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闻说,江苏省的脱贫率达到99.99%,如今还剩6户人家,17个人没有脱贫。那中国其他地方的情况呢?整个中国究竟还有多少贫困人口?2018年为例,整个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1,660万人,加上领取低保的1,007万城市人口,中国有2,667万贫困人口,贫困率约为1.9%。100个中国人里面,大约有2个人是贫困人口。但是,贫困可不只一个标准,还有国际标准...美国标准。要是以美国标准来算中国的贫困人口,同样以2018年为例,粗糙衡量,那80%的中国人都是贫困人口。至少有11亿人还没脱贫。要是以世界银行的国际标准来算中国的贫困人口,还是以2018年为例,粗糙计算,那38%的中国人还是贫困人口。至少5.32亿的中国人尚未脱贫。所以,每100个中国人里,到底是只有2个是贫困人口呢?还是38个?或者80个以上?因为,脱贫标准,至少有中国标准、美国标准与国际标准。01 贫困的中国标准
前面说到的中国贫困标准,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在2019年年初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里面指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好了,这里提到了中国的贫困标准,也就是农村贫困线标准,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它其实很好理解,中国在2011年制定贫困线标准时,是以2010年中国的贫困人口情况作为参考制定的。每一年根据通货膨胀率来做调整,不是说2,300元这个数不能变。在此之前,中国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纲要(2001-2010年)》,到了2010年,需要对这计划进行盘点结算,制定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纲要(2011-2020年)》时,将贫困线的标准从2010年的1247元提升为2,300元。又一个十年过去了,2011年-2020年这个时间段的贫困线标准,依然是以2010年不变价作为基准,每个省市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有所调整。比如前面提到的江苏,就以6,000元划线,当然,不是每个省都像江苏这么富裕,毕竟它的GDP排中国第二位。我们不妨用2018年的情况来说明一下,中国的贫困标准实际是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居民消费水平指数(CPI)来计算:(1)2018年相对于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1.21(2)2018年的实际贫困标准=2,300(元)*1.214=2,783(元)这里是粗略估计,2016年后,中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指数(CPI)曾经做过一次较大的调整,一篮子商品的分类和内容都有改变,统计口径发生变化,姑且按照可比较来计算。由于实际汇率每天都在变化,为方便比较,我们设定美元汇率为6.8。算下来,2018年的贫困标准为2,783元,折合美元409.26美元,平均每天1.12美元,想吃一口二师兄,还是挺难的。这个标准下,中国有1,660万农村贫困人口。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统计局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大致估算一下。以民政局发布的《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在2018年,中国城市最低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579.1元,算下来,每人每天19.3元(折合2.84美元),每年则是6,949.2元(折合1,021.94美元)。
如果我们粗糙地以低保线作为中国城市的贫困标准的话,那么,中国城市有1,007万人属于贫困人口。城市和农村的情况加起来,2018年,中国一共有2,667万人属于贫困人口。当然了,贫困问题可不是中国有,像超级大国美国也有,它的贫困标准又是怎样的呢?02 贫困的美国标准
美国的贫困标准有两套:一个是美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贫困线(poverty threshold),一个是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发布的贫困指南(poverty guideline)。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按照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的说法,贫困指南是贫困线的简化版,是出于行政目的发布的,比如用来评定哪些家庭可以领取救助金等。实际上,联邦统计局的贫困线是一套全国统一标准;贫困指南则特别区分了48个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个地区的贫困标准。以美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贫困线来看,美国的贫困标准以税前收入计算,每年以CPI做调整。由于美国的贫困标准分类较细,会根据年龄层、家庭小孩数等来划线,我们就直接用联邦统计局2018年加权平均后的数值来简单计算:单身人士,每人每年税前收入低于12,784美元(折合人民币86,931.2元),每天低于35美元,他就属于贫困人口。
以这个标准来算,美国在2018年的贫困人口有3,810万,贫困率为11.8%。
如果把美国的这个贫困标准放到中国,那中国会有多少贫困人口?收入与人口一一对应的中国数据找不到,无法直接知道年收入低于86,931.2元的中国人口有多少。所以只能找到相近数据来估算。能找到的数据,是按照人口平均等分划分出来的收入组。中国全部人口分成五个收入组,每个收入分组占20%的人口,如下:
可以看到,以美国单身人口每年86,932.1元(12,784美元)的贫困标准计,在中国属于高收入组(年均70,640元),只有不到20%的人口能有这样的收入,其他80%以上的中国人收入都低于美国的穷困线。
反过来,如果用中国标准来衡量美国的贫困人口,你会发现,美国的贫困人口,可能只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才能算是了。
03 贫困的世界标准
美国标准太高,那我们用世界银行的国际穷困标准来算下,看看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结果。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总收入情况,将全球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四组,每年会根据收入增长率、通胀率、汇率等等因素做调整,这是2018年世界各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 per capita)分组情况:
依照世界银行的这个分组,201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9,471美元,应该划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对应的穷困标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5.5美元(折合人民币37.4元),算下来,每人每年13,651元人民币。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这个标准,中国应该有多少贫困人口呢?就是说,中国有多少比例的穷困人口年收入<13,651元?我们粗暴地假设,前面提到的中国居民收入五等份的收入数据里,每个分组的收入是均匀分布的,13,651元落入「中间偏下收入」组(6,440元-14,361元):(1)(13,651-6,440)/(14,361-6,440)*100%=90%所以,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来看,中国有38%的人是贫困人口,也即是说,14亿中,5.32亿的人属于尚未脱贫。注意,上表说的1.9美元这个数字,这是全球极端贫困标准(赤贫线),低于这个线,人就没法每天吃饱肚子,维持生存所必须。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是以全球15个最贫困国家的贫困标准用购买力平价取平均值。因此,算出来的贫困标准,同时也是世行的国家分组中「低收入」国家的穷困标准。2005年到2015年,算出来的全球赤贫标准是1.25美元。
尽管按照收入,中国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是中国自己制定的贫困标准,比世界银行的极端贫困标准,也就是「低收入」国家的穷困标准,还要…低。因为,算上通货膨胀率的中国贫困标准是2,783元,折合下来是每人每天1.12美元,而全球极端贫困标准是1.9美元。需要注意一下,以上世界银行给出的分级贫困标准,是指绝对贫困标准,是评估一个国家贫困人口情况的下限。但每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国民贫困的标准也不仅限于能否吃上饱饭。每个国家内部都有贫富差距,相对贫困(也称社会贫困,societal poverty ),能更好地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的贫困人口情况。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之所以贫困率看起来这么高,是因为其采用的是相对贫困标准,有自己的一套算法。因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绝对贫困标准太低,它们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少,用这个标准衡量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多采用相对贫困标准。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情况则刚好相反。发达国家的相对贫困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测算标准,通常是以低于2/5或1/3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来衡量。相对贫困标准也表明,即便一个国家完全消除了极端贫困情况,也不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国民真的都脱离了贫困。
04 脱贫的关键
以全球的角度来看,全球极端贫困率有所下降,以1.9美元作为标准,从1990年的19亿降低到2015年的7亿。
|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全球的极端贫困人口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极端贫困人口数量,是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贫困与共享繁荣:拼出贫困的拼图》报告来看,极端贫困率的降低要比相对贫困率容易些。这也意味着,在全球消除了极端贫困人口之后,人类仍然会面对贫困问题。
| 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情况;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那么,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就来了:脱贫的关键是什么?这些当然都能为解决贫困做出贡献,不过,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还要打一个问号。要想真正地克服贫困难题,关键还在于经济平稳有序地发展,离开经济发展的脱贫计划,根本没有可预见的未来。自打1970年以来,全球生活在饥饿贫困线、食不果腹的人口下降了80%,而每日消费低于1美元的人也从25%下降到5%。之所以取得这样显著的成就,正是由于现代化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极大提升。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而脱贫的关键也正在于现代化引致的「创新」。美国企业研究所主席亚瑟·布鲁克斯(Arthur C. Brooks)将其总结为五个方面:
(5)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前两个因素,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也都是现代世界的特征。
自由贸易的诞生使得商品向全世界和所有个人开放,让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别人提供服务、产品,最后每个人都得以获利;而全球化则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方便。通过全球化,货物和思想得以流通,贸易得以在世界发展,财富通过贸易流向世界的每个角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们把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和贸易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两个指标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贸易和经济增长是同向的。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财产权的保障也同样重要,它保证了人们劳动所得的安全。无论有多么贫困,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那么就有可能脱贫致富,谁都没理由夺走。私人财产被保障的同时,贸易也需要保障,法治就必不可少。法治也就意味着契约精神。谁会傻到去执行一个没有效力的经济合同呢?假如努力工作的成果不能通过契约保障来获得经济收益,笨蛋才会去做。可靠的合同系统,才能带来安全感,让人们安心交易并创造财富。无论是财产权得到承认和保护,还是良好健全的法治,本质上都是「经济自由」的表现。「屠夫、酿酒者和面包师傅,并不是因为想到我们的晚餐要吃喝什么,才去做这些东西;他做这些事时,其实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既然每个人都是自利的,一个人想要获得财富,就只有通过劳动,与别人交换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只有在经济自由的前提下,每个人才能享有自由带来的平等,才能自己地交换自己所需。在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报告《经济自由度指数》中,它们都是衡量一个经济体自由度的重要指标。根据该报告的数据和结论,具有较高经济自由度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之下,也会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更长期繁荣。在人力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今天,它也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无形生产要素。企业家精神使那些自由的个人、优秀的头脑得以构想出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需要和新产品,它带来的是创造力。这些创造力,解决了我们的卫生、疾病和健康问题,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减少了死亡率,从而使每个人劳动的时间大为延长,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企业家的职能是通过利用一项发明,或更普遍地讲,通过开发一种新的商品来源,以开发一种新商品或以一种新方式生产旧商品的一种未尝试的技术可能性,来改革或改变生产方式。通过重组行业等来提供材料或产品的新出口。」变革性甚至「破坏性」的创新,给增长乏力的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而这些类型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贡献。| 新兴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远远高于老企业。 图片来源:美国企业家中心。
在脱贫这件事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冬月的寒流可以用棉衣包裹,思想的寒流只能用知识抵御。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我们一起用知识包裹自己、温暖亲友。 扫描二维码,注册并下载「知鸦」APP就送10张亲友卡!先到先得! 邀请你的亲朋好友和你一起学习畅读,30天免费畅学「知鸦」APP所有课程!(名师课堂除外)点击「我的」页面,即可看到「知鸦亲友」标识,在页面右上角可看到您的「亲友卡」,点击就可转赠亲友啦~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限时福利~给您的亲友传递温暖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