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噶玛巴 | 如何从当下开始准备面对死亡
谈到「死亡」的时候,
对于相信死亡、相信轮回者来说,
死亡不代表一无所有,
而是辗转继续投生。
因此当思维「死亡无常」时,
也要一并思考死亡后会如何。
精要
大
手
印
了
义
炬
2013
系列七
| 关键词 |
无常 前行 暇满人生 观死无常
四共加行 四不共加行
恭录自 //
2013年第⼗七世⼤宝法王噶玛巴
开示《大手印了义炬》 第三堂课
死亡之因
死亡,并非我们喜欢发生的事,而是不想要发生却不得不发生的事情。
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加上过去恶业的引发,临终的时候会体验到无尽的肢体拆截之痛苦,尤其是感受到生命终止的恐惧,生起很多颠倒错乱的幻象,身心不受自己控制,心中想什么都没有一个限度;虽然只是生起一个小小的不善心,也会因为临死时的心识力量强大,必定会堕入恶道。
这一切都取决于现在的习惯,所以现在就应该要养成熟习佛法的好习惯。
不要想以占卜、驱邪、医疗、念经、食物、财富等方法去骗过死亡,就连佛陀的力量也都不能挽救寿命的耗尽。
不死的方法根本是没有的,如果希望临死时心中无悔,现在就要开始修行。
当然无人想死,但却无人能躲得掉死亡,因为有生就有死,以逻辑观察,死亡的因是什么?
就是出生,有生就有死,可以说出生就是死亡的因。
由于不了解这个因,让我们对死亡总是莫名恐惧、且备受煎熬。
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多为死亡做准备,去思维临终时的情况等,且要现在就开始准备。
其实有时想想,人比其他动物更怕死,当然我们无法知道动物们的真实感受,但想想为何身为人类的我们这么怕死呢?
就是因为我们的贪著太重、太放不下。
其实面对死亡的重点,就是「接受」,能接受,就不痛苦;而人就是太执著、放不下,因此往往痛心疾首。
在世间万物中,如果有某一个事物不会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那或许我们可以说,我也应当如此,也自然会对死亡感觉到恐惧;但是,既然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逃离不了生住灭,身为大自然的一部分的人类,自然也不会例外。
但有时我们就是不愿接受自然运作的律则,然后因为执著和万般牵挂,而让死亡变得可怕。这种多余的痛苦,其实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因此思维「无常」时,重点是要具有一个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观念。这观念就是: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人例外。
借由这样的思维,就算没有办法马上开心地接受「死亡」,起码也不会因为害怕而备受折磨。
什么时候开始去想呢?
就是现在!
从现在起培养「无常」的观念,而不是在临终的那一刻才开始,届时为时已晚,想准备也会力不从心。
每日死亡修持
所以当面对「死亡」时,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准备。
过去祖师的口诀就是,将我们的一天视为一生,起床如同婴儿呱呱落地,盥洗、打扫如同出生后的沐浴,吃饭如同被哺育,工作如同逐渐长大,下班后躺在床上时则想,这就是我的临终时刻了。
借由这样的反复思维,
第一个好处是会更珍惜每一天,不仅不再虚度光阴,也可以改变对于「无常」的负面感受,不再觉得死亡就像天昏地暗一样的让人万念俱灰。
第二个好处是让「无常」成为光明积极的同义词,赋予我们新的、重生的机会,就好像即使前一秒造作了恶业,下一秒也可立即选择忏悔、选择改变。因为「无常」,我们才有机会得以改变。
第三个好处是,因为每天如一生,等于每天都在实习死亡,因此真的到了临终的时候,「死亡」就不再是突发的噩耗,因为平常练习很多次了,而变得稀松平常,你也会因此更坦然、放松地接受死亡。
死亡的真相
总之,现在不修学佛法是不行的;而佛法也不能就只是这么随便放著,还必须要将佛法放在心上,要修持到心与法相应结合才行。
此外,当修持获得稳定之后,自己临终时会感到欢喜,别人也会称赞:
「是个真修行人呀!」
并且把你当作礼拜供奉的对象。
我们会说:「哎呀呀,某某人死了呢!」还有些地方的人,见到有人死去时会说:「喇嘛千(上师鉴知啊)!」
虽然嘴上这么说,却不觉得死亡也会很快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就算知道总有一天要死去,却也觉得自己一时半刻是不会死的。
纵然了解不知何时会死的道理,却没有坚定的认识,在遇到一些违缘,心被世间的幻象所欺蒙的时候,便会做出违背佛法的行为,这真是太没脑袋了,让过去一大半人生都浪费了。
要想着:
「现在阎魔王就快要来到门前,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想那些名闻利养了。」
因此,要赶紧地让身语意进入到佛法的道路上。
很多人认为死亡超出经验范围,但很多事物并不会因为无法经验就不存在,例如拜科技发达之赐,而让我们体验到更多人类感官体验范围外的丰富世界。
谈到「死亡」的时候,对于相信死亡、相信轮回者来说,死亡不代表一无所有,而是辗转继续投生。
因此当思维「死亡无常」时,也要一并思考死亡后会如何。
为死亡做准备
正确看待因果
谨慎因果不是儿戏。
有个故事说,一位上师对老婆婆开示善业的利益和恶业的过患,老婆婆听完后点点头对上师说,
「讲到微细的善业,我也做得到;
但讲到微细的恶业,不仅是我,连您也可能有麻烦喔!」
当我们行善的时候,要将一个观念谨记于心,那就是行善时,要像是个乞丐一样。
乞丐在一天中只要能讨到一口饭吃,就会感到心满意足,因此就算我们在一日中只做一件善事,也该如此感到欢喜,而不是想着要跟富可敌国者一样,立即做出广大的善行。
富有的人总是不厌多,凡事必要最多、最好、多多益善,但一般人可能做不到。其实行善是积少成多,是从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去积聚,就好像乞者一样,对于任何善行都感到珍惜及欢喜,这就是我们行善时应该具备的态度。
面对恶业时,应该具备的态度又是什么呢?
我们每天烦恼缠身,而且每个人特别粗重的烦恼又各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对治自己的烦恼、或止息恶习时,不能只是泛泛地说「我要对治所有的烦恼」,而应是重点式的针对特别粗重的烦恼来对治,就好像生病时不必吃遍百药,而是针对病根对症下药。
因此先要找出影响最深的烦恼,并且找出解决的方法,之后循序渐进地发掘第二、第三重的烦恼,渐次地去降伏,这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态度。
智慧的平衡修持
这里讲到四共加行的前两个:思维「暇满人身难得」和「死亡无常」,是为了帮助我们放下和断除对于今生的贪著,这是断除贪著的关键思维。
噶举祖师们曾说,对于修行者来说,没有任何障碍,会大过于「过份专注于渴望得到今生各种财物和名声的心」。
同样的,往昔噶举祖师也说道,若将世间法和佛法混为一谈,将今生的贪著和修持的意念混在一起,就无法成为真正的行者,甚至连「学佛的人」都称不上。
「断除贪著此生」的想法,是否代表再也不能吃美食、穿华衣,或者要婉拒所有的名声权势呢?
如果断除此生就不需要衣食,这也不合理,因为如果不吃不喝,是会饿死、冷死的,如何还能继续修持佛法呢?
但是也有人说,讲到不要贪著食物、名声等等,密勒日巴尊者不是做到了吗?
密勒日巴尊者是一个很好的修持典范,但并不代表每人都必须变成那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修持的方法,适合某个人的修行方式,不代表也适合其他的人。
如果要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到冈底斯山中闭关,穿很少的衣服,在零下二、三十度,甚至零下四、五十度的环境中修行,现代人大概不要说连一天都待不下去,连存活都很困难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衡量自己的情况作修持。
或许我在这里再分享一个例子,听说新德里的汽车已经超过五百万辆了,印度其他所有城市的汽车加总起来也比不上,因此到处都在塞车。
有一次我在车上问司机说,记得刚到印度时,没这么多车,为什么现在暴增?
司机就说,的确如此,而且每天可是以新增三千辆的速度持续增加中呢。
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么多车子?其实很多人买车都是出于盲从,可能是因为邻居买了,就跟进,加上印度车子便宜,因此越买越多。
譬如说连日常生活中的「买车」行为上,人们都没有真正思维、或透过智慧分析,去想想我是否真正需要一部车?
很多人都是漫不经心地随波逐流,而不是去用智慧思维:
「到底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每个人都可以随其所望地选择他所要的生活,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去模仿、盲从别人。
端看过去祖师和成就者的传记就可以知道,每位大师、祖师的一生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风格,都有他自己选择的修持道路,他们依此逐步努力,最终获证成就,受到后人的景仰和赞叹。有时看看我们自己,却常是盲目地跟随流行、人云亦云。
现代广告商也看准顾客追逐流行的心态,因此各类广告做得扑天盖地。
例如我记得有一次看到电视广告在推销摩托车,有一位非常英俊的男明星,穿着帅气夹克,骑着摩托车飞到天上去了。
观众乍看之下会觉得真是异想天开,但在不断地耳濡目染下,也会开始相信,我也能够这样帅气的飞上天。
这个时候我们都该静下来想一下:
「到底我想要的人生是什么?」
如果盲目地继续贪求,而不去分辨取舍,那人生的意义何在?
这一种贪求此生的盲目追求,正是一切痛苦的来源,例如现代各式广告都宣传着种类繁多的保养品、化妆品,很多广告词都强调,不用此产品等于枉过一生,用了皮肤就会白晰美丽,备受注目。然而,这类化妆品通常都很昂贵,结果不用会痛苦,要买又要多一笔花费,也是痛苦。
现代各种产品日新月异,例如各种apple的很多产品都令人疯狂,但我们是否想过,这些是否是必需品?或只是出于比较之心才买的?
听说大陆有个孩子因为太想要iphone,甚至连自己的肾都卖了,仔细想想,这样的盲从贪著,是否很令人同情?
希望大家不要继续随波逐流,为什么要跟随别人过相同的人生?
佛法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开启智慧之眼,唯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自己人生的珍贵,才会珍惜,而让生活过得有意义。
再讲个故事,印度有位班智达,有一次旅藏讲学,在藏地造成轰动,很多藏地上师不惜骑马或走很远的路,想要亲近这位大师。当时藏地有一位大师班仁波切也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念头是「我也要去见他」,但接着他静下来想了一想:
「我修持这么多年,该降伏的烦恼也降伏了,该证得的五道十地功德也证得了。」
当下也就决定不去了。
他是经过思维才决定不去的,在这么多人都想一窝蜂凑热闹、去见班智达的时候,他却能够沈静下来,透过反复思维而作了决定,这就是我们需要具备的佛法的智慧,也就是知道如何取舍。
当心中有了准则、有了确信,这样的人才算是「修行者」,才能够被称为「舍弃今生、不再贪著今生」的「行者」。
原文
死亡修持的五种思维
第一点,先思维不住、变化
思维:
「外在的物质世间,形成之后虽得持续一段时间,却总是因为水、火的灾害而遭毁灭,最终连一点尘埃也不会留下。同理,去年、今年、昨天、今天等日子瞬间就消逝。
居住在这物质世间里的一切有情众生,也是无常的,从幼儿时期开始,时间即是这样飞快地过去,然后孩童是这样、青年是这样、老年也是一样,每月每日越来越近的迈向死亡。这该怎么办,如何是好呢?」
第二点,思维他人多已亡
要想着:
「那些比我们年老、年轻或是同年的人,多数都已经去世了。『这个人是这样那样的就死了,那个人本来怎么样的最后也走了』,能够活到老而寿终正寝的,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多数都在想也想不到的突然勾召之下,本来快快乐乐好端端的就突然死去。
还没有死的,有些人从高位跌落至低处,又从低位爬升至高处;从贫穷变得富有,抑或从富有变成贫穷。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无常,我的无常什么时候到来呢?在还有时间的时候,怎能不赶快在正法的修学上精进努力呢?」
第三点,是思维死亡因缘有万千种,
例如现代交通繁忙,各式意外也层出不穷,以此就更易体会到无处不潜伏著死亡之因。
努力的去思维:
「悬崖滚下的石头、坍塌、闪电、中风、肠胃绞痛等死亡因素非常的多,不知道会如何的发生,什么时候发生?
若这是定业,也没有阻止的办法。举凡食物、财富、衣着、朋友、亲眷等等,都可能成为我们死亡的因素。真是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我现在会发生什么事呢?」
《菩萨藏》中提到九种突然死亡的因素:
• 吃了不适当的食物。
• 吃饱了还继续吃。
• 上一餐没消化就吃下一顿。
• 不按时排泄。
• 生病时,不听医生和护士的话。
• 被凶猛的邪魔所缠。
• 吃催吐剂而呕吐。
• 冲动的使用暴力。
• 没有节制的纵欲。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要多加警惕。
第四点,思维死时将如何
第五点,思维死后会如何
要观想:
「死后,就算是转轮圣王,也带不走一口饭、一件裹身的衣服、一小块珠宝,甚至连最卑微的仆人也无法带走。
当身体被捆尸布包裹后,用绳子捆绑起来,所有人看了都觉得恶心;过了几天之后,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
到了那时,心没有方向,就好像鸟的羽毛被风吹着走一般,走在中阴恐惧的险道上,在不熟悉的世界另一边陌生的游荡著,只能跟随着善业恶业前行,而过去造下的罪业已经没有办法抛下,只有正法和善行才能有所帮助。
现在若不努力,到时候就是想找谁帮忙,也不会有任何人能给我们帮助补救。」
以上段内文字为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了义炬》释文,
妙融法师藏译中初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2013《大手印了义炬》口传内容
2013
《大手印了义炬》
△
点按二维码 完整视频播放
往期精选
20 Jan. 2019
因为你,我在这里
碎片化系统闻思修
DharmaInterconnected
正法互联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