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

约书呀er 明白知识 2020-08-29
来自专辑
书要读明白才好


▲点击上方音频,听徐庆全老师原声领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精彩片段。


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寅恪就作诗批评为权贵奔走,丧失自由之人:

弦箭文章苦未休,

极门奔走喘吴牛。

自由共道文人笔,

最是文人不自由。

而陈寅恪的一生,也始终贯穿着这种气节。可以说,陈寅恪定义了民国以来的知识分子,是民国大师中的典型人物。

那他何以成为国人心目中的大师,何以有着「天下无人不识君」的殊荣呢?

也许在陆键东所著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作者:陆键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3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陆键东写道: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陈寅恪的生命已依附到那些卓尔不群的著作之中;作为一个文化大师,陈寅恪的灵魂已铸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陈氏此言道出中国传统文化百年动荡之大环境,也道尽在此环境下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学人那不可逃避的命运。」

而在著名党史、现代史研究专家徐庆全老师看来,《陈寅恪的最后20年》之所以值得大家去读,一方面是因为陈寅恪其人的确担得起「教授中的教授」之称,值得我们去了解;另一方面,这本书所呈现出的大的时代背景,以及知识分子在飘摇时代中饱受摧残的命运,更加值得今天去反思。

陈寅恪通晓多国语言,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他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等,是学术研究的经典著作。

陈寅恪学识之渊博精深,在历代著名学人对他的评价中就可见得。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评价他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梁启超更曾说:

「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在陈寅恪任教清华大学期间,他一度被称作「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

徐庆全老师在导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书时认为,陈寅恪之所以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与他的家世背景和早年经历分不开: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他的父亲陈三立则是一个有着「老派知识分子志气和志向」的大学问家,最终因不愿为日本人效力,绝食而死。

在这种家风、家学的影响下,陈寅恪自幼便饱读诗书,并承袭了先辈的气节和遗风。后来,家境殷实的陈寅恪得以去往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游学。陈寅恪学习经历丰富,但从未拿到过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因为,他并不在乎学位,只在乎学问。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通晓20余种语言)。曾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与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并称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与钱穆、陈垣、吕思勉并称为严耕望所评选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对于陈寅恪的学习方式,徐老师进一步解读说,陈寅恪海外游学习得的,主要是一种「借鉴于西方的一种思维方式,学理方式,或者说对历史内在逻辑的分析来看待中国历史」,这种以习得治学思维为主要目的的现象,也同样出现在与陈寅恪同时代或者比他稍晚一些的大学问家身上。

比如钱钟书。徐庆全老师指出,钱钟书的《管锥编》和《谈艺录》里引用的注释中,各国语言都有。类似的还有季羡林,他到德国留学,原本应该学德国哲学,但他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学到了一种海外研究的方法」。

在徐老师看来,这种学习方法「跟本乡本土接受西方的东西、看待历史完全是两码事」。

早年的游学经历,奠定了陈寅恪学术研究的基础。而他最大的学术成就,在于开拓诸多新领域。

徐庆全老师指出,陈寅恪在学术领域的开拓,表现在他的史诗词歌互证,他对宗教、突厥文的研究,对历史脉络的研究等。此外,陈寅恪还是中国现代历史研究方法的开拓者之一,著有众多具有「大历史观」的作品,甚至「老派学者在研究历史当中,都要把陈寅恪的书作为启蒙的书来读」。

令陈寅恪具有非凡魅力的,除了学术成就,还有个人风骨。

比如,他曾因拒绝为日本人做事而放弃留居香港,所以后来才留在了岭南大学任教。这不仅体现出了和他父亲一样的气节,更是完美演绎了陈寅恪自己在给王国维的纪念碑文中所提出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与家人


这样的陈寅恪,却在50年代遇到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尤其是1958年,高校内「学生超过老师」的风气盛行起来,「你要想超过教授,必须先批倒教授」。

在外敌入侵,国土沦丧的30、40年代,陈寅恪能坚守自己的节操;在50年代,亦如此。学生想要批倒老师的风气,没有让陈寅恪放弃教学,这又反过头来使他遭受到更猛烈的批判。

在《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中,陆键东提到:

「陈寅恪享受着中国学人视为骄傲的『礼遇』,但陈寅恪还在不断承受着精神上的被歧视与被『整』的痛苦,『时代』有时的确很愚蠢!

雪上加霜的是,1962年,陈寅恪摔倒致使右腿骨折,这对已失明多年的他,无疑增添了新的打击。

双目失明以及双腿行动不便的陈寅恪,只得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继续学术研究。

▲晚年陈寅恪


陈寅恪没有屈从于现实,没有在命运的玩笑前屈服,书中写到:

「几乎在每一个朝代,在每一部皇皇的历史书中,都回荡着饱受委屈的忠良,仰对朗朗乾坤发出的『恨不能肝脑涂地,以报国报君恩深于万一』的痛呼。」

幸而,即使在这样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命运中,仍存有温情与高义。书中提到的黄萱就是一例,她曾经是陈寅恪先生的助手,无论她遭受多大的压迫,也坚决不去「揭发」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的得意弟子之一蒋天枢,更终其一生为恩师整理文稿,费尽周折将《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陈寅恪文集》出版。

包括王永兴、季羡林等后来的学者,也都为整理自己的老师陈寅恪先生的文稿做出过很多努力。

▲陈寅恪与学生们


徐庆全老师认为,陈寅恪及其教导过的学生之间的关系,绝不仅仅是世俗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而是:

「将学术与敬仰连接在一起……超越了一切世俗的感情。」

在生命的最后20年,时代似乎只给了陈寅恪一间书斋,可是却不能束缚住他对家国命运的真诚关怀。

在葛兆光老师《最是文人不自由》一文中,谈及陈寅恪时曾言:

「不幸他只能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幸他还是一个书斋学者。」

虽然对于家国天下的思考与关注,使陈寅恪的晚年看起来荒谬、苦痛甚至凄凉,但他作为一代学人的代表和先驱,体现出的那种学人的气节与信仰绝非后世之所谓「大师」所能企及。

正如徐老师所说,阅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思考何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何为真正的「大师」。

扫描收听徐庆全、王学斌两位老师,原声导读「民国风流人物」精选书单,感受民国大师的气度。

真正的大师,除了要有广博的学识之外,更要有学人应有的骨气与坚持。这一点用陈寅恪自己为王国维写碑文中的话来说,就是: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实际上,对于今世今人而言,在对大师级学术期待之余,对大师之精神则更为焦渴。■

(PS:文内引文部分,未交代出处的,均引自徐庆全老师在导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时的原话。)

「重读民国大师」读书活动

春天正是读书天,明白特推出「重读民国大师」读书活动(第一季)。我们挑选出15位民国大师和他们的25本作品,以供大家阅读:

朱自清、鲁迅、胡适、徐志摩、梁启超、朱生豪、郁达夫、萧红、闻一多、陈梦家、周作人、戴望舒、张荫麟、傅雷、老舍

本次活动由学友共同参与,您既可以「读」,又可以「听」:

📖读:从25本书里,选择一段您愿意读的作品章节,用您本人的声音,以您自己的理解,一字一句,亲身朗读完毕,提交给我们。

📖听:我们会将学友朗读的所有音频择优收集在一起,汇总成音频专栏,再提供给所有学友收听。

对于热爱民国的读者来说,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民国读书人了。重读他们的作品,体味民国精神的灵光,是不是也是您心里暗暗期盼的?

朱自清先生已对您发出了入群邀请,点击下方图片赶紧加入吧~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