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国外有好货?国货,很牛
@三亩
清华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
致力护肤研究十五年
热爱文字的科学工作者
郭学平博士的时间并不好约,华熙生物的朋友告诉我他有空的时候,距离采访时间已经没有几个小时了,于是匆匆订了机票,飞往天寒地冻的一月末的济南。
图片来自:giphy.com
如果搜索郭博士的简历,会看到他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这个奖的含金量很高,是国家科技最高奖之一,而且一等奖常常空缺,所以你可以把二等奖当中国科学家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来看。
再加上朋友告诉我,郭博士平日里不苟言笑,所以我坐下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紧张。
图片来自:giphy.com
“喝茶喝茶,白茶味道比较淡,但也是发酵茶,口感很丰富。”
嗯,果然是做发酵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对“发酵”的敏感
我们的读者对于“发酵”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个名词在@基础颜究经常出现——我师父很早以前就跟我说,“发酵”是未来护肤品行业的大方向之一,甚至可能是主要方向。
从雅诗兰黛最开始用“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做小棕瓶,到兰蔻开始用小黑瓶跟进(两大行业巨头的八卦,吃个有干货的瓜),我们可以看到“发酵”活性物的巨大能量,更不要说单纯使用PiteraTM(“半乳糖酵母样菌发酵液产物滤液”)的SK-II神仙水的巨大销售额。
图片来自:giphy.com
现在这个趋势人人看得到,但是郭博士在三十年前就盯住了这个方向——不是因为商机,而是因为一个科研人员的敏感。
当时,“透明质酸”(由于台湾的错误翻译,现在都被叫做“玻尿酸”)还是一种新型材料,在眼科手术中作为一个辅助药物来使用。而当时国内的生产加工,主要是从动物身体(鸡冠)提取,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质量很难控制(关于天然产品的质量控制,大家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买护肤品认准“纯天然”?我们还要被骗多少年)。
图片来自:baidu.com
一九九零年,郭博士在一次学术会议中偶然看到用发酵法来制造透明质酸的报道。虽然他是药学背景,对于微生物当时还算是“外行”,但是却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方向有可能有巨大突破。回到山东,他马上就开始“土法上马”,没有经费就自己创造条件,搭了一个自己的小设备,开始研究发酵方法。
甩开国外同行
一晃快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透明质酸生产已经是全球最大,技术上也不断突破。几个月以前,郭博士去瑞典拜访当年认识的同行。
一进瑞典公司的厂区,就发现他们仍然在用“鸡冠”作为自己的logo,而且使用的工艺还是三十年前的状态。
透明质酸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关键的环节是把产物从“发酵液”的“汤”里面“提”出来。普通的方法,就是直接加入酒精,这样透明质酸就会像一团棉絮一样,漂浮在“汤”里面,工人需要动手“捞”出这团“棉絮”。
图片来自:giphy.com
这是很多年前中国在用的技术,现在欧洲人还在用这个方法——这也不怪瑞典人,因为他们的市场不大,产量也就不大,这种方法,“够用了”。
转过头来看中国,巨大的市场产生的“拉力”,迫使技术人员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在实验室里做,拿个搅拌棒捞一下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在一个几十吨的大锅里面,怎么捞?
图片来自:giphy.com
我们的竞争力就在这里:我们用于非常大的市场,不得不考虑应对这种市场所需要的巨大的产量,而这种产量,不是简单把锅子放大一下就可以了——就像炒菜,再好的厨师,如果让他一次做五百人的菜,炒出来的效果一定远远不如小灶做的。
这里,就必须把一团“棉絮”变成一堆“粉”,听起来好像并不难,但是花了大量时间摸索,也耗费了巨大的精力。
图片来自:giphy.com
对“粉”的操作,就比对“棉絮”的操作容易得多,分离、储存和运输都可以用化学工业的“标准”方法,而且更容易放大——现在,郭博士团队已经能做几十吨的大反应釜,而瑞典人还在几百公斤的水平。
有了巨大的产量,我们的透明质酸成本优势就非常明显。而由于郭博士团队的贡献,我们利用“粉”的技术取代“棉絮”技术,在质量上中国产品也不逊色于老外。
图片来自:giphy.com
就像何帆老师说的,中国的能力,在短期内不是什么在最高处和老外较劲,而是在特别扎实的地方做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利用我们巨大的市场体量,和高素质低成本的工程师团队,在综合实力上超过欧美。
也正是因为国内的研究和生产团队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现在大大小小的产品中,都有“透明质酸”的影子——因为在提升质量的同时,透明质酸的价格已经降到了当年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未来
郭博士是个工程师,对于未来他持有一种工程师的谨慎乐观态度。
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的技术被攻克之后,现在郭博士的团队正在考虑一些其他的优秀的“分子”,其中有一个就是依克多因(Ectoin,四氢甲基嘧啶羧酸)。
依克多因(Ectoin)之所以进入郭博士的视线,是因为这东西是微生物被“胁迫”着生产出来的。
图片来自:giphy.com
埃及虽然是文明古国,但是这个国家只在尼罗河沿岸地区有人类长期定居,其他地方都是干旱的沙漠,蒸发量特别大,降水量很少。在这里的盐湖中,人们发现一种很耐盐的菌,它之所以能够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是能自己生产依克多因(Ectoin)。
图片来自:giphy.com
这依克多因(Ectoin)的分子,本身吸水性强,更重要的是结构很特别,在细菌的DNA和蛋白质(酶)的周围,就像一个一个的“小盾牌”,能够减少高盐条件下的强烈紫外线(这是我们能想到的对于皮肤的最大伤害之一了)的侵害。从德国人发表的研究结果来看,比较高浓度的依克多因(Ectoin)对抗炎症的能力,可以和处方药克林霉素相提并论了。
图片来自:giphy.com
这就是郭博士看好这个分子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就是目前依克多因(Ectoin)的应用还不广泛,主要限制条件是价格太贵了,老外还没有办法把这东西做得又好用,性价比又高。
郭博士认为,类似于神仙水中的Pitera或者是小棕瓶中的“二裂酵母发酵液溶胞物”,都是一些混合物,要想在良好的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要更长时间的摸索,或者需要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
图片来自:giphy.com
而对于依克多因(Ectoin)这种分子结构非常明确,质量控制相对简单的原料,是他的团队觉得很有把握的。
(我非常高兴地帮@小圃要了一些郭博士的依克多因(Ectoin),感觉又有好东西可以期待了。)
国货
在大会小会中,我听到很多关于“国货”的讨论。
很多朋友都在说,国货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了——这听起来像“速胜论”,有一些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就是厉害,消费者就是会买国产的产品。
也有一些朋友说,你看欧莱雅雅诗兰黛,多么会做市场。现在国货短期内的上升,是因为这帮巨无霸还没有搞明白电商渠道的变化,等他们醒过神来,估计又要把生意全抢回去了——这听起来像“亡国论”,敌人太强大了,我们搞不过他们。
图片来自:giphy.com
我是个学工程的人,认为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没有什么基础。我喜欢郭博士这样的态度,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中国巨大的市场需要什么,一做三十年。
三十年后,抬起头来,已经四顾无人。
因为能够坚持的人,实在是不多。
说
: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文字编辑:白勺儿
版式编辑:老黄
↙留言板在这里,点击“阅读原文”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