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建设技术标准》立项启动

通航圈第一时间 通航圈 2023-12-24
据通航圈获悉,《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建设技术标准》中国机场协会团体标准立项,将由广东省无人机行业协会、亿航智能、武汉海翼、中信海直和南航通航共同编制。原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中国机场协会理事长王瑞萍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梁世杰及编写单位代表参加了立项启动仪式。
此前民航中南局牵头组织完成了亿航EH216-S的型号合格审定,全球首款取证的eVTOL由此在中国诞生(中国民航报:从0到1,中国方案让“空中的士”飞向未来)。如今,在eVTOL基础设施标准制定这一探索性工作上,辖区企业亿航智能参与标准制定,相信中南局也将继续给予支持。实际上,根据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四部门印发的《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到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氢能源飞机关键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绿色航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形成一批标准规范和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绿色航空生产体系、运营体系建设。(四部门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2025年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可以说标准的立项正是大势所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近日在“通航、无人机发展与低空经济”论坛上提到,无人机领域是航空领域有望实现引领、领跑,但不等于我们就能够引领和领跑,现在大家齐头并进,我们处于第一方阵,如果我们造的航空器不能在国内得到更多场景应用,而是由其他国家和人来应用,那么我们就很难说我们是标准的制定者,或者我们很难说我们是一个领先者。“我们无人机在未来新通航的概念里,在标准的制定,尤其在无人机,已经很多场景都进入人类有史以来没有的无人区,所以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李健表示,团体标准的发展是标准走向成熟的必然,也是标准化框架体系的基础,我们必须鼓励团体标准,国家、政府、民航局非常支持这一块,所以对标准的建设希望我们加快脚步来推动产业发展。李健:无人机带动通航走向快车道,深刻改变通用航空发展格局

本文由通航圈综合编辑。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