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以为的刷酸就是你以为的吗
最近被问到一次如何刷酸,当我准备说常见的果酸或者水杨酸的时候,对方问了一句:“我在用透明质酸,是在刷酸吧?”
当时空气就安静了…….
图片来自:Soogif
确实,在常见的成分中,有太多名字带有“酸”字,听起来就很酸,用了不免会觉得自己在“刷酸”。
那么“刷酸”到底是什么原理,用什么“酸”才是真的刷酸呢?
皮肤表皮层会循环更新,最下面的基底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然后慢慢向上移动,一步步武装后成为角质层细胞,起到防御外敌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再自行脱落,给新来的战士让位,健康的皮肤有着自己稳定的动态平衡。
角质细胞需要一些酶来切断它们之间连接的“铰链”才能顺利脱落,这些酶需要弱酸性的环境才能保持活性(健康皮肤的表面pH为5.5左右),当“弱酸性”的环境无法维持,酶的活性下降,废旧角质无法正常脱落,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皮肤问题,比如毛孔堵塞、粗糙暗沉等。这时候补充一点“酸”,可以帮助皮肤恢复健康。
所以,在皮肤需要的情况下,刷酸是有好处的,下面列举一下最常见的跟“刷酸”相关的“酸”。
果酸是一类在“α-位碳原子”上连接有羟基的有机酸,叫做α-羟基酸,能够络合让角质细胞手拉手的“钙”,降低角质细胞之间的连接来松动角质,促进废旧角质脱落,刺激下面新的角质层生长,促进新陈代谢。新生的角质层更容易受伤,所以使用果酸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晒,同时做好保湿。
第一代:甘醇酸、乳酸等
甘醇酸和乳酸的分子量小,对钙离子的络合能力很强,起作用的同时渗透性也强,渗透进入皮肤深层之后还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透明质酸的生长。但是高渗透性也就意味着刺激性大,所以要量力而行。杏仁酸也属于第一代果酸,不过分子比甘醇酸和乳酸要大一些,所以相对来说更温和。
图片来自:Soogif
为了解决第一代果酸的刺激性,就开始运用分子个头越来越大的果酸,除了温和性的提高,后代的果酸还被发现有新的功效。
第二代:葡萄糖酸内酯
葡萄糖酸内酯的分子比甘醇酸大很多,虽然也能拉跑钙离子,但渗透速率慢了下来,同时还能还抗氧化(分子式里可以看到很多容易被氧化的羟基)。
第三代:乳糖酸
乳糖酸除了能加快角质更新、抗氧化外,还能起到保湿效果。虽然葡萄糖酸内酯也能保湿,但乳糖酸的羟基数量要多得多,并且在遇到水分子后,乳糖酸分子还能发生扭曲,把水分子掌控得更加牢固,所以三代果酸比二代保湿效果要更好。
此外,乳糖酸还能络合金属离子。皮肤变黑是因为酪氨酸“黑化”生成黑色素,这个过程需要酪氨酸酶的催化,而酪氨酸酶又需要铜离子才能被激活,乳糖酸的络合作用可以在一开始就把铜离子抢走,不让它去激活酪氨酸酶,就无法产生黑色素,起到美白的功效。
三代果酸的分子式对比
这样看下来确实果酸是个好成分,并且随着研究的进步,果酸的刺激性不断下降,功效也越来越好。当然,再好的成分也不是含量越高越好,除了果酸本身可能导致的刺激需要耐受良好,我国的法规还规定了护肤品里的最高添加量是6%,国内就不能上架浓度高于这个的果酸类产品了(海淘产品不受中国法规限制)。
资料来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公告(2015年第268号)”
果酸产品做得比较好的是芯丝翠,爱诗妍和它是一家。
除了用果酸类护肤品做日常护理之外,“刷酸”更多情况下指的是医院里的化学焕肤项目(包括果酸和水杨酸),果酸焕肤时一般使用的是渗透性强的甘醇酸,浓度也比护肤品里的高出很多,需要医生操作,不然的话可能造成化学灼伤。
目前果酸焕肤使用的浓度有20%(或25%),35%,50%和70%(或75%),一般浓度越高,作用深度越深,在面部停留时间越长,透皮吸收越多,刺激越强。
医院刷酸经历指导可以参考文章“护肤实录:刷酸,逆天改命”,关于刷酸的知识点可以参考文章“10问刷酸,直击要点”。
水杨酸是一种β-羟基酸,可以松动角质层、加速角质细胞代谢,同时它能够限制细菌在皮肤表面和毛囊中的“着床”过程,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尤其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有抗炎的效果(消炎药阿司匹林就是一种水杨酸的衍生物——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分子式
水杨酸水溶性不好,比较亲油,这使得它能通过油脂深入痘痘,从而更好地抑制细菌、促进角质代谢、疏通毛孔。
一般护肤品中水杨酸加入量要求为至少0.5%,添加得更多会更有效(1%以上),但是副作用(皮肤发干和蜕皮)也会更加明显,并且不能无限量地越多越好,国家规定水杨酸在驻留类产品的最高添加量为2%。
资料来源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公告(2015年第268号)”
水杨酸类护肤品可以选择理肤泉、宝拉珍选等品牌。
医院在化学焕肤中使用的水杨酸浓度一般是15-20%,也有30%的情况,具体情况和果酸焕肤很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网传的“刷酸”攻略里,有不少推荐自己在家用维A酸类“刷酸”,但是在我国,所有的A酸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时可能出现刺痛、爆痘、脱皮和发红等不适反应,内服可能出现皮肤强烈发干等不适反应。
A酸也有三代之分:
第一代:全反式维A酸(迪维)
全反式维A酸能够松动并清理堵塞毛孔的“塞子”,同时调整“角质层细胞”的生产过程,掌控堵塞毛囊里的混乱战场,快速恢复正常。但是强力的东西刺激性也大,对大部分人的皮肤来说难以承受,并且第一代维A酸基本无法抗炎,对于已经红肿发炎的痘痘效果并不太好。
第二代:异维A酸(泰尔丝)
最常见的异维A酸是皮肤科医生常开的内服药“泰尔丝”,外用的有安素丝。
异维A酸和全反式维A酸一样能加速表皮的脱落,同时它还能够减少皮脂的产生,缩小毛孔的口径和毛囊的大小,同时还能组织白细胞聚集达到减轻炎症的作用,比第一代A酸要温和一些。
第三代:阿达帕林(达芙文)
阿达帕林比异维A酸抑制炎症的能力更高,刺激性更小一些,对细胞的攻击性更小,但是也只是相对来说,第二、三代的A酸刺激性也强,没有第一代小多少。
这里只是列举一下维A酸类的药品,由于这些都是处方药,不推荐大家直接用作护肤品,如果就医后医生开了这类药物,那就遵医嘱使用,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复诊。
除了以上这些跟刷酸相关的“酸”,还有一些功效是保湿、美白或者抗氧化的成分名字里也带“酸”字,回头可以再聊聊它们。
文字编辑:白勺儿
版式编辑:510
↙留言板在这里,点击“阅读原文”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