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果陈独秀没离开北大会怎样
今天是6月7日,高考第一天。
像往年一样,上午的考试一结束,全国各卷的「作文题目」便成了热议的话题。
今年「全国甲卷」高考作文,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
◆ 2021年全国甲卷·语文卷·高考作文。
「北京卷」题目为二选一,其一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探讨特定时代的人生道路选择:
◆ 2021年北京卷·语文卷·高考作文。
回望百年前,那个时代人们的选择仍震荡着今日,借此主题,正好说说陈独秀的一则故事。
故事从蔡元培自法国归国任北大校长,并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说起。
1911年末至1912年初,民国新政府正在忙碌筹建中。
是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其他各要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提名、表决与就任。
民国初年的政治,各领域总长多由社会名流担任,当然,那也是个名流辈出的时代。
教育总长一职,最先提名了小学大师、光复会会长章太炎,但这位昔日的革命战友、后与孙中山反目的太炎先生,断然不肯在孙领导下的政府中任职。
最后,教育总长一职落在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首任光复会会长蔡元培身上。
◆ 章太炎,早年因戊戌变法被通缉流亡,1903年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即苏报案)被捕入狱,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1907年因革命经费等矛盾与孙中山分道扬镳。
1912年2月,袁世凯逼迫清帝逊位,隆裕太后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有着中国版「光荣革命」美誉的南北和谈达成。3月,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4月,蔡元培赴北京任职,着手新的教育规划与大学建设。
但是,在政坛纷乱的年代,即使是最应纯粹的教育,也难逃政治斗争。
袁世凯任总统后,内阁中袁派与南方革命党派冲突严重。南派既无法忍受、也无法抗衡袁派掣肘,于是相约辞职:
是年7月14日,蔡元培等四名内阁成员不顾袁世凯的游说、挽留,毅然辞职。
从教育总长去职的蔡元培,2个月后前往德国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 Leipzig)游历、治学,后因二次革命回国,革命失败后再次赴欧,前往法国,此后一直在欧洲游历。
在法国,蔡元培参与了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发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6年,蔡元培又与吴玉章(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等人在巴黎创立华法教育会,继续促进留法事业。
是年6月,袁世凯去世,国内政局有变,时任教育总长的范源濂致电蔡元培,邀其回国: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用特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早日归国,以慰瞻望。」(《蔡元培年谱》高平叔编)
范源濂等人邀请蔡元培归国的目的,便是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蔡元培先生由此开启了他最广为人乐道的一段事业。
◆ 蔡元培,1916年底至1927年任北大校长,期间数次辞职未果,由蒋梦麟多次代理校长之职。
主持北大后的蔡元培一直推行教育改革政策,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延聘各方面、各类型人才授课。
其中包括,1917年聘请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鼎力支持改革文科,且将陈独秀之《新青年》杂志从上海挪到北京,实施同人编辑制度。
同时,蔡元培效仿德国莱比锡大学的管理制度,组建「教授评议委员会」,评议员由教授选出,将其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后来,又在各学门(系)设立「教授会」,教授会管理学门(系)内事务,有较大的自主权。教授会主任由教授互选,教授、讲师、中国教员和国外教员都是教授会的会员。
1919年,蔡元培将一份改革方案《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提交北大校评议委员会审议。
该《组织法》提出,在当年暑假后,北大将「文理合并,不设学长,而设教务长」。
◆ 1918年竣工的北大红楼,蔡元培校长曾在红楼中办公。
蔡元培的改革方案得到校内几乎所有教授的支持,其中时任北京大学理科学长的夏元瑮、文科学长陈独秀尤是赞同。
然而随着各种流言的散布,私德问题一步步将「青年领袖」陈独秀推向风口浪尖。
当时的北京大学有一个称号,叫做「探艳团」。
民国初年常有北大师生出入风月之地肆行狎妓,因此得此名号,并为人们所诟病。为了改变这种风气,蔡元培主持北大后成立了「进德会」。
北大「进德会」分甲、乙、丙三种会员,其中:
甲种会员规定不赌、不嫖、不纳妾;
乙种会员除持甲种三戒外,另加不做官吏、不做议员;
丙种会员除持甲乙五戒外,另加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
当时,陈独秀与胡适均为进德会甲种会员,蔡元培为乙种,丙种只有梁漱溟等少数人。
蔡元培在进德会上曾说,「北大之被谤久矣,而止谤莫如自修」。但「入会」并不代表能完全「自修」,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多人,仍不能自已,常出入风月之地。
但是,北大人人均如此,为何独攻陈独秀?
政治与思想的对垒是一个关键因素。
1919年3月8日,著名古典文学家、文化保守派林琴南(即林纾)在《公言报》发表致蔡元培的公开信,批评蔡元培领导下的北京大学反对孔教和提倡白话文写作。
《公言报》也发表社论予以支持,点名批评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
陈独秀作为新思想、新文化中的领军人物,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蔡元培于当月21日回信,以「思想自由」回应林琴南,并为陈独秀的「私德问题」辩解说:
蔡元培囿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现实,对所谓「私德」一事即提倡改变、又报以理解之宽容。认为不应过分以「私德问题」来攻击陈独秀等人。
但是,陈独秀还是没能挺住攻击,最终离开了北大。
此前,1919年2月底,林琴南门生、北京大学学生张厚载便在《神州日报》散布消息,称陈独秀、胡适、陶孟和、刘半农四人因思想激进受政府干涉,被驱逐出校,陈独秀已逃至天津。
3月10日起,胡适、陈独秀、蔡元培相继公开登报辟谣。
3月19日,蔡元培在《神州日报》上澄清:
然而随着舆论进一步发酵,「陈独秀私德问题」成为校内乃至当时北京文教界的重要话题。
尽管有心回护、但终究抵不住舆论压力的蔡元培决定召开会议,讨论是否提前实施《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
也即是否提前解除陈独秀北大文科学长的职务。
1919年3月26日夜,民国八年,蔡元培召集沈尹默、钱玄同、周作人、汤尔和等,讨论「陈独秀私德」与《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的实施问题。
其中时任北京医学院校长的汤尔和与北大文科教授沈尹默力主开除陈独秀,尤以汤尔和认为陈独秀「私德太坏」「如何可作师表」。
◆ 沈尹默(1883-1971年),著名书法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杂志编委。
4月8日,北大校评议委员会召开主任会议,决议提前实施《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马寅初被选为教务长,文、理学长陈独秀、夏元瑮解除学长职位,续聘为教授。
但是,其时夏元瑮已得公费预备出国留学,陈独秀则被放假半年。
从实际上说,陈独秀已于此时彻底离开了北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最为主张去职陈独秀的汤尔和、沈尹默,却是当年首先向蔡元培力荐陈独秀的两位。
◆ 2021年热播历史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向沈尹默质问父亲去职一事,沈尹默称「仲甫(陈独秀)性格暴躁,口无遮拦」。
1919年6月12日晚间,暂无工作的陈独秀手持自行油印的《北京市民宣言》,来到南城万明路新世界商场顶楼,向街上撒发传单,警局因扰乱社会治安将其拘押。
这是陈独秀的第二次被捕入狱,但绝不是最后一次。
9月16日,陈独秀出狱,正式向学校提出辞去教授职务。
是时,蔡元培因「五四运动」避走天津,校评议委员会在无人主持的情况下,同意了陈独秀的辞职请求。
陈独秀正式去职。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
1920年初,陈独秀南下上海,组建中国共产党,彻底卷入政治的旋涡。《新青年》杂志也产生了分化,同人编辑制度不复存在。
随后,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中国文坛也朝着左右两极分裂。由《新青年》杂志发起、以「民主」「科学」为宗旨的思想启蒙运动旋即告一段落。
辛亥十年后,中国再次进入大革命的年代。
◆ 周作人致李大钊信札,内容关于《新青年》分化事宜。
虽说历史大势浩浩汤汤,但也充满了个体事件的偶然性,陈独秀意外去职一事,竟成了中国思想界的一大分水岭。
胡适在回忆1919年3月26日蔡元培、沈尹默、钱玄同、周作人、汤尔和等人讨论「陈独秀私德」与《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事宜时,曾说:
此后一切,始自那夜。
数年后,胡适曾向汤尔和借阅其1917至1919年日记,为的是考察当年北大开除陈独秀的内幕。在阅读过汤氏日记后,胡适在给他的信中说:
胡适认为,陈独秀被攻击完全是保守派对新思潮的进攻,而汤尔和等人竟然选择相信此等攻击,并以私德问题主张开除陈独秀,这是落入了保守派的圈套。
◆ 创立北京医学院时的汤尔和
陈独秀离开北大后,命运兜兜转转,1942年5月12日中午,在乡下躲避战乱的陈独秀以医生介绍的偏方——蚕豆花泡水治疗高血压。
但其所用之蚕豆花部分已经霉变,陈独秀饮后中毒,最终于5月27日21时40分在四川(今属重庆)江津鹤山坪石墙院逝世。
◆ 重庆市江津区石墙村的陈独秀旧居。
七年后,1949年4月,胡适从上海登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从此彻底离开中国大陆。
胡适在船上阅读了陈独秀最后的遗稿,并为之写了一篇五千字的序言,其中说到:
1957年4月,从美国到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之后创办了《自由中国》杂志,而陈独秀所主张的「反对党派之自由」,成为绵延半个世纪的台湾民主运动的开场白。
◆ 台北南港胡适墓。
时代的选择和个人的选择究竟有多大重合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历史也不容假设,胡适将「中国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的变弱」与「陈独秀的去职」联系在一起,但如果陈独秀没有离开北大,这一切还会不会发生?
很难去猜测。
但在那个「可为与有为」的年代,这一切都真实的发生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选择,个体不同的选择,也终是时代不同的选择。
自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一直面对着政治与社会转型的问题。
清末以来,晚清士人都言时下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而这变局传至1920年代的胡适与陈独秀,又传至如今,已过百余年之久。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制度便无时无刻不在构建与演变之中,又何止近代?
王国维著《殷周制度论》,揭示了商周之际中国制度的变革,也正是西周,奠定了中国文明完备制度的基础。
随后,「周秦之变」,则又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变革。儒法之争、周制与秦制之争、封建与郡县、帝制、中央与地方的讨论等等,这些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三次制度大变革便是近代,但这次变革绝不仅仅开始于19世纪。早在明中期,中国便卷入了大航海所开启的全球化时代,明清时的对外贸易、走私贸易、与西方使团、传教士的交往、沿海与殖民贸易者的冲突等等,早在500年前便发生了。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马勇教授,依据制度与社会的变革,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大的时期:
一、中国之形成
此阶段自三代始,到秦汉帝国结束,约2000余年。此阶段,商周奠定了中国制度文明的基础;春秋战国奠定了中国思想文明的基础;而秦汉帝国,则在疆域、民族、制度、思想、文化等等方面彻底整合了中国文明,所谓之「中国」,于此时真正形成。
二、中国之重构
此阶段始自魏晋,终于明初,约1100余年。在这千余年中,中国在与北方诸族、中亚诸族等外界交流融合及内部演变中,不断重构着自身。这种重构是在秦汉形成的「中国框架」内进行中,包括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隋唐制度的变革、宋代新儒学思想的变革等等。
三、全球化时代之中国
此阶段始自明中期,至今仍在发生。这500年来的近代化、现代化议题,仍是我们现代社会中不能忽视的。
马勇老师以宏观制度变革的全球视野来看待中国历史,以此讲述《极简中国史》课程,以期为学友带来一种「全球史观下的中国历史」。
《极简中国史》要做的,就是「摒弃历史故事,重构中国历史叙事」,「站在世界看中国」。
参考资料
张晓唯. 蔡元培评传.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
袁一丹. 民国学术圈的「里子」:寻找汤尔和日记 此时怀抱向谁开. 上海文艺出版社 , 2020.04.
胡适. 胡适文存. 外文出版社 , 2013.08.
刘柠. 《汤尔和先生追悼录》及周作人「佚文」. 上海书评 , 2018.03.21.
全球史观重构中国历史叙事
深入浅出整理破碎认知
从0基础小白到历史「王者」
只需1门《极简中国史》
快来跟马勇老师一起学习历史
别忘了点「在看」,获取最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