门不选择「转向」,任谁也阻挡不住。■
▼一张图读明白「杜鲁门该不该投原子弹」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即可阅读杜拉斯名著《广岛之恋》精彩导读。
看完文章,您认为杜鲁门该不该投原子弹呢?欢迎参加下方投票!
参与投票的学友,可在公众号:「明白知识」回复:原子弹,领取「明白微课」优惠券一张,可在全店铺使用。
参加过前两次投票的学友也可以后台留言,领取优惠券哦~
▼快来点击下方卡片,成为「明白」的学习之友吧!
为了回馈学友对「明白」的偏爱,我们推出年卡「明白好友卡」,每天仅需1块钱,即可在一年内无障碍畅学「明白微课」目前已有的全部知识内容,以及未来一年内所有更新的课程。
我们只做严肃的内容,并专注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方面的通识课,可能没法让你发财、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变得更聪明,但能减少无知。
爱智慧的学友们,我们愿做您知识的助产士。借用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祝福:你们是为智慧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