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联播》点赞安徽合肥低空经济:“飞”出来的经济新赛道【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通航圈 2023-12-24
今天(12月5日)晚上的央视《新闻联播》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专题深度报道了合肥低空经济新赛道,同时还透露合肥市低空经济产业实施细则已完成起草,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在安徽合肥,平均每天有五家高新技术企业诞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56%。以前瞻布局的眼光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这座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今,合肥又瞄准了一个全新的赛道——低空经济,这一次有哪些创新之处?来看记者的调研。

眼前这个放大版的无人机,正在进行载人飞行前的测试,年底前,它将在合肥的骆岗公园里开展商业化载人飞行观光。同时展开测试的,还有这个送外卖的无人机,无人机到达指定位置后,可以通过索降的方式将外卖送达。这个公园是合肥打造的全空间无人体系,为包括无人送货车、无人救援车在内的无人应用场景测试。今年,这里开始了无人低空飞行测试。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副主任 范恒蔚:第一时间能在真实的应用场景里边,测试它各方面的性能和表现,为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做出支撑。
范恒蔚说的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延伸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商业化场景,主要分无人机产业和有人机产业两大类合肥为什么要发展低空经济?记者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了主管部门合肥市发展改革委。这个场景创新处是今年专门成立的新部门,主要职责就是要促进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发展。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场景创新处处长 张杰:结合我们当前合肥市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这样一种产业基础优势,再结合我们正加快布局的空天信息产业,所以说我们就瞄准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正加快构建培育我们的新质生产力。
张杰告诉记者,2021年,安徽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成为全国第三个、长三角第一个全域试点省份。这让合肥有了发展低空经济的信心。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动力电池产业息息相关。目前,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基础,成为合肥吸引低空经济企业落户的磁石。
这家主要研发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企业,一直苦于生产成本难以把控、零部件综合性能难以突破。看到合肥新能源产业集群的优势,选择落户合肥。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创始人 李宜恒:包括我们所说的像新能源航空器板块、动力系统板块,还有整个无人驾驶板块、无人系统板块、传感器板块,以及我们所说的智能座舱板块它都是一个整个产业链集群。
合肥也抓住机遇,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前瞻布局的五大先导产业集群来发展。通过应用牵引、资本助力、生态营造,吸引无人机整机、动力系统、智能座舱等相关产业集聚合肥。仅在合肥高新区,一年多的时间,就集聚了各类低空企业20多家,形成了无人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全产业链。
如今,拿到低空经济赛道“入场券”的合肥,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围绕产业链招大引强。目前,合肥市低空经济产业实施细则已完成起草,拟通过12项具体举措,从加快产业培育、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发力,加快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 主任 拱艳:低空经济是合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将不断创新拓展应用场景,构建商业模式,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协同,力争培育出更多的百亿企业,打造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信息来源:新闻联播、网易视频。通航圈编辑。
PS:最近微信平台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伙儿别忘了给(通航圈)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